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由于年幼的孩子語言發展有限,有很多感受和想法往往不知道如何表達,因此在與同伴、老師及家長相處的過程中總會出現諸多問題。本書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來講述如何與幼兒溝通,包括心理溝通、情感溝通、語言溝通、行為溝通,如何溝通心情、事情等,以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發育和成長,以利于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方聆 ·兒童心理 ·9.9萬字
一本專門描述兒童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及其真實需求的兒童心理學普及類讀物。全書用國內外的兒童心理學理論解釋兒童身上所體現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義,旨在給予家長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溝通方面更加科學合理,特別是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問題解決都給出了一些參考建議。全書用作者接觸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內容具體,語言通俗,寓理論于實踐,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舒童 ·兒童心理 ·16萬字
在本書中,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結合自己多年來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歷,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結、社會興趣、環境的變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對性別角色的認識等方面。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的視角出發批判了遺傳決定論的觀點,認為沒有問題兒童,只有缺少正確引導的“生活失敗者”!阿德勒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有助于父母和教師理解孩子的行為,引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2.9萬字
本書是溫尼科特論述兒童情緒發展過程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本了解人類心理成長過程的很好的入門書籍,尤其適合新手父母和老師、兒童心理愛好者閱讀。本書聚焦于人類生命早期,對母親與嬰兒的互動細節做了深度剖析,由母嬰關系延伸至人格的早期征象、養育過程中非語言交流的本質等問題,深入淺出地呈現了嬰兒的需求與沖動、嬰兒對哺乳過程的理解,幫助母親清晰在哺乳過程中的障礙與常見困難,樹立做母親的信心。這些問題對于幫助母親了解孩子、認知自我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英)唐納德·溫尼科特 ·兒童心理 ·5.6萬字
本書是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論述兒童人格發展和教育觀念的一本經典著作。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是他所有行為的根源。因此,父母、老師應幫孩子了解其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孩子塑造影響其一生的生活風格。基于這一目標,阿德勒認為,解決孩子說謊、打架、暴躁、懶惰等問題行為的關鍵就在于了解其整體的人格,并給予同情、理解、關愛和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懲罰。為此,我們要通過提高孩子面對工作的課題、交友的課題和愛的課題的能力,來培養孩子積極、自信、樂觀、堅毅的品格。本書不僅能幫家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而且對培養出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非常有啟發。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1萬字
兒童教育的關鍵在于家庭教育,家庭無疑是孩子的啟蒙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承擔著對孩子的“教育”責任,應深諳兒童教育心理學。本書以生活中常見的教育故事為案例,輔以心理學理論分析,深入淺出地闡述兒童教育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通俗易懂,是各位關心兒童教育的父母不可缺少的學習指南。
蔡萬剛編著 ·兒童心理 ·8萬字
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形成于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著手。因此幫助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兒童的首要和核心問題。阿德勒反復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兒童自信、勇敢、獨立、堅強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與集體合作的能力。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1.8萬字
本書為2004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處境不利兒童心理發展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成果。離婚對孩子到底有哪些消極影響?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心理發展、行為養成又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如何做才能幫助單親小孩健康成長?本書從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角度與方法,觀察、解析中國離異家庭兒童群體。了解他們的心理發展現狀,直面他們的生存困境,解決與探討他們的發展資源,為家庭離異兒童的成長、教育、心理疏導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議。本研究采用量化與質性雙重研究方法,既有定量數據,亦有個案分析,全書充滿科學嚴謹之風的同時,亦飽含人性關懷。
申繼亮 ·兒童心理 ·10.1萬字
逆反期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是孩子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如果孩子出現了逆反行為,父母應保持平和的心態,用積極的態度、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本書列舉兒童逆反期的種種行為,以生活化的案例,佐以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引導父母了解逆反期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努力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萬剛編著 ·兒童心理 ·7.9萬字
本書為2004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處境不利兒童心理發展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成果。經濟資源稀缺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城市貧困家庭如何創立更有利的教養環境?逆境成長的孩子具備哪些心理特質?本書從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角度與方法,觀察、解析中國城市貧困家庭兒童群體。了解他們的心理發展現狀,直面他們的生存困境,解決與探討他們的發展資源,為逆境中成長兒童的成長、教育、心理疏導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議。本研究采用量化與質性雙重研究方法,既有定量數據,亦有個案分析,全書充滿科學嚴謹之風的同時,亦飽含人性關懷。
