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基礎與應用
張立群主編 著
更新時間:2020-05-19 11:59:01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索 引
本書依據作者研究團隊及國內外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從基礎到應用詳細地介紹了各種納米顆粒/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及性能,闡述了納米顆粒對橡膠材料模量、強度、耐磨性、耐疲勞性、動態生熱性能、抗濕滑性能等物理性能的影響,以及對阻隔、阻燃、阻尼、電熱聲傳導等功能的影響,并介紹了一些重要的工業化案例和工業化新進展。本書適合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納米材料和納米復合材料研究與開發的學生以及專家學者參考使用,也適合橡膠工業領域從事材料與產品開發的研究人員閱讀。
最新章節
- 索 引
- 參考文獻
- 12.3 自組裝聚氨酯超級彈性體的設計與制備
- 12.2.4 應變誘導結晶產生的應力松弛
- 12.2.3 溫度對橡膠應變誘導結晶的影響
- 12.2.2 應變誘導結晶過程的結構變化和演變機理
上架時間:2020-05-19 11:55:15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索 引 更新時間:2020-05-19 11:59:01
- 參考文獻
- 12.3 自組裝聚氨酯超級彈性體的設計與制備
- 12.2.4 應變誘導結晶產生的應力松弛
- 12.2.3 溫度對橡膠應變誘導結晶的影響
- 12.2.2 應變誘導結晶過程的結構變化和演變機理
- 12.2.1 橡膠的應變誘導結晶
- 12.2 拉伸結晶納米自增強
- 12.1.5 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 12.1.4 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
- 12.1.3 熱塑性聚酯彈性體
- 12.1.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12.1.1 概述
- 12.1 嵌段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第12章 自組裝型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參考文獻
- 11.3.3 二硫化鉬/橡膠復合材料
- 11.3.2 氮化硼納米片/橡膠復合材料
- 11.3.1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橡膠復合材料
- 11.3 其他二維納米顆粒/橡膠復合材料
- 11.2.3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
- 11.2.2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1.2.1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
- 11.2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
- 11.1.5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工業化應用
- 11.1.4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
- 11.1.3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11.1.2 層狀硅酸鹽的性質
- 11.1.1 層狀硅酸鹽的結構
- 11.1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第11章 二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參考文獻
- 10.5.2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
- 10.5.1 晶須
- 10.5 其他一維填料及其橡膠復合材料
- 10.4.2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4.1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
- 10.4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
- 10.3.4 埃洛石納米管在橡膠納米復合材料中的其他應用
- 10.3.3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3.2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界面設計
- 10.3.1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10.3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2.3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前景
- 10.2.2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
- 10.2.1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10.2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1.4 碳納米管/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進展
- 10.1.3 碳納米管/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1.2 碳納米管與橡膠的界面結合狀態及強化
- 10.1.1 概述
- 10.1 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第10章 一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參考文獻
- 9.9.5 展望
- 9.9.4 量子點及碳納米點/橡膠復合材料
- 9.9.3 納米金剛石/橡膠復合材料
- 9.9.2 富勒烯/橡膠復合材料
- 9.9.1 納米二氧化鈦/橡膠復合材料
- 9.9 其他零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淀粉/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
- 9.8.2
- 9.8.1 淀粉/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
- 9.8 淀粉/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7.2 POSS/橡膠復合材料應用展望
- 9.7.1 多面體低聚硅倍半氧烷/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9.7 多面體低聚硅倍半氧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6.6 MSUCA與其他填料并用增強效果
- 9.6.5 MSUCA對橡膠基體其他性能的改善
- 9.6.4 MSUCA增強效果及增強機理
- 9.6.3 影響MSUCA原位聚合反應的主要因素
- 9.6.2 MSUCA原位聚合反應機理
- 9.6.1 MSUCA增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9.6 不飽和羧酸金屬鹽增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5.4 工業化應用的前景
