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鄭國內亂
-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 何薇
- 1123字
- 2021-05-08 17:58:31
姬忽是鄭莊公長子,也是太子。莊公逝世后,鄭國大夫祭仲迎立他繼位,是為鄭昭公。鄭莊公在位時,有一個非常寵愛來自宋國的雍氏,所以對于雍氏的兒子公子突也比較溺愛。公子突也想繼承王位,但是祭仲擁護太子忽,所以他派人將祭仲誘騙至宋國,威脅他如果不擁立公子突就殺了他。宋國也趁機綁架公子突,向祭仲索取賄賂。祭仲無奈,只好答應了宋國的要求,并與宋國君君立下誓言。然后他便帶著公子突回國,改擁立他為國君。
鄭昭公忽聽說祭仲因宋國的要挾,改擁立自己的弟弟公子突為國君,而自己勢單力薄,根本無法與他們抗衡,到時候他們定容不下自己,于是他急忙逃到了衛國。公子突繼位,是為鄭厲公。
四年后,祭仲專權,引起了鄭厲公的不滿,但是他畏懼祭仲的權勢,不敢當面處決他,所以就聯合祭仲的女婿雍糾設計謀害他。雍糾在謀劃此事時,并沒有避開自己的妻子。妻子知道后就去問自己的母親,父親和丈夫哪個更重要,她母親說,父親只有一個,丈夫卻可以有很多,所以父親重要。于是她就將雍糾的謀劃告予祭仲。祭仲殺死了雍糾,并將其暴尸于鬧市上。鄭厲公知道此事后很無奈,對于雍糾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告訴妻子也很憤怒。但是事已至此,沒有再緩和的余地了。最終厲公被趕到鄭國邊界的櫟邑。而祭仲將昭公忽迎回,繼續當鄭國的王。
秋天的時候,鄭厲公依靠邑城的人殺死了櫟邑大夫單伯,于是就定居在櫟邑。其他諸侯聽說厲公跑了,就聯合起來討伐鄭國。但戰爭失敗了,聯軍就解散回去了。宋國由于親緣關系,還是非常支持鄭厲公的,所以宋國贈給厲公很多軍隊,讓他在櫟邑堅守,鄭國見如此,也就沒有再繼續討伐邑城了。
鄭國有個上卿叫高渠彌,鄭昭公還是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他,所以他們兩人就有了嫌隙,昭公再次繼位后,高渠彌覺得昭公定不會放過自己,于是趁與昭公出外打獵的時機,在郊外將昭公殺害。昭公死后,祭仲與高渠彌因為之前的種種緣故,不敢讓厲公繼位,就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亹做國君。
子亹剛繼位,齊襄公邀請各路諸侯會盟首止,子亹和高渠彌一起赴會。齊襄公未繼位時,子亹曾經與他相斗過,雙方結仇,子亹到了首止,也未向齊侯道歉,齊侯十分生氣,就設下伏兵殺死了子亹,高渠彌也被五馬分尸了。祭仲于是把子亹的弟弟公子嬰從陳國迎來擁立成國君,稱為鄭子。
接下來,鄭國難得出現了十幾年的平穩期,但是鄭子十二年,祭仲去世了。櫟邑的厲公開始蠢蠢欲動,鄭子十四年,厲公故技重施,誘騙了大夫甫假,要挾他幫自己奪回寶座,甫假無法,只好答應幫他。回到鄭國都城后,甫假殺死鄭子和他的兩個兒子,并迎來了厲公。厲公復位后,也沒有放過甫假,以事奉國君不能有二心,甫假未盡到做人臣的本分為由,將他殺死。就在這不斷的內亂中,鄭國失去了復興的大好時機,周邊的諸侯國已經超過了鄭國,占據了春秋時期諸侯國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