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一戰全史
張卉妍 著
更新時間:2020-09-27 14:25:31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十三、歐洲上空的中國王牌飛行員——朱斌侯
本書分“歷史紀實”和“專題解說”兩大部分,不僅分析戰爭形勢和戰略戰術,介紹戰役經過、主要將領、武器裝備,更論及歷史謎團和一戰逸聞等,輔以200余幅珍貴照片,盡量還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本來面目,生動述說這段血與淚、罪與罰、生與死交織的悲劇歷史。回顧這次空前浩劫,重溫那段那血與火的歲月,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可以吸取歷史教訓,更深入地反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等問題,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和平。
最新章節
- 十三、歐洲上空的中國王牌飛行員——朱斌侯
- 十二、“遠征軍中的花花公子”——麥克阿瑟
- 十一、冬宮的最后守衛者——俄國“女子敢死營”
- 十、不甘當德國人戰俘——戴高樂六次越獄
- 九、“讓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圣誕節休戰
- 八、英國軍事史上最昂貴的工程——神秘的地下城
品牌:中智博文
上架時間:2020-09-27 14:15:44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智博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十三、歐洲上空的中國王牌飛行員——朱斌侯 更新時間:2020-09-27 14:25:31
- 十二、“遠征軍中的花花公子”——麥克阿瑟
- 十一、冬宮的最后守衛者——俄國“女子敢死營”
- 十、不甘當德國人戰俘——戴高樂六次越獄
- 九、“讓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圣誕節休戰
- 八、英國軍事史上最昂貴的工程——神秘的地下城
- 七、揮師庫倫——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 六、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流感——“西班牙女郎”
- 五、沙俄寶藏——高爾察克黃金
- 四、20世紀鮮為人知的種族屠殺——亞美尼亞大屠殺
- 三、“歐洲的神秘人”——巴希爾·扎哈羅夫
- 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怪車——它曾使十幾人喪命
- 一、點燃了“一戰”導火索的少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 奇人異事——
- 二十、“一戰”結束的催化劑——基爾水兵起義
- 十九、“十月革命”的標志——“阿芙樂爾號”的炮聲
- 十八、對保加利亞的瓜分——《納伊條約》
- 十七、柏林-巴格達鐵路——被英國拒絕的橄欖枝
- 十六、“一戰”時期的國際紅十字會——世界人道組織機構
- 十五、魂斷法蘭西——在“一戰”中犧牲的華工
- 十四、蘇俄內戰——協約國的武裝干涉
- 十三、萬里赴戎機——奮戰在西伯利亞的捷克軍團
- 十二、“一戰”中的戰勝國中國——被豺虎欺凌的羔羊
- 十一、蘇俄紅軍中的“中國軍團”——“紅鷹團”
- 十、為石油而進行的戰爭——法英瓜分中東
- 九、1916年的中亞暴動——吉爾吉斯人逃往中國
