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讓你苦惱的是問題本身,還是你自以為真的想象?你時常因為小事而焦慮?感覺全身病痛?在意他人的評判眼光?覺得伴侶根本不在乎你?認為同事老板總是找你麻煩?……這些問題真有那么嚴重嗎?還是只是“想太多”的你在杞人憂天?在本書中,作者以認知行為療法的技巧和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透過利落又清晰的風趣語言,結合豐富臨床經驗,為我們解釋“想太多”的雙面意義,同時也闡述形成焦慮的心理機制,進而提供一套你我可靈活運用在個人日常生活、職場人際互動、伴侶關系經營等問題上的應對方式。
(新西蘭)格溫多琳·史密斯 ·心靈療愈 ·3.7萬字
生而為人,我們一生都在努力成為想成為的自己,卻總受到各種限制,背負來自生活的壓力,種種的內心沖突真切地存在著,讓我們的心靈出現了裂縫。為了填補裂縫,我們會在內心建立一套讓自己“平衡”的模式,比如自欺欺人地構筑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努力壓抑自己的缺點;一邊逼自己迎合討好,一邊在心里厭惡別人也厭惡自己……但無論是哪種做法,并不能真實地消滅內心的沖突,只會造成新問題的出現。本書集合了霍妮對人格分類、各種形式的內心沖突及人格健全探討的畢生精華,不僅展示霍妮了對人格結構驚人的洞察力,也涵蓋了所有人格類型,無論年齡、階層還是職業,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人格原型,看清自己內心存在的沖突,對號入座。此外,霍妮更引導讀者在審視、洞察與反思中追求內心秩序的安寧,為讀者提綱挈領地指出了化解內心沖突的方案,收獲心靈的快樂、智慧與寧靜,找到一條坦蕩無畏的生活之路。
(美)卡倫·霍妮 ·心靈療愈 ·9.6萬字
在生命的某個時刻,你是否懷疑過自己值不值得被愛?是否在取悅別人的過程中壓抑或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是否經常因承受壓力而焦慮不已,再也無法通過文字或語言進行排解?研究表明,圖畫是身體與大腦交流的首要途徑,并且是所有個體與生俱來都擅長的一種內部語言。因此,即使你沒有藝術天賦或繪畫經驗,最簡單的點、線、面組成的涂鴉也能傳達你內心的聲音。打開《心理畫》這部療愈數百萬人的涂鴉書,使用芭芭拉和蘇珊開創的涂鴉日記——通過涂鴉、圖畫和圖像的方式記日記,投入為期六周的練習,不但可以幫助你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需求,看清困擾自己的創傷和問題,而且還能發現癥結的根源,找到治愈和修復的方式。在這部既有理論依據和實操步驟,又有大量涂鴉作品的書中,任何人都可以獲得滋養靈魂的內在智慧,并最終認識到我們沒必要去討好每個人,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我們活著的目標就是成為最好的自己,進而讓這個世界對每個人而言都變得更好。
(美)芭芭拉·加寧等 ·心靈療愈 ·9.2萬字
這是一本神經癥患者自身經歷的分享之書,一本如何與抑郁的靈魂和解之書;這是一場直擊靈魂深處的自我對談,這是一段由內而外改變自我的思辨之旅。當我們的情緒陷入低潮,被抑焦慮所控制而無法自拔時,我們用偽裝來掩飾自己的孤獨和無助,我們在“自戀”和“自厭”之間痛苦掙扎,我們在虛無的幻想中生出真實的恐懼,我們一次次準備行動,卻一次次以失敗告終,導致內心精神的破產……我們不能幸免所有的苦難,但可以通過破除固化思維、培養思辨思路,擺脫環境的負面暗示,回歸生命本身。
王建平 ·心靈療愈 ·12.2萬字
這是一本神奇的心理學讀本,能給幫助讀者快速治愈自己心靈的創傷,讓封閉已久的心重新打開,并獲得人生的成功。活在當下,我們難免要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公平,讓我們的心變得疲憊和焦慮,甚至陷入痛苦的深淵。如何治愈我們受傷的心,如何喚醒積極的情緒,實際上已經成為多數都市人必修要去思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你一個思維的原理——正向思考,一旦你擁有它,就像擁有一種魔力一樣,可以盡快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走上成功。
萊恩 ·心靈療愈 ·11.5萬字
壓力會帶來焦慮,令人沮喪、消極,失去生活目標。如何在高速運轉的社會中阻止壓力的蔓延,一直是全球性難題。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唐·約瑟夫·戈韋對此有獨到見解。戈韋跳出了對壓力的傳統理解方式,從4個步驟,14個具體練習入手,讓人們覺察消極情緒、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從而提升控制感,快速恢復精力,擺脫焦慮與壓力的侵擾。本書曾幫助過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心理高危人群,在消除高壓工作場所的壓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美)唐·約瑟夫·戈韋 ·心靈療愈 ·9.2萬字
從釋放情緒開始,緩解身體疼痛,創造健康、豐盛、快樂的生活。作者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的疼痛緩解方法和步驟詳細的敲擊方案,手把手地教你通過敲擊9個部位,釋放被壓抑、被隱藏的情緒,有效緩解慢性疼痛。作者將幫助你從表面的疼痛,逐步深入探究疼痛產生的原因,努力挖掘出疼痛背后每一層面的情緒。你將學會許多疼痛療愈技巧,例如:釋懷過去、處理憤怒、建立個人邊界、正視醫生診斷結果等。跟隨本書練習,不僅能夠有效處理短時和長期疼痛問題,還能與自己、身體和生活建立新的聯系,活出自在的理想人生。
(美)尼克·奧特納 ·心靈療愈 ·12.8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完整性體現為覺醒,體現為全然的覺知。覺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暫停一刻,就一刻,然后“墜入”覺醒。就在此刻,“當下”的永恒時刻,是我們能夠真正擁有的時刻,你都已經足夠好、足夠完美。
