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戰(zhàn)全史
- 張卉妍
- 1283字
- 2020-09-27 14:24:39
三、獅子博兔——戈爾利采突破
由于在西線的戰(zhàn)斗陷入了僵局,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奧匈帝國的局勢開始顯得重要起來,一慣主張西線至上的法金漢第一次違背自己的意志開始關注東線了,德皇的希望是能借此一舉重創(chuàng)俄軍以達到迫使俄國單獨講和的目的。但法金漢不是這樣想,他從來也不認為對俄國的作戰(zhàn)能夠速戰(zhàn)速決,他只是想對俄國來一次沉重的打擊,只要能在一段時間內削弱俄軍的實力就心滿意足了,因此只有4個德國新編軍被派到了戈爾利采前線。
為了不讓從法國調離的德軍引起敵人的注意,德國人搞了一些小動作用以吸引協約國的注意力,4月中旬,德軍在伊普雷施放了毒氣,德國人在手頭缺乏兵力的情況下,輕率地就將毒氣這種致命武器暴露了,英法真是應該好好感謝東線的俄軍。為了使這次軍事行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德國人建議奧匈帝國軍隊應該以退卻的方式誘敵深入,將敵人引入匈牙利,但奧軍統帥康拉德不同意。他既不愿意放棄自己的領土,也不愿意鼓勵他的軍隊退卻。
5月初,戈爾利采戰(zhàn)役開始了。這場戰(zhàn)役的打法和德軍以往的傳統作戰(zhàn)方法完全不同,這次德軍并沒有采取以往那種大規(guī)模迂回包抄的戰(zhàn)術,而是采用了直接從中間突破。在戈爾利采正面寬約50公里的戰(zhàn)線上,由四個德國軍組成的德第十一集團軍在4月份完成了戰(zhàn)役集結。為了確保戰(zhàn)役的勝利,德軍還特地為奧軍配備了一批優(yōu)秀的軍官并準備了充足的彈藥。為了不被俄軍發(fā)現正在集結的部隊,德軍讓自己的前沿部隊都穿上了奧軍的軍裝。
俄國人對即將來臨的攻擊完全沒有察覺,駐防加利西亞的西南方面軍指揮部對于敵人準備進攻的情報置若罔聞,他們認為西南方面軍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對付德國第八集團軍以及奧匈第三集團軍的部分兵力。而對付這些敵軍,俄國人認為完全沒有什么問題。關于戰(zhàn)場指揮權的問題,考慮到奧匈帝國方面的尊嚴,戰(zhàn)場上的指揮權雖然交給了德國的馬肯森將軍負責,但又規(guī)定馬肯森隸屬于康拉德的奧軍司令部領導。當然,這只是形式上的,事先已經商定,在戰(zhàn)斗中康拉德并不向馬肯森發(fā)出任何指令。4月底,德國第十一集團軍已經全部進入攻擊位置,這時俄軍已經發(fā)現了前線驟然增多的德軍,但是俄軍的指揮官季米特里耶夫并沒有請求增援。炮擊在5月1日開始了,整整轟擊了一天一夜,俄軍的大炮幾乎沒有任何回擊,他們的炮彈奇缺,根本沒有對戰(zhàn)的能力。德國人的炮擊摧毀了俄軍的所有工事。次日凌晨6時,在一陣異常猛烈的炮擊之后,隨著德軍炮擊向俄軍后面的移動,德軍發(fā)起了沖鋒。第一線的俄軍沒有抵抗,拼命向后逃去。直到德軍沖到俄軍的第二道防線,才開始受到俄軍的阻擊。

在戈爾利采-塔諾攻勢中被俘的上百萬俄軍士兵中的一部分。
5月4日,俄軍的后備軍試圖進行反攻,但他們的反攻無濟于事,只不過是起了掩護前線潰敗的部隊撤離的作用。德、奧兩軍并肩出擊,全線突破了俄軍的防線。經過7天的戰(zhàn)斗之后,敗退的俄軍大部被殲,俄軍損失慘重,有14萬人被俘,所有的武器都落入了德軍的手中。到了6月中旬,俄軍被迫放棄加利西亞,退到了布羅德以西20公里和布恰奇以西15公里一線。德奧軍在戈爾利采的突破,使俄軍在1914年開戰(zhàn)以來和在喀爾巴阡戰(zhàn)役中取得的勝利全部化為烏有,而且還出現了即將喪失波蘭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