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北境叛臣
秭陵的冬天是不常下雪的,但若是落了雪,也和北地不差什么,紛紛揚揚,徹骨生寒。在這一片掩藏了萬里花紅暖意的冷白中,沾染了血色的鐵甲分外顯眼,領頭的小將軍不及弱冠年歲,英姿勃勃毫無倦意,面上眼眸里一派沉靜。好奇的人群在路旁站著,交頭接耳卻不指指點點。雖然天氣極冷,可是街道上一派溫馨祥和,其樂融融。冷風裹挾著的,是各處食物的暖香。少年將軍幽深的眸子里閃過一絲黯然。
北地故國燕都,已經好久不曾有這般暖到骨子里的景象了。
在燕都,平日里的喧囂爭吵不絕于耳,一旦官員行街便萬聲俱寂。表面上看來,燕都與秭陵一樣繁盛,可是燕都終歸是少了點什么。少年將軍想,是不是每一個新朝都是如此呢?這般繁華,大概也只是因為這是新朝吧!是不是過了幾十年或上百年,這里也會變得死氣沉沉,像如今的燕都那般疲乏無力呢?他記得父親描述過的元康盛世,那是在百年之前,大燕國還是四海歸一,唯一的天下之主。而現在疆土分,山河裂,中原動蕩,夷狄環伺,哪里還找得到一點點的盛世氣象?
他也去過齊國,那里更是笙歌繞耳,珠翠晃眼,可是“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他從來不覺得這樣的朝廷能坐得了天下。到這里來,也只是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思。前幾日那一戰,他覺得唐國的邊防力量還是不差的。
現在看來,這秭陵城也是不差的,那么這大唐,自然也不會差。
“聽說那是從北邊來的將軍,好像是郁家。我記得郁家是燕國有名的將門世家,雖說‘將不過三代’,但是郁家稱得上是燕國的柱石啊,五代過去了,氣勢不減當年,怎么好好的,到我們這兒來了?”
“這你還別說,北邊的那些稱王稱霸的,論敬賢惜才,有誰能比得上我們的陛下?人啊,都是知道棄暗投明的?!?
“去,哪是就因為這個啊?我聽說是燕國新帝即位了,肯定是個年輕沒見識的,害怕郁家功高蓋主,所以趕盡殺絕,結果把人家逼到這兒了。這種事情,話本上演得還少嗎?”
“我覺得你說的差不多。想想,郁家在燕國已經是歷經五代了,肯定是根深蒂固權傾朝野,現在卻貿貿然跑到了我們這兒,肯定發生了什么大的事情。”
在那些猜測的好奇的眼神里,自然也有不一樣的。
“郁家來了……最近大人一直叫我們查探郁家的事情。夜雪,你說這郁家,有什么特異之處嗎?咦,那就是寒林騎對吧,看樣子確實有兩下子?!?
這兒是秭陵城一個極為普通甚至略顯冷清的酒肆,生意顯然很不好。門口坐著兩個青年。一個著紅衣,相貌頗為柔和秀麗,眼神冷硬,橫在桌子上的長劍略微出鞘,劍鋒隱隱,舉杯欲飲;一個著黑衣,看容貌也是個英俊好兒郎,不過人群里也不算太顯眼,他把劍橫在桌子上,懶懶地趴著,打量著前面行過的從燕國來的隊伍。
“大人交代的事情就去做吧!至于郁家,我也猜不透是什么原因。郁家和我們能有什么關系???”
“憋了那么久了,終于可以出口氣了。”黑衣青年看著紅衣青年喝完了酒,懶懶的神色立刻收回,提劍就走。
“秋風,等等,還沒有結賬呢!”紅衣青年連忙叫住他。
“還有,你急什么,要動手也不是現在動手。”
“夜雪,不是吧!你自己好好算算,這都幾個月了?你都欠了我差不多三十兩銀子了!為了你我自己都不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了!大人處罰的是你,為什么我也跟著倒霉?不是,大人就不能想個別的法子處罰你?罰工錢這叫什么事兒?還不準你另外賺錢?如果他不是想讓你餓死的話,就是想讓我們兩個都餓個半死?!鼻镲L急了,轉過身把劍一橫,就是一頓數落外加一頓抱怨,當然也是小聲的。這座酒肆生意太差了,里面也只有他們兩個客人,老板趴在那兒懶得動彈。
這幾個月來,他連喝的酒都要大打折扣,就是因為這個被罰了兩年工錢的好友。
“大人本來就不是只罰我一個人。那件事情你也有錯。而且你老是出去大吃大喝的,現在工錢分一半給我,剛好治治你的??!”夜雪也覺得委屈,本來大人是可以打板子或者是到南苑做苦力的,結果是罰錢,罰錢不就是為了順便治治秋風好酒的毛病嗎?