- 八、“一戰”退伍老兵的遭遇——美國政府的血腥鎮壓
- 七、25萬童子軍開赴戰場——掩蓋80多年的真相
- 六、愛爾蘭獨立運動——復活節起義
- 五、武裝干涉蘇俄——日本出兵西伯利亞
- 四、協約國對土耳其的瓜分——《色佛爾條約》
- 三、小國之道——“立陶宛自由戰爭”
- 二、“一戰”中的傳令兵——下士希特勒
- 一、初露鋒芒——隆美爾在“一戰”
- 揭秘檔案——
- 二十六、空戰的升級——防空炮
- 二十五、第一艘現代化戰艦——“無畏”艦
- 二十四、海軍必備品——巡洋艦
- 二十三、軍階的象征——手槍
- 二十二、對潛艇戰的回應——反潛武器
- 二十一、大型戰艦的保鏢——驅逐艦
- 二十、水陸兩棲的“新鮮玩意”——水上飛機和飛船
- 十九、“一戰”中的重要角色——熱氣球
- 十八、“鐵道恐龍”——沙俄的裝甲列車
- 十七、塹壕戰的克星——迫擊炮
- 十六、不列顛的杰作——李-恩菲爾德步槍
- 十五、“一戰”時最不受歡迎的武器——法制紹沙輕機槍
- 十四、大英帝國殺手武器——維克斯機槍
- 十三、英國早期航母——名垂海軍航空兵史的“暴怒”號
- 十二、地中海幽靈——德奧潛艇
- 十一、水下超級殺手——“一戰”中德國的潛艇
- 十、海上輕騎——“一戰”中的意大利MAS魚雷艇
- 九、空中“鐵翼”——在戰爭中催生的飛機
- 八、王者之路——航空母艦的誕生
- 七、開啟“潘多拉魔盒”——隨風飄蕩的毒氣
- 六、曇花一現的“霸主”——“巴黎大炮”
- 五、來自野豬的啟示——過濾式防毒面具的產生
- 四、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士兵保護神——鋼盔
- 三、“空中騎士”——從磚頭、刀子互搏到殲擊機
- 二、馬克沁——機關槍打出傳奇一生
- 一、“陸地巡洋艦”——坦克
- 武器大觀——
- 十八、蘇波戰爭中的奇跡——華沙戰役
- 十七、米字旗下的彎刀戰士——“廓爾喀旅”
- 十六、“孤狼”潛伏——“柯尼斯堡”號傳奇
- 十五、初試鋒芒——兩艘航母斗不過一艘擱淺的巡洋艦
- 十四、空中巡洋艦——齊柏林飛艇
- 十三、“突擊戰車”——“雷諾”出世
- 十二、一氧化二氮——使潛艇官兵“安樂死”的“笑氣”
- 十一、自己遇到自己——英德海軍一場奇妙的偽裝巧遇
- 十、大洋游俠——盧克納爾伯爵的風帆戰艦“海鷹”號
- 九、德軍空戰之王——“紅男爵”馮·里奇特霍芬
- 八、“上升倒轉”空戰技術的發明者——殷麥曼
- 七、遠去的騎士——喬治·居內梅
- 六、世界上第一個王牌飛行員——羅蘭·加洛斯
- 五、被魚雷艇擊沉的戰列艦——“圣·伊斯特萬”號
- 四、“加利波利殺手”——沈比利
- 三、對自由射手的報復——火燒盧萬
- 二、“一個人的戰爭”——德屬東非戰場上的沃爾貝克
- 一、“一戰”中的軍事教條——法國軍隊的進攻學派
- 戰爭逸聞——
- 十八、曾為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墨索里尼
- 十七、“翻云覆雨的靈掌”——恩尼格瑪密碼機
- 十六、紅色衛士——契卡
- 十五、近乎白紙——“一戰”前的美國軍事情報機構
- 十四、英雄難過美人關——使德軍兵敗馬恩河的美婦
- 十三、展翅云雀——馬爾塔·里舍
- 十二、“級別最高”的間諜——卡爾·曼納海姆
- 十一、是她行刺了列寧?——芬妮·卡普蘭
- 十、被鉆石刀鞘絆倒的“情報英雄”——阿爾弗雷德·列德爾
- 九、傳奇諜王——卡納里斯
- 八、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軍情六處
- 七、最善潛伏的杰出的間諜——巴龍·施盧加
- 六、失敗的計劃——洛克哈特陰謀
- 五、謎一樣的人生——傳奇人物勞倫斯
- 四、“諜海女王”——瑪塔·哈麗
- 三、“克格勃之父”——捷爾任斯基
- 二、神秘莫測的天生特工——西德尼·賴利
- 一、德國間諜管理之王——瓦爾特·尼古拉少校
- 諜光秘影——
