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6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9)
- 第75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8)
- 第74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7)
- 第73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6)
- 第72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5)
- 第71章 他人對曾公的評價(4)
第1章 原序
衡陽何君貽焜,自北平師范大學,書抵長沙,寄所為《曾公國藩評傳》目錄,屬予審正,且曰:“焜之知讀公書,啟自先生,愿得一言敘首。”嘗考古今巨人,所以能立身濟物、傳聲無既者,特視其志與學耳。
公自幼受書,慨然有志于經國宰物之大;及官京師,有倭艮峰、吳竹如、唐鏡海諸先生與之游;取友鄉邦,有賀耦庚、羅羅山、左季高、劉孟容諸君子為之輔。此人皆以絕特之資,究洛閩之緒,相與修性立教,激厲徒眾,以遏天下之狂流。
公乃畜德而窮思,博綜而廣術,樹德則追周、孔,自苦隱師禹、墨,持法竊用申、韓,善處功名之際,乃因黃、老。故公之學,其大者出于禮經,而百家偏勝之術,亦時取之于集事。其余宋儒,篤崇伊川、紫陽,而于象山、姚江之說,曾不曲徇世議、輕事非詆。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此公所由能定當時之難,赫然為近代英賢之宗,而上與葛、陸、范、馬諸人比烈也。
自公之薨,其門下士合肥李公鴻章負重當國,李公智略過公,而學術弗如本師。延及清亡,泯泯棼棼,在勢者或瞢于圣道之要,受治者罔獲蒙賢者之澤;甚且誣謾前修,獷悍寡倫,事始自于拘儒,禍遂中于家國,此憂時之貞士所深閔也。
貽焜昔學于岳麓,予觀其文詞,嘆為湘士之英。別六七年,多事通人,所業日進,遂能輯述故事,匯成此編,用力可謂勤矣。抑予尤望貽焜因曾之書,深求賢愚之業,蘄能出所學以康斯世,無第效今方聞士,纂述書冊以自嘩也。
中華民國廿六年一月一日長沙李肖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