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一戰全史
  • 張卉妍
  • 2513字
  • 2020-09-27 14:24:32

八、“塞壬女妖”的歌聲——各國的抉擇

在古代希臘的神話故事中,有個叫塞壬的海妖,她住在一個海島上,漂亮無比,專門用美妙的歌聲來吸引過往的航海者,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抵御不住她的誘惑,結果他們的航船都毀在了海島邊的礁石上。1914年歐洲大國的統治者們,仿佛都聽到了塞壬的歌聲一樣被戰爭給迷住了,他們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國家領向了戰爭的邊緣。

以預備役軍人駐進營地為標志,俄國首都圣彼得堡開始了軍事動員。

7月28日奧地利對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使定時炸彈上的鐘聲開始嘀嗒作響,如今已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這顆炸彈爆炸了。開始時沙皇只是半心半意地動員了對奧匈作戰的俄軍,卻沒有動員與東普魯士對陣的俄軍,他的將軍們使他相信:那樣的安排絲毫不起什么作用,而且將把優勢拱手給讓德國。于是在7月30日,俄國頒發了總動員令。

奧匈帝國和德國曾經希望奧塞戰爭可以維持局部化,就如同另一次巴爾干戰爭,但是,軍事同盟與列強競爭從一開始就具有將沖突擴大的威脅,所以沙皇還是做出了反應,不僅調動了軍隊,而且還下了全國總動員命,在奧匈帝國宣戰之后48小時,俄國決定實施總動員。進行夏季演練的軍隊回到軍營,休假的軍官被召回,喀山軍區、基輔軍區、莫斯科軍區、敖德薩軍區受命處于戒備狀態。在華沙軍區、維爾那軍區、圣彼得堡軍區也開始展開一些秘密的軍事準備活動,這三個軍區的準備活動有特別危險的意義,因為它們直接威脅德國。俄國決定增加90萬現役兵力,同時征召400萬的后備兵力。這么大的兵力足以嚇壞地球上任何國家,沙皇的本意是想借此嚇住德、奧,讓戰車能在最后一刻止住。但結果適得其反,按照德軍事先所擬定的作戰計劃,一旦開戰,就要在俄國進入戰爭動員之時開始,遲延就意味著戰爭的失敗,現在的德國已然是拖延不起了,是戰爭還是蒙羞?德國只能選擇前者,任何想在最后一刻前平息危機的的努力再也沒有作用了。

整個7月,威廉二世一直在向他的參謀官們保證說他決不會“退縮”,但在最后一刻,他的激情卻冷卻下來,他問小毛奇是否軍隊應該先去進攻俄國而在西面只保持防守,驚駭無比的總參謀長幾乎落下淚來,他回答說:只有一個選擇——“施利芬計劃”。威廉凄涼地回答說:如果是老毛奇的話,他一定還會給我另一個選擇。德國那個僵硬的戰爭計劃終于把它拖入了戰爭,8月1日德國被迫向俄國宣戰。48小時后德軍就在狂熱的歡呼中向戰場開拔了。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和空軍元帥戈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名人物當時就在這些狂熱的德國年輕軍人之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個狡猾的人,他害怕戰爭產生的過大的社會壓力和過重的經濟壓力引發革命,俄國外交大臣薩索諾夫也持相同看法,沙皇和外交大臣一致認為,俄國再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與德國對抗,雖然俄國當時正在擴充本來就很大的軍隊規模,并且在法國的幫助下修建新的鐵路系統以改善戰時供應能力,但是,這些計劃至少要到1917年才能完成。俄國希望借戰爭動員來迫使同盟國增大對談判的意愿,但實際上局勢的發展違背了俄國的愿望,沙皇并不明白俄國戰爭動員所具有的內在威脅性,不知道從柏林的視角看,俄國的戰爭動員是最嚴重的挑釁行為。一旦德國準備好在西線進攻法國,俄國的戰爭動員多進行一天,他們就離在東線發動對德國的攻擊的日期近一天,而這恰恰是德國的戰爭方案——“施利芬計劃”中最最要害的關鍵問題。在德國的戰爭方案中,取勝的關鍵就建立在俄軍盡可能晚進軍的前提上。