- 十七、“蘇俄紅軍之父”——托洛茨基
- 十六、美軍裝甲部隊創始人——“一戰”中的喬治·巴頓
- 十五、“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
- 十四、狡猾的狐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 十三、“玩命的法國人”——路易斯·德斯佩雷
- 十二、法國的“老虎”總理——喬治·克里孟梭
- 十一、俄羅斯最后一位皇后——圣亞歷山德拉
- 十、“水手國王”——英王喬治五世
- 九、塞爾維亞的杰出統帥——拉多米爾·普特尼克
- 八、大器晚成——喬治·馬歇爾
- 七、波蘭獨立之父——約澤夫·畢蘇斯基
- 六、“閃電戰”理論的創始人——施利芬
- 五、“戰略空軍之父”——世界空戰先驅杜黑
- 四、芬蘭的傳奇守護者——曼納海姆元帥
- 三、死于猴子之口的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
- 二、“統帥是天生而不是任命的”——小毛奇
- 一、德意志之劍——老毛奇
- 風云人物——
- 下篇 專題解說
- 六、勝利者的分贓——播種戰爭的“巴黎和會”
- 五、代號“彩虹行動”——德國大洋艦隊的歸宿
- 四、一百零一響禮炮——漸漸熄滅的戰火
-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三國元帥福煦
- 二、“背后一刀”——德國的“十一月革命”
- 一、美麗的童話——十四點原則
- 第十六章 尾聲
- 八、最后的戰役——默茲-阿爾貢攻勢
- 七、壓垮駱駝的一根重要稻草——亞眠戰役
- 六、美軍的“身份證”——圣米耶爾戰役
- 五、最后沖刺——蘭斯戰役
- 四、德軍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攻擊——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 三、橫空出世——航空兵的誕生
- 二、從無到有——“一戰”中的美國空軍
- 一、空權理論的先驅——威廉·米切爾
- 第十五章 大局已定
- 十一、風雨飄搖中繼位的奧匈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 十、奧匈帝國的結束——維托利奧-威尼托之戰
- 九、瀕臨崩潰的奧軍——意大利戰線
- 八、美軍初試身手——貝萊奧森林爭奪戰
- 七、“中心開花”——破產的米夏埃爾行動
- 六、“滲透戰術”的創始人——胡蒂爾
- 五、“恐怖的杰克”——潘興
- 四、協約國的救星——在法國登陸的美軍
- 三、美國參戰的導火索——齊默爾曼電報
- 二、政界“百靈鳥”——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 一、“我不能,但摩根先生可以”——被綁架的美國
- 第十四章 改變戰爭天平的砝碼
- 八、城下之盟——《布列斯特和約》
- 七、退出“一戰”——俄國“十月革命”
- 六、葬送臨時政府的俄軍總司令——拉夫爾·科爾尼洛夫
- 五、俄國的最后攻勢——六月進攻
- 四、戰爭史上最大的坑道爆破——梅西納山脊之戰
- 三、“屠夫”引發的兵變——“尼韋爾攻勢”
- 二、壯觀的“地下城”——阿拉斯之戰
- 一、加拿大遠征軍的榮譽之戰——維米嶺大捷
- 第十三章 決定命運的一年
- 九、大炮巨艦的巔峰聚會——日德蘭海戰
- 八、讓勝利從手中滑過的海軍元帥——約翰·杰利科
- 七、“獻給英國的圣誕節禮物”——攻占耶路撒冷
- 六、爭取民族獨立——阿拉伯大起義
- 五、大漠“公牛”——艾倫比
- 四、第一次裝甲集群突擊——康布雷坦克戰
- 三、“裝甲戰之父”——富勒
- 二、化學武器登場——毒氣彌漫的伊普雷
- 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戰犯——弗里茨·哈伯
