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引子 日薪千元
2016年,夏。
一則招聘啟示給康富市的幾十個護工群里的所有護工們帶來一種馬上就要發點小財的興奮與躁動。
內容如下:
日薪千元招護工
誠招年齡四十歲以下的優秀護工,要求會講普通話,高中以上文化,性別不限。
工作內容: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
護理對象:八十四歲男性老人。
工作時間:24小時工作制。
工作地點:康富市中心醫院九樓。
一經面試錄用,包食宿,工資日薪一千元人民幣,可日結。
報名電話:150****7788 姚律師。
8月16日
看到這則招聘啟示的護工們先是被每天一千元的工資刺激的興奮不已,細看了解到“年齡四十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兩個條件后,百分之九十八的護工泄了氣。不但泄氣還罵:“老子要是四十歲以下還干這端屎端尿的活兒?早干別的去了。”
“就是,老娘要是有小學文化也不來侍候病人。”
“年輕怎么了?能有咱五六十歲的人耐性嗎?”
“高中以上就是大學了,大學生當護工那書不是白念了?”
招聘啟示看似條件不高的兩條,戳破了許多人的發財夢。大學生是什么?是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是補血的血槽。四十歲以下是什么?是社會發展中堅力量,正是出各種成績的年齡,這些人能來侍候病人?扯淡。
衷心的祝愿這個該死的姚律師一個人也招不著。
可是,罵歸罵,一天一千的工資也太撓人心了。
現在的普通老百姓有幾個一天掙一千的,一天一百的倒是不少,那些高傲的白領們一天也掙不到一千吧。
就在這則啟示把護工的心情攪的亂七八糟的時候,又有一個小道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了出來,傳播速度比招聘啟示還快,說法有多種,但核心內容基本沒變……
說姚律師這個招聘啟示只是個幌子,其真實目的是幫助一個失去所有親人的老人海選一位財產繼承人。說這位老人是老頭的老太太的都有,說財產過百萬過千萬過億的也有。
為什么非要在護工中找財產繼承人?護工可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不怕臟不怕累能吃苦不假,素質良莠不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是真的,這些人掌控得了巨額財富嗎?還不得幾年就給你霍禍光了?
答案是這位老人有病,行動不便,想在自己變成老糊涂之前找到一位滿意的財產繼承人。因為沒辦法到外面考察,只能在護理自己的人中親自考察挑選。而姚律師只不過負責初選承辦法律手續的人,具體會選中誰,老人說了才算。
這消息也傳到了社會上,很多人聽了都認為是個騙局。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是有你怎么肯定那餡餅是熟的香的而不是餿的或者臭的?更或者掉下來不是運動員擲來擲去的鐵餅?
但護工們信,至少是康富市的護工真的信。
這是有先例的。
年前,敬老院有一位老人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了,想見兩個兒子一面,可到死也沒見到。臨終前把自己的住了一輩子的位于市郊養牛場附近的三間破草房送給了照顧他的護工。這破草房不但四處漏風,而且挨著養牛場,氣味不好不說蚊蟲還特別多,倒找錢都沒人住。就這破房子因為是口頭遺囑不是書面的,只有敬老院幾個人證明,老人兩個兒子還和護工打起了官司,是姚律師幫著護工打的。最后經過法庭調解,姚律師勸護工給了老人兩個兒子一人一千五算是自己花三千塊錢買的房子才結案。
事情過去半年,也就是上個月,那個破房子所處的位置被劃為開發區要拆遷,回遷的話能得到一百多平米的新房。做為房主的護工又喜又怕,喜的是自己不再是“城漂族”,在康富市也有自己的房子了,怕的是老人兩個兒子找他要房子。于是叫上幾個要好的護工一起請姚律師到漁港海鮮城喝酒。姚律師讓護工放一百個心,說老人兩個兒子就是把狀告到聯合國也是個輸。
護工一高興給姚大律師上了兩千多一瓶的茅臺,姚大律師一高興喝多了,把有一位老人托他海選繼承人的事給禿嚕出來了。
幾位蹭吃蹭喝的護工一聽,還有這事?誰的親朋好友里沒有幾個年齡“四十以下”“學歷高中以上”的。
于是,康富市的護工們幾乎都知道了這事。
還相信這事絕對是真的。
護工大多數都是一旦相信某事很快就會付諸于行動的人。于是,遍布醫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區住家的護工開始關心起自己護理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狀況。
也不是無目標的瞎找亂找,護工受教育程度是低點,但腦子還是有的,他們從姚律師的話里理順出兩條線索:一是近期失去親人的,二是比較有錢。
這兩條一理出來,范圍就小多了,只要符合這兩條的人老人基本上都貼上邊了。這還不算完,沒上護的護工們以近親為核心組成了一個個的小團體,人數二三或三五人不等,到處打探消息。只要見到老人不分男女不分場合,哪怕在公交車上或廁所里也要找借口盤盤老人的家庭情況。
一時間,幫老人拿東西,扶老人過馬路的多了起來,弄得老人們回家后直問兒女們“現在是不是三月”?
不過,也不是人人都是成幫結伙的找老人,剛走出校門的陳天賜就決定一個人悄悄的行動。
介紹一下:陳天賜,男,22歲,大學本科畢業,是個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