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吳宮茶樓
- 江山不易主
- 秋風倦客
- 5416字
- 2016-05-06 22:28:19
“我有個朋友,很厲害的朋友,輕功高明,箭術很好,而且用的箭很特別。最重要的是,他是前朝蘇家的遺孤。這種特制的弓弩,我想這世界上也沒有幾個人會做。”說著,明槿把幾本書塞到書架子上面——她本來就是為了還書的。
這幾個月來,郁明檀也沒有怎么限制郁明槿的外出,對她有那些朋友也不在意。他留下郁明槿,主要是為了給妹妹郁明桐作伴。因為相貌的緣故,他曾懷疑她和孟回有什么關系,但是幾個月來也沒有查出什么來,也就打消了疑心。而現在,她居然告訴他,她有一個這樣的朋友,這樣一個本領超強、很可能是刺殺謝凜兇手的朋友。
“他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和太子府有什么關系嗎?他的弓弩是從何而來?自己做的還是有旁人?你和他是什么時候認得的?”
郁明檀問了一連串。明槿做到他對面,手托著腮。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郁明檀。
“你憑什么認為,我會出賣他?我說了,他是我朋友。”明槿反問他,“我說了之后,你是不是打算抓住他,好去邀功領賞?不,不,你根本就不在乎這個。我很奇怪,你為什么要答應謝太傅?”
然而郁明檀并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他示意還道先下去。
“你話說到一半,難道不是為了樂姝?你大概是不相信我什么都沒有查出來吧?前幾天吳王府處死了一名婢女。你不想知道為什么嗎?”
“不錯,雖然我知道樂姨的死不是吳王的人做的,但是我還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秘密值得讓吳王去殺兩個平民女子?而且,這應該和我的身世有關系。關于刺客,你們又知道多少?”
郁明檀覺得既然她話說到一半,自然是打算告訴自己的,不疑有他,就說了下去:“我們查出來的不多,只能推測出他是蘇家遺孤。至于吳王府的事情,大概是三天前,吳王府里一個還很得勢的侍女,叫綠竹,被處死后,尸體送到了楚王府。其實我也不明白,這件事情和楚王有什么關系?我想是有人挑撥楚王和吳王吧!關于樂姝的死,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可以去吳王府打探一下。據那邊的探子說,好像和宮里的如妃娘娘,也就是吳王的母妃有關系。”
“如妃娘娘?”低頭沉思了一陣子,明槿反而又說到了綠竹的事情,“那么,挑撥的人,會是太子嗎?畢竟近來楚王和吳王隱隱得勢,太子感覺到了危機,所以使了離間計?”
明檀想起當初成林報曰:“屬下是從太子手下知道這件事情的。”按理說,太子應該會在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才是,結果居然毫無動靜,這點就很值得懷疑。
“應該是太子。當初成林就是從太子手下得到了消息。好了,你可以告訴我你那位朋友的事情了吧!”
豈料明槿挑眉笑笑,手指敲擊著桌面,慧黠至極:“郁將軍,我說了,我可不會出賣朋友。不過,看在你收留我又幫我查探那件事的面子上,我就透露一點點,就一點點,他是個鑄劍師,和太子府有沒有關系我不知道,不過應該沒什么。我一年前認得他的。你們就根據這個排查吧!”但是她腦海里浮現的,卻是孟回的信箋:“說出溫璟。”
明槿當初傳信給溫璟,其實只是試探。那天晚上,她同時給孟回和溫璟都傳了信,一封就是對孟回寫的“謝凜遇刺,溫璟所為”,另一封就是質問溫璟“刺殺謝凜,君欲何為”,沒想到溫璟居然承認了。她到現在都不知道孟回和溫璟到底是什么關系,似乎是敵人,互相仇恨,見面就想打架,但是又像是盟友,分外怕對方死,不像是那種真正的關心,像是那種有利益牽系的樣子。可是她想不明白,這兩人,一個是閑云野鶴,聊以為生的鑄劍師,一個是官居三品嚴謹肅穆的太子少師,能有什么利益關系呢?