- 第十二章 東征西討
- 四、“拿著空頭支票參戰”——羅馬尼亞戰役
- 三、“背信棄義的意大利”——卡波雷托戰役
- 二、嚴寒中的攻勢——埃爾祖魯姆戰役
- 一、一次攻襲毀了仨皇帝——布魯西洛夫突破
- 第十一章 多事之秋
- 五、“蘇塞克斯號承諾”——美國人有在戰場漫步的權利
- 四、“大洋快犬”——被擊沉的“盧西塔尼亞”號
- 三、餓死一個國家——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封鎖
- 二、以小博大——德國的第一次無限制潛艇戰
- 一、初露鋒芒——水下幽靈潛艇
- 第十章 實行雙重標準
- 六、沒有贏家的陣地戰——索姆河戰役
- 五、讓法國人把血流盡——“凡爾登絞肉機”
- 四、法國陸軍的“醫師”——貝當
- 三、“奔向大海”——埃訥塹壕戰
- 二、地獄歲月——塹壕戰
- 一、“西線至上!”——法金漢
- 第九章 由速戰到僵持
- 八、破譯密碼——多格爾沙洲伏擊戰
- 七、冤家路窄——福克蘭群島海戰
- 六、科羅內爾海戰——游擊艦長馮·施佩
- 五、“東方的天鵝”——印度洋的變色龍“埃姆登”號
- 四、“一戰”中被遺忘的戰役——日德兩軍交戰青島
- 三、“給的船越多,他的膽越大!”——戴維·貝蒂
- 二、霧中出擊——赫爾戈蘭灣海戰
- 一、拉開“巨艦大炮”的序幕——費希爾
- 第八章 封鎖與反封鎖
- 十四、英、土、俄三國的能源爭奪——波斯戰線
- 十三、從搖擺到參戰——“一戰”中的希臘
- 十二、“東方的普魯士”——保加利亞
- 十一、澳新軍團的傷心地——加利波利半島
- 十、達達尼爾戰役——土耳其的雄起之戰
- 九、俄土爭奪亞美尼亞——薩勒卡默什之戰
- 八、“詩人將軍”——伊恩·漢密爾頓
- 七、以一敵五——俄土索契角海戰
- 六、改寫歷史的戰艦——“戈本”號
- 五、土耳其的“自由英雄”——恩維爾·帕夏
- 四、雪崩的俄軍——華沙易幟
- 三、獅子博兔——戈爾利采突破
- 二、戰局的重心轉移——馬祖里湖的冬季
- 一、“巨人同矮子”的戰爭——奧、塞之戰
- 第七章 盛衰無常
- 六、獵人變獵物——羅茲戰役
- 五、自投羅網——伊萬哥羅德戰役
- 四、君主制的堅決擁護者——馬肯森
- 三、康拉德的悲哀——奧匈兵敗加利西亞
- 二、揮舞的馬刀——“哥薩克來了”
- 一、“他手中的劍是脆弱的”——弗朗茨·康拉德
- 第六章 三方角力的戰場
- 六、東線奇跡——坦能堡會戰
- 五、將“總體戰”進行到底——魯登道夫
- 四、“護國之神”——興登堡
- 三、東普魯士之戰——可悲的馮·普里特維茨
- 二、“歐洲憲兵”——沙皇俄國
- 一、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 第五章 東線風云
- 九、扭轉乾坤——“馬恩河奇跡”
- 八、“法國的鎮靜劑”——霞飛
- 七、保衛巴黎——老將加利埃尼
- 六、“我們要把他們攔腰截斷”——法國邊境戰爭
- 五、霞飛的杰作——隨拍起舞的“第十七號計劃”
- 四、比利時的大門——毀于巨炮下的列日要塞
- 三、不屈的小國——比利時
- 二、僵硬的德國戰爭計劃——小毛奇的折中方案
- 一、一個無法完成的神話——奇正結合的“施利芬計劃”
- 第四章 西線狼煙
- 八、“塞壬女妖”的歌聲——各國的抉擇
- 七、戰爭倒計時——奧匈帝國的最后通牒
- 六、“一戰”導火索——薩拉熱窩的槍聲
- 五、風雨飄搖——哈布斯堡的黃昏
- 四、美泉宮隱士——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 三、奧斯曼帝國的遺產——動蕩的巴爾干
- 二、巴爾干戰爭的前奏曲——意土戰爭
- 一、被肢解的“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 第三章 歐洲火藥庫
- 七、挑戰“海上霸主”——阿加迪爾危機
- 六、布爾戰爭——大英帝國的衰落之戰
