舉報

會員
新中國70年與新時代經濟學的歷史使命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論文集由三篇構成,分別為:經濟理論篇、經濟政策篇和經濟現實篇。經濟理論篇以國內外經濟理論為研究基礎,綜合不同經濟學理論對經濟發展、理論發展進行分析。經濟政策篇基于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分析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宏觀調控思路的演進,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創新宏觀調控體系,從規劃引導、政策調控、法律規范、信息導向和行政干預等不同的調控手段入手,同時結合國外的宏觀調控政策,借鑒先進的國際經驗,從不同視角分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稅收政策、人口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創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手段的演進邏輯,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視角。經濟現實篇研究中國的現實問題,對中國的人口負債、高儲蓄率問題、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現狀、中國的能源消費和綠色發展、產業升級、中國的營商環境、城市外交、央企重組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
目錄(15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緒言
- 第一篇 經濟理論篇
- 金本位的成敗得失:世界經濟史的視角
- 1 導論
- 2 為什么有些國家會選擇金本位?
- 3 金本位與開放經濟
- 4 小結
- 參考文獻
- 理性選擇、歷史范疇與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綜合建構(1)
- 1 政治經濟學的問題、對象與方法
- 2 20世紀前西方經濟思想史上的分析方法與綜合體系
- 3 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性質與歷史建構
- 4 結語
- 綠色發展水平測度研究 ——綠色發展指數的一種構建
- 1 綠色發展的科學內涵及水平測度方法
- 2 各地區綠色發展水平的測度結果及分析
- 3 結論與建議
- 參考文獻
- 經濟學研究傳統視域下的“明斯基時刻”(1)
- 1 經濟思想演變的競爭性觀點與經濟學研究傳統
- 2 明斯基與兩大經濟學研究傳統
- 3 明斯基與兩大經濟周期研究傳統
- 4 總結和評論
- 參考文獻
- 新中國70年探索:學習和借鑒國外經濟學理論的經驗與啟示
- 1 改革開放前國外經濟學理論的學習和借鑒
- 2 改革開放新時期國外經濟學理論的學習和借鑒
- 3 新時代國外經濟學理論的學習和借鑒
- 參考文獻
- 經濟思想的隱蔽連續性 ——從中國社會性質論戰到中國所有制改革戰略(1)
- 1 中國社會性質論戰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理論
- 2 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
- 3 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實質是改革的有機發展戰略
- 4 小結
- 參考文獻
- 第二篇 經濟政策篇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調控思路的演進(1)
- 1 計劃調控
- 2 間接調控
- 3 政策調控
- 4 穩進調控
- 5 結語
- 參考文獻
- 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及其應用(1)
- 1 總供求模型中的宏觀經濟政策體系
- 2 需求管理政策工具
- 3 供給管理政策工具
- 4 市場環境管理政策工具
- 5 中國和西方宏觀調控政策體系的比較
- 6 總結
- 參考文獻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 1 一個分析框架:區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供給側管理
- 2 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旨與供給管理的政府行為調整
- 3 需求管理力度調整與經濟脫虛向實
- 參考文獻
- 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何去何從(1)
- 1 引言與文獻述評
- 2 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的目標差異性分析
- 3 中央稅收返還對地方財政的激勵效果評價
- 4 中央地方“新”分稅與轉移支付調整適時適當取代稅收返還
- 參考文獻
- M2增速新常態:理論基礎、國際經驗與政策建議
- 1 關于M2的基礎辨析
- 2 我國M2增速新變化背后的原因與邏輯
- 3 M2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基礎正在削弱
- 4 國際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調整的經驗總結
- 5 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調整的再思考
- 我國創業政策演化特征的計量分析:基于2002—2018年的觀察(1)
- 1 引言
- 2 文獻回顧
- 3 研究設計與樣本選取
- 4 數據分析
- 劉易斯拐點:問題、影響與對策
- 1 劉易斯拐點是否到來?
