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資產負債表就是這樣惡化的(1)

所謂的資產泡沫,就是以解決債務而始,到制造出一筆更大的債務而終的過程。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昭示著資產泡沫或遲或早一定會演變為債務泡沫的道理。

從解決債務到制造更大的債務

熊彼特曾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歷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歷史感和所謂的歷史經驗,就不可能指望他理解任何時代的經濟現象。”可愛的保羅“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到其晚年似乎也開始持有這種觀點了。2009年7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濟學家接受了一個專訪。記者問:“你想對即將入校的經濟學專業研究生說點什么?”這位首次將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學的大師給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回答,他說:“我現在的想法和年輕時完全不同了,我認為應該高度重視經濟史的研究,因為從歷史中可以找到有助于推理和分析的原始素材。”

結合當前的經濟現象,我們認為以下這段經濟史就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會。

被20億債務壓垮的法國

1715年,路易十四(LouisXIV)駕崩,由于他生前的揮霍,國庫被徹底掏空,法國由此經歷了自17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蕭條。當時法國的債務問題惡化到何種程度?據說,當時的總債務額高達20億里弗爾,這20億里弗爾的債務是從約40個私人銀行家那里借來的,按照之前的契約,法國政府每年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為9000萬里弗爾。可政府的年財政收入卻只有1.45億里弗爾,付息前的年財政支出額為1.42億里弗爾。財政盈余在付息之前就只剩區區的300萬里弗爾,如何能支付高達9000萬里弗爾的債務利息呢?更不用說那20億的本金了。以攝政王奧爾良大公為代表的掌權者為貨幣不足、物價回落以及國家債務的膨脹而苦惱。

約翰“勞的還債計劃

這時一位來自蘇格蘭的經濟學家得到了一場豪賭的機會,賭注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創造貨幣。這位經濟學家就是歐美世界的紙幣之父約翰“勞(JohnLaw)。他一直醞釀卻始終得不到施展的偉大計劃,終于有用武之地了!

1716年,也就是大公開始攝政的第二年,大公接見了勞并和他討論了施政方略。躊躇滿志的勞一見面就向攝政王提交了兩份備忘錄,指出流通中的貨幣量遠不能滿足經濟運行,導致貨幣屢屢貶值。僅有金屬通貨而缺少紙幣的輔助,龐大的貨幣需求量永遠都會處于失衡狀態,這根本不符合一個商業國家的標準。他還專門引述了英國、荷蘭的例子,以此證明紙幣的優越性。他還提出了許多關于貨幣信用的實際數據,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重建法國的貨幣信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1716年他獲得可以設立發行銀行券的個人銀行的授權。由于勞所發行的銀行券可與硬通貨進行交換,所以極具信用,逐步為投資者信任,最后紙幣勝過了黃金!新的紙幣作為硬通貨被人們普遍接受。到1717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內,紙幣的價格漲到115里弗爾金幣。這種可靠交易手段的出現,刺激了貿易的發展;商業出現好轉,對紙幣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在這期間,攝政王漸漸注意到,紙幣如同萬能藥。勞的理論不只是實驗,而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之前大公還非常不情愿讓政府涉足銀行,如今他一改前態,將勞氏銀行國有化,并將其改名為法蘭西皇家銀行(TheRoyalBankofFrance),同時授予皇家銀行若干特許權,如獨家冶煉金銀權,來進一步支持它。這也意味著法蘭西皇家銀行得以波旁王朝的信譽作保證發行紙幣。

為了消除路易十四所遺留下來的龐大國家債務,勞提出了更為大膽的設想,建立把銀行、貿易公司與國家財政統合在一起的體系,這就是所謂的“密西西比計劃(MississippiScheme)”。勞的設想是特權貿易公司通過發行股票來回收流出的銀行券,然后將其轉借給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則用它來償還債務和支付日常開支。他的建議是,在公司公開出售股權時,人們應該用行政債券購買,如此一來,國家的債務就消失了。大公對此提議非常興奮,臭名昭著的“密西西比計劃”由此誕生了。

在勞提出建議后不久,就獲得了為期25年的自由開發路易斯安那的特許權。隨后,執行該特許權的平臺——西方公司(Companied’Occident)(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密西西比公司)順利成立,公司資本被劃分為20萬股,每股500里弗,這些股票可用公債抵付。

到1719年初,西方公司與另一家特權企業塞內加爾公司合并,1719年5月又全面接管了中國公司(TheChinaCompany)的全部財產,以及部分法蘭西東印度公司(theFrenchEastIndiaCompany)的財產。隨著法蘭西東印度公司被控制,人們期望這個新的巨人能夠挑戰全能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而同時,新公司的特許權得到奧爾良大公的授權再予擴大,這些權限包括:

1.公司專有貿易權不僅包括密西西比河、路易斯安那州,還包括中國、東印度和南美等地區。

2.公司以5000萬里弗爾的轉讓價得到了一項時間長達9年的獨家鑄造法定硬幣的權利。

3.為期9年的國家稅負征收權。

4.煙草專賣權。

1719年,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上市之初便引來集中性投機,股價以驚人的速度飛漲。幾千里弗爾的投資,幾周或者幾個月后,收益就達到了數百萬里弗爾。據說,一位投資者讓仆人以開盤價8000里弗爾賣出250股公司的股票,當仆人到達交易所時,股價已漲至10.000里弗爾了。在當時獲得財富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可從這個真實的故事窺見一斑。

然而,新股發行所募集到的巨額資金,不是用于路易斯安那州的金礦開發,而是用于對政府的借貸。也就是說,皇家銀行發行的銀行券被政府轉給了一般居民。取得銀行券的居民,用它去購買西方公司的股票。公司募集到的資金再被用于政府支出和支付給債權者,獲得銀行券的債權人則利用取得的銀行券,購買更多的股票。正是由于這樣的信用循環過程,泡沫才會不斷膨脹。

當時不只是資本市場運轉得非常好,在股市所形成的巨大的財富效應下,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似乎都運轉得不錯。通過償還國家債務,貨幣進入了流通領域,法國政府似乎也恢復了支付能力。更重要的是,那些大量釋放出來的貨幣就像“蜂蜜”一樣,帶著濃濃的黏性,它所流到的地方,價格都漲了起來。不久以后不僅交易所牌價不斷攀升,就連工資和房租也升至高位。

繁榮幻覺和31億的虧空

也許是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人們的消費觀也為之改變,及時行樂成為當時的風尚,奢侈品的價格大漲,巴黎更是從世界各地進口了大量的工藝品、家具和裝飾品。這種情形從未有過,消費者也不再僅僅由貴族構成,還包括通過買賣股票而發達起來的中產階層。那些購買股票的人突然發現,區區幾千里弗爾居然可以增長到100多萬里弗爾。很快,法語增加了一個新的詞匯——百萬富翁。

而這直接導致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也大幅上漲,以前每天賺15蘇的工匠現在可賺到60蘇,整整增長了4倍。隨著工人工資的大幅上漲,食品價格也一路飆升,面包、鮮肉和蔬菜的價格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同時,那些賺到錢的人們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隨之而來的是,法國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城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四周擴張。繁華景象充斥整個國家,看得法國人目眩神迷。總體來說,法國人——特別是巴黎人表現出來的致富速度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但作為西方公司基礎的路易斯安那州的金子并沒有被挖掘出來,勞氏體系終究難逃崩潰的命運。根據查理斯“麥基(CharlesMackay)的記述,崩潰是這樣開始的:

約翰“勞的巨大成功,刺激到了一位皇親,那就是鼎鼎有名的貴族路易“阿爾芒二世“德“波旁。在勞大獲成功后,這位親王也想插手西方公司的事務,然而他的要求卻遭到了當時人氣和威望都如日中天的勞的委婉拒絕。勞的態度傷害了親王的自尊,這位昔日勞改革計劃的支持者,一邊怒不可遏地咆哮著“這個狗娘養的蘇格蘭雜碎”,一邊將手中的股票悉數拋給仍在瘋狂購買股票的投資者,以此套現皇家銀行發行的紙幣。現在我們已無法確切知道他當時到底提了多少錢,但史書的記載是,他套現的紙幣足足裝了三馬車。然后,他駕車到皇家銀行。“瞧,先生們!”他當時就是這么說的,“這就是你們所謂的‘見票即付’的紙幣。現在你們瞧見了嗎?那好,給我換成硬幣吧!”

以此為開端,幾個具有遠見的人開始思考,如果人人都將自己手中的紙幣兌換成硬幣,皇家銀行有這么多硬幣嗎?于是,他們陸續把銀行券換成了硬通貨,并運往英國和荷蘭。這樣,泡沫開始崩潰!西方公司最終于1720年底倒閉,密西西比泡沫最終以徹底的破產而宣告終結,它給波旁法蘭西帶來的是一場繁榮幻覺和至少31億里弗爾的財政虧空。

制造更大的債務

滑稽吧?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不是戲說的野史,而是像麥基這樣的經濟史學家們,通過翔實的歷史資料,還原出來的歷史真相。

在這段泡沫史中,有兩個數據值得我們玩味。第一個數據是:路易十四駕崩后,遺留給波旁王朝的遺產是一筆高達20億里弗爾的債務;而另一個數據則是,密西西比泡沫破滅后,法國的債務額不再是當初的20億里弗爾,而是31億里弗爾。

