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耦合技術與萃取過程強化(第二版)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隨著現代過程工業的發展,對分離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發展耦合技術,實現萃取過程強化,已經成為分離科學與技術領域研究開發的重要方向。本書主要介紹了“場”、“流”分析的基本概念,有機物稀溶液絡合萃取過程,外場強化萃取過程,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膜萃取過程,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萃取與發酵耦合過程,酶膜反應過程及親和膜過程及其他萃取強化過程。系統闡述了耦合技術及新型萃取過程的基本原理、過程特征、各類體系的分離工藝和應用實例。本次修訂,對近幾年“耦合技術”、“過程強化”的新應用進行了補充。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工、生物化工、環境、制藥等專業師生的參考書,也可供上述專業從事分離過程研究開發、設計和運行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5-19 17:01:51
- 符號說明
- 10.2.3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應用
- 10.2.2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分離因子
- 10.2.1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特點
- 10.2 控制pH值萃取過程
- 10.1.7 解離萃取過程的應用
- 10.1.6 有機溶劑的選擇
- 10.1.5 解離萃取的萃取劑類型及再生
- 10.1.4 多級逆流解離萃取過程
- 10.1.3 解離萃取的分離因子
- 10.1.2 化學計量和萃取劑的酸堿性
- 10.1.1 解離萃取過程的特點
- 10.1 解離萃取過程
- 第10章 其他萃取強化過程
- 參考文獻
- 9.7 親和膜過程的應用
- 9.6.3 親和膜的成膜、活化及偶聯
- 9.6.2 親和配基和間隔臂
- 9.6.1 膜材料的選擇
- 9.6 親和膜的制備
- 9.5 親和膜過程概述[39,40]
- 9.4 酶膜反應過程和酶膜反應器的發展前景
- 9.3.7 污水治理研究
- 9.3.6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與拆分
- 9.3.5 低聚肽的合成
- 9.3.4 輔酶或輔助因子再生
- 9.3.3 酶在反膠團中的催化
- 9.3.2 油水多相水解
- 9.3.1 生物大分子的水解
- 9.3 酶膜反應過程的應用
- 9.2.5 酶膜反應器操作中的濃差極化和膜污染
- 9.2.4 酶膜反應器操作中的影響因素
- 9.2.3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有機溶劑的選擇
- 9.2.2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酶固定方法的選擇
- 9.2.1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膜材料的選擇
- 9.2 酶膜反應器的設計及操作的影響因素[7,8]
- 9.1.3 酶膜反應器的特點
- 9.1.2 酶膜反應器的分類
- 9.1.1 酶促反應及酶膜反應器
- 9.1 酶膜反應過程及酶膜反應器概述[1,2]
- 第9章 酶膜反應過程及親和膜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8.7.3 萃取置換-生物降解耦合技術的應用
- 8.7.2 常用萃取劑的生物降解性能
- 8.7.1 有機廢水萃取置換概念的提出
- 8.7 萃取置換與生物處理聯合過程
- 8.6 發酵-膜萃取耦合過程
- 8.5.3 不同操作條件下萃取發酵耦合過程的工況比較
- 8.5.2 pH值和循環流率的影響
- 8.5.1 萃取發酵過程的模擬計算
- 8.5 萃取發酵過程中操作條件的影響
- 8.4 萃取劑的生物相容性
- 8.3 pH>pKa條件下的萃取
- 8.2 萃取發酵耦合過程的特點
- 8.1 發酵反應過程中的產物抑制
- 第8章 萃取與發酵耦合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7.9.2 靜電式準液膜技術
- 7.9.1 液體薄膜滲透萃取技術
- 7.9 液膜技術的新進展
- 7.8.8 支撐液膜技術的應用研究
- 7.8.7 乳狀液膜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研究
- 7.8.6 乳狀液膜對濕法冶金中浸出液的分離
- 7.8.5 乳狀液膜對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
- 7.8.4 乳狀液膜對含氰廢水的處理
- 7.8.3 乳狀液膜對含氨廢水的處理
- 7.8.2 乳狀液膜對含酚廢水的處理
- 7.8.1 乳狀液膜對烴類混合物的分離及其他氣體分離[4,5]
- 7.8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的應用研究
- 7.7.3 中空纖維封閉液膜的強化
- 7.7.2 封閉液膜的傳質模型
- 7.7.1 封閉液膜過程的特點
- 7.7 封閉液膜體系
- 7.6.2 支撐液膜體系的穩定性問題
- 7.6.1 支撐液膜的載體
- 7.6 支撐液膜體系