申繼亮 ·兒童心理 ·11.4萬字
作者杭海以一位自己孩子的父親的眼光與經歷來描述一個普通孩子的涂鴉所帶來的問題、發現、喜悅以及某種程序的思考。太極拳的動作剛柔相濟,變化莫測,五歲時杭大川以極簡的筆法生動地表達了一個個太極拳的瞬間意象,面對太極拳一系列復雜而連貫的動作,兒童究竟看見了什么,記住了什么,又是如何將其心理意象轉化為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形意兼備的簡化圖形?這樣的問題尚未有明確的答案,科勒(格式塔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曾說過,心理學還是一個娃娃。
杭海著 杭大川繪 ·兒童心理 ·3萬字
《兒童焦慮心理學》介紹了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心理學家對焦慮心理的認知和觀點,從本質上分析兒童出現焦慮心理的原因,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說服力。并且分別從特殊恐懼、社交恐懼、強迫癥、分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創傷后應激障礙、恐慌癥、失眠等方面解讀兒童的焦慮心理,結構嚴謹,條理分明。另外,在理論之外,還特意精選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很好地解決了理論過于枯燥、晦澀的問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各種不同的兒童焦慮心理的表現。理論和實際的完美地融合,相信可以給讀者帶去良好的閱讀體驗。
周一凡 ·兒童心理 ·7.6萬字
孩子沒有說出口的話,往往是最需要我們去傾聽的,而這些看似沒有說出口,其實已經由他們的行為表達了。如何透過孩子表面的行為,看見他們的內心?謝依婷醫生通過溫柔的筆觸,將20余個傷痕累累的孩子的生命碎片寫成這本書,帶著我們一起傾聽孩子們無聲的吶喊,逐漸明了:大人眼中無關緊要的小事,可能是令孩子窒息的壓力;大人不理解的情緒波動、行為變化,正是孩子釋放的求救信號——“請你們真的了解我!請你們好好愛我!”這樣才能看入孩子受創的心,找到傷的源頭,從而理解、接納孩子,讓他們更有力量地成長。
謝依婷 ·兒童心理 ·7.9萬字
《兒童逆反心理學》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熟悉的、生動的案例故事和通俗易懂心理學知識,揭示了關于兒童逆反心理中的奧秘,破解孩子健康成長中的密碼,幫助父母們正確處理孩子逆反心理中所反應的種種問題行為,使父母不再為孩子的說謊、撒潑、厭學、對抗、懶床、不睡覺、不吃飯、拖拉等而苦惱。希望父母們掌握了本書中的不打不罵的溫暖教養方法,就能在家庭教育中如魚得水,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自信、有同情心、有安全感和創造力的優秀兒童。
珊瑚海 ·兒童心理 ·7.7萬字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阿德勒作品中僅有的一部家教類著作,是讓萬千父母和教師受益終身的養育經典。阿德勒認為,世界上沒有問題兒童,只有缺少正確引導的孩子。本書指出兒童出于各種原因會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師的支持與引導,從而養成自信、獨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出發,解析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如害羞、說謊、尿床、打架、口吃等行為背后的心理成因。在教育過程中,父母和教師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給予正向的關注,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幫助他們更有勇氣面對人生的挑戰,從而獲得更大成就。
兒童的心靈是世界上最純凈的水晶,也是蘊含著無窮寶藏的寶庫。他們每種行為的背后都蘊含著特殊的心理密碼,需要大人們去用心挖掘。《兒童行為心理學》通過對兒童愛哭、善變、沖動、不專注、獨占欲強、愛鉆牛角尖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最為普遍的兒童行為案例的分析,為你一步步揭開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學秘密,同時從情緒掌控、人際關系培養、心理透視、自控力培養等八大方面入手,為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異常行為,引導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提出了最中肯、實際的意見。
牧之 ·兒童心理 ·7.6萬字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關系著孩子的一生。幼兒階段是養成生活和語言習慣的關鍵期,青少年階段是養成情緒情感和人際關系習慣的關鍵期,如何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發展要求幫助孩子形成必不可少的優良習慣,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本書從認知觀念、環境、自我調節和人際關系4要素出發,針對生活、思維、表達、學習、社交、課外活動6大領域,列舉了39個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頑固陋習,并針對性地分析了不良習慣下孩子潛藏的心理需求,提出了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從孩子自身和環境兩方面塑造孩子的優良習慣,激發孩子向上的力量。
李進林 ·兒童心理 ·10.6萬字
本書是由心理學家阿德勒所撰寫的關于兒童心理和教育方法的著作,這是一本指導教育者幫助孩子建立人生勇氣的指南。他用具體案例分析兒童的特定行為,從根本上識別孩子的困境,為孩子擁有健全、積極、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礎。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真正的進入孩子的內心,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自卑與超越”,給予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引導,從而養出正向、自信、有能力的孩子,讓孩子有勇氣面對成長中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逐漸破除與孩子之間的隔閡,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朋友。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0.4萬字
有時,孩子的行為莫名其妙?但其實每個行為背后都潛藏著孩子真實的心理需要。有時候父母可以蹲下來,試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會發現孩子的需求其實很簡單。本書通過孩子的肢體行為、語言行為、學習行為、社交行為等日常行為,以生活中常見的教育問題為案例,佐以科學理論的分析及指導,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兒童行為的心理秘密。
蔡萬剛編著 ·兒童心理 ·7.8萬字
《蘭花與蒲公英》是托馬斯·博伊斯博士編寫的教育學筆記。全書十個章節,共計17萬字。書中收錄了他與妻子四十余載的兒童發展研究成果,對于預防和治療青少年抑郁癥、焦慮癥、多動癥等疾病有卓越貢獻。《蘭花與蒲公英》的書名源自于瑞典諺語中的“蒲公英兒童”。人們借用蒲公英的頑強、堅韌、百折不撓的生命里,比喻那些茁壯成長、不畏逆境的兒童。所謂的“蒲公英兒童”之所以不為逆境所困,是因為他們對周遭環境的變化并不敏感。由此,博伊斯創造出了另一個頗具詩意的術語——“蘭花型兒童”,專門用來描述那些有著過人天賦,卻對環境變化極度敏感,需要特殊呵護、教育、引導的孩子。
(美)W.托馬斯·博伊斯 ·兒童心理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