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季梁卓識
-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 何薇
- 1210字
- 2021-05-08 17:58:31
當年,楚武王熊通第一次出兵隨國,逼迫隨侯議和的時候,楚國有位大夫斗伯比對熊通說:“咱們楚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但是卻沒有成為漢江地區真正的霸主。目前漢江諸國之首是隨國,我們這樣蠻橫地用武力,逼迫隨國妥協,別的諸侯國看了定會害怕我們,可能會結成聯盟,這恐怕對我們的霸業不利呀。不如我們隱藏實力,把軍隊裝成軟弱無力的樣子,隨國看到后一定會掉以輕心,拋棄其他小國家,等他們互相不信任,離心離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逐個擊破了。”
另一位大夫熊率且比反對說:“隨國有季梁在,恐怕會識破這個計謀呀?”斗伯比回應說:“季梁雖然賢能,但是受隨侯寵信的卻是少師,所以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少師還在,季梁就是想施展才華也沒有辦法。”于是楚武王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沓沓來接待少師。
狂妄自大的少師果然中計,回去后極力說服隨侯伐楚。季梁知道后,急忙面見隨侯,出言阻止:“現在楚國占據天時,不能與他們硬碰硬,他們之所以對我們示弱,定是陰謀,您可不能中計呀。據我所知,小國如果要抵抗大國,唯有小國得道多助,大國失道寡助。道,就是忠于人民,取信于鬼神。國君經常考慮如何利民,就是忠。祝官史官老老實實向神靈祭告,就是信。現在人民在挨餓而君王縱情享樂,祝官史官在祭神時虛報功德,這樣還有什么道,又如何抵御楚那樣的大國!”隨侯說:“我一直都有用心祭祀,至少能取信于鬼神吧?”
季梁又說:“神真正的主人,是人民。圣明的君主優先人民的事情,再思考如何祭祀鬼神。祭祀時進獻肥碩的牲畜,是為了說明人民生產無憂;進獻黍稷,是為了說明人民和睦、收成多么豐盛;進獻美酒,是為了說明全國上下都有美德,沒有讒言和邪行。人民和睦,鬼神才會賜福。如今,百姓日子過得凄苦,鬼神就等于缺了主人,光靠豐盛的祭禮,隨國也不會得到幸福的。”
隨侯只好整頓內政,并與周邊鄰國交好,楚國一看,漢陽諸國報團取暖,也不敢輕易進犯了。
等到楚武王第二次伐隨的時候,季梁對隨侯獻策:“我們可以先派使者卑辭求和,要是楚國不同意,我們再出戰。這樣一來,既可麻痹敵人,又能讓我軍因憤怒而產生斗志,一舉兩得。”但遭到了少師的反對,他認為兵貴神速,這樣拖拖拉拉會貽誤戰機。隨侯寵信少師,決定立刻起兵反抗。季梁又說:“楚人以左為上,所以楚王一定是在左軍中,那么右軍武力值一定比較弱,不如我們先攻擊他們的右軍,一旦右軍失敗,楚軍士氣受挫,那么我們就能勝利了。”然而,少師再次反對他的意見,認為擒賊先擒王,如若戰斗,定要先攻左軍,捉拿楚王。隨侯依舊選擇采納了少師的意見。
隨軍按照少師的方式,在速杞與楚軍展開戰斗,很快,隨軍便戰敗,隨侯棄車而逃,少師做了俘虜。逃回國的隨侯立刻召見季梁,問他的對策,季梁說,只有認輸乞和一條路了。于是季梁臨危受命,代表隨侯前去楚國講和。
在楚國的朝堂上,季梁雖是乞和,但態度不卑不亢。這讓熊通大為惱怒,本不想同意,斗伯比對他說:“如今少師已死,季梁還在,我們怎么可能滅得掉隨國啊。”于是熊通只得同意了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