- 7.5.2 乳狀液膜分離工藝及影響因素
- 7.5.1 乳狀液膜體系的組成
- 7.5 乳狀液膜體系
- 7.4.3 兩種促進遷移
- 7.4.2 液膜分離過程的傳質推動力
- 7.4.1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傳質機理的類型
- 7.4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的傳質機理及促進傳遞
- 7.3.4 封閉液膜過程
- 7.3.3 支撐液膜過程
- 7.3.2 乳狀液膜過程
- 7.3.1 液膜技術概述
- 7.3 同級萃取反萃取過程的實現形式
- 7.2 同級萃取反萃取過程的優勢
- 7.1 概述
- 第7章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6.5.4 膜萃取過程付諸實施的關鍵
- 6.5.3 金屬萃取
- 6.5.2 有機物萃取
- 6.5.1 膜萃取過程防止溶劑污染的優勢
- 6.5 膜萃取過程的應用前景
- 6.4.5 中空纖維膜萃取器的串聯和并聯
- 6.4.4 螺旋管式中空纖維膜器的傳質特性[18,19]
- 6.4.3 中空纖維膜萃取過程強化的途徑
- 6.4.2 中空纖維膜器中流動的非理想性
- 6.4.1 各分傳質系數關聯式
- 6.4 中空纖維膜萃取的過程設計
- 6.3.4 體系界面張力和穿透壓
- 6.3.3 相平衡分配系數與膜材料的浸潤性能的影響
- 6.3.2 兩相流量的影響
- 6.3.1 兩相壓差Δp的影響
- 6.3 膜萃取過程的影響因素
- 6.2.2 膜萃取過程的傳質模型
- 6.2.1 膜萃取過程的研究方法
- 6.2 膜萃取過程的研究方法及數學模型
- 6.1 概述
- 第6章 膜萃取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5.5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的應用
- 5.4 兩種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的比較
- 5.3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
- 5.2 多級逆流萃取過程和多級逆流反萃取過程
- 5.1 概述
- 第5章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4.8 外場強化萃取過程的發展前景
- 4.7.2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的應用
- 4.7.1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的特點
- 4.7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
- 4.6.3 超聲強化萃取分離過程的研究實例
- 4.6.2 超聲強化分離過程的四個效應
- 4.6.1 功率超聲和超聲空化
- 4.6 超聲場強化萃取過程
- 4.5.2 電泳萃取設備
- 4.5.1 電泳萃取分離的機理
- 4.5 電泳萃取過程
- 4.4.2 電萃取設備內的傳質特性及設計
- 4.4.1 電萃取設備內的兩相流動特性研究
- 4.4 電萃取設備內的流動及傳質性能
- 4.3.2 電萃取設備的研究
- 4.3.1 電萃取過程的強化機理研究
- 4.3 電萃取過程
- 4.2 萃取過程中附加外場的幾種形式
- 4.1 概述
- 第4章 外場強化萃取過程
- 參考文獻
- 符號說明
- 3.12.8 其他有機物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7 硝基苯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158]
- 3.12.6 苯胺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5 含酚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4 H酸、DSD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3 苯甲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2 取代羧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1 乙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 絡合萃取技術在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 3.11.6 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工藝的選擇
- 3.11.5 乙醛酸-乙醇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4 乙醛酸-草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3 丙酸-乙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2 乳酸-乙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1 絡合萃取分離雙組分有機酸的基本原理
