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
- 鄢一龍 白鋼 呂德文 江宇 劉晨光 江宇
- 1378字
- 2019-09-29 13:23:48
2.從“私有化”到“國有化”
自由主義究竟給匈牙利帶來了什么呢?匈牙利人在思考,許多匈牙利政黨也在反思和探索,并且反映在議會選舉中。2010年,歐爾班的黨派在議會選舉中大勝,他們主張“非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推行了“非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政策。
他們的一項非常大膽的“非自由主義”政策是:國有化私人養老基金,然后用該基金的資產償付IMF救助貸款以及其他的國家債務,并且也用來使政府的財政赤字降到3%(這3%是IMF要求的赤字水平)。匈牙利的養老基金主要有三個部分:國家養老基金(每月由雇主繳納相當于工資24%的金額),國家“團結”養老基金(每月由雇員繳納相當于工資1.5%的金額),私人養老基金(每月由雇員繳納相當于工資8%的金額)。歐爾班主導議會通過的私人養老金國有化的法案規定,個人可以選擇仍然保持私人養老基金,如此選擇的個人以后將只能依靠私人養老基金中投資積累的財富,而不能獲得國家養老金中的大部分利益,選擇不保持私人養老基金的人以后則可以享受全額的國家養老金。在自由主義風行的時候,私人養老基金給人的光明前景是:私人養老基金在自由市場中的投資會高效率地積累增值,將比國家提供的養老金更好。但在經過了2008年的金融暴風雨之后的2011年,只有3.2%的匈牙利雇員選擇了繼續保持私人養老基金。
通過國有化私人養老基金的金融運作以及其他一些借貸措施,匈牙利在2013年提前償還了IMF的救助貸款,從IMF的強制政策中“解放”出來。歐爾班黨派的人士把這些利用“非自由主義”的政策來求取“解放”的做法稱為“自由之戰”,他們說這是在爭取匈牙利的自由。
匈牙利除了國有化私人養老基金,還國有化了其他一些重要行業,譬如公用事業公司。同時,匈牙利還利用稅收整治一些行業,譬如征收“危機稅”,重點針對的是電信、金融、能源、傳媒,意圖是要幫助政府控制這些對經濟和社會影響重大的行業。對于外資,匈牙利的稅收政策頗具“歧視性”,不僅稅率高,有的還具有追溯力,讓外資在高稅收面前“知難而退”,奪回被外資占據的市場。
匈牙利人飽嘗了被自由的外資控制的“不自由”,為了從外資的控制下解放出來,他們需要有一個凝聚的整體來對抗強大的外力,這個凝聚的整體內部是“非自由主義”的,如此才能夠有足夠的力量。為了加強凝聚的整體的力量,匈牙利實行了一系列“非自由主義”的政治政策,譬如控制了媒體、管制了非政府組織。歐爾班說,在全球化的經濟中能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國家制度不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而是“非自由主義”的制度,像俄羅斯、中國、土耳其、新加坡那樣的。他明言,要把匈牙利改革成一個“非自由國家”(an illiberal state)。
歐爾班的“非自由主義”政策在經濟方面取得了成果:自從2011年國有化了私人養老基金之后,匈牙利的經濟逐漸走出低谷,2013年提前償還了IMF的救助貸款,2014年GDP的增長率為4.2%,大大超過歐盟整體的增長率(1.7%),2015年GDP的增長率達到3.4%,再次超過歐盟整體的增長率(2.3%)。[5]2015年的增長特別引人注目,因為這不僅是在較高基礎上的增長,而且增長中來自消費的部分很大(2014年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投資)。大眾消費的增長表明,民眾的收入狀況改善了,民眾對未來的信心增強了。民眾信心的增強折射出對“非自由主義”理念的認同,而這種認同在選舉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歐爾班的黨派在近年的兩次議會選舉中都得到了大量的選票,獲得了2/3的議席,這使他的各項“非自由主義”的法案能夠不斷地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