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7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難忘的黃金時代 ——青年時代的回想
- 五六十年代北大校園生活瑣憶
- 刻骨銘心的幾本書
- 五四時期的北大人 ——紀念恩師楊晦先生100年華誕
- 回憶馮至先生
- 回憶魏建功先生
- 回憶王力先生講課
- 王力先生談學習與寫作
- 懷念鐘敬文先生
- 真正學者的楷模 ——沉痛悼念季羨林老師
- 耿直無私,堅持現實主義 ——懷念吳組緗先生
- 聽吳組緗先生說老舍
- 老舍先生與民間文藝
- 許地山善講笑話
- 林庚先生談民歌與新詩
- 深切懷念陰法魯先生
- 追憶王瑤先生
- 回憶愛國詩人彭蘭教授
- 懷念呂德申老師
- 多面統一的學者吳小如
- 樸實認真,嫉惡如仇 ——憶徐通鏘同志
- 與紹棠在北大的日子
- 劉紹棠鄉土文學的藝術魅力
- 鄉土文學與藝術規律
- 馬約翰印象
- 1957,北大雜憶
- 兩極的愛情
- 草棚大學第一課
- 《歌謠周刊》創刊60年紀念會
- 回憶北大民俗學會
- 紀念北大民俗學會成立五周年
- 啊,北大雄風! ——北大《歌謠周刊》70年有感
- 我的創新與立體思維
- 民俗學的命運
- 第一個參加國際學術組織
- 回憶李福清院士
- 國際友人的中國情結令人難忘
- 捐獻民俗文化藏書儀式上的講話
- 北大遇仙記
- 歌唱的幸福 ——慶祝北大教授合唱團成立15周年
- 八十感懷
- 走向世界 為國爭光
- 新華賦
- 井岡四詠
- 致天安門前的哨兵
- 北大賦
- 未名湖之歌(應征“新校歌”)
- 黨啊,我的母親
- 題照
- 愛人在遠方
- 愛情是什么?
- 禮炮
- 給大姐
- 揚州火車站
- 夏天進北大東門
- 蟹島噪音
- 生命之光
- 為什么笑口常開 ——給女兒的信
- 與金煦通信 ——關于立體描寫
- 段寶林教授榮獲國家級大獎“山花獎”
- 段寶林教授獲意大利“彼得獎”
- 將中國研究成果帶到國際 ——段寶林喜獲意大利人類學研究“彼得獎”
- 段寶林獲柏拉圖獎等國際大獎
- 美國馬克·本德爾教授對《中國民間文學概要》的書評(譯文)
- 辛勤創造的六十年
- 鐘情民間文學 ——記國際人類學“彼得獎”東方第一得主段寶林
- 段寶林:以熱心腸做冷學問
- 北大日記選錄 (1954—2002)
- 段寶林自寫年譜簡編 更新時間:2020-10-23 10:57:18
推薦閱讀
- 偽滿時期“滿洲”朝鮮人文學研究
- 清代杭州駐防文人詩歌研究
- 論茅盾的生活與創作
- 社會轉型與中國當代城市小說
- 人間詞話
- 現代詞學的起源
- 中國古典學(第二卷)
- 乾嘉文學思想研究(1736-1820)
- 見字如來
- “先鋒”與“民間”:20世紀中國文學話語研究
- 計量文體學導論
- 巨石之下:索爾仁尼琴的反抗性寫作
- 莫言作品解讀
- 東南亞漢學中的上海文學研究
- 學理與詩意的探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論叢)
- 世界文學名著講話
- 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的譯介、傳播與接受研究:以楊憲益英譯作品為個案
- 清初計東文學活動與文壇生態
- 滿族小說與中華文化
- 當代西方文論的政治轉向研究
- 文體·文事·文學史:中古文體學研究
- 現代牧歌: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研究
- 中國詩歌研究史(漢代卷)
- 閱讀整理學
- 袁犀作品集(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
- 李國文樓外說紅樓
- 楊絮作品集(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
- 身體·歷史·都市·民族:新時期女作家群論
- 穿越傳統的歷史想象:關于新歷史小說精神的文化闡釋
- 事象與事境:中國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