- 3.11 絡合萃取技術在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 3.10.4 氨基苯磺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3 氨基苯甲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2 對氨基酚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1 氨基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 兩性官能團有機物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4 醇類稀溶液絡合萃取的鹽效應
- 3.9.3 金屬有機鹽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2 酚類有機物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1 羧酸、磷酸酯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 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8.2 脂肪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8.1 苯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8 有機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7.3 影響酚類稀溶液絡合萃取的兩個重要因素
- 3.7.2 胺類絡合萃取劑萃取酚類稀溶液
- 3.7.1 中性磷氧類絡合萃取劑萃取酚類稀溶液
- 3.7 酚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6.2 胺類萃取劑對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6.1 磷氧類萃取劑對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6 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5.4 揮發性有機堿的pH擺動效應
- 3.5.3 稀釋劑組成擺動效應
- 3.5.2 pH值擺動效應
- 3.5.1 溫度擺動效應
- 3.5 絡合萃取劑的再生方法
- 3.4 常用的絡合萃取劑
- 3.3.3 絡合萃取的兩種歷程
- 3.3.2 絡合萃取的作用機制分析
- 3.3.1 絡合萃取過程的相平衡描述
- 3.3 絡合萃取過程的相平衡及機理分析
- 3.2.4 絡合萃取過程的高效性和高選擇性
- 3.2.3 稀釋劑的選擇
- 3.2.2 絡合劑的特性
- 3.2.1 分離對象的特性
- 3.2 絡合萃取過程的特征
- 3.1.3 有機物萃取的影響因素
- 3.1.2 有機物在溶劑中的溶解特性
- 3.1.1 物質溶解過程的一般描述
- 3.1 有機物的溶解特性及萃取過程影響因素
- 第3章 有機物稀溶液絡合萃取過程
- 參考文獻
- 2.4.4 實現過程強化的幾點討論
- 2.4.3 附加外場對分離過程的強化
- 2.4.2 化學作用對分離過程的強化
- 2.4.1 過程耦合技術
- 2.4 耦合技術及過程強化
- 2.3 常用分離過程的“場”“流”分析
- 2.2.2 “場”“流”分析的基本概念
- 2.2.1 “流”和“場”的定義及特征
- 2.2 “場”“流”分析
- 2.1 單元操作和單元過程[1]
- 第2章 “場”“流”分析的基本概念
- 參考文獻
- 第1章 緒論
- 第一版前言
- 前言
- 內容概述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書名頁
- 內容概述
- 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第1章 緒論
- 參考文獻
- 第2章 “場”“流”分析的基本概念
- 2.1 單元操作和單元過程[1]
- 2.2 “場”“流”分析
- 2.2.1 “流”和“場”的定義及特征
- 2.2.2 “場”“流”分析的基本概念
- 2.3 常用分離過程的“場”“流”分析
- 2.4 耦合技術及過程強化
- 2.4.1 過程耦合技術
- 2.4.2 化學作用對分離過程的強化
- 2.4.3 附加外場對分離過程的強化
- 2.4.4 實現過程強化的幾點討論
- 參考文獻
- 第3章 有機物稀溶液絡合萃取過程
- 3.1 有機物的溶解特性及萃取過程影響因素
- 3.1.1 物質溶解過程的一般描述
- 3.1.2 有機物在溶劑中的溶解特性
- 3.1.3 有機物萃取的影響因素
- 3.2 絡合萃取過程的特征
- 3.2.1 分離對象的特性
- 3.2.2 絡合劑的特性
- 3.2.3 稀釋劑的選擇
- 3.2.4 絡合萃取過程的高效性和高選擇性
- 3.3 絡合萃取過程的相平衡及機理分析
- 3.3.1 絡合萃取過程的相平衡描述
- 3.3.2 絡合萃取的作用機制分析
- 3.3.3 絡合萃取的兩種歷程
- 3.4 常用的絡合萃取劑
- 3.5 絡合萃取劑的再生方法
- 3.5.1 溫度擺動效應
- 3.5.2 pH值擺動效應
- 3.5.3 稀釋劑組成擺動效應
- 3.5.4 揮發性有機堿的pH擺動效應
- 3.6 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6.1 磷氧類萃取劑對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6.2 胺類萃取劑對有機羧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7 酚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7.1 中性磷氧類絡合萃取劑萃取酚類稀溶液
- 3.7.2 胺類絡合萃取劑萃取酚類稀溶液
- 3.7.3 影響酚類稀溶液絡合萃取的兩個重要因素
