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桓叔被分封時已經五十多歲,在民間和朝堂都很有威望。他到了曲沃后,廣施恩澤,表現出很有德行的樣子,所以獲得了人民的擁戴,史書記載“晉國之眾皆附焉”,很快,曲沃就成了晉國的第二個中心。這時,桓叔的野心開始暴露,不斷挑戰晉國的大宗的權威,妄圖取而代之。
昭侯七年,晉國大臣潘父殺了昭侯,想迎接曲沃桓叔進都城稱王。但是對經歷過殤叔之亂的晉國人來說,他們對這種王位爭奪的行為深惡痛絕,所以他們起兵反抗,將桓叔趕回曲沃,然后殺了潘父,立昭侯之子平為晉君,是為晉孝侯。
沒過多久,曲沃桓叔便在遺憾和不甘中死去,他的兒子鮮(亦名鱔)繼立,史稱曲沃莊伯。莊伯繼承父親的遺愿,繼續為取代晉侯而努力。他們這一代的斗爭不像前一代那樣默默較勁,而是擺在明面上更為激烈的爭奪。六年后,曲沃莊伯又派人在晉都城殺了晉孝侯,但是晉國人在荀國等諸侯的幫助下,擊退莊伯,又將他逼回曲沃。接著晉人立孝侯的弟弟郤為王,是為鄂侯。
又過了幾年,曲沃莊伯想到了個好方法:賄賂周王室,聯合鄭國、邢國一起討伐晉國大宗。這一戰,晉鄂侯失敗,只能逃往隨邑。不過后面曲沃莊伯又背叛了周王室,于是周王室調轉矛頭,派虢公帶兵幫助晉鄂侯討伐曲沃莊伯,莊伯再次失敗,返回曲沃。周王室立鄂侯兒子公子光為君,是為晉哀侯。這次,曲沃莊伯雖然失敗了,但是卻重挫了大宗的勢力。莊伯回曲沃沒多久,就心懷憂憤而死,他的兒子公子稱繼位,是為曲沃武公。
曲沃武公背負著父親和爺爺的希望,發誓一定要取代大宗,稱為晉國新的王。過了幾年,曲沃武公聯合被晉哀侯侵犯的陘廷一起攻打晉大宗。這場戰役大獲全勝,還成功俘虜并殺了晉哀侯。然而晉國人依舊不同意他繼位,擁立晉哀侯之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這一次,曲沃武公雖然失敗,但是在晉國國內已經掌握了主動權,并不再聽晉侯號令。
五年后,曲沃武公抓住一個時機,誘殺了晉小子侯,而這時的晉人已經沒有什么力量再抵抗武公了。然而,周桓王對于小宗滅殺大宗的行為很生氣,于是出兵幫助晉大宗,將曲沃武公趕回老家,立晉哀侯弟緡為新任晉侯。
曲沃武公在曲沃蟄伏二十八年后,又一次向大宗發起攻擊,取得勝利后,為了防止晉人反抗的事情發生,將晉侯緡及他的后裔全部殺害。并且,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他用搶掠來的奇珍異寶賄賂周王室。這一次收了好處的周王室,不但沒有出兵幫助大宗,反而冊封曲沃武公為晉國國君,列為諸侯,故曲沃武公又曰晉武公。
曲沃一系歷時六十七年,祖孫三代,終于滅了大宗,代晉為諸侯。他的成功是天下諸侯擺脫周禮傳統宗法制度束縛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