- 9.5.3 核殼型交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納米有機球
- 9.5.2 交聯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納米有機球
- 9.5.1 交聯聚苯乙烯納米有機球
- 9.5 納米有機球/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4.4 抗紫外輻射性能
- 9.4.3 導熱性能
- 9.4.2 力學性能
- 9.4.1 活化性能
- 9.4 納米氧化鋅/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3.2 其他性能
- 9.3.1 力學性能
- 9.3 納米碳酸鈣/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2.3 濕法混煉制備白炭黑母膠的中試或產業化應用
- 9.2.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
- 9.2.1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9.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1.5 炭黑改性進展
- 9.1.4 炭黑的多層次多尺度微觀結構
- 9.1.3 炭黑基本結構與分類
- 9.1.2 炭黑制備工藝
- 9.1.1 炭黑及其工業發展概述
- 9.1 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第9章 零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參考文獻
- 8.5.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 8.5.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機理
- 8.5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機理及影響因素
- 8.4.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阻隔性的因素
- 8.4.1 阻隔的一般機理
- 8.4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隔機理和影響因素
- 8.3.3 高導熱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
- 8.3.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熱性能的因素
- 8.3.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熱機制
- 8.3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熱機制及影響導熱性能的因素
- 8.2.2 DE納米復合材料的機電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 8.2.1 介電彈性體材料的機電性能及驅動機理
- 8.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介電驅動機理和影響因素
- 8.1.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電性能的因素
- 8.1.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機理
- 8.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
- 第8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傳導/阻隔機理
- 參考文獻
- 7.4 樹脂-橡膠雜化體系抗濕滑技術
- 7.3 納米抗濕滑技術
- 7.2.2 胎面膠料表面粗糙度與抗濕滑性能之間的關系
- 7.2.1 橡膠材料的動態黏彈性與抗濕滑性能之間的關系
- 7.2 濕滑機制
- 7.1 濕滑現象
- 第7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濕滑機制及抗濕滑技術
- 參考文獻
- 6.3.3 防老劑
- 6.3.2 交聯體系
- 6.3.1 橡膠基體
- 6.3 其他耐疲勞技術
- 6.2.6 淀粉
- 6.2.5 石墨烯
- 6.2.4 碳納米管
- 6.2.3 納米黏土
- 6.2.2 白炭黑
- 6.2.1 炭黑
- 6.2 納米耐疲勞技術
- 6.1.3 研究方法
- 6.1.2 影響因素
- 6.1.1 基本理論
- 6.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疲勞機制
- 第6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疲勞機制及耐疲勞技術
- 參考文獻
- 5.3.3 防護體系
- 5.3.2 硫化體系
- 5.3.1 橡膠材料的影響
- 5.3 其他抗磨技術
- 5.2.5 碳納米管
- 5.2.4 氧化石墨烯
- 5.2.3 黏土
- 5.2.2 白炭黑
- 5.2.1 炭黑
- 5.2 納米抗磨技術
- 5.1.5 降解磨耗
- 5.1.4 切割磨耗
- 5.1.3 磨蝕磨耗
- 5.1.2 卷曲磨耗
- 5.1.1 疲勞磨耗
- 5.1 磨耗機理
- 第5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磨耗機理及抗磨技術
- 參考文獻
- 4.2.2 納米填料對橡膠材料阻尼性能的影響
- 4.2.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尼機理
- 4.2 納米阻尼技術
- 4.1.3 動態生熱及低生熱技術
- 4.1.2 Mullins效應
- 4.1.1 Payne效應
- 4.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黏彈性機理
- 第4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動態黏彈性及生熱/阻尼
- 參考文獻
- 3.3.3 展望
- 3.3.2 不可逆犧牲鍵
- 3.3.1 可逆犧牲鍵增強
- 3.3 犧牲鍵增強橡膠機理
- 3.2.5 總結
- 3.2.4 材料試驗數據與超彈性方程確定
- 3.2.3 分子統計理論模型
- 3.2.2 唯象理論模型
- 3.2.1 基本概念
- 3.2 橡膠高彈性本構方程
- 3.1.5 橡膠增強影響因素的進一步探討
- 3.1.4 臨界粒徑的探討
- 3.1.3 臨界粒子間距問題的探討
- 3.1.2 橡膠增強逾滲現象的機理
- 3.1.1 橡膠增強中的逾滲現象
- 3.1 橡膠納米增強的機理
- 第3章 橡膠納米增強機理
- 參考文獻
- 2.3 物理網絡結構的表征
- 2.2.2 理論計算與分子模擬
- 2.2.1 顯微觀察
- 2.2 納米分散結構的表征
- 2.1.7 應力-應變表征
- 2.1.6 比熱容測定表征
- 2.1.5 溶脹法和冰點下降法表征
- 2.1.4 界面松弛譜表征
- 2.1.3 界面可視化表征
- 2.1.2 填料-橡膠相互作用能量的理論計算
- 2.1.1 結合膠或預處理顆粒的表征
- 2.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界面表征方法
- 第2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
- 參考文獻
- 1.3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未來與挑戰
- 1.2.9 嵌段聚合物自組裝型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8 其他納米顆粒/橡膠復合材料
