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

中國社會性質論戰的成果以隱蔽的方式對中國的改革道路產生重要影響。要看清楚這一點,首先需要了解改革初期面臨的政治形勢。

眾所周知,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布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要求對經濟管理體制著手改革。但是,經過20多年“走資本主義道路還是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教育,改革初期面臨強大的僵化意識形態障礙,所有制觀念更處于僵化教條的核心。

按照當時的主流看法,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建立的還只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它還應當向更高級階段“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過渡,標準就是所有制要向單一的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方向發展。毛澤東描述了過渡的步驟,“首先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過渡到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然后是單一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過渡到單一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既然集體所有制主要分布在農村,前一個過渡的重點也就在農村,“從基本隊所有,經過基本社所有,轉變為全民所有”,這樣全國將出現單一的全民所有制。(25)在這個意義上,“搞大公社是個重要問題,量變了,一定會引起質變,會促進質變。我們的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首先是‘大’,接著必然提高‘公’的水平,也就是說,量變必然帶來部分的質變”。(26)這是人民公社制度的理論基礎,也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27)所強調的基本方面。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向更高階段過渡,無產階級專政國家采用強制手段“割資本主義尾巴”和執行指令性計劃。偏離這個方向的任何嘗試,都要面對“修正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政治責難。

薛暮橋率先突破理論禁區,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所有制升級教條和“割資本主義尾巴”做法提出異議:首先,在1978年9月,他指出“社隊企業”有著“燦爛前途”,“必須允許它們自找門路,向主管部門登記,這樣就算納入計劃。如果計劃部門企圖包辦,許多社隊企業就只能被迫停產”(28)。其次,針對城鎮就業困難的形勢,他在1979年3月的全國改革工資制度座談會上提出,“目前我們不主張消滅個體經濟,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它”(29);主張“勞動力的個人所有”,“勞動者仍然把勞動當作自己的謀生手段”(30)。同年7月18日,他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指出廣開就業門路必須改革勞動管理制度,允許個體經濟的存在和發展。這不僅為勞動就業體制改革提出了新思路,而且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打開了大門。(31)第三,他以反思和總結經驗的方式,系統批評了“一大二公”的傳統社會主義思想,指出一再企圖“提高公有化程度”,違反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原理。(32)不久,他的批評進一步提到“空想社會主義”的高度,指出“用封建社會管理小農經濟的老經驗或‘保持社會主義純潔性’的空想社會主義,是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的”。(33)

既然建設社會主義也有一個從空想到科學的問題,怎樣使當時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呢?為此,他提出了“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概念,指出“只有兩種所有制是不行的,要建立多種多樣,從國營經濟到個體經濟的多層次的經濟結構。今后我國的經濟成分,至少有七八種……”。(34)在這七八種里,顯然包括“雇傭工人的私營經濟”,因為“現在還不可能叫資本主義‘絕種’”。(35)他認為,這種社會主義經濟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占優勢、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商品經濟”。(36)

這種社會主義概念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也與東歐一度流行的市場社會主義思想不同,更與此前流行30多年的理論教條背道而馳??梢韵胍?,也會面臨“修正主義”或“走資本主義道路”之類“姓社姓資”的指責壓力。該如何回應指責、證立多種所有制并存與社會主義并不矛盾呢?薛暮橋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論論證:

一是任何現實社會都是各種經濟成分同時并存的。早在1957年一篇當時沒有發表的論文中,薛暮橋就提出,“歷史上任何一種經濟制度,都沒有把其它經濟成分完全消滅。資本主義經濟在它發展的過程中,長時期地利用了封建經濟,直到現在還在廣泛地利用小商品經濟,但是并沒有因此而動搖資本主義經濟的統治地位”?!吧鐣髁x經濟是否需要百分之百的社會主義,是否可以容許小商品經濟甚至資本主義經濟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以內存在,并有一些發展,然后慢慢改造它們?”(37)20世紀80年代以后,他一再重申這一點。(38)

二是多種所有制并存條件下社會性質取決于主導性的經濟成分。正因為這樣,薛暮橋一再強調,在公有制占據絕對優勢的條件下,根本不必要擔心引入新的經濟成分會改變社會主義性質。同樣的理由,他在80年代也不贊成將公有制企業改為企業所有制(如企業財產轉為職工股份)或私有制,或者將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社改造為合作社所有制。(39)吳敬璉老師在與本文作者交談時,形象地稱這種社會主義觀念為“陽光普照論”。我理解,“陽光普照”的意思是處于主體地位的公有制就像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即使民營經濟成分,在公有制主導條件下也具有了社會主義特性。

三是商品經濟并不必然意味著資本主義。薛暮橋指出,“其實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不是一個概念,馬克思把簡單商品經濟(小生產者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區別開來,我們現在也可以把建筑在生產資料資本家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同建筑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區別開來,前者稱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后者稱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a href="../Text/chapter6_0005.xhtml#jz_88_88" id="jzyy_88_88">(40)這不僅是“陽光普照論”的推演,而且隱含著公有制企業也應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主體的改革思想,因此,薛暮橋一直重視如何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希望公有制企業在平等競爭中更有活力。

上述論式與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中運用的論式非常相似:在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中,薛暮橋等通過分析復雜的現實中國社會中占優勢地位的生產關系來確定社會性質;在論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時,薛暮橋再次根據現實社會的復雜性和占主體地位的生產關系來確定社會性質。不僅如此,在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中,薛暮橋等明確批評了誤以為商品經濟代表資本主義的觀念,在論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時,薛暮橋再次強調和重申了這一點。

這乍看奇怪,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從中國社會性質論戰到改革初期,形勢雖有滄海桑田般的變化,薛暮橋的論戰對手也全然不同,但他要反駁的意見則頗有類似之處:在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中,薛暮橋等要反駁的是中國已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觀點;當作為市場化改革的領軍經濟學家推動改革時,薛暮橋要回應的同樣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責難。既然如此,薛暮橋在思考改革問題時就運用年輕時代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的方法來回應可能的批評,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1980年9月,薛暮橋作為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顧問,主持起草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這份文件不僅貫徹了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思想,而且將改革的目標模式確定為與商品經濟相適應的體制,改革方向應當是市場取向。這份市場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并沒有正式下發,但經過一系列波折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所倡導的與商品經濟相適應的體制在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后被確立為改革目標,1987年中共十三大政治報告也正式認可了私營經濟的合法性。直到現在,我國《憲法》中仍規定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也就是說,“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已經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支配中國改革政策討論的一個基礎性理論框架。但幾乎沒有什么人注意到,這一理論框架的形成與數十年前的中國社會性質論戰有什么內在邏輯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鄄城县| 绩溪县| 浦县| 成都市| 彝良县| 甘洛县| 乌恰县| 错那县| 佛冈县| 滁州市| 固镇县| 弥勒县| 滦南县| 隆昌县| 肇州县| 肃北| 清涧县| 鱼台县| 丰原市| 南宫市| 宣武区| 廉江市| 白水县| 鹿泉市| 阳原县| 治县。| 东兴市| 台前县| 北碚区| 定南县| 安溪县| 合江县| 上林县| 吉木萨尔县| 诸城市| 于都县| 伊金霍洛旗| 通江县| 西畴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