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將生活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各類心理異常現象和行為一網打盡,對一些人格障礙患者、心理障礙人士、認知行為本能障礙人士、性變態心理人士、精神分裂癥病人、神經癥患者以及各種“癖”愛好者等“非正常”人類做了精準而有趣的分析。通過種種心理異常現象和行為,揭露人類心理背后隱藏的無窮奧秘。同時,書中還講授了各種非正常心理和行為的矯正、治愈方案,幫助人們走出心理的陰霾,獲得健康、陽光、美好的幸福人生。
牧之 ·百科 ·16.7萬字
《抑郁癥宣泄療法》共分為三篇,上篇論述了宣泄抑郁、平衡壓力、調暢氣機法,以及怎樣使體內的陰陽氣血處于動態的平衡狀態,從而表現出健康的活力;中篇論述了通過情緒、行為進行宣泄釋放抑郁,如唱歌宣泄、跳舞宣泄、傾訴宣泄等;下篇論述了怎樣進行心理平衡的宣泄,如愛心、感恩、節儉、慢節律等。
李增黌 ·百科 ·11.8萬字
本書是一本心理學通俗讀物。為什么我們會拖延?我們對拖延癥了解多少?我們能夠克服拖延的習慣嗎?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講述了拖延癥產生、發展、肆虐的來龍去脈,也講述了如何擺脫拖延癥,變成雷厲風行的行動派。
呂楠 李志丹編著 ·百科 ·12.6萬字
FBI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執法機構,它在打擊犯罪和恐怖活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功赫赫。FBI行為分析專家研究發現:細微又真實的身體反應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經過長時間的進化、遺傳,最終繼承下來的本能反應。FBI行為分析專家將這些不會“作假”的身體反應,整理成了具有典型意義并且能夠用來洞察人心的解讀技巧,并使用高科技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最終提出了被心理學界認可的“心理分析術”。本書以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將FBI洞察人心的“心理分析術”全數倒出,學習本書中所講的知識,不僅會改變你看待問題的視角,幫助你洞察人心,起到保護自己、改善人際關系的作用,還可以賦予你預測他人行動的超能力。
許大鵬 王利利 ·百科 ·13萬字
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可以使您與他人的交往變得順利。也許,還能由此成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僅如此,您還會發現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實自我,從而進行自我啟發。
傅靜 ·百科 ·6.4萬字
許多人以為,成功是由偶然和運氣造成的,其實不然,它是由真理和定律決定的。人類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運用那些普遍存在的真理和定律而取得的。這些定律被稱為“成功背后的經典”。它們旨在告訴人們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在這些定律中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心理學定律。文德編著的《微心理(讓你在第一時間獲得成功的N個心理學定律)(精)》從心理學角度著手,精選了數十個神奇而經典的定律,包括墨菲定律、木桶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蘑菇定律、破窗效應等。每個定律都是千百年來世界優秀心理學家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是被實踐反復驗證了的絕妙真理,也是我們必備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法則。它們能幫助我們看清復雜世界背后的真相,更深刻地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本質,洞悉成功人生的方略。你會為拿到這本書而慶幸不已,它將讓你告別昨日乏味的生活,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文德編著 ·百科 ·18.5萬字
本書針對如何進行交流,運用了大量案例,旨在生動有趣地向大家介紹各種交流技巧。從在交流時如何擬定話題,營造交流氛圍,以及如何助推聲勢等開始,到怎樣在交流中運用各種交流手段,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引導對方透露更多自己的信息,或者激發對方的講話欲望,本書都有涉及。同時,告訴大家要讓自己的言談恰到好處,這樣既能維護他人的尊嚴,取得他人的信任,又能達到溝通的目的。總之,能使溝通順暢交流,達成所愿,可以使我們為日后的人際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
金圣榮 ·百科 ·10.1萬字
在這個充滿喧囂與誘惑的現實生活中,用正向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理念,去克服攀比心、虛榮心和嫉妒心,從而凈化內心獲得自由,活出自然輕松的自我,擁有自尊自愛的品位生活度過幸福的一生。我們將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是困頓在攀比、嫉妒和虛榮之中?還是要打破束縛,讓生活充滿無限可能?其實,我們應該理智面對當下浮躁的社會,走出攀比和虛榮誤區,才能多一些平和、多一些淡泊、多一些知足,從而獲取更多的幸福。
李少聰 ·百科 ·12.8萬字
在本書中,將從認知的改變——結識正能量、情緒的控制——掌握正能量、意志的打造——修煉正能量、思維的轉換——開啟正能量、自我的探索——尋找正能量、事業的拼搏——制造正能量、拒絕負能量——保護正能量等十個方面,對如何培養您的正能量進行詳細的闡釋,希望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改變!