- 五、“德國海軍之父”——永遠的提爾皮茨
- 四、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國海軍
- 三、“海權論”的鼻祖——馬漢
- 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
- 一、霍亨索倫王室的終結者——威廉二世
- 第二章 “挑戰海上霸主”
- 六、種下仇恨的種子——普法戰爭
- 五、他的喜怒無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路易·波拿巴
- 四、“用鐵與血”統一德意志——普奧戰爭
- 三、統一德國的序幕——普丹戰爭
- 二、在三個雞蛋上跳舞——“鐵血宰相”俾斯麥
- 一、德國崛起的源頭——普魯士
- 第一章 大戰策源地
-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 第一章 大戰策源地
- 一、德國崛起的源頭——普魯士
- 二、在三個雞蛋上跳舞——“鐵血宰相”俾斯麥
- 三、統一德國的序幕——普丹戰爭
- 四、“用鐵與血”統一德意志——普奧戰爭
- 五、他的喜怒無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路易·波拿巴
- 六、種下仇恨的種子——普法戰爭
- 第二章 “挑戰海上霸主”
- 一、霍亨索倫王室的終結者——威廉二世
- 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
- 三、“海權論”的鼻祖——馬漢
- 四、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國海軍
- 五、“德國海軍之父”——永遠的提爾皮茨
- 六、布爾戰爭——大英帝國的衰落之戰
- 七、挑戰“海上霸主”——阿加迪爾危機
- 第三章 歐洲火藥庫
- 一、被肢解的“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 二、巴爾干戰爭的前奏曲——意土戰爭
- 三、奧斯曼帝國的遺產——動蕩的巴爾干
- 四、美泉宮隱士——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 五、風雨飄搖——哈布斯堡的黃昏
- 六、“一戰”導火索——薩拉熱窩的槍聲
- 七、戰爭倒計時——奧匈帝國的最后通牒
- 八、“塞壬女妖”的歌聲——各國的抉擇
- 第四章 西線狼煙
- 一、一個無法完成的神話——奇正結合的“施利芬計劃”
- 二、僵硬的德國戰爭計劃——小毛奇的折中方案
- 三、不屈的小國——比利時
- 四、比利時的大門——毀于巨炮下的列日要塞
- 五、霞飛的杰作——隨拍起舞的“第十七號計劃”
- 六、“我們要把他們攔腰截斷”——法國邊境戰爭
- 七、保衛巴黎——老將加利埃尼
- 八、“法國的鎮靜劑”——霞飛
- 九、扭轉乾坤——“馬恩河奇跡”
- 第五章 東線風云
- 一、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 二、“歐洲憲兵”——沙皇俄國
- 三、東普魯士之戰——可悲的馮·普里特維茨
- 四、“護國之神”——興登堡
- 五、將“總體戰”進行到底——魯登道夫
- 六、東線奇跡——坦能堡會戰
- 第六章 三方角力的戰場
- 一、“他手中的劍是脆弱的”——弗朗茨·康拉德
- 二、揮舞的馬刀——“哥薩克來了”
- 三、康拉德的悲哀——奧匈兵敗加利西亞
- 四、君主制的堅決擁護者——馬肯森
- 五、自投羅網——伊萬哥羅德戰役
- 六、獵人變獵物——羅茲戰役
- 第七章 盛衰無常
- 一、“巨人同矮子”的戰爭——奧、塞之戰
- 二、戰局的重心轉移——馬祖里湖的冬季
- 三、獅子博兔——戈爾利采突破
- 四、雪崩的俄軍——華沙易幟
- 五、土耳其的“自由英雄”——恩維爾·帕夏
