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一戰全史
  • 張卉妍
  • 2375字
  • 2020-09-27 14:24:33

二、僵硬的德國戰爭計劃——小毛奇的折中方案

由于地理環境所決定,一旦戰爭爆發,德國無可避免地要處于兩面受敵的狀況,依德國參謀本部的判斷,德國人必須在東西兩方面同時作戰,這已成為一種無可避免的厄運,承擔打破這個厄運的參謀本部的歷屆參謀總長,都為此大傷腦筋,殫精竭慮地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在1890年的“兩線作戰”計劃中,老毛奇打算對法國采取守勢,而把德軍主力投入對俄國的戰爭。但在過去23年后,俄國已改善了通信并加快了動員,且對俄國的入侵將會是場持久戰。法軍雖比俄軍強大得多,所受訓練也好得多,但德國不能放棄在西線的一切主動權和攻勢。如若對法國采取攻勢,那將會是一場速決戰,就會很快決定勝負,如果德國勝了,德軍很快就可騰出力量向東轉移,這些是施利芬將軍改變老毛奇戰略的主要理由。

繼任參謀總長的施利芬將軍認為,俄國擁有幅員廣大的領土,如果對俄采取攻勢,假如俄國沿用1812年的“規避戰略”,不與德軍決戰,德軍可能要重蹈拿破侖征俄的覆轍。故此,他制定了一套猶如列車時刻表一樣準確而刻板的先西后東的作戰計劃,決計先在西方決戰,而后再轉移主力于東方擊破俄軍。

1906年,施利芬退休,小毛奇接任參謀總長。到了1913年,也就是“一戰”爆發的前一年,八十多歲的施利芬臨終時仍念念不忘地一再叮囑:“必有一戰時,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不過他九泉有知,一定會失望,他的繼承人小毛奇是個生性多疑且又謹小慎微的人,他并不具備施利芬那種作乾坤一擲式豪睹所需的自信、決斷、冒險精神和非凡氣魄。自從小毛奇成為德軍參謀總長后,自知能力不足的他將“施利芬計劃”當成德軍唯一的作戰方案,直到開戰前夕,小毛奇沉浸在這個計劃中已經有十年之久。小毛奇在這十年內可以說生活在一種矛盾之中,他明知世界情況正在改變,“施利芬計劃”即令毫無缺點,也還是不可能完全適應十年后的情況,但另一方面他又沒有能力對這個計劃作徹底的改變。此間,他不斷修補這個計劃,整天冥思苦想如何使這個計劃更加完美。但無論他曾做過多少次的修改,這個計劃永遠保留著一個核心論點,即速度就是勝利,德國的任何拖延都是將是致命的,如果俄國在法國被擊敗前參戰,那也將是致命的。

德國軍隊期待速戰速決地獲得勝利。從這些涂鴉可以看出他們的攻擊目標是巴黎。

“施利芬計劃”規定從一開始就以最快速度將德國全部兵力通過比利時直接進攻法國,必須要在6周內徹底擊敗法軍,為此目的,一切犧牲都應做出,一切危險都應接受。即使阿爾薩斯-洛林遭到入侵,即使東普魯士甚至西里西亞遭到俄軍的踐踏,即使比利時的中立地位被破壞,英國作為敵對力量進入戰爭,一切都在所不惜。施利芬信奉的是菲特烈大帝的名言:“寧可犧牲一省,但在尋求勝利時決不可分散兵力。”小毛奇主持參謀總部后,開始擔心東普魯士的安全和西線左翼的安全,而那兩個方面正是施利芬的大膽之處,如果戰爭按計劃打贏了,那兩個方面將成為施利芬的偉大之處,以及大氣魄、大手筆的象征。但現在小毛奇的個性特征使他越來越擔心這兩個方向上,薄薄的防線會不會被對方一下子戳成大窟窿,甚至在短時間內被撕成碎片。小毛奇對“施利芬計劃”做了一些改動,加強了阿爾薩斯-洛林和東普魯士方面的力量,因而削弱了主攻方向的右翼,這實際都是與原計劃的精髓背道而馳的。嚴格地講,1914年德軍的作戰計劃應叫作“施利芬-小毛奇計劃”,后來在戰役中,由于右翼的削弱以及阿爾薩斯-洛林方向上的法軍深入不夠而得以回救主戰場,最終導致了馬恩河會戰的失利,從而使整個計劃徹底破產。

嚴格說來,小毛奇對于施利芬的基本思想幾乎是完全接受,只是做了一點小小的修改,但也可以說是致命的一點,那就是兵力的分配。施利芬計劃的最大特點就是其兵力的分配非常不平均,其計劃的一切精髓也由此產生。小毛奇在這一戰上改變了施利芬原來的計劃,患得患失的他加強了德軍左翼的力量,并主張在德軍左翼挫敗法軍攻勢之后,再將左翼余裕兵力調往北方,在右翼后跟進,參加決戰。顯然,小毛奇的部署的是個兩翼進攻的方案,而按施利芬的意圖,左翼在開戰初應且戰且退,引誘法軍深入東進,使右翼更便于旋轉,猛擊法軍后背,現在左翼卻反而向西推進,這足以使施利芬在九泉之下捶胸頓足!可以說,力量的分配實為“施利芬計劃”成敗的關鍵,若不這樣分配“施利芬計劃”也就不可能有效執行。小毛奇一方面改變兵力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又還是照原方案執行,其結果當然是兩面不討好。平心而論,小毛奇改變兵力分配也并非沒有理由,但要改變則必須連計劃也要改變,總而言之,二者不可兩全。

小毛奇不是參謀本部軍官出身,他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庸才,這多少有些過分,只是和施利芬的氣魄相比他確有相當的差距。施利芬的風格是大膽、再大膽,小毛奇信奉的則是不要過于大膽。小毛奇無論在個性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不是一個懦夫,對軍事形勢的許多方面的判斷都比較準確,他的不幸在于:讓一個一貫謹小慎微的他,去勉強執行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制定的冒險計劃。“施利芬-小毛奇計劃”還有個致命的無法回避的缺點,那就是把對法國實施閃電式攻擊的想法,從一個可選的攻擊方式變成戰時必須完成的任務。一旦戰爭動員后,德軍的任何拖延,就不只是一個危險問題,而是一種絕對的不可能。對于德國來說,動員就意味著戰爭。在大戰爆發前,所有的國家,無論是俄國、奧匈帝國還是法國,他們的戰爭動員都是有靈活性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戰爭動員可以作為一種為達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收放自如,而德國的則完全不同,一旦發動,就刻不容緩,否則就意味著失敗。大戰爆發前,德國人終于發現陷入了自己設計的陷阱之中,由于沒有退路,德軍最高領導層只能告訴德皇,沙皇尼古拉正在要求德國做一件德國做不到的事,只有俄國才能避免戰爭,辦法就是同意“雙重最后通牒”,而這是俄國絕對無法接受的。德國的戰車一經發動,就只能一往無前了,而這輛戰車的指向就是德法兩國邊界處的中立國比利時的軍事要塞列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广宗县| 岳阳市| 叙永县| 正蓝旗| 古蔺县| 锦屏县| 米泉市| 朔州市| 潍坊市| 阳朔县| 施秉县| 会东县| 安岳县| 华坪县| 油尖旺区| 永济市| 黑山县| 新密市| 思南县| 商水县| 永康市| 天镇县| 朝阳区| 盐源县| 富阳市| 浙江省| 黄平县| 开江县| 巴塘县| 海晏县| 独山县| 济源市| 克什克腾旗| 家居| 印江| 汝阳县| 温泉县| 临汾市| 当涂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