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2評論

第1章 前言(1)

歐美的債務危機正威脅著世界經濟,而中國經濟已經感受到其負面影響。所以,正確評價當前和未來歐美經濟的走勢,對中國的投資者、企業家和決策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對于當下的經濟形勢,人們會產生很多疑問:雖然爆發的是美國次貸危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可是為什么中國的經濟同樣那么艱難?哪些變化導致了我們經濟的下滑?這些變化對未來的中國經濟走勢會有哪些影響?中國與此危機又有著怎樣的瓜葛?

中國經濟為什么會如此糟糕?對于這一問題,當前的主流觀點是“外部環境論”。正如官方媒體所報道的,2012年中國對外出口已經下滑,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數據顯示,2011年,作為國內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為此,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認為,“中國經濟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環境的惡化”。這一觀點與2008年經濟危機的官方解釋是一致的。只不過,在政府看來,上一輪的麻煩制造者是因房地產泡沫破滅而引發金融危機的美國,而這一次則是被債務危機所纏身的歐洲罷了。朱部長的觀點是:“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而當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經蔓延到全球,并波及中國。因此,在外部環境不斷惡化的影響下,自去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開始逐季回落。”

持有這種觀點的還有美國著名軍事政治專家喬治“弗里德曼(GeorgeFriedman)。2011年6月,弗里德曼博士在接受韓國媒體《朝鮮日報》采訪時斷言:“中國在以出口為主的結構和貧窮的沖突下,未來10年內將陷入‘危機’。”他的理由是:“中國是沒有內部經濟(internaleconomy)的國家,如果歐洲和美國不買中國產品,那么它就無法生存。”在他看來,“中國就像外部世界的人質”。

這一觀點無疑具有一定的價值。《世說新語“文學》上有“銅山西崩,靈鐘東應”的典故:漢武帝時期,未央宮前殿的鐘無緣無故地響了三天三夜。武帝驚詫,召問博士東方朔,東方朔說:“銅是山之子,山為銅之母,鐘響就是山崩的感應。”三天后,千里之外的南郡太守上書說有山崩發生,波及二十多里。

我們所賴以棲身的世界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特別是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儼然成為一個聯動鏈條,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都將受到影響。2007年的次貸危機爆發于美國,但最后受影響的是整個世界,歐洲和中國的經濟都為之出現巨大的波動,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歐美的債務危機,尤其是歐元區的債務問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歐美的債務危機正威脅著世界經濟,而中國經濟已經感受到其負面影響。所以,如何評價當前和未來歐美經濟的走勢,對中國的投資者、企業家和決策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那么,現在的疑問是:當前的歐美經濟到底怎么了?是哪些因素導致了這種局面的出現?這些因素對未來的歐美經濟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本書從許多不同的,甚至是與經濟關系甚遠的領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許多經濟研究人員往往會忽視從這些領域獲得認識,但事實證明,這些認識對于研究經濟問題十分關鍵。這些領域包括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歷史學以及生物學,我們從中獲得了很多對當今經濟問題深刻而有效的認識。

綜合上述領域的研究,我們對當前的經濟問題予以梳理。總的來說,當前的世界經濟顯現出一個典型的特點,即缺乏變化。按照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的觀念,缺乏變化就意味著創新處于停滯狀態。“沒有創新,資本主義就無法運轉,經濟體制就會瓦解。”因而,歐美國家當前所面臨的不只是經濟的危機,還有社會的危機。

創新的停滯直接導致社會生產力增長乏力。這時,包括“戰爭支出+社會福利支出”在內的社會支出,由于缺乏相應的彈性,將大于社會產出,這種缺口就是初始的主權債務。政府在錯誤的認識指導下,普遍采用印刷鈔票制造通脹的方式來應對,這種應對的意義在于用私人的財政赤字代替了公共的財政赤字。人為壓低利率的結果只能是制造出大量錯誤投資的偽繁榮。隨著社會時間偏好的改變,純利率上升,那些依靠低資金成本維系的錯誤投資和高杠桿化運作將難以為繼,繼而便是包括企業、家庭在內的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急劇惡化,衰退來襲。