“你——哼,不管怎么樣,等到你有錢了,立馬把吃老子的都給吐出來!老子要去玩月樓把兩年的量都吃回來喝回來?!鼻镲L轉頭叫人,“老板,結賬?!?
夜雪懶得理他。大人這招還真好,一整整了兩個人。
百姓們的議論紛紛,自然也有不少傳到了他們的耳朵里。
小將軍的身后,兩個并排的副將聽了這些話,不由得一愣,這些百姓竟猜對了七八分。他們有些擔憂地看著主將。小將軍神情有些恍惚,也不知道聽了多少。直到到了宮門前,他才抬起一直垂著的眼睛。那是一張還帶著血污但不掩英氣秀逸的臉,雙目秀美明凈,掩飾了戰場殺伐時的狠厲,像是一汪明澈卻深不見底的湖水。
“稟陛下,郁明檀到了?!碧O楊諾的聲音好似放了太久的湯圓,挑起來時粘粘連連,叫人覺得膽戰心驚。郁明檀只覺得心下一悸,思緒恍惚飄渺回到了三天前,秦安傳旨的時候。
秦安只是說要郁將軍交出兵權,可是在官場里浸淫了二十多年的郁齡逋立刻感覺到了危險,讓自己的次子幼子幼女連夜出逃。之后的結局,果然如他所料。而這邊,對郁明檀而言,不過短短三天,父母長兄皆亡,曾經兒女團圞的一家人,只剩下自己和三弟小妹。
唐國的朝堂真是極為肅穆。高坐在龍椅上的,正是大唐皇帝李臻,龍章鳳姿,極具威嚴。那是一個連慕容英都夸贊不絕的敵人。郁明檀垂首斂目,神色極為恭敬。“叛將郁明檀,參見陛下?!?
李臻只覺得好笑又頭疼,這個還不到弱冠之年的異國將領,如此年輕卻如此勇烈,率領一萬軍隊以那般囂張的方式進入唐國境內,簡直是給自己這個號稱半生征戰的皇帝狠狠一個耳光,現在裝什么恭肅有禮?回想起前兩日八百里加急令北境失守,結果卻是郁家叛國而來,意欲歸降大唐。在燕國如日中天的將門郁家,為什么要舉家叛燕?他又想到,約莫半個月前,燕國皇帝慕容英在戰場上突發舊疾去世。這兩件事情,有什么聯系嗎?
郁家不算什么死心塌地寧折不彎的忠臣,要不然也不會歸降唐國了。對于李臻的懷疑,如今的郁家第一人郁明檀回答得很漠然:“主辱臣死,主死臣離?!?
“主辱臣死,主死臣離。說得真好啊。若是哪一天,大唐與燕國戰爭又起,你真能打得下去?先不提你對燕國的情分,光是對著舊日同僚,你也不忍心吧?!?
“那么陛下先把我派到南境,或是西線,或是東海,能威脅大唐的不止燕國。吐蕃,南詔,東瀛,蜀國,齊國,我與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情分。等到哪天陛下覺得我對燕國沒有情分了,再把我派到北境戰場吧。”說這話的時候,郁明檀神色不變,目光澄明。李臻好好審度了他一番,那少年披著鐵甲,血跡斑斑,雖然強撐著,可是身體過分僵硬,很明顯是有些緊張害怕。他的眼睛是垂著的,李臻看不到他的目光。李臻覺得他不會說假話。
李臻擔心的當然不是郁明檀會對燕國人心慈手軟,只是不好明面上繼續表明自己懷疑他叛逃的真實性罷了。他當年起兵長沙,東征西討,才得四州土地,與北方的燕國分庭抗禮,手下的人當然不只一開始那些,不知有多少都是昔日仇敵的手下干將。收服人心,仁義結士,德澤四方,不過十五年,便四州安定,幾無內憂,縱然是燕國舊帝慕容英,也毫不懷疑李臻的治國大才。李臻不懷疑自己可以真正收服一個不堅定的臣子,卻不敢保證能收服一個從一開始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將領。
十五年前被燕國忽略,居于一隅的唐國,已經迅速成長為能與燕國匹敵的王朝。李臻相信自己,不管什么樣的人,自己都能收服麾下。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是假投降的詭計呢?
