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不屈的小國——比利時

比利時位于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西臨北海,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境內(nèi)主要河流有默茲河和埃斯考河,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鐵路和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間的交通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在列強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中,小國通常被列強任意擺布,各列強為了自身的利益,往住把小國當成爭霸的工具或犧牲品。地處要沖的比利時自然也無法例外。歐洲列強出于爭霸的需要,一直對小國比利時十分關注。

作為一個島國,英國在某種程度講,是被大陸邊緣化的,為了介入歐洲事務,而又不被聯(lián)盟條約束縛住自己光榮的獨立地位,英國伙同其他各懷心思的國家,由維也納體系承認比利時永久保持中立。1831年,歐洲的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王國、聯(lián)合王國及普魯士王國五強在倫敦會議簽署了條約,《倫敦條約》中承認了比利時的獨立,并確保其永久中立國的地位。承認比利時為“永久中立”國,這相當于將英國的前哨基地推進到大陸邊緣,通過對大陸邊緣地帶的控制,影響歐洲均勢。到“一戰(zhàn)”爆發(fā)前,比利時的獨立經(jīng)有關國家保證已經(jīng)有75年之久,他們由此享受了有史以來持續(xù)最長的一段和平時期。他們希望鄰國能讓這種安樂境況長此下去,不受干擾。中立的義務和對于中立的信念使他們忽略了自己的軍隊、邊防、國防工事的建設。直到最后時刻,他們依然難以相信自己會卷入戰(zhàn)火之中,而是依然堅信,保證他們中立的國家不會侵略他們的家園。

英國雖然承認比利時永久中立,但并沒有義務幫助比利時趕跑德國人,主要是德國入侵比利時可能會造成法國的連鎖反應。但法國人沒有重視比利時的邊界,致使德國人一但借道比利時,可能會致使法國失敗,從而導致德國的一家獨大。當然,如果法國人能頂?shù)米≡竭^比利時邊界的德軍攻勢,并且戰(zhàn)事膠著,誰都沒有絕對優(yōu)勢,英國也就不會參戰(zhàn)了。說英國是因捍衛(wèi)比利時的中立地位而參戰(zhàn),那不過是個借口,就如同美國要借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zhàn)而參戰(zhàn)一樣,大國的參戰(zhàn)原因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利益。

比利時的國王阿爾貝一世在1909年繼承其叔父利奧波德二世的王位,阿爾貝在青年時代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軍事教育,他的社交技巧讓他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在1913年訪問柏林期間,阿爾貝獲知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戰(zhàn)爭計劃,他立刻通知法國政府,并于1914年7月向威廉二世遞交了一份私人信函,聲明比利時將嚴守中立的立場。

8月2日晚上,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接到了德國送來的照會,照會一開始說,德國收到可靠情報,法國擬欲通過比利時國境進犯德國,不能指望比利時軍隊可以阻止法軍的推進,因此根據(jù)“自衛(wèi)之需”,德國有必要“先發(fā)制人,以阻止這種敵對性的進攻”。一句話,德國人要借道比利時攻擊法國。當然,德國人保證只是借道,如果比利同意,那么德國可以保證比利時不受任何損失。事情已經(jīng)擺明了,比利時面臨著戰(zhàn)爭的選擇。阿爾貝國王代表的比利時回答說:“我們將誓死捍衛(wèi)自己的中立。”

1914年8月,比利時槍騎兵出發(fā)抵御德國對其家鄉(xiāng)的入侵。

8月3日,阿爾貝國王親自出任了比利時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他這時已不存任何幻想。雖然比利時的軍隊無法與德軍相比,但比利時還有個倚仗,那就是它與德國之間有一道“大門”——列日要塞,那是個堅固無比的要塞,比利時人希望它能不負重托,擋住德國人的進入。阿爾貝國王親自提名由63歲的陸軍大學校長勒芒將軍擔任第三師師長兼列日軍事長官,國王還給勒芒寫了一封私人信件,要他“堅守托付給他的陣地,死戰(zhàn)到底”。比利時人明白,如果他們屈服于德國的要求,那將等于聽任德國占領比利時,而一個戰(zhàn)勝了的德國,是很少有可能還會把撤退放在心上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將使比利時成為進攻法國的幫兇,成為自身中立的破壞者。不論選擇哪條道路,比利時都要被德國占領。但如果屈服,還得喪盡榮譽,“如果我們必然要被化為齏粉,就讓我們光榮地化為齏粉吧。”比利時的政府要員巴松皮埃爾這樣記述著他們當時的情緒。

列日要塞就像一座城堡的吊閘,守衛(wèi)著從德國進入比利時的大門,它雄踞在默茲河左岸高達150多米的陡坡上,這一帶的河道,寬約180米,是它的天然城壕,方圓50公里,都有堡壘衛(wèi)護,是一座有口皆碑的、全歐洲最固若金湯的城池。全世界的輿論都寄希望于列日,即使它不能無限期地堅守不屈,至少也能堅持到英法援軍的到來。阿爾貝國王下令炸毀列日要塞附近默茲河上的橋梁,以及與盧森堡交界處的鐵路隧道和橋梁。但他此時依然未向英、法兩國發(fā)出呼吁,要求軍事援助和結盟。他還多少心存一絲僥幸想法——德國人是危險的,但還不是瘋子,難以想象德國人會明知錯誤,還要自絕于人,蓄意發(fā)動戰(zhàn)爭。

1914年8月3日,一支約3萬人的經(jīng)特別訓練的德軍第二軍團特遣部隊在艾米赫將軍的率領下,在阿登高原和荷蘭邊界之間越過比利時邊界,進入列日要塞防衛(wèi)范圍內(nèi)狹窄的通道,比利時的列日要塞守軍率先開炮,轟擊正在渡河的德軍。德國與比利時之間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真正的開端,德軍給列日要塞的守將勒芒發(fā)出了勸降信,但遭到了勒芒將軍的回絕,兩天后,在德國巨炮的轟擊下,德軍攻占了列日要塞,勒芒受傷被俘,德軍通過列日要塞開向了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比利時政府被迫流亡法國。雖然失敗了,但比利時的頑強抵抗推遲了德軍的推進速度,還是為協(xié)約國作出了它的貢獻。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阿爾貝國王率領的比利時政府與比利時人民英勇作戰(zhàn),為協(xié)約國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一戰(zhàn)”結束后,阿爾貝一世積極參與國家的重建,在他的努力下廢止了歐洲列強強加給比利時的《倫敦條約》。1934年,阿爾貝一世在登山時遇難,他的長子利奧波德三世繼承了比利時的王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增城市| 涡阳县| 房山区| 明水县| 信阳市| 遂川县| 新龙县| 张家川| 靖宇县| 会昌县| 资中县| 邛崃市| 古浪县| 西乌| 成安县| 壶关县| 伊川县| 宣城市| 通河县| 额尔古纳市| 平山县| 新闻| 宜良县| 镇雄县| 封开县| 昌乐县| 吉林省| 寻甸| 永平县| 罗定市| 辽中县| 蓬溪县| 莲花县| 彭阳县| 博兴县| 赣榆县| 增城市| 红河县| 敖汉旗|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