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上的智囊故事:元明清篇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攻占大都,歷時98年。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基立業,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經歷了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皇朝。
清朝,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到公元1912年,袁世凱誘逼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共296年。
從元朝到清朝,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有無數能人志士登上了歷史舞臺。
帝王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雖然不能掌控國家的一切,卻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一個時代。元世祖忽必烈重視漢文化,優待漢人儒生,終使漢臣竭盡忠誠、獻言獻策。明太祖朱元璋瞞天過海,僅以二十四人收服三千敵眾,實力大增。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早承大業,面對咄咄逼人的權臣鰲拜,他虛與委蛇,只用一場摔跤就將鰲拜及其黨羽一舉鏟除。
文臣武將是朝廷重要的群體,他們文可理政斷案,武可領兵殺敵。面對盤踞一方的不法之徒,元朝官員林興祖設計鏟奸除惡。君主被俘,京城告急,是于謙一力主戰,保下大明根基。袁枚無心官場,開設隨園,生財有道,在禮教森嚴的大清活得恣意灑脫。林則徐借求雨籌集賑災資金,令貪官污吏有苦難言,只能乖乖掏錢。無論時局如何變化,文臣總能積極適應,尋找實現人生抱負的道路。
突然遭遇敵軍大部隊,元軍將領武理堪隨機應變,揮帽恐嚇,大勝一場。王陽明既能著書立說,也智計百出,調兵遣將,鎮壓叛軍。深陷絕境,清朝將領聶士成細心觀察,借仙鶴逃出生天。沙場朝堂,杰出的武將必定會遭遇無數明刀暗箭,而他們也總能憑借自己的智慧克敵制勝。
封建社會對女性限制雖大,但總有一群杰出的女性可以沖破束縛,展現自己的才華。元朝察必皇后心靈手巧、蕙質蘭心,變弓弦為綢帛,展現出女性特有的智慧與魅力。馬皇后輔佐朱元璋艱辛創業,而當身為皇帝的丈夫犯錯時,馬皇后也總能敏銳地意識到問題所在,直言勸諫,輔佐丈夫治理國家。明末女將秦良玉血戰疆場,料敵于先,新年夜里嚴陣以待,大破敵軍,足可以令一眾須眉汗顏。清朝女科學家王貞儀兼修文理,破解月食成因,用簡單易懂的言語告訴世人深奧的科學知識。即使經受重重束縛,女性依舊靠著智慧的頭腦,在歷史舞臺上占得一席之地。
有人從草莽變為天潢貴胄,有人從娼妓變為官員妻子,有人由階下之囚變為開國功臣……不論在故事和傳說中他們身份、境遇的改變如何使人驚嘆,我們要學習的都是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