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總論

春秋戰國時代,可謂是中國古代社會中最為動蕩,最為變革的時代,直至今日,那個時代的政治變革、經濟變革、思想變革等,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拉開了春秋時期歷史的大幕。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鄭國。事實上,鄭國在周朝初立時所分封的七十一國中是不復存在的。公元前806年,宣王的弟弟鄭伯友受封于鄭地,是為鄭桓公,這時候鄭國才建立起來。

公元前743年,鄭莊公繼位。他不僅平定了其弟共叔段的叛亂,還承襲了周平王的卿士之位。后來,為了維護政權平衡,周平王寵幸虢公,封虢公為卿士,以防鄭莊公一家獨大。于是,周、鄭兩國之間發生了矛盾,為了打消鄭莊公的疑慮,周鄭交質緩和緊張局勢。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罷免了鄭莊公的卿士一職。鄭莊公自是拒絕入朝拜見。同年秋季,桓王先發制人,率領蔡、虢、衛等國聯軍征討鄭國。兩軍在葛對峙,史稱“葛之戰”。鄭國軍隊大敗周朝軍隊。自此,周王室的權威一落千丈。這場戰爭也成就了鄭國在春秋初年的霸主地位,史稱“莊公小霸”。

王權的衰微讓社會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相繼爆發。各諸侯國都開始覬覦周王的國君之位。至此,西周以來建立的宗法體系開始崩塌,各諸侯國開始不按照嫡子繼承制運轉。如衛國的庶子州吁通過政變當上了衛國國君,之后又被臣下石碏殺害等等。

此外,一些較大的諸侯國開始不斷地進行兼并戰爭,逐漸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最先爭霸的便是齊桓公,此后有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也將其稱為“春秋五霸”。

齊桓公在位時,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進行軍制改革,增強齊國的軍事戰斗力;還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發展齊國勢力。他先后兼并了三十多個諸侯國,并且多次組織諸侯會盟。公元前655年,齊桓公在葵丘舉行諸侯會盟,甚至于連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了會盟,這標志著齊桓公霸主地位的正式確立。

宋襄公在位時,雖然宋國國力不強,但他一直都有稱霸之心。恰逢齊桓公去世,公子昭前來投奔宋國。他便想趁機奪了被齊國霸占許久的中原霸主之位。于是,他邀請了各諸侯前來會盟。奈何只有少數的小諸侯國前來參會,大的諸侯國根本不理睬他。特別是楚國,顯得尤為傲慢。后來,在與楚國的作戰中,他堅持自己的仁義理論,要師出有名,做仁義之師。錯過了與楚國作戰的最佳時機,結果導致自己慘敗而終。

公元前636年,在外整整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到晉國,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在一眾忠臣良將的輔佐下,不僅平息了內亂,還大力革新弊政,使得晉國日益富強起來。后來,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當時,晉文公在踐土召開會盟,周王室派遣王子虎前來參加。晉文公被封為侯伯,正式確立了其霸主地位。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使秦國從一個偏遠落后的小國變成了有能力去逐鹿中原的大國。公元前624年,在與晉國的作戰中,秦軍大獲全勝。各諸侯國爭先恐后前來進貢,前前后后有二十多個部落歸順秦國,甚至連周襄王也派人前來向秦穆公祝賀。

再來說說楚國,楚莊王真的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最佳代表。他即位后,曾三年不上朝,但并沒有因此荒廢朝政,只是暗中蓄力,等待時機。之后不僅積極整頓內政,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官員,還制定新法,整頓兵馬。在他即位的僅僅幾年間,楚國便先后征服了多個小諸侯國,甚至還大敗宋國及北邊的戎族等。

之后,便是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的吳越爭霸。最后,勾踐在臥薪嘗膽的努力下,在范蠡、文種等人的輔佐下,終是滅了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此時,春秋時期已接近尾聲。

公元前403年,最終失勢的周天子答應了韓、趙、魏的要求,封了他們的君主為諸侯,史稱為“三家分晉”。自此,韓、趙、魏三國與西周初年的封國,即秦、齊、楚、燕四個大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即戰國時代,這幾個國家當時合稱為“戰國七雄”。

首先說魏國。魏文侯在位時深知國家要強盛,不僅僅需要君主有賢德,還必須要有賢德的臣子來輔佐。他任用李悝、魏成、西門豹等人,在魏國進行全方面的改革,讓魏國獲得了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成為戰國初期稱霸一方的強國。

其次是楚國。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著手進行楚國變法一事。但可惜的是吳起死后,他的變法也就告一段落。究其原因還在于,楚國的舊貴族勢力過于龐大,他們把持楚國的軍政大權。楚國也因這一原因一直不溫不火。

再者是韓國。事實上,韓國在戰國諸侯國中實力并不強。韓昭侯在位時,一直希望通過改革達到富國強民之目的。公元前355年,他任命申不害為相,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有效整治了國內的官吏風氣,還大大加強了君主對權力的集中掌握。但和其他諸侯國的深度改革相比較來說,這又是微乎其微的,韓國依舊處于弱小的位置。

齊威王在位時,在淳于髡、鄒忌、田忌、孫臏等人的輔佐下,一改昔日享樂的作風,勵精圖治,使得齊國國勢日益增強。特別是與魏國在桂陵、馬陵的兩次交鋒,大敗魏國,一戰成名,成為不可忽視的強國之一。

公元前311年,在趙武靈王和秦惠王的幫助下,燕公子職回國繼承王位,史稱燕昭王。他在位時,是燕國的強盛時期。設立金臺招賢,廣收天下賢士為己用。后來,他以樂毅為帥,聯合五國聯軍攻打齊國,一洗當年滅國之恥,這又是何等的傳奇之舉。

公元前325年,趙武靈王繼位。他頒布了穿胡服、習騎馬射箭的命令,為趙國組建了一支精良部隊,讓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也成為戰國后期僅有的能抗衡秦國之師的國家。

最后是秦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正式著手秦國變法之事。最后商鞅雖死,但他所施行的變法早已深入人心。秦國的國力也因商鞅變法有了質的飛躍,為之后的一統六國打下了基礎。直至嬴政繼位,在李斯、白起、王翦等人的輔佐下,以連橫之術破了六國的合縱之術,最終一統六國。

當然,春秋戰國時期,在文化思想領域中,也呈現了豐富多彩、百家爭鳴的局面,如孔子、老子、韓非、孟子、莊子、墨子、孫武、扁鵲等人,他們在各領域的成就至今都影響深遠。

上架時間:2021-05-08 17:58:20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盐亭县| 礼泉县| 司法| 漠河县| 青浦区| 赞皇县| 抚宁县| 班戈县| 江口县| 江油市| 榆社县| 永宁县| 扶风县| 昌都县| 鹤岗市| 叶城县| 佛坪县| 巴中市| 榆树市| 南丹县| 仪征市| 昭苏县| 宁城县| 石棉县| 洛浦县| 潼南县| 白山市| 渑池县| 大化| 山东省| 伊宁市| 通州区| 黑山县| 镇平县| 明溪县| 宁明县| 荔浦县| 遵义县| 绥江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