1914年8月,大批群眾涌入柏林市中心,慶祝戰爭的爆發。

德國不像其他國家,它發展了一個由軍官和軍士組成的很有效率的核心,能把一大批新兵和后備軍組成一支優秀的戰斗力量,戰爭爆發時,約有200萬人結合在受過良好訓練的職業士兵組成的核心周圍。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組織嚴密、裝備精良的隊伍,有著極強的戰斗力,一經發動,馬上就可以進入戰爭狀態。所以俄國的戰爭動員一發出,便促使德國必須馬上出擊,延誤就意味著失敗。經過毛奇多年的努力,他把“施利芬計劃”中發動對法國閃電攻擊的想法,從一個可選的攻擊方式變成戰時必須完成的任務。德國向俄國發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國在12小時之內取消所有對奧匈及德國的軍備活動。在隔天最后通牒期限到來之時,德國于8月1日下午五點宣布對俄國開戰。

在俄國決定動員軍隊的時候,法國政府也面臨法軍技術性要求的壓力,總司令霞飛警告政府,除非有充分時間讓法軍做好準備投入戰場,否則他沒有辦法讓法國抵御德國的攻擊。考慮到與俄國的同盟關系加上德軍的動員對自己的威脅,法國也開始了戰爭準備,于8月1日進行了戰爭動員。雖然法國人對德國大使說法軍將乖乖地待在邊界線,可是對于德國政府來說,僅此就足夠對法國開戰了。于是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德軍的戰車開始同時往東西兩線運兵。事已至此,各方面的軍事策劃已使戰爭不可避免。8月17日,德軍七個集團軍和一個獨立支隊約160萬人,火炮5000門,在比、盧、法邊界從亞琛到上萊茵約380公里的戰線上全面展開。其中約110萬人作為突擊翼側部署在梅斯以北200公里的正面上,最高統帥是威廉二世皇帝,實際上由總參謀長小毛奇將軍直接指揮。

1914年的歐洲人對于在20世紀時列強將興起什么樣的戰爭毫無概念,人們認為戰爭的風險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當第一支渴望作戰的軍隊開赴前線時,隨之而來的戰爭的持續時間、狂熱與暴力的程度,都遠遠超過了人類所既有的任何想象。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迅速演變成為歐洲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8月4日,德軍進入了中立的比利時,英國意識到如果德國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對英國是不利的。于是英國以保障比利時的中立地位為借口,向德國發出了撤軍的最后通牒,但是德國拒絕了。8月4日午夜,英國向德國宣戰。這樣以歐洲為主要戰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于爆發了,“薩拉熱窩事件”由此成為了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從8月18日起,協約國也完成了它的軍事部署,法軍的五個集團軍和幾個師集群約140萬人,火炮4000余門,在貝爾福-伊爾松的350公里的戰線上集結,比利時軍約有12萬人、火炮300多門部署在利勒運河、熱特河一線。英國遠征軍的7萬人,火炮300多門,于8月20日在法軍第五集團軍左翼,即勒卡托、莫伯日地域集結。在整個西歐戰區,雙方共投入300多萬人和近萬門火炮,協約國的軍隊主要部署在凡爾登西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庆云县| 阳江市| 安宁市| 西华县| 余姚市| 西乌| 宜丰县| 景泰县| 凌海市| 防城港市| 汝阳县| 英吉沙县| 安阳县| 青河县| 延津县| 叙永县| 疏勒县| 长兴县| 竹山县| 怀集县| 墨竹工卡县| 武穴市| 许昌县| 介休市| 清水河县| 金溪县| 五大连池市| 新乡市| 镇康县| 呼图壁县| 虎林市| 商城县| 富裕县| 阿尔山市| 虎林市| 裕民县| 华蓥市| 余江县| 娄底市|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