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戰(zhàn)全史
- 張卉妍
- 2312字
- 2020-09-27 14:24:34
七、保衛(wèi)巴黎——老將加利埃尼
1914年9月2日,德軍即將打到巴黎,巴黎的法國政府官員們紛紛收拾行裝,踏上逃亡之路。法國把防守巴黎的任務交給了65歲的加利埃尼將軍。讓約瑟夫·西蒙·加利埃尼防守巴黎是法國的幸運,他是一位卓越的戰(zhàn)略家。巴黎守軍在城里城外構筑塹壕路障,枕戈待旦,準備迎擊德軍。美國著名戰(zhàn)史專家米德爾頓在論及協(xié)約國將領中誰對馬恩河會戰(zhàn)的貢獻最大時說:“歷史表明,要求得到‘馬恩河戰(zhàn)役得勝者’這一稱號的頗不乏人,但加利埃尼比起大部分人更加名正言順。”
加利埃尼于1849年4月24日生于圣比特的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后就讀于著名的圣西爾軍校,1870年參加普法戰(zhàn)爭,曾被普軍俘虜,普法戰(zhàn)爭結束后被釋放返回巴黎。1873年,加利埃尼離開法國,在非洲留尼汪島開始了他在殖民地的軍旅生涯。可以說,加利埃尼是一位“殖民地元帥”,他的功勛幾乎都是在殖民地建立的。19世紀70年代中期,加利埃尼被任命為法屬蘇丹的總督,鎮(zhèn)壓蘇丹人民的反抗,1892年被派往法屬印度支那進行殖民活動,后又改派往馬達加斯加,在那里他鎮(zhèn)壓當?shù)厝嗣竦姆纯购蟆拜d譽”歸國。在1911年競爭法軍總司令的角逐中,加利埃尼因年老體弱敗給了他曾經的部下約瑟夫·霞飛之后,于1914年4月退役,住在圣拉斐爾。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加利埃尼被召回軍中,就任巴黎衛(wèi)戍司令,在法國的防務中,巴黎長期以來起著戰(zhàn)略作用,所有主要鐵路線都通過這個政治文化中心,9月2日,德軍克盧克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挺進到距巴黎僅有約30公里的地方了,霞飛指揮的法軍主力為阻遏德軍右翼所作的努力已告失敗。
加利埃尼的無限精力使人看不出他65歲的年齡和業(yè)已衰退的健康,他對這座一半已經荒廢的城市,發(fā)表了一份值得紀念的聲明:“共和國政府的成員已經離開巴黎,去給國防以新的推動,我受命保衛(wèi)巴黎和抵抗入侵者,這個責任我將貫徹到底。”幾小時后,一支由士兵組成的隊伍開始構筑塹壕和路障,并增援周圍的炮臺。法軍在被迫退到桑布爾河以前,很少想到要保衛(wèi)巴黎,只有4個師和1個本土軍旅,1個獨立騎兵旅和6個炮群,組成了巴黎駐防軍隊,盡管這些軍隊不久就增加了一倍,駐防軍隊要成功地抵抗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的攻擊也是不夠的。1914年9月3日,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德國第一集團軍,為了追擊敗退中的法軍,居然改變了行軍方向,繞到巴黎的東南部,孤軍冒進,將自己的右翼暴露在了法軍面前。按照“施利芬計劃”,處于最外側的德國第一集團軍應該從西面包抄巴黎,但是德軍沒有按計劃乘勢攻入巴黎,而是調轉方向去追擊向巴黎東南方退卻的法軍。