(美)喬恩·卡巴金 ·心靈療愈 ·8.2萬字
遭受過童年創傷的人,在成年后會面臨諸多問題的困擾,如過度的自我批評、忽視自己的需求、賭博、酗酒、吸毒、性行為不檢點、人際關系混亂、做出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行為等。其實,這都是羞恥感在作祟。羞恥感是個體在遭到虐待后產生的一種自然反應,并且是各種虐待的核心,它深深貫穿于受害者的觀念和行為中。《這不是你的錯》深入探究了因童年創傷引發的羞恥感的具體表現形式及其對受害者造成的影響,在理論和實踐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治療童年創傷受害者的貝弗莉·恩格爾創設了同情自愈項目,此項目結合了有關自我同情、同情心和羞恥感的開創性研究,其特定的流程和專門的訓練可以讓童年創傷的受害者減輕或消除自身的羞恥感,不再沉淪于過往。這是一本操作性很強的自愈手冊,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創傷引發的羞恥感的折磨,本書將帶你踏上逐步克服羞恥感的旅程,教你用一雙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雙不被“我低人一等、殘缺不全、毫無價值、不值得被愛”等觀念蒙蔽的眼睛。
(美)貝弗莉·恩格爾 ·心靈療愈 ·12.2萬字
本書記述了作者因聲帶受損導致夢想破滅并在整個青春期被抑郁癥陰云籠罩并成功走出抑郁癥的故事。作者在與抑郁癥抗爭的過程中沉沉浮浮五年,久病成醫,他希望把成功走出抑郁癥的經歷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走出陰霾的速度可以快一點、受苦的時間少一點、擁有的快樂時光多一點,希望社會多一些關愛分享給情緒出現問題的人群,幫助他們早日痊愈。
周思成 ·心靈療愈 ·6.2萬字
為什么總是感覺不幸福?為什么越努力就越焦慮?為什么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我們努力活成別人告訴我們的“應該”成為的樣子,卻離真正的自己越來越遠。本書帶領讀者穿透種種思維和慣性的迷霧,重新思考真實的自我和人生的意義。唯有強大的心智,對自身、對外界的深刻認知,才能夠令我們在無常的生活中擁有內在的穩定和幸福的能力。
風墟 ·心靈療愈 ·8.8萬字
本書包括中小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概念、特點、主要咨詢理論、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診斷與技術、發展性咨詢、矯治性咨詢、團體輔導、測量技術以及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模式等內容。全書編寫注重基礎,具有鮮明的實用性、新穎性和時代性,可作為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常識讀本,也適合在校學生和從事中小學生教育工作的教師、家長以及輔導員等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仝德記編著 ·心靈療愈 ·10.8萬字
你是否聽過內在小孩?這是一部開始這一切的經典書。1987年,查爾斯·L.懷特菲爾德突破性地創造出內在小孩這個概念,意指我們自身真正活著、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并且十分愉快的那部分,正式開啟了內在小孩的運動。本書講述了內在小孩怎樣在創傷和喪失中迷失,又怎樣去療愈。我們可以治療成年生活中的恐懼、困惑和不愉快。出版18年,銷售超過100萬冊,本書是心理學領域的經典銷售書籍。并且如今比1987年出版時更具現實性。最近的大腦研究,尤其是關于兒童成長中創傷對大腦的影響,已經證實了懷特菲爾德作為精神病學家的直覺理解。
(美)查爾斯·L.懷特菲爾德 ·心靈療愈 ·7.8萬字
給遭受語言暴力卻頭腦空白、無力解脫的你。職場上,突然收到一些無理的要求、無端的指責。愛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自己明明窩火卻難以還言。朋友打著“為你好”“和你關系親近”的旗號,話語反倒更傷人。父母有心無心的一句句話,明明是最不想從他們嘴里聽到的。……被這樣的語言暴擊,當時上頭,事后后悔,感覺自己也不禁變得尖銳起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語言暴力是指言語上的指責、嘲諷、說教、打斷、否定或者隨意地評價。”你是否也遭遇過這樣毫無道理的傷害,被人激得頭腦充血、張口結舌,卻只能自己憋出內傷?日本超人氣心理咨詢師大島信賴結合大量案例,從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幫你分析原因,從改變思維觀念到付諸行動,拒絕語言暴力,免疫毫無道理的傷害!在人際關系中游刃有余!真正做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日)大島信賴 ·心靈療愈 ·4.2萬字
情緒心理科普!集本土臨床案例與有效干預方法于一體,壹心理創始人誠意推薦!真正困擾我們的,并不是負面情緒本身,而是我們看待情緒的方式。國內原創專門處理情緒問題的心理作品,接地氣,戳痛點。內容集情緒科普及日常管理辦法于一體,易讀、實用。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默不作聲的,逃避和壓抑情緒已經被默認為“成熟”和“情商高”。然而,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中,人很容易有抑郁、焦慮傾向,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身體疾病。壓抑和控制并不能讓負面情緒真正消失。每種情緒其實都代表著不同的心理需求。比如,憤怒是在我們面對傷害和威脅時,進行自我保護的需求;嫉妒是當我們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時,想要提升自我的需求……在這本書中,情緒管理專家清流結合多年經驗總結,從專業心理學角度闡釋了各種情緒的起因、表現和管理辦法,教我們如何與情緒溫柔相處,做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同時,也幫助我們學會如何理解和接納他人的情緒,以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清流 ·心靈療愈 ·8.6萬字