- 1.2.7 石墨烯/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6 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5 納米氧化鋅/橡膠復合材料
- 1.2.4 黏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3 納米碳酸鈣/橡膠復合材料
- 1.2.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1 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 1.1 橡膠材料的基本性能及應用
- 第1章 緒論
- 前言
- 總序
- 編寫人員名單
- 編委會
- 內容提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書名頁
- 內容提要
- 編委會
- 編寫人員名單
- 總序
- 前言
- 第1章 緒論
- 1.1 橡膠材料的基本性能及應用
- 1.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 1.2.1 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3 納米碳酸鈣/橡膠復合材料
- 1.2.4 黏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5 納米氧化鋅/橡膠復合材料
- 1.2.6 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7 石墨烯/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8 其他納米顆粒/橡膠復合材料
- 1.2.9 嵌段聚合物自組裝型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3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未來與挑戰
- 參考文獻
- 第2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
- 2.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界面表征方法
- 2.1.1 結合膠或預處理顆粒的表征
- 2.1.2 填料-橡膠相互作用能量的理論計算
- 2.1.3 界面可視化表征
- 2.1.4 界面松弛譜表征
- 2.1.5 溶脹法和冰點下降法表征
- 2.1.6 比熱容測定表征
- 2.1.7 應力-應變表征
- 2.2 納米分散結構的表征
- 2.2.1 顯微觀察
- 2.2.2 理論計算與分子模擬
- 2.3 物理網絡結構的表征
- 參考文獻
- 第3章 橡膠納米增強機理
- 3.1 橡膠納米增強的機理
- 3.1.1 橡膠增強中的逾滲現象
- 3.1.2 橡膠增強逾滲現象的機理
- 3.1.3 臨界粒子間距問題的探討
- 3.1.4 臨界粒徑的探討
- 3.1.5 橡膠增強影響因素的進一步探討
- 3.2 橡膠高彈性本構方程
- 3.2.1 基本概念
- 3.2.2 唯象理論模型
- 3.2.3 分子統計理論模型
- 3.2.4 材料試驗數據與超彈性方程確定
- 3.2.5 總結
- 3.3 犧牲鍵增強橡膠機理
- 3.3.1 可逆犧牲鍵增強
- 3.3.2 不可逆犧牲鍵
- 3.3.3 展望
- 參考文獻
- 第4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動態黏彈性及生熱/阻尼
- 4.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黏彈性機理
- 4.1.1 Payne效應
- 4.1.2 Mullins效應
- 4.1.3 動態生熱及低生熱技術
- 4.2 納米阻尼技術
- 4.2.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尼機理
- 4.2.2 納米填料對橡膠材料阻尼性能的影響
- 參考文獻
- 第5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磨耗機理及抗磨技術
- 5.1 磨耗機理
- 5.1.1 疲勞磨耗
- 5.1.2 卷曲磨耗
- 5.1.3 磨蝕磨耗
- 5.1.4 切割磨耗
- 5.1.5 降解磨耗
- 5.2 納米抗磨技術
- 5.2.1 炭黑
- 5.2.2 白炭黑
- 5.2.3 黏土
- 5.2.4 氧化石墨烯
- 5.2.5 碳納米管
- 5.3 其他抗磨技術
- 5.3.1 橡膠材料的影響
- 5.3.2 硫化體系
- 5.3.3 防護體系
- 參考文獻
- 第6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疲勞機制及耐疲勞技術
- 6.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疲勞機制
- 6.1.1 基本理論
- 6.1.2 影響因素
- 6.1.3 研究方法
- 6.2 納米耐疲勞技術
- 6.2.1 炭黑
- 6.2.2 白炭黑
- 6.2.3 納米黏土
- 6.2.4 碳納米管
- 6.2.5 石墨烯
- 6.2.6 淀粉
- 6.3 其他耐疲勞技術
- 6.3.1 橡膠基體
- 6.3.2 交聯體系
- 6.3.3 防老劑
- 參考文獻
- 第7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濕滑機制及抗濕滑技術
- 7.1 濕滑現象
- 7.2 濕滑機制
- 7.2.1 橡膠材料的動態黏彈性與抗濕滑性能之間的關系
- 7.2.2 胎面膠料表面粗糙度與抗濕滑性能之間的關系
- 7.3 納米抗濕滑技術
- 7.4 樹脂-橡膠雜化體系抗濕滑技術
- 參考文獻
- 第8章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傳導/阻隔機理
- 8.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
- 8.1.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機理
- 8.1.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電性能的因素
- 8.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介電驅動機理和影響因素
- 8.2.1 介電彈性體材料的機電性能及驅動機理
- 8.2.2 DE納米復合材料的機電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 8.3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熱機制及影響導熱性能的因素
- 8.3.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導熱機制
- 8.3.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導熱性能的因素
- 8.3.3 高導熱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
- 8.4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隔機理和影響因素
- 8.4.1 阻隔的一般機理
- 8.4.2 影響橡膠納米復合材料阻隔性的因素
- 8.5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機理及影響因素
- 8.5.1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機理
- 8.5.2 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 參考文獻
- 第9章 零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1 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1.1 炭黑及其工業發展概述
- 9.1.2 炭黑制備工藝
- 9.1.3 炭黑基本結構與分類
- 9.1.4 炭黑的多層次多尺度微觀結構