在這段經濟史中,我們還可了解到的是:當時的波旁王朝之所以會授權約翰“勞啟動密西西比計劃,是為了解決路易十四所遺留下來的那筆龐大的債務。然而,最后不僅沒有成功去債,反倒是其資產負債表更趨惡化——在原有的債務基礎上,又平白增添了一筆高達11億里弗爾的債務。

由這段歷史我們可見的是,所謂的資產泡沫化其實就是為解決債務而始,到制造出一筆更為龐大的債務而終的過程。同時,還可見的是,資產泡沫或遲或早一定會演變為債務泡沫。

也是于這段經濟史,我們可發現的一個規律是:“信用擴張確實能導致一時的繁榮,但這種繁榮遲早會歸于破滅,導致新一輪的蕭條。貨幣把戲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時之效,從長遠看它肯定會讓國家陷入更深重的災難。”

也許有人會對此予以詭辯,說那是紙幣剛剛被發明的時候,其主事者的技術含量和應對的經驗,跟今天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它們本身缺乏應有的可比性。讓我套用一位財經作家的話來說:這真的不重要,因為他們的命運最終是相同的。甚至可以說,當前的技術和經驗,不僅沒有將當初的問題予以簡化,反倒是令問題更趨復雜化。1919年,意大利裔投機商查爾斯“龐齊(CharlesPonzi)的那套把戲如果擱今天,也許上當的人不會太多。但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Madoff)卻可以令華爾街乃至世界那么多精英上當受騙。我們總不能說,麥道夫的那套把戲就不是龐氏騙局吧。既然是龐氏騙局,那么不管其形式有何不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其結果必然是相同的。同樣,只要是泡沫,那么其結果也將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那就是投資者的財富是虛幻的,而正如密西西比計劃所昭示給我們的,泡沫破滅后所遺留下來的債務卻是真實的。密西西比泡沫時期的波旁王朝是如此,今天的世界各國也概不例外。

資產泡沫時代

一個時代的開啟

如果后世的歷史學家回顧我寫作本書的2012年,不知道他會將我們今天所處的這一年與歷史上的哪一個年份相提并論,是股市崩盤、世界邁入大蕭條的1929年,或是大滯漲開始的1969年,還是“華盛頓共識”形成的1989年?我個人認為,就歷史相關性而言,1989年是個我們應記住的特殊年份。

正是這一年,整個拉美陷入債務危機的深淵而不能自拔。為克服危機,經濟改革勢在必行。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IIE)邀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TheWorldBankGroup,WBG)、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DevelopmentBank,IDB)和美國財政部的研究人員,以及拉美國家代表在華盛頓召開研討會,旨在為拉美國家的經濟改革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時任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在會上說,就拉美國家已經采用和將要采用的包括“加強財政紀律,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貨膨脹率,穩定宏觀經濟形勢”“實施利率市場化”“實施貿易自由化,開放市場”“對國有企業實施私有化”“放松政府的管制”和“保護私人財產權”等在內的十個政策工具,與會者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由于會議召開地及主要參會單位的總部均位于華盛頓,因此這一共識被人們稱為“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Consensus)”。

也正是在這一年,曾經在經濟方面令美國為之戰栗的日本,股市在該年年末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平均股價為60.000日元。但物極必反,當時間的刻度指向上世紀90年代時,股市開始大幅下跌。到1990年12月,該國平均股價回落到24.000日元,創下了一年中下跌40%的記錄。

在日本國民為其經濟崩潰而發出的嘆息聲中,美國的另一個宿敵——蘇聯也開始分崩離析。1991年,這個在軍事和意識形態上一度可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分裂為若干個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家。一場持續時間長達40多年的冷戰,也隨之宣告終結。

國際政治局勢動蕩不安本不利于美國經濟發展,但很多人卻把它們看成美國主要競爭對手衰弱的表現。在美國人看來,上帝的天平顯然正向著美國傾斜。為此,美籍日裔歷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興奮地認為歷史已經終結。在他看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為方向的人類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是人類最后一種統治形式”,他認為,“從此之后,構成歷史的最基本的原則和制度將不再進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河源市| 阳高县| 怀仁县| 菏泽市| 苏州市| 涟水县| 闽侯县| 富平县| 扎囊县| 潼南县| 修水县| 新民市| 枣庄市| 阿拉善右旗| 丹江口市| 兖州市| 卢龙县| 平武县| 建始县| 洪湖市| 许昌市| 凉城县| 北京市| 天峨县| 闽清县| 华宁县| 罗山县| 丹东市| 介休市| 丹阳市| 平江县| 北辰区| 瑞安市| 剑阁县| 盐边县| 视频| 瑞安市| 闸北区| 阳信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