- 六、改寫歷史的戰艦——“戈本”號
- 七、以一敵五——俄土索契角海戰
- 八、“詩人將軍”——伊恩·漢密爾頓
- 九、俄土爭奪亞美尼亞——薩勒卡默什之戰
- 十、達達尼爾戰役——土耳其的雄起之戰
- 十一、澳新軍團的傷心地——加利波利半島
- 十二、“東方的普魯士”——保加利亞
- 十三、從搖擺到參戰——“一戰”中的希臘
- 十四、英、土、俄三國的能源爭奪——波斯戰線
- 第八章 封鎖與反封鎖
- 一、拉開“巨艦大炮”的序幕——費希爾
- 二、霧中出擊——赫爾戈蘭灣海戰
- 三、“給的船越多,他的膽越大!”——戴維·貝蒂
- 四、“一戰”中被遺忘的戰役——日德兩軍交戰青島
- 五、“東方的天鵝”——印度洋的變色龍“埃姆登”號
- 六、科羅內爾海戰——游擊艦長馮·施佩
- 七、冤家路窄——福克蘭群島海戰
- 八、破譯密碼——多格爾沙洲伏擊戰
- 第九章 由速戰到僵持
- 一、“西線至上!”——法金漢
- 二、地獄歲月——塹壕戰
- 三、“奔向大海”——埃訥塹壕戰
- 四、法國陸軍的“醫師”——貝當
- 五、讓法國人把血流盡——“凡爾登絞肉機”
- 六、沒有贏家的陣地戰——索姆河戰役
- 第十章 實行雙重標準
- 一、初露鋒芒——水下幽靈潛艇
- 二、以小博大——德國的第一次無限制潛艇戰
- 三、餓死一個國家——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封鎖
- 四、“大洋快犬”——被擊沉的“盧西塔尼亞”號
- 五、“蘇塞克斯號承諾”——美國人有在戰場漫步的權利
- 第十一章 多事之秋
- 一、一次攻襲毀了仨皇帝——布魯西洛夫突破
- 二、嚴寒中的攻勢——埃爾祖魯姆戰役
- 三、“背信棄義的意大利”——卡波雷托戰役
- 四、“拿著空頭支票參戰”——羅馬尼亞戰役
- 第十二章 東征西討
- 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戰犯——弗里茨·哈伯
- 二、化學武器登場——毒氣彌漫的伊普雷
- 三、“裝甲戰之父”——富勒
- 四、第一次裝甲集群突擊——康布雷坦克戰
- 五、大漠“公牛”——艾倫比
- 六、爭取民族獨立——阿拉伯大起義
- 七、“獻給英國的圣誕節禮物”——攻占耶路撒冷
- 八、讓勝利從手中滑過的海軍元帥——約翰·杰利科
- 九、大炮巨艦的巔峰聚會——日德蘭海戰
- 第十三章 決定命運的一年
- 一、加拿大遠征軍的榮譽之戰——維米嶺大捷
- 二、壯觀的“地下城”——阿拉斯之戰
- 三、“屠夫”引發的兵變——“尼韋爾攻勢”
- 四、戰爭史上最大的坑道爆破——梅西納山脊之戰
- 五、俄國的最后攻勢——六月進攻
- 六、葬送臨時政府的俄軍總司令——拉夫爾·科爾尼洛夫
- 七、退出“一戰”——俄國“十月革命”
- 八、城下之盟——《布列斯特和約》
- 第十四章 改變戰爭天平的砝碼
- 一、“我不能,但摩根先生可以”——被綁架的美國
- 二、政界“百靈鳥”——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 三、美國參戰的導火索——齊默爾曼電報
- 四、協約國的救星——在法國登陸的美軍
- 五、“恐怖的杰克”——潘興
- 六、“滲透戰術”的創始人——胡蒂爾
- 七、“中心開花”——破產的米夏埃爾行動
- 八、美軍初試身手——貝萊奧森林爭奪戰
- 九、瀕臨崩潰的奧軍——意大利戰線
- 十、奧匈帝國的結束——維托利奧-威尼托之戰
- 十一、風雨飄搖中繼位的奧匈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 第十五章 大局已定
- 一、空權理論的先驅——威廉·米切爾
- 二、從無到有——“一戰”中的美國空軍
- 三、橫空出世——航空兵的誕生
- 四、德軍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攻擊——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 五、最后沖刺——蘭斯戰役