“陛下,微臣覺得此事無須多慮。北朝新帝無故誅殺功臣,那是在自毀長城。郁家乃是將門世家?,F在郁家二公子投奔我朝,無論如何都是件好事??!”出言的是太子少師孟回。從二品官服之下,是一個不到而立之年、清癯俊雅的青年男子。一副公事公辦的語氣,明檀覺得他的話就是在那種歡迎詞的模板上填了自己的名姓而已。明明還是個年輕人,卻這么刻板僵硬老氣橫秋的。不過也難怪,自己無論能不能留下,都與他無關,這口氣正常得很。
不過,既然如此,他還費這番口舌做什么?
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帶著一些私心,總會有武官出來反對的。輔國大將軍穆將愉,也算是郁家的老對手了,甚至官職不算高的郁明檀也和他打過幾次照面,還互相放過冷箭。郁明檀相貌武藝都極為出色,也給過穆將愉幾次教訓,穆將愉也記得他,乍一重逢,當然是不愿意和他共事的。
“陛下,您可不能輕易相信燕國人啊。先不說郁齡逋那個老奸巨猾的家伙和他那個比狐貍還狡詐的大兒子,就是這個毛還沒長齊的郁明檀,心眼兒也不止十個?。∥⒊季驮谒稚系惯^霉。萬一他是假投降來著怎么辦?”穆將愉枉有一個從《離騷》里摳出來的名字,說起話來卻和看城門的卒子似的。
“而且,郁家之所以會被滿門抄斬,根本就是功高蓋主,自取滅亡。我聽說郁家的五世祖郁允如,一開始也是孤身入仕,境地還不如現在的二公子,可是到了第三代,就已經是權勢滔天、炙手可熱的大家族了。郁公子難保不會像你那位先人一般------”還等不到郁明檀反駁,光祿大夫易循書又站出來了。
“我郁家之所以有那所謂的滔天權勢,完全是因為燕國人才凋敝,燕國皇帝不知選賢任能的緣故。若是燕國也如大唐這般人才濟濟,那幾位皇帝也能不辭勞苦,拔大才于貧賤,舉賢能于戶牖,那我郁家也不至于能功高蓋主,更不至于自取滅亡。將軍有此一說,是覺得各位大人沒有一人的本事及得上在下,還是覺得陛下不能知人善任選舉人才?”
略微停頓了一下,郁明檀朝李臻瞥了一眼,發覺他并沒有不耐煩或是有明顯的不相信,便接著反駁穆將愉:“至于假投降——穆將軍覺得,我會用父母和長兄的性命,來完成這個詐降計嗎?”
他說不下去了,眼眶紅紅的,聲音已經有些哽咽,怒意隱隱。李臻也覺得,在這個點上咄咄逼人,未免太過分了。但是他仍然不動聲色,繼續聽著。
“呵,我可是知道,你的父母長兄,是在你出逃后才被賜死的?!币籽瓡灰啦火?。
“這是家父覺得事情不妙,才命令我離開的。而且我也沒有立刻叛逃,是在邊疆的時候,傳來了我爹娘和大哥的死訊……”他攥了攥拳頭,忍住要動手的沖動,“倘若換做陛下,知道臣子的子女有意叛國,而這個大臣還在京中,想必應當要控制住這位大臣,用孝道挾持那位兒子吧?無論如何,不會把這個還有利用價值的一家人全部殺了吧?”
“這樣說來,反而更奇怪了,好像是燕國皇帝逼你叛逃似的?”易循書撇撇嘴,不以為然。而這,也是李臻和許多朝臣的疑惑。
“郁家曾經是支持大皇子的?!?
李臻輕輕“哦”了一聲,原來郁家涉及到黨爭了,慕容浩太過年輕,根本不知道自毀長城是什么道理,光顧著讓郁家家破人亡身敗名裂了。另一方面,能被慕容浩幾乎連根斬除,說明郁家的權勢也沒有表面上那么大,要不然,這慕容浩本事也太大了些。李臻略微放心了。
還不等李臻說什么,易循書又出言道:“如果郁公子是真心歸降我大唐,那么何必以這種過分的方式來到我唐國境內?攻破我大唐北境,朝堂之上咄咄逼人,這就是郁公子你的忠心誠意嗎?”
“若是只有我一家人,自然可以喬裝改扮混入唐國境內,可是我帶領的是一萬大軍,又沒有糧草補給,若是拖拖拉拉還要向邊境守將報備,只怕到現在,已經被慕容浩屠戮殆盡了。那些都是我的兄弟,情深義重自不必說。如果輔翼軍都沒有了,我還憑什么來投靠陛下?”
“呵,郁公子身為武將,舌頭倒是比文臣還鋒利些。”易循書自知說不過,也就悻悻然住嘴了。
李臻覺得倒不是郁明檀能言善辯,而是的確就是這么個理。
“好了好了,此事暫且不議。郁公子先在秭陵城內住下。等你讓朕相信了你,再談授官和輔翼軍交割的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