加利埃尼本人并不滿足于僅僅防守巴黎,一位飛行員在9月3日晚些時候回來報告說,德軍縱隊正在改變他們的進軍路線。第二天清晨,空中偵察和騎兵偵察都證實,德國人的確修改了他們從正面攻擊巴黎的計劃,已經轉向首都的東南郊。德軍的新路線給法軍提供了一個側翼攻擊的大好機會,加利埃尼喊道:“我不敢相信有這樣的事情,這太好了,使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在還未取得霞飛同意的情況下,加利埃尼就向他下屬的第六集團軍發(fā)布預令,讓他們先做好戰(zhàn)斗準備,然后他給總司令部打電話,請霞飛下達攻擊的正式命令,但霞飛未置可否。其實,霞飛也是有反攻計劃的,只是霞飛希望再有一天時間,好讓增援部隊趕到,讓他的第五集團軍做好部署,以有較充裕的時間爭取英軍的配合。出于對霞飛及早作出決定的能力感到絕望,加利埃尼本人乘車駛往英國人駐防的默倫,希望贏得他們的支持。加利埃尼的外貌不像軍事人員,他從一副夾鼻眼鏡斜眼看人,在他爭辯著想爭取英國人支持時,眼鏡不牢靠地顫動著。當參謀人員注視著他的不整潔的制服、蓬松的小胡子、黑鈕扣的長統(tǒng)靴和黃色的護腿時,懷疑的態(tài)度增加了。后來一位英國將軍評論說:“英國軍官決不會同這樣一個丑角式人物談話的。”

這是一支行進中的法國軍隊。1914年末,戰(zhàn)場在法國以內向南遷移。
當加利埃尼再次打電話時,霞飛終于批準讓他的第六集團軍從馬恩河北岸發(fā)動進攻,并且于當晚10時下令法軍其他部隊停止后撤,于9月6日開始發(fā)動全面反攻。然而,英國人卻拒絕執(zhí)行這項反攻計劃,霞飛著急了,親自前往英軍司令部說服英軍司令弗倫奇爵士,最終,弗倫奇答應了霞飛的要求,表示將“竭盡全力”參加戰(zhàn)斗。9月6日,法軍的第六軍團率先向德軍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戰(zhàn)斗進行到第二天,法軍兵力不足,如不及時補充兵力,就可能全軍覆沒,情況十分危急。但是,法軍車輛的運輸能力極為有限,短時間內不可能把內地的士兵都運往前線,加利埃尼馬上發(fā)布命令征用巴黎所有機動車,包括出租汽車在內。在巴黎的各個地區(qū),警察攔住出租汽車,命令乘客下車,共征用了大約700輛汽車,整個夜間,征來的汽車駛往前線,只走了兩個來回,就輸送了整個師,這件事被稱為“出租車運輸隊”。霞飛也向部隊發(fā)布了一項簡短的動員令:“我們馬上就要參加一個會戰(zhàn),這是關系我們國家命運的一戰(zhàn),撤退的階段已經結束,現(xiàn)在我們應全力以赴,向敵人進攻并把他們驅趕回去,部隊倘若不能再前進,那就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陣地,寧可戰(zhàn)死也決不后退,在當前情況下,任何示弱的行動都是不能容忍的。”
英法聯(lián)軍與來勢洶洶、攻勢凌厲的德軍展開了自大戰(zhàn)爆發(fā)以來第一次大會戰(zhàn),戰(zhàn)到9月中旬,孤軍深入的德軍終于后撤了,英法聯(lián)軍終于止住了德軍的進攻,開始穩(wěn)住陣腳。作為法軍最高統(tǒng)帥,這次勝利的功績自然要算在霞飛的名下。不可否認,加利埃尼雖然最早發(fā)現(xiàn)戰(zhàn)機并提出了作戰(zhàn)計劃,但畢竟協(xié)調指揮全局的是霞飛。1915年底,加利埃尼擔任了法國陸軍部長,此時他與霞飛的關系勢如水火,常常在辦公室里與霞飛拍著桌子爭吵。1916年5月,大戰(zhàn)正酣之際,壯志未酬的加利埃尼在巴黎因病去世。1921年,法國政府終于承認了加利埃尼的功績,追授他元帥軍銜,現(xiàn)在在巴黎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車站和他的青銅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