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計劃經濟的高效益醫療

在古巴的探索中,一個最醒目的成功亮點是醫療。目前,古巴的醫療體制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譽為發展中國家的楷模:低成本、高效益,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效果好。

古巴醫療的指導原則源于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理念:醫療保健是政府的社會責任,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在這項原則的指導下,古巴建立了典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醫療體制:根據人口來設定所需要的醫生數量,通過醫學院來招募和培養醫生,再把醫生配置到整個醫療系統中去。在蘇東易幟轉型之前,東歐國家的醫療體系也都是“中央計劃、政府撥款”的模式。但在20世紀90年代的轉型大潮中,這種社會主義的醫療體制受到了全面的沖擊和改造: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下滑引起的財政困難,政府急于“甩包袱”;另一方面是出于對“市場高效”的崇信,認為醫療實行了市場化就能提高醫療效率。東歐的很多國家因而進行了市場化醫療體制改革,取消財政撥款,改為繳納保險基金的新方法,還引進了私有化的機制。但是,這些改革并沒有帶來高效率的保健產出,在20世紀90年代上半葉,蘇東的不少國家都出現了人均預期壽命下降的現象,譬如俄羅斯的人均預期壽命下降了3歲。古巴沒有改制,堅持了社會主義的醫療體制,在經濟極度困難的20世紀90年代,雖然很多人營養不良,但由于生病能夠得到及時適當的治療,古巴的人均預期壽命并沒有下降。

古巴社會主義醫療體制中有一個被世界衛生組織極為稱道的亮點,即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初級衛生保健網。古巴建構這個初級衛生保健網并非源于自己的獨創理論,而是遵循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國際衛生界已有的科學共識:抓好初級衛生保健可以高效促進健康水平。雖然這個科學理論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但能夠把該理論付諸實踐的國家非常少。古巴依靠社會主義醫療體制,將該理論付諸實踐,建立了科學的初級衛生保健制度,這項制度的核心是家庭醫生。古巴培養了大量的全科家庭醫生,每120~150個居民家庭就設置一個家庭醫生診所,分配一個全科醫生和一兩個護士,負責這些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保健;還設立了社區聯合診所,以與家庭醫生診所配套,在每15~40個家庭醫生管轄的地區內,設置一個包含多種專科的、全天候服務的聯合診所。家庭醫生的診所不在聯合診所內,直接設在居民社區里,而且醫生也住在診所附近。如此設置是為了讓醫生緊密接觸他所服務的群眾,使他可以進行“全方位”的衛生保健工作。“全方位”是古巴極重視的一項衛生科學原則,強調醫療不應該只針對一個器官,甚至也不應該只針對一個孤立的人,而是要考慮全方位的因素,特別是家庭、社區、周邊環境,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醫療保健效果。

“預防”也是古巴極重視的衛生科學原則,在社區基層配置大量的醫生是為了使預防工作能夠徹底到位,社區聯合診所全天候服務是為了及時治療病人以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預防小病變大病。古巴醫療制度實行社會主義原則,這使它可以擺脫利潤的沖動,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預防治療的安排。是遵循市場規律辦醫,還是遵循科學規律辦醫,在這方面美國和古巴的醫療體制存在鮮明差異。美國診所晚上關門,因為這樣可以減少人力成本以增加利潤,是按市場規律辦事。古巴診所全天候服務,因為晚上是許多疾病的高發時段,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另外,許多人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時間去看一些不是十分嚴重的病,如果晚上不開門,這些人就會扛著小病不去看了,而小病不看是會釀成大病的,全天開門是按科學規律辦事。市場規律總是考慮降低成本,但這成本是從單個醫療機構的角度來考慮的,而不是從社會整體的角度計算。若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計算成本,單個機構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是很可能造成社會整體的高成本、低效益的,這恰恰是美國制度的弊端。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在人均醫療支出方面,古巴比美國低了約95%,但在人均預期壽命、兒童死亡率方面,古巴取得了比美國更佳的效果,美國是高成本、低效益,古巴是低成本、高效益。[4]古巴能夠如此低成本、高效益,是因為它遵循了醫療衛生的科學規律。

在古巴的醫療體制中,醫生資源極其充足,這是古巴通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造就出來的。古巴的人均醫生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遠高于美國,甚至比北歐福利國家中醫生比例最高的挪威都高。[5]充足的醫生資源,不僅使古巴的醫療取得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成功,還幫助古巴在另外兩個重要領域——制藥和外交——取得了較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乌兰县| 曲松县| 红桥区| 紫云| 牟定县| 密山市| 通州市| 延边| 崇左市| 林甸县| 城口县| 新民市| 加查县| 乾安县| 双牌县| 新宾| 东辽县| 长垣县| 湾仔区| 昌邑市| 兴城市| 沂南县| 蒙山县| 仁寿县| 本溪| 长兴县| 南充市| 北辰区| 和顺县| 奉化市| 牙克石市| 偃师市| 汨罗市| 罗山县| 烟台市| 榕江县| 卢氏县| 桐城市| 天镇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