而政府基于維持社會和經濟穩定的訴求,不得不著手救助那些錯誤投資。這樣一來,在原來的“戰爭支出+社會福利支出”的基礎上又增加一筆對錯誤投資的救助成本,也就是政府為防止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將原本屬于私人部門的債務,主動承接下來。這種承接一旦成為社會的負擔(有學術觀點認為,當一國債務總額占GDP比例超過90%后,該國經濟將陷入增長遲滯),那么,反過來自然也對生產力形成影響,進而制約生產力的提高。一方面是巨大公共債務泡沫的衍生,另一方面則是產出的進一步減少,面臨這種形勢,為去債、維持經濟增長,政府不得不再次釋放流動性,制造更大的泡沫……

普遍存在的“創新的停滯”,導致世界經濟陷入這種致命的循環之中,而這種致命的循環生成了目前各國債務的累積。這就是當前困擾歐美各國的債務危機的根源。

然而,正如上述循環所昭示的,缺乏變化的不僅只是產品、服務,企業、企業家,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應對因創新停滯而引發的經濟波動時,政府所采用的辦法因循守舊。他們不是讓產業進行一場創造性的破壞,而是像當年的日本政府一樣,不停地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以期實現穩定、保持增長。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應對政策,讓“創造性破壞”成為一句空話,同時,也讓“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成為一句空話,因為這種應對之策不僅鞏固且進一步強化了原有的僵化的產業模式。也就是說,這種應對之策事實上是在人為地破壞“創造性破壞”這一市場機制。

那么,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呢?關鍵是那些掌權者對創新熱情的缺乏。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在其著作《歷史研究》中指出,在獲得偉大的成功后,人類都會趨向于可怕的墮落。這種墮落并非出于宿命,而是由于成功常使得我們趨于怠惰、自滿和浮夸……

有怎樣的認識就有怎樣的應因之策,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掌權者似乎并沒有想從當前的想法中覺悟過來的意思。這也就決定了,面對問題,政府只能繼續走那條該死的老路;這也就決定了,當前的產業模式非但不會得以優化和調整,反而只會進一步得到固化。這樣的結果只能是,產能進一步過剩,產出進一步減少。

但與之相對應的卻是,隨著嬰兒潮一代的老去,整個世界將陷入老齡化的深淵。如果繼續因循老路,社會支出只會越來越大。產出減少,支出加大,這一缺口讓債務問題越來越膨脹、越來越泡沫化。不管是股市的泡沫、房地產的泡沫,還是債務的泡沫,只要是泡沫就一定會崩潰。債務泡沫的崩潰,就是我們所預判的下一輪經濟危機。

伴隨著債務泡沫崩潰而來的是,歐美各國為修復資產負債表將再次步入“去杠桿化”。而今天世界所面臨的問題,正是2007年房地產泡沫崩潰所造成的資產負債表的惡化所導致的。下一次債務泡沫破滅,歐美國家的金融機構與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無疑將會再度惡化,他們必然會再次以“去杠桿化”的形式來予以應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又豈有獨立于世的道理呢?

上架時間:2014-06-27 15:00:2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巴彦淖尔市| 新竹市| 穆棱市| 彰武县| 客服| 三河市| 大丰市| 汾阳市| 迁西县| 大港区| 塘沽区| 海口市| 锦屏县| 安溪县| 镇江市| 奇台县| 大埔县| 榆社县| 平陆县| 怀安县| 铅山县| 晋州市| 泰和县| 临安市| 宁德市| 澎湖县| 章丘市| 南岸区| 鄂尔多斯市| 油尖旺区| 丹寨县| 乐亭县| 太仆寺旗| 上高县| 洪洞县| 南溪县| 盖州市| 邢台市| 黄骅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