- 六、美軍的“身份證”——圣米耶爾戰役
- 七、壓垮駱駝的一根重要稻草——亞眠戰役
- 八、最后的戰役——默茲-阿爾貢攻勢
- 第十六章 尾聲
- 一、美麗的童話——十四點原則
- 二、“背后一刀”——德國的“十一月革命”
-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三國元帥福煦
- 四、一百零一響禮炮——漸漸熄滅的戰火
- 五、代號“彩虹行動”——德國大洋艦隊的歸宿
- 六、勝利者的分贓——播種戰爭的“巴黎和會”
- 下篇 專題解說
- 風云人物——
- 一、德意志之劍——老毛奇
- 二、“統帥是天生而不是任命的”——小毛奇
- 三、死于猴子之口的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
- 四、芬蘭的傳奇守護者——曼納海姆元帥
- 五、“戰略空軍之父”——世界空戰先驅杜黑
- 六、“閃電戰”理論的創始人——施利芬
- 七、波蘭獨立之父——約澤夫·畢蘇斯基
- 八、大器晚成——喬治·馬歇爾
- 九、塞爾維亞的杰出統帥——拉多米爾·普特尼克
- 十、“水手國王”——英王喬治五世
- 十一、俄羅斯最后一位皇后——圣亞歷山德拉
- 十二、法國的“老虎”總理——喬治·克里孟梭
- 十三、“玩命的法國人”——路易斯·德斯佩雷
- 十四、狡猾的狐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 十五、“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
- 十六、美軍裝甲部隊創始人——“一戰”中的喬治·巴頓
- 十七、“蘇俄紅軍之父”——托洛茨基
- 諜光秘影——
- 一、德國間諜管理之王——瓦爾特·尼古拉少校
- 二、神秘莫測的天生特工——西德尼·賴利
- 三、“克格勃之父”——捷爾任斯基
- 四、“諜海女王”——瑪塔·哈麗
- 五、謎一樣的人生——傳奇人物勞倫斯
- 六、失敗的計劃——洛克哈特陰謀
- 七、最善潛伏的杰出的間諜——巴龍·施盧加
- 八、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軍情六處
- 九、傳奇諜王——卡納里斯
- 十、被鉆石刀鞘絆倒的“情報英雄”——阿爾弗雷德·列德爾
- 十一、是她行刺了列寧?——芬妮·卡普蘭
- 十二、“級別最高”的間諜——卡爾·曼納海姆
- 十三、展翅云雀——馬爾塔·里舍
- 十四、英雄難過美人關——使德軍兵敗馬恩河的美婦
- 十五、近乎白紙——“一戰”前的美國軍事情報機構
- 十六、紅色衛士——契卡
- 十七、“翻云覆雨的靈掌”——恩尼格瑪密碼機
- 十八、曾為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墨索里尼
- 戰爭逸聞——
- 一、“一戰”中的軍事教條——法國軍隊的進攻學派
- 二、“一個人的戰爭”——德屬東非戰場上的沃爾貝克
- 三、對自由射手的報復——火燒盧萬
- 四、“加利波利殺手”——沈比利
- 五、被魚雷艇擊沉的戰列艦——“圣·伊斯特萬”號
- 六、世界上第一個王牌飛行員——羅蘭·加洛斯
- 七、遠去的騎士——喬治·居內梅
- 八、“上升倒轉”空戰技術的發明者——殷麥曼
- 九、德軍空戰之王——“紅男爵”馮·里奇特霍芬
- 十、大洋游俠——盧克納爾伯爵的風帆戰艦“海鷹”號
- 十一、自己遇到自己——英德海軍一場奇妙的偽裝巧遇
- 十二、一氧化二氮——使潛艇官兵“安樂死”的“笑氣”
- 十三、“突擊戰車”——“雷諾”出世
- 十四、空中巡洋艦——齊柏林飛艇
- 十五、初試鋒芒——兩艘航母斗不過一艘擱淺的巡洋艦
- 十六、“孤狼”潛伏——“柯尼斯堡”號傳奇
- 十七、米字旗下的彎刀戰士——“廓爾喀旅”