為什么有些人在經歷失敗或重大變故后便從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卻可以乘風前進?面對創傷,外在的物質永遠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只有內心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閱讀這本書,無論你正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如何深陷泥潭,它都能幫助你向內尋找復原力,從每一次的挫敗中學習與成長。
留佩萱 ·心靈療愈 ·7.4萬字
普通人找回生活節奏的自我療愈之書。讓活得有點累的你,真正敢說“沒關系”。想控制體重,卻管不住嘴,邁不開腿;想規律作息,卻控制不住熬夜刷視頻;想理性消費,卻忍不住買買買;想努力工作,卻不由得嘆氣吐槽想離職;……你以為是自己不自律?其實是外在環境引發了我們的“舊傷”。識別焦慮、憤怒、擰巴、崩潰等情緒的根源,找回生活節奏,維持身心平衡。
肖雪萍 ·心靈療愈 ·9.3萬字
本書從一個前焦慮癥患者、現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展示了真正解決內心恐懼、焦慮的方法。在書中你將看到恐懼的成因、恐懼對個體的獨特意義、恐懼的覺察與應對,如何將負面信念轉換成積極信念等,作者詳細闡述了不同層次的恐懼心理,并提供了50余個基于心理學、神經科學原理的心理練習,用切實的方法帶領讀者認識恐懼、覺察恐懼、接受恐懼,最終擺脫恐懼,面對自己的真實需要,過上真正無所畏懼的幸福生活。
(德)馬里厄斯·格羅漢斯 ·心靈療愈 ·4.5萬字
《養育你內心的小孩》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講述如何與自己相處的心理學著作。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叢非從,用十年的線下咨詢和教學心得,從安全感、自由感、價值感、意義感、親密感五個角度切入,36篇文章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層層推進,娓娓道來,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犀利直接的觀察,一舉擊碎生活中反復出現的負面情緒,直指情感關系中常見的疑難雜癥,帶領你直探內心需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孤獨的內在,你就會發現那里有一個無助的自己,不知道該怎么獨自生活。做內心強大的自己并不是硬撐,硬撐是很孤獨的,是一出假裝強大的獨角戲。當你真正傾聽自己、從自己內心的角度思考問題,你就走上了獨立、強大、自主之路。這個世界會扔給你各種問題,你缺少的從來不是方法,而是底氣。本書以配有大量的真實咨詢案例,如同面對私人心理咨詢師,幫你看到躲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相信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不相信自己的痛苦可以輕易消散……我們只能通過內心感受來理解自己,同樣的,只有內心感受是專屬于我們個人的經歷。感受到痛苦意味著變好的可能,只要你愿意面對真實的自己。總是喜歡挑毛病,總是躲避親密關系,總是覺得很憤怒……一切負面情緒,只是在提醒你,內心的需要還沒有被滿足。與其學習很多技巧,不如從翻開這本書開始,陪自己內心的小孩長大。
叢非從 ·心靈療愈 ·11.9萬字
人類的心理活動有一個共同之處: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我們早年受過的心理創傷有明顯的侵犯,如身體虐待;也有隱形創傷,如在要求嚴苛的環境中長大、毫無預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緒被忽視,等等,在成長過程中重復發生并累積起來,逐漸摧毀我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心。曾經壓抑的創傷和沒能釋懷的過往,在相似的情境下會被喚醒,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這時我們的行為或話語,很容易傷到我們最親近的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我們會不自覺地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作者指出,人是關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討人類關系復雜性的同時,從深度的自我探索開始,修復內在的依戀模式,進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與認知自信,培養共情能力,讓我們在當下與未來更好地經營關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個人都有療愈自己的能力。
(西)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心靈療愈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