- 2 劉易斯第一拐點的到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 3 發達國家(地區)應對劉易斯拐點的經驗總結
- 4 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 宏觀政策對銀行行為與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基于產業組織理論的視角
- 1 引言
- 2 理論與模型方法
- 3 數據選擇與實證分析
- 4 結論與啟示
- 參考文獻
- 計劃生育提高了人口質量嗎 ——基于斷點回歸設計(RDD)的研究
- 1 引言
- 2 計劃生育與“一胎化”政策
- 3 斷點回歸設計
- 4 數據與統計描述
- 5 估計結果
- 6 分樣本回歸分析
- 7 結論與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 第三篇 經濟現實篇
- 人口負債與中國經濟增長(1)
- 1 人口現狀以及未來趨勢
- 2 人口負債與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 3 政策建議
- 4 小結
- 哪些因素在影響中國城鄉居民家庭儲蓄率的變化(1)
- 1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導致的居民家庭消費儲蓄變化
- 2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儲蓄率的變化
- 3 我國城鄉居民家庭儲蓄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 4 結語
- 參考文獻
- 從中美經貿摩擦看未來大國關系走向
- 1 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戰略”
- 2 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策略的目標與主要成果
- 3 日美貿易戰對日本的影響負面且深遠
- 4 “結構性問題”是日美貿易戰負面效應的主要根源
- 5 美國提出的我國“結構性問題”的實質
- 6 冷和:中美大國關系的未來可能走向
- 7 競合:中美大國關系的未來可能走向
- 模擬情形下中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預測分析(1)
- 1 文獻綜述
- 2 中國能源現狀和碳排放現狀分析
- 3 影響碳排放量的因素的實證分析
- 4 中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情景預測
- 5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 產業升級路徑:產品質量階梯的視角(1)
- 1 沿價值鏈的升級路徑:幾點質疑
- 2 產業升級:產品質量階梯的視角
- 3 工業先行國的產業升級:來自紡織業的證據
- 4 結論與政策含義
- 當前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的難點與突破口
- 1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的背景和戰略意義
- 2 當前營商環境評價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 3 中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的優化建議
- 央企重組、創新驅動與產業結構升級(1)
- 1 創新驅動與產業結構升級是經濟發展核心動力
- 2 央企重組是創新驅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
- 3 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央企重組力度加大
- 4 結論
- 參考文獻
- 城市外交的拓廣性研究——城市群外交(1)
- 1 世界城市群
- 2 國內城市群
- 3 基于城市外交的城市群外交
- 4 城市群外交與中國對外交往的對接
- 5 結束語
- 參考文獻
- “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班列運輸模式比較研究(1)
- 1 引言
- 2 “絲綢之路經濟帶”理論研究現狀分析
- 3 “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城市中歐國際班列發展情況分析
- 4 西安市未來發展建議及突破口
- 5 結語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1-06-03 10:35:38
推薦閱讀
- 環境成本對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
- 激蕩百年:大國農業
- 中國的根基:農村金融重構與改革視角(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意象東方:“一帶一路”視角下藝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與國際傳播
- 中國中觀經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 下一輪經濟危機2:中國憑什么幸免于難
- 中國發展動力研究報告:找準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
- 變老是否會阻礙變富?:基于個體行為調整的老齡化經濟影響研究
- 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
- 政府主導下的專業市場轉型升級:一個來自義烏的樣本
- 看懂中國經濟的第一本書
- 中國新經濟發展報告2020
- 建國以來中國產業結構思想演進研究
-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 經略陸海:中國港口
- 中國方案1.0
- 中國消費率問題研究
- 大視野
- 中國商道:中國商人的長生久富之路
- 結構調整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農戶生計能力測度及扶貧政策研究
- 共同富裕的中國方案
- 領跑:中國高鐵
-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7-2026):老經濟與新動能
- 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下的中國知識產權戰略:理論與案例
- 與改革同行Ⅲ:中國改革開放和偉大復興
- 中國發展報告2016(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報告系列)
- 中國生態經濟學創建發展30年
- 互聯網+
- 中國社會發展年度報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