明檀見她雖然還在和自己說話,但是已經神游天外了,不禁有些生氣:“就這么多了?你就不能好好和我說話?輕功箭術都很厲害、和你一年前認識的鑄劍師,我們遲早會找到他。與其害得我們白白浪費時間,你還不如現在就告訴我他的名字呢!就算此刻不是他,也一定和他脫不了干系。”
“你們肯定會查出他是誰。現在我不說,不是為了旁的,就是給他一個逃跑的機會罷了。”明槿收回敲桌子的手,轉身就走。
大街上,一個十六七歲、穿著鵝黃色衣衫的少女輕紗蒙面,身后跟著兩個英姿颯爽持著長劍的青年男子。行人雖然看不到臉容,但是她面紗下輪廓優美,肌膚白皙如雪,身姿窈窕纖長,都紛紛猜測是個美人兒。她走到茶樓里,找了一個靠窗的桌子,坐了下來,聽著茶客們對最近那些事情的交談。
對面,就是吳王府。那少女就是明槿。她叫了茶水,郁府的兩個侍衛一個坐在他對面,一個在她左首。
“你們聽說了嗎?刺殺謝大人的刺客啊,居然是太子派出去的。嘖嘖嘖,太子殿下居然連他的老師都敢殺。而且這謝大人,是陛下親自派給太子的啊!”
一個大概四五十歲、面白無須的中年人,呷了一口茶水,接著話頭:“可不是嗎?這謝大人雖說是前朝太子的舊部,可是陛下也是極其器重啊!這太子膽子也忒大了些!”
明槿聽了,頓時一凜。她身邊的兩個從燕國來又不常出來的青年卻是滿臉的驚訝與疑惑。
太子膽子大?你們在這茶樓之上,大庭廣眾的胡亂議論朝廷的事情,膽子更大吧!他們在燕國的時候,可有人因此被官府抓取判刑的。
“哎,你說謝大人是前朝舊部,而陛下居然很器重他?而太子又派人刺殺他?該不會是------”
“不會吧------”
離明槿不遠處,另一張桌子旁邊,主位上坐著一個看起來三十七八歲模樣英俊極有威儀的中年男子。這些話傳到耳邊的時候,他臉上看不出有什么,平靜至極,但是看似他手下的幾個人可是氣紅了眼。
緊接著,另一個大概五六十歲長胡子看起來一臉儒氣的老先生也接話了:
“有什么不會的?這樣的事情,那些個坐天下的做的還少嗎?用得著人家的時候就顯得寬仁大義不計前嫌,現在眼看著漸漸好了,就動了兔死狗烹的心思了。”
“我覺得就是,要不然太子哪來這么大膽子?他不怕皇帝廢了他?肯定是皇帝老兒親自授意的!他就是不放心,非要把舊太子的人誅殺殆盡才放心!”另一個老頭兒跟著說。
“這么一說,好像還真是啊------”
------
“這你可說錯了。一來,皇帝可不是老頭兒,好像才四十出頭來著。”一個甜美清亮的嗓音突兀地打斷了他們。第一句話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那個英俊的中年男子臉上也浮現出來一絲笑意,不由轉過頭去看那少女。
明槿此時已經摘掉了面紗,那中年男子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她的模樣。一看到她的臉,他就愣住了。
又是一個和她相像的人。他本以為天底下再沒有人有她那樣的美貌,結果他已經碰到兩個了。
“對啊,陛下少年成名,到現在大概也才四十歲,比你還年輕些呢!”