- 9.1.5 炭黑改性進展
- 9.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2.1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9.2.2 白炭黑/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
- 9.2.3 濕法混煉制備白炭黑母膠的中試或產業化應用
- 9.3 納米碳酸鈣/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3.1 力學性能
- 9.3.2 其他性能
- 9.4 納米氧化鋅/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4.1 活化性能
- 9.4.2 力學性能
- 9.4.3 導熱性能
- 9.4.4 抗紫外輻射性能
- 9.5 納米有機球/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5.1 交聯聚苯乙烯納米有機球
- 9.5.2 交聯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納米有機球
- 9.5.3 核殼型交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納米有機球
- 9.5.4 工業化應用的前景
- 9.6 不飽和羧酸金屬鹽增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6.1 MSUCA增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9.6.2 MSUCA原位聚合反應機理
- 9.6.3 影響MSUCA原位聚合反應的主要因素
- 9.6.4 MSUCA增強效果及增強機理
- 9.6.5 MSUCA對橡膠基體其他性能的改善
- 9.6.6 MSUCA與其他填料并用增強效果
- 9.7 多面體低聚硅倍半氧烷/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7.1 多面體低聚硅倍半氧烷/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9.7.2 POSS/橡膠復合材料應用展望
- 9.8 淀粉/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8.1 淀粉/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
- 9.8.2
- 淀粉/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
- 9.9 其他零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9.9.1 納米二氧化鈦/橡膠復合材料
- 9.9.2 富勒烯/橡膠復合材料
- 9.9.3 納米金剛石/橡膠復合材料
- 9.9.4 量子點及碳納米點/橡膠復合材料
- 9.9.5 展望
- 參考文獻
- 第10章 一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1 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1.1 概述
- 10.1.2 碳納米管與橡膠的界面結合狀態及強化
- 10.1.3 碳納米管/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1.4 碳納米管/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進展
- 10.2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2.1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10.2.2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
- 10.2.3 凹凸棒土/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前景
- 10.3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0.3.1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10.3.2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界面設計
- 10.3.3 埃洛石納米管/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3.4 埃洛石納米管在橡膠納米復合材料中的其他應用
- 10.4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
- 10.4.1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
- 10.4.2 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0.5 其他一維填料及其橡膠復合材料
- 10.5.1 晶須
- 10.5.2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
- 參考文獻
- 第11章 二維納米顆粒/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1.1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1.1.1 層狀硅酸鹽的結構
- 11.1.2 層狀硅酸鹽的性質
- 11.1.3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 11.1.4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
- 11.1.5 層狀硅酸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工業化應用
- 11.2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
- 11.2.1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
- 11.2.2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
- 11.2.3 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
- 11.3 其他二維納米顆粒/橡膠復合材料
- 11.3.1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橡膠復合材料
- 11.3.2 氮化硼納米片/橡膠復合材料
- 11.3.3 二硫化鉬/橡膠復合材料
- 參考文獻
- 第12章 自組裝型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1 嵌段橡膠納米復合材料
- 12.1.1 概述
- 12.1.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12.1.3 熱塑性聚酯彈性體
- 12.1.4 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
- 12.1.5 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 12.2 拉伸結晶納米自增強
- 12.2.1 橡膠的應變誘導結晶
- 12.2.2 應變誘導結晶過程的結構變化和演變機理
- 12.2.3 溫度對橡膠應變誘導結晶的影響
- 12.2.4 應變誘導結晶產生的應力松弛
- 12.3 自組裝聚氨酯超級彈性體的設計與制備
- 參考文獻
- 索 引 更新時間:2020-05-19 1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