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給的船越多,他的膽越大!”——戴維·貝蒂
這位總喜歡歪戴軍帽的戴維·貝蒂被譽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閃亮的海軍將星,此君酷愛冒險,勇冠三軍,沖勁十足,只要發現敵艦,他就像猛獸捕獵似的,一旦咬住絕不松口!他的上司杰利科海軍元帥對他有一句相當經典的評價:給他的船越多,他的膽子就越大!
戴維·貝蒂1871年1月17日生于愛爾蘭柴郡的一個小村落,他是戴維·朗費爾德·貝蒂船長的第二個兒子,1844年1月,13歲的貝蒂作為海軍軍官候補生登上“大不列顛”號訓練艦,進入了皇家海軍。戴維·貝蒂在軍中一直表現出色,不斷獲得提升,在埃及和蘇丹鎮壓民族解放運動,并逐步被提升為戰艦艦長。在對中國義和團起義的鎮壓中,貝蒂在天津的作戰中手臂兩次受傷,后被晉升為海軍上校。1911年,40歲的戴維·貝蒂出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秘書,深得賞識。然而,為人自負、敢于冒險、極富進取心的貝蒂對辦公室的謀劃運籌不感興趣,他渴望到大海上去建功立業。兩年后,如愿以償的他擔任了皇家海軍的“寵兒”戰列巡洋艦分艦隊的司令。1913年被任命為大艦隊第一戰斗巡洋艦分艦隊的指揮官后,貝蒂晉升為中將,任此職直至1914年8月戰爭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在英德海軍的幾次較量中,貝蒂總是沖在最前面,成為“巨艦大炮時代”最著名的海上突擊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貝蒂正擔任戰列巡洋艦分艦隊的司令,他的上司也是英國海軍史上的一位名將,即英國大艦隊總司令杰利科,杰利科的性格和貝蒂截然相反,他是那種特別謹小慎微的人,雖然很欣賞貝蒂的才干,但他也非常擔心貝蒂的莽撞個性將戰斗巡洋艦部隊帶入德軍的陷阱,所以他交給貝蒂的任務就是巡邏偵察,發現敵人部隊并在海灣拖住他們直至主力部隊的到達,而不是與敵艦拼命。大戰爆發后,英海軍決定,立即采取“封打結合”的戰法,奪取北海以至大洋遠海的控制權。1914年8月28日,已晉升海軍中將的貝蒂經過精心籌劃,對德國公海艦隊的巢穴赫爾戈蘭灣實施了一次大膽的突襲。赫爾戈蘭灣位于易北河和基爾運河的入海處,因該灣中央有一赫爾戈蘭島而得名,是德國重要的海軍基地,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也停泊在距該灣很近的威廉港。

1914年8月下旬的赫爾戈蘭灣海戰期間,英國水手正在看德軍的“美茵茲”號輕型巡洋艦入水。
赫爾戈蘭灣是易北河和威悉河口外一片三角形水域,每天傍晚德國的輕型巡洋艦都護送驅逐艦到海上來做夜間巡邏,黎明時巡洋艦與驅逐艦在赫爾戈蘭灣西北20海里處相會,護送它們回港。按照英國指揮部的企圖,英國海軍應當突襲警戒赫爾戈蘭灣的德國艦艇,切斷其返回基地的退路,并將其消滅。8月28日清晨,貝蒂率領他的分艦隊在大霧的掩護下悄悄駛進了赫爾戈蘭灣,這支分艦隊包括戰列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8艘和一些驅逐艦,為了引誘德國艦艇出海,貝蒂首先派出潛艇在赫爾戈蘭島附近實施佯動。5時,一艘英國潛艇發現了德國巡邏艦,馬上實行攻擊。這一大膽的挑釁行為果然引來了德國第五驅逐艦縱隊,待敵艦駛近,蒂里特海軍準將率艦艇支隊首先沖了過去,將雨點似的炮彈傾瀉在冒失的德艦上。英國人打得其中一艘德國巡洋艦掉轉船頭,帶著50個傷亡士兵向威廉港駛去,這時英國人又向西轉回去,發現了另一艘孤零零的德國驅逐艦,很快就把它打成一堆火焰沖天的殘骸。此時,這一海域中的5艘德國輕型巡洋艦前來參加攻擊。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又從西北方向沖了過來,用356毫米口徑的火炮擊沉了2艘,另2艘幸存的德國輕型巡洋艦被打得遍體鱗傷,總算設法溜走了。下午2時,德國戰列巡洋艦趁漲潮駛出威廉港,準備增援,可精明的貝蒂早已撤出戰場,率艦隊順利返航。
這是“一戰”開始后英德海軍的首次交鋒,結果貝蒂的艦隊一下子敲掉了德國的3艘輕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斃敵700多人,傷150人,俘虜300余人,其中包括一名海軍將官,開了大戰中俘虜敵國海軍將官之先例。英艦未受大損失,僅陣亡30余人。赫爾戈蘭灣突襲極大地鼓舞了英國的民心士氣,也使貝蒂本人名聲大振。貝蒂在1951年1月獲得了進一步的戰果,這一次是本月24日在多格爾沙洲,貝蒂在德軍希佩爾海軍中將率領的戰斗巡洋艦隊第三次襲擊英國沿海城鎮時,成功截擊了他。貝蒂的艦隊擊沉了“布呂歇爾”號重型巡洋艦,并使希佩爾處于極端不利的局面。但是貝蒂隨后也因為旗艦“雄獅”號受創而退出戰斗,接手的阿奇博爾德·穆爾少將指揮嚴重失誤,從而使德艦最后得以逃脫。
1916年5月,“一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開打,有意思的是,德英兩國艦隊都采用了同一種戰術,派出小的艦隊引誘對方靠近自己的主力,然后再殲滅之。德國公海艦隊總司令舍爾海軍上將派希佩爾去引誘英艦,而杰利科則派貝蒂去引誘德艦,兩支先遣隊在海上同時發現了對方并立刻交火,安裝了瞄準儀的德艦這次表現出色,不但擊沉了英艦“不屈”號和“瑪麗皇后”號,還把貝蒂的“雄獅”號旗艦擊成重傷。盡管在最初與希佩爾的交戰中貝蒂的巡洋艦隊損失了“不屈”號和“瑪麗皇后”號兩艘巡洋艦,但貝蒂仍成功地引誘了德國海軍中將舍爾的主力艦隊駛向英國海軍上將杰利科統率的主力戰列艦隊。不過由于杰利科作戰中過于保守和謹慎,在皇家海軍和德國公海艦隊的這次遭遇中德國還是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這種勝利依然不能動搖英國此戰在戰略上的成功,此后氣餒的德國艦隊再也不敢貿然出擊。

圖為皇帝陛下艦船之“伊麗莎白女王”號上380毫米口徑的艉炮。“伊麗莎白女王”級“無畏”艦是英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用殺傷力最大的一類“無畏”艦。
由于在歷次海戰中的出色表現,貝蒂接替杰利科擔任了英國大艦隊總司令,戰后又當上了海軍部首席大臣,升為元帥,敢于冒險、機智多謀、頭腦靈活的他在皇家海軍的歷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他在“一戰”中重創了德國海軍,戰后擔任海軍大臣時他又堅決維護海軍航空力量的獨立,為日后“二戰”期間的英國艦隊奠定了基礎。1927年,這位歪戴軍帽的海戰明星退出軍界,1936年在倫敦病逝,終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