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
最新章節:
后 記
本書是暢銷60萬冊的《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的姊妹篇,由來自北京、上海、武漢、華盛頓的六位學者聯袂創作。本書創作采用了思想共同體的方式。作者們以貫通中西的學術視野、真摯樸實的人民情懷、強烈的問題意識,從社會主義文明的核心品質、社會主義在世界各國的探索、21世紀社會主義的新農村、中國社會主義的道統與政統、社會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虛擬化和信息化條件下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等方面,探討了理論界和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展望了社會主義運動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發展趨勢。作者們相信,社會主義不是無關乎現實的意識形態宣傳,而是21世紀的歷史大勢,是每個人的切身關切,舉凡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都必須讓對于社會主義的討論重新在場。本書以正反兩面的實踐及清晰的邏輯有力地說明:社會主義不但有助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且也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更有效率的組織方式。
目錄(12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導論:共同體社會主義
- 第一章 平等與覺悟:社會主義文明的核心品質
- 一、何為社會主義之道體
- 1.文明與道體
- 2.道體意義上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 二、東西方文明深處的社會主義道體
- 1.希臘與基督教:西方文明的兩大社會主義傳統
- 2.顛倒的主奴辯證法:蘇俄—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意義與局限
- 3.中國傳統與社會主義
- 4.師生辯證法:中國社會主義對列寧主義的繼承與超越
- 三、社會主義文明的經濟—政治基礎
- 1.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國有企業
- 2.國有企業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 3.國有企業改革的真正方向:主人翁意識與企業家精神的結合
- 4.從“承認的政治”到“覺悟的政治”[2]
- 第二章 星星之火:社會主義在世界各國的探索
- 一、匈牙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非自由主義
- 1.“自由化”之后的“不自由”經歷
- 2.從“私有化”到“國有化”
- 3.從“個人自由”到“集體自由”
- 二、北歐社會主義:不激進、不教條
- 1.從“歐洲最窮”變為“世界最富”
- 2.國企給社會帶來了什么?
- 3.北歐解答“福利—債務—懶惰”問題
- 4.超越個人主義之后的新境界
- 三、委內瑞拉的探索:“內生發展”與“人民主權”
- 1.抗衡全球化的“內生模式”
- 2.大眾直接參與的“人民主權”
- 四、古巴亮點:低成本、高效益的醫療
- 1.計劃經濟的高效益醫療
- 2.全球競爭中勝出的制藥業
- 3.軟實力:醫療外交,醫療外貿
- 五、不丹模式:避免“不幸福”陷阱
- 1.“幸福”的現代化發展
- 2.文化自信構建另類模式
- 3.評價不丹時的偏見和誤解
- 4.政治改革面臨的挑戰
- 六、20世紀的偏見,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
- 第三章 靜悄悄的革命:21世紀社會主義新農村
- 一、鄉村巨變
- 1.逝去的村落
- 2.“半工半耕”的農民家庭生計
- 3.現代性進村
- 4.鄉村治理轉型
- 二、21世紀的農村集體經濟
- 1.農村集體經濟之源流
-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農村集體經濟
- 3.組織起來
- 三、鄉村治理新常態
- 1.在鄉村治理中走群眾路線
- 2.社會主義民主的基層實踐
- 3.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構
- 四、保護性城鄉二元結構
- 1.從“剝削性”城鄉二元結構到保護性城鄉二元結構
- 2.富有彈性的城鄉二元結構
- 3.保護性城鄉二元結構是穩定器和蓄水池
- 五、展望
- 第四章 重建中國社會主義的道統與政統
- 一、中國社會主義的道統問題
- 1.從一些重大理論問題說起
- 2.“三統”歸于“一統”
- 3.中國的社會主義道統
- 二、重新理解“中國社會主義”
- 1.“破碎大道”的三種思潮
- 2.恰切理解“社會主義”
- 3.“中國社會主義”的生成
- 三、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政統
- 1.政道的變革
- 2.人民的自我規定
- 3.無產階級專政
- 4.社會主義的人
- 5.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 四、中國社會主義政統建設
- 1.充分開發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功能
- 2.群眾路線是重建政治性的根本要求
- 3.以組織力帶動教化力
- 4.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 第五章 通往自由之路:社會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一、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的目標
- 1.形式自由和實質自由
- 2.從“異化”到“全面發展”
- 二、唯物主義:喚起人的主體性
- 1.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
- 2.打破歷史的宿命論
- 3.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 三、消除異化:自由聯合的勞動
- 1.自由聯合的勞動
- 2.資本主義改良并未消除異化
- 3.蘇聯的成功和失敗
- 4.中國的探索:公有制+群眾路線
- 5.重讀“五七指示”
- 6.全球金融危機:異化的加強
- 7.走出“低成本勞動力依賴”
- 四、供給側改革:為了真實需要而生產
- 1.資本運動扭曲生產目的
- 2.供給側改革:回歸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 3.公有制:糾正市場失靈
- 4.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五大新發展理念
- 五、福利國家:社會主義的本色
- 1.健康和教育是自由的前提
- 2.西方福利國家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成果
- 3.經濟危機不能歸咎于“福利陷阱”
- 4.社會主義可以避免“福利陷阱”
- 六、全球的危機,中國的機會
- 第六章 超級資本主義及其躁動的21世紀嬰兒
- 一、虛擬化:資本主義的超級泡沫
- 1.虛擬資本主義
- 2.金融社會主義
- 二、信息化:生產力空前社會化
- 1.平臺經濟:資本的空前盛宴
- 2.共享主義
- 3.“新鳥籠經濟”
- 4.平臺企業的公共治理
- 三、智能化:資本有機構成的奇點
- 1.智能資本主義
- 2.充裕時代
- 3.需求成為稀缺資源
- 4.告別“亞當詛咒”
- 四、大分岔與漫長的21世紀
- 后 記 更新時間:2019-09-29 13:24:09
推薦閱讀
- 中國社會改革評論(第1輯)
- 中國夢是什么
-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與對策
- 口述·“對外”的故事
- 中國政府衛生支出風險研究
- 悅讀政策(2015年第4輯)
- 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觀
- 敬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思想產業
- 近觀香港
-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
- 陽泉郊區實踐:政黨中心治理模式的一個詮釋
- 誰是農民:三農政策重點與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選擇(大字本)
- 融合與創新:“一帶一路”軟力量建設研究
- 海峽兩岸協議藍皮書
- 中國立法與人大制度(2002~2016)
- 城鄉結合部的社會樣態與空間實踐:基于C市東村的調查研究
- 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實踐研究:以根據地農民教育為中心
- 法治中國新時代
- 唯改革創新者勝
- 群書治要: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第一分冊)
- 為了前線:全國蓬勃開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
- 民主選舉
- 中國密碼:新時代引領發展的關鍵詞
- 體制轉軌與制度比較
- 創先爭優好黨員
- 上海依法治市2012:實踐探索與理論研討
- 大國形象論綱:近代以來大國的存在方式、核心變量及其形象問題研究
- 科學決策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