“二來,難道陛下不會想到你們會這么說?陛下可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兒;三來,這天下哪里就太平了?北方的燕國,西邊的蜀國和南詔,還有那什么齊國,還有最厲害的北狄,可都還在呢,我們大唐才短短十幾年,根基未穩,就算陛下想鳥盡弓藏,現在也不是時候;四來,各位摸著良心說一說,大唐建國這些年來,尤其是陛下在位的這幾年,難道你們過得不如在周家的時候好?所以,陛下不管做什么,都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我們這些百姓能過得更好些,不是嗎?我們這些百姓私下里亂嚼舌根子倒也沒什么,可是還把自己的臆測詆毀當成真的,在大庭廣眾下瞎嚷嚷,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小姑娘年紀輕輕,見識倒是不錯啊!”周圍人紛紛稱贊,同時也有人附和著說:
“現在的日子可比二十年前好過多了。”
“謝大人一向得陛下恩寵,這可不是假的。這事情先不說到底是不是太子干的,畢竟只是傳言,我們也沒親眼看見;就算是太子干的,和陛下有什么關系。太子這些年來,哎,陛下什么都好,就是比起別的皇帝來,太重情了。文德皇后走了也有三五年了,結果陛下一直虛位中宮;太子做得不好,東宮也從未易主。陛下這性子,若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自然的極好的。可是陛下是一朝天子,是我們大唐百姓乃至天下百姓的希望啊!怎么能感情用事呢?”一個老人感嘆著,還偷偷朝那中年男子瞥了一眼。那男子聽了這話,把目光從明槿身上移開,就看到了那位老人,不由得又氣又笑。
“哎,和這老家伙爭論沒意思,我還是找那小姑娘說說吧!可是,找什么由頭呢?”中年人這么想著,就挪了位子,走到明槿前面。手下們疑惑地看著他,卻發現他紅了眼眶,眼淚打轉著。
“小姑娘,你多大了?你母親叫什么?”
明槿咋一看到這么一個人,聽他這么說,嚇了一大跳:“這位伯伯,你你你,您在說什么?不是,您別哭啊!”看到那中年男子泣不成聲,明槿既莫名其妙又急躁。
“哦,小姑娘,我不是------是這樣的,你和我那失散十五年的妻子長得很像。當年周唐交替之際,正是戰亂的時候,我妻子和我走丟了,當時她懷著孩子。假如那孩子順利生下來,估計也是你這么大,你又和我妻子長得很像,所以我才想問問你。”他的手下們都黑了臉,都紛紛別過頭。
若是中年人說的不是這樣的話,明槿一定扭頭就走。但是,明槿一向愁于自己的身世。雖然她不覺得這個男子說的話真實性能超過三成,但是她還是覺得試著和他攀談一下。
等恢復了正常交流,明槿就知道這男子和她的身世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她并不后悔,因為這中年人,真當是見識廣博,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太子殿下,孟大人請見。”
李曜再怎么惱火,也不會對孟回動手的,正是因為孟回的計策,才保得他在太子位上三年。他想了想,便自己出去了。但是他一出去,就看到孟回滿臉不悅。
“謝凜的事,是太子派人干的?”
“不錯,這兩天的傳言也傳到你耳朵里去了?謝凜這個家伙還真是有自知之明,一下子就猜到是本宮想殺他。”
“是給殿下出的主意?真是愚蠢透頂。謝凜是陛下最器重的臣子,要不然也不會給殿下當師父了。殿下居然敢派人刺殺他,不怕陛下惱怒嗎?倘若陛下覺得太子太過乖戾,為了江山,為了他其他的兒女,陛下一定會廢了你的。”
“哼,你覺得有誰會讓我殺謝凜,自然是本宮自己的主意,為了瞞住那些老家伙,本宮還不能派出自己府邸里的人,難道我真的什么事情都要聽那幫老不死的?謝凜大逆不道,屢次在父皇面前詆毀本太子。而且謝凜似乎還是前太子舊部。我派人殺了他,有什么不對嗎?父皇會為此生氣?”李曜并不在乎謝凜后面的話。他做的叫李臻不滿的事情可不止這一件,但是李臻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廢太子,久而久之,李曜越發膽大妄為,有恃無恐了。
“正是因為謝凜的過往,殿下才不能動手。謝凜是前朝太子舊部不錯,可是既然陛下不計前嫌加以重任,就擺明了陛下對他的信任,也是陛下收攏人心的手段之一。結果,作為陛下的嫡長子,太子您居然去刺殺他,你讓眾位舊臣怎么想?你讓陛下怎么想?陛下難道會不覺得您太短視了嗎?”謝凜越說越激動。
“本宮想怎么樣,還不用你來指手畫腳!”李曜當然明白孟回說得不錯,但是他是個既不愿意認錯也不愿意改錯的人,“本宮也很后悔,本宮后悔的是沒有找到一個武功更高更為靠譜的人,以至于謝凜到現在還沒死,還有命來針對本宮!”