- 3.8 有機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8.1 苯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8.2 脂肪胺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 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1 羧酸、磷酸酯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2 酚類有機物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3 金屬有機鹽對醇類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9.4 醇類稀溶液絡合萃取的鹽效應
- 3.10 兩性官能團有機物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1 氨基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2 對氨基酚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3 氨基苯甲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0.4 氨基苯磺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
- 3.11 絡合萃取技術在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 3.11.1 絡合萃取分離雙組分有機酸的基本原理
- 3.11.2 乳酸-乙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3 丙酸-乙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4 乙醛酸-草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5 乙醛酸-乙醇酸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
- 3.11.6 雙組分體系的絡合萃取分離工藝的選擇
- 3.12 絡合萃取技術在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 3.12.1 乙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2 取代羧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3 苯甲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4 H酸、DSD酸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5 含酚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6 苯胺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3.12.7 硝基苯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158]
- 3.12.8 其他有機物廢水的絡合萃取處理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4章 外場強化萃取過程
- 4.1 概述
- 4.2 萃取過程中附加外場的幾種形式
- 4.3 電萃取過程
- 4.3.1 電萃取過程的強化機理研究
- 4.3.2 電萃取設備的研究
- 4.4 電萃取設備內的流動及傳質性能
- 4.4.1 電萃取設備內的兩相流動特性研究
- 4.4.2 電萃取設備內的傳質特性及設計
- 4.5 電泳萃取過程
- 4.5.1 電泳萃取分離的機理
- 4.5.2 電泳萃取設備
- 4.6 超聲場強化萃取過程
- 4.6.1 功率超聲和超聲空化
- 4.6.2 超聲強化分離過程的四個效應
- 4.6.3 超聲強化萃取分離過程的研究實例
- 4.7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
- 4.7.1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的特點
- 4.7.2 微波輔助萃取過程的應用
- 4.8 外場強化萃取過程的發展前景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5章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
- 5.1 概述
- 5.2 多級逆流萃取過程和多級逆流反萃取過程
- 5.3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
- 5.4 兩種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的比較
- 5.5 萃取反萃取交替過程的應用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6章 膜萃取過程
- 6.1 概述
- 6.2 膜萃取過程的研究方法及數學模型
- 6.2.1 膜萃取過程的研究方法
- 6.2.2 膜萃取過程的傳質模型
- 6.3 膜萃取過程的影響因素
- 6.3.1 兩相壓差Δp的影響
- 6.3.2 兩相流量的影響
- 6.3.3 相平衡分配系數與膜材料的浸潤性能的影響