楊珊珊 ·百科 ·12.4萬字
你情緒低落,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嗎?你覺得自己很糟糕,毫無價值嗎?你感覺疲乏,想睡卻徹夜失眠嗎?你內心自卑,害怕麻煩別人嗎?你整日不想說話,拒絕社交?……如果你有這些感受,你可能正在經歷抑郁。這是一本陪伴泛抑郁人群的心理故事讀物。2018年1月,作者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康復過程中目睹和傾聽了許多抑郁患者的故事,深受觸動,康復后她創辦了抑郁研究所。書中記錄了16個打動人心的抑郁故事,他們有年輕創業者、產后媽媽、當紅網絡主播、富二代、留守兒童、家暴和性侵受害者等。他們講述自己真實抑郁經歷,從患病到康復,希望這些故事,能帶給你勇氣和力量!書里還收錄所長近3萬字的抑郁日記,真實還原了她患病期間的崩潰與掙扎,讓更多人了解抑郁的真相。有數據表明我國泛抑郁人群多達1.8億人,抑郁癥患者達9500萬,抑郁也許每天都在你身邊發生。所長說:“別放棄,我們一起活到好事發生的那一天!”這個世界總有一萬種方式讓我們再次愛上它,愿做黑暗中溫暖你的一束光。
所長任有病 ·百科 ·12.6萬字
精神分析學說是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20世紀初創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為神經病學家和精神科醫生來從事研究的。其研究對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癥患者。他發現歇斯底里癥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內在的心理因素。他將這種存在的心理因素歸結為兒童期被壓抑的性意識,并由此創立了“無意識性本能學說”,認為神經癥的發作就是性意識的長期壓抑最后總爆發的結果。弗洛伊德將他的發現加以總結,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最富創見的心理學說,并將這一學說全面推廣到哲學、社會、宗教、文化領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奧)阿德勒 ·百科 ·13.1萬字
數字時代,我們比身處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時代都更容易上癮。上癮不只與毒品、酒精、藥物等物質有關,更加隱蔽、不易被覺察的是行為上癮——做了之后感覺不錯,情不自禁還想做,哪怕這些行為長期來看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傷害,如暴食、過度消費、沉迷手機等。行為上癮給人帶來的傷害,絲毫不亞于物質上癮,它讓人飽受愉悅與厭惡并存的撕扯之痛。《用心理學拯救行為上癮》從神經生物學和腦科學入手,解釋了上癮的生理原因,剖析了“欲罷不能”背后的心理機制,讓讀者對行為上癮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提高對誘惑因素的覺察力和免疫力,同時反向利用上癮機制,用全新的“無害行為”來替代之前有害的成癮行為,重獲對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權。
張霞 ·百科 ·8萬字
當人們想要提高溝通能力、與他人拉近關系時,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表達能力的提高上,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人,而溝通真正的關鍵在于傾聽。善于傾聽,就能贏得他人的好感,讓他人愿意和我們聊天。本書基于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結合輕松易懂的漫畫、工作與生活中的大量對話示例,講解提高傾聽能力、改善人際關系的實用技巧。阿德勒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用對方的眼睛去看,用對方的耳朵去聽,用對方的心去感受”,在和人相處時,用共情的、貼近對方的方式去傾聽,就能拉近關系、讓對方向你敞開心扉,從而加深信賴,擁有真心的交流。
(日)巖井俊憲 ·百科 ·2.8萬字
本書是一本商用心理學的智慧寶典,通過對消費者心理學、推銷心理學、營銷心理學、談判心理學、公關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創業經營心理學、決策心理學、投資心理學和商用心理密碼等十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闡釋,生動而全面。
宿文淵編著 ·百科 ·18萬字
本書講述了高敏感者該如何順暢地與人溝通。高敏感者雖然大多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但他們卻有著超越常人的共情能力。利用這點,他們反而能成為溝通達人。書中從消除過度解讀、克服說話焦慮、擺脫自我厭惡、利用正向思考、培養溝通技巧5個方面,幫助高敏感人群突破心理瓶頸,實現溝通上的飛躍。
(日)長沼睦雄 ·百科 ·4.5萬字
FBI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執法機構,它在打擊犯罪和恐怖活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功赫赫。微動作心理學在FBI破案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別出心裁地采用了FBI對微動作的研究成果,再結合現代心理學,以及我國古代的心理謀略,打造出這本簡明易懂、拿來即用的FBI心理實戰寶典,以此來滿足社會大眾的人際交往需求。了解和掌握微動作心理學,融會貫通,運用到生活、職場和人際交往中,會讓我們擁有敏銳辨識力,變得更加睿智,更受人歡迎,邁向成功的步伐也會更加穩健和敏捷。
王利利 ·百科 ·12.4萬字
九型人格通過分析人們的行為特點,將所有的人劃分為九種類型,即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踐者、浪漫主義者、觀察者、質問者、享樂主義者、支配者和媒介者。這九種人格類型按照九角形排列,彼此相近、相似,并可以在不同情境下相互轉化。不同類型的人在不同狀況下會產生不同的行為。九型人格糅合了大量其他心理學派知識、并將這些嚴密而復雜的分析理論融合進自身,抽離簡化,使之醒目而簡潔,使它在最大程度上將人們的日常行為與理論結合,最終總結出直白而深刻的結論,是人們了解自身并用來知曉別人的有利武器。
周麗霞