孟回甫一離開東宮,李曜就被皇帝召回宮了。一進承乾殿,便看到如妃從里面走出來。
如妃自然是極為貌美的,和已經逝去的文德皇后有八分相似,也難怪皇帝極為寵愛。李臻在茶樓里看到了一個和文德皇后有八分像的少女,頓覺十分親切,也十分悵惘,覺得小女兒瑤光若是也能長到這個歲數,應該也是這么明凈秀美的模樣。所以回宮后便把如妃召到承乾殿來,帝妃二人說了好長時間的話。而后李臻想起了茶樓里那中年人的話,又想想奏折上所說的太子最近所作所為,頓時氣結,就決定把李曜叫進宮里來,好好訓導一頓。
因此,李曜到的時候,正趕上如妃離開。李曜一看到她,便會想起紅顏薄命已經成為冢中枯骨的母后。李曜本來對這個妃子并沒有什么不好的觀感,甚至因為她像自己的母后而對她比對尋常皇妃多了幾分尊敬,只是最近李昭有點冒出來了,李曜想到這里心里就有些氣了。
“見過太子殿下。”
“見過如妃娘娘。”
相互行了禮,如妃便走了。李曜看著她的背影,腦海里浮現出了母親的樣子。他有最幸福的童年,最痛苦的少年時代。那時候,李家還沒有掌控天下,還只是個國公府,父親還只是金陵公子,母親也只是虞國公府的次媳。當他款步進入承乾殿時,便看到了父皇怒氣沖沖、一副準備斥責他的樣子。
果然,他才剛剛請安過,李臻的聲音的便響起來了。
“曜兒,你最近未免太過分了。你可是太子!”李臻很少對兒女發這么大的火。他把幾本折子摔到李曜前面,“你看看,你的部屬侵占百姓土地,不知約束手下,你還當什么太子?我姑且當你不知道。可是,你怎么能,怎么能派侍衛刺殺自己的老師?就因為謝先生多訓了你幾句,就想要他的命?先不說謝先生如此大才,若是就此殞命著實可惜,就是個和你無親無故的普通人,根據大唐律法,你也不能下手!”
“兒臣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李曜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承認,而且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并沒有留下什么證據。
“謝大人找了郁明檀幫忙,御史臺查不出來,寒林騎可是把事情調查得一清二楚。”
李曜心里一震,咬咬牙還是承認了:“不錯,兒臣是派人刺殺了謝凜,但是兒臣并非是濫殺無辜。謝凜他罪有應得!”
“哦,你倒是說說,謝大人他犯了什么罪?”
“兒臣無意中探得,謝凜和前朝太子遺部有瓜葛。如此大逆不道,難道不該殺?”李曜毫不讓步。
“如此不敬師長,你怎么能當這個太子?還有你做的這事情,你知道外頭是怎么猜疑朕的嗎?若是讓前朝遺老利用了,朕就會變成一個心胸狹窄,用而疑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你身為太子,犯的每一個錯誤都有可能成為大唐江山覆滅的根源!你能不能有個太子的樣子?你能不能讓朕省點心思?”
“那父皇就廢掉兒臣好了!兒臣也不求別的,只要父皇把母后還給兒臣,兒臣一定不會再做錯任何事情!”
“思衡已經走了,朕如何把她從九泉之下找回來,你這不是------”突然,李臻也哽住了,“思衡,朕的思衡------”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嫡長子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頓時氣急,砸了奏折,指著李曜半天都說不出話來,最后才憋出一句話:“你給我回東宮去,好好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