- 6.3.4 體系界面張力和穿透壓
- 6.4 中空纖維膜萃取的過程設計
- 6.4.1 各分傳質系數關聯式
- 6.4.2 中空纖維膜器中流動的非理想性
- 6.4.3 中空纖維膜萃取過程強化的途徑
- 6.4.4 螺旋管式中空纖維膜器的傳質特性[18,19]
- 6.4.5 中空纖維膜萃取器的串聯和并聯
- 6.5 膜萃取過程的應用前景
- 6.5.1 膜萃取過程防止溶劑污染的優勢
- 6.5.2 有機物萃取
- 6.5.3 金屬萃取
- 6.5.4 膜萃取過程付諸實施的關鍵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7章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
- 7.1 概述
- 7.2 同級萃取反萃取過程的優勢
- 7.3 同級萃取反萃取過程的實現形式
- 7.3.1 液膜技術概述
- 7.3.2 乳狀液膜過程
- 7.3.3 支撐液膜過程
- 7.3.4 封閉液膜過程
- 7.4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的傳質機理及促進傳遞
- 7.4.1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傳質機理的類型
- 7.4.2 液膜分離過程的傳質推動力
- 7.4.3 兩種促進遷移
- 7.5 乳狀液膜體系
- 7.5.1 乳狀液膜體系的組成
- 7.5.2 乳狀液膜分離工藝及影響因素
- 7.6 支撐液膜體系
- 7.6.1 支撐液膜的載體
- 7.6.2 支撐液膜體系的穩定性問題
- 7.7 封閉液膜體系
- 7.7.1 封閉液膜過程的特點
- 7.7.2 封閉液膜的傳質模型
- 7.7.3 中空纖維封閉液膜的強化
- 7.8 同級萃取反萃膜過程的應用研究
- 7.8.1 乳狀液膜對烴類混合物的分離及其他氣體分離[4,5]
- 7.8.2 乳狀液膜對含酚廢水的處理
- 7.8.3 乳狀液膜對含氨廢水的處理
- 7.8.4 乳狀液膜對含氰廢水的處理
- 7.8.5 乳狀液膜對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
- 7.8.6 乳狀液膜對濕法冶金中浸出液的分離
- 7.8.7 乳狀液膜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研究
- 7.8.8 支撐液膜技術的應用研究
- 7.9 液膜技術的新進展
- 7.9.1 液體薄膜滲透萃取技術
- 7.9.2 靜電式準液膜技術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8章 萃取與發酵耦合過程
- 8.1 發酵反應過程中的產物抑制
- 8.2 萃取發酵耦合過程的特點
- 8.3 pH>pKa條件下的萃取
- 8.4 萃取劑的生物相容性
- 8.5 萃取發酵過程中操作條件的影響
- 8.5.1 萃取發酵過程的模擬計算
- 8.5.2 pH值和循環流率的影響
- 8.5.3 不同操作條件下萃取發酵耦合過程的工況比較
- 8.6 發酵-膜萃取耦合過程
- 8.7 萃取置換與生物處理聯合過程
- 8.7.1 有機廢水萃取置換概念的提出
- 8.7.2 常用萃取劑的生物降解性能
- 8.7.3 萃取置換-生物降解耦合技術的應用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 第9章 酶膜反應過程及親和膜過程
- 9.1 酶膜反應過程及酶膜反應器概述[1,2]
- 9.1.1 酶促反應及酶膜反應器
- 9.1.2 酶膜反應器的分類
- 9.1.3 酶膜反應器的特點
- 9.2 酶膜反應器的設計及操作的影響因素[7,8]
- 9.2.1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膜材料的選擇
- 9.2.2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酶固定方法的選擇
- 9.2.3 酶膜反應器設計中有機溶劑的選擇
- 9.2.4 酶膜反應器操作中的影響因素
- 9.2.5 酶膜反應器操作中的濃差極化和膜污染
- 9.3 酶膜反應過程的應用
- 9.3.1 生物大分子的水解
- 9.3.2 油水多相水解
- 9.3.3 酶在反膠團中的催化
- 9.3.4 輔酶或輔助因子再生
- 9.3.5 低聚肽的合成
- 9.3.6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與拆分
- 9.3.7 污水治理研究
- 9.4 酶膜反應過程和酶膜反應器的發展前景
- 9.5 親和膜過程概述[39,40]
- 9.6 親和膜的制備
- 9.6.1 膜材料的選擇
- 9.6.2 親和配基和間隔臂
- 9.6.3 親和膜的成膜、活化及偶聯
- 9.7 親和膜過程的應用
- 參考文獻
- 第10章 其他萃取強化過程
- 10.1 解離萃取過程
- 10.1.1 解離萃取過程的特點
- 10.1.2 化學計量和萃取劑的酸堿性
- 10.1.3 解離萃取的分離因子
- 10.1.4 多級逆流解離萃取過程
- 10.1.5 解離萃取的萃取劑類型及再生
- 10.1.6 有機溶劑的選擇
- 10.1.7 解離萃取過程的應用
- 10.2 控制pH值萃取過程
- 10.2.1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特點
- 10.2.2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分離因子
- 10.2.3 控制pH值萃取過程的應用
- 符號說明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5-19 1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