- 十八、蘇波戰爭中的奇跡——華沙戰役
- 武器大觀——
- 一、“陸地巡洋艦”——坦克
- 二、馬克沁——機關槍打出傳奇一生
- 三、“空中騎士”——從磚頭、刀子互搏到殲擊機
- 四、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士兵保護神——鋼盔
- 五、來自野豬的啟示——過濾式防毒面具的產生
- 六、曇花一現的“霸主”——“巴黎大炮”
- 七、開啟“潘多拉魔盒”——隨風飄蕩的毒氣
- 八、王者之路——航空母艦的誕生
- 九、空中“鐵翼”——在戰爭中催生的飛機
- 十、海上輕騎——“一戰”中的意大利MAS魚雷艇
- 十一、水下超級殺手——“一戰”中德國的潛艇
- 十二、地中海幽靈——德奧潛艇
- 十三、英國早期航母——名垂海軍航空兵史的“暴怒”號
- 十四、大英帝國殺手武器——維克斯機槍
- 十五、“一戰”時最不受歡迎的武器——法制紹沙輕機槍
- 十六、不列顛的杰作——李-恩菲爾德步槍
- 十七、塹壕戰的克星——迫擊炮
- 十八、“鐵道恐龍”——沙俄的裝甲列車
- 十九、“一戰”中的重要角色——熱氣球
- 二十、水陸兩棲的“新鮮玩意”——水上飛機和飛船
- 二十一、大型戰艦的保鏢——驅逐艦
- 二十二、對潛艇戰的回應——反潛武器
- 二十三、軍階的象征——手槍
- 二十四、海軍必備品——巡洋艦
- 二十五、第一艘現代化戰艦——“無畏”艦
- 二十六、空戰的升級——防空炮
- 揭秘檔案——
- 一、初露鋒芒——隆美爾在“一戰”
- 二、“一戰”中的傳令兵——下士希特勒
- 三、小國之道——“立陶宛自由戰爭”
- 四、協約國對土耳其的瓜分——《色佛爾條約》
- 五、武裝干涉蘇俄——日本出兵西伯利亞
- 六、愛爾蘭獨立運動——復活節起義
- 七、25萬童子軍開赴戰場——掩蓋80多年的真相
- 八、“一戰”退伍老兵的遭遇——美國政府的血腥鎮壓
- 九、1916年的中亞暴動——吉爾吉斯人逃往中國
- 十、為石油而進行的戰爭——法英瓜分中東
- 十一、蘇俄紅軍中的“中國軍團”——“紅鷹團”
- 十二、“一戰”中的戰勝國中國——被豺虎欺凌的羔羊
- 十三、萬里赴戎機——奮戰在西伯利亞的捷克軍團
- 十四、蘇俄內戰——協約國的武裝干涉
- 十五、魂斷法蘭西——在“一戰”中犧牲的華工
- 十六、“一戰”時期的國際紅十字會——世界人道組織機構
- 十七、柏林-巴格達鐵路——被英國拒絕的橄欖枝
- 十八、對保加利亞的瓜分——《納伊條約》
- 十九、“十月革命”的標志——“阿芙樂爾號”的炮聲
- 二十、“一戰”結束的催化劑——基爾水兵起義
- 奇人異事——
- 一、點燃了“一戰”導火索的少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 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怪車——它曾使十幾人喪命
- 三、“歐洲的神秘人”——巴希爾·扎哈羅夫
- 四、20世紀鮮為人知的種族屠殺——亞美尼亞大屠殺
- 五、沙俄寶藏——高爾察克黃金
- 六、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流感——“西班牙女郎”
- 七、揮師庫倫——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 八、英國軍事史上最昂貴的工程——神秘的地下城
- 九、“讓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圣誕節休戰
- 十、不甘當德國人戰俘——戴高樂六次越獄
- 十一、冬宮的最后守衛者——俄國“女子敢死營”
- 十二、“遠征軍中的花花公子”——麥克阿瑟
- 十三、歐洲上空的中國王牌飛行員——朱斌侯 更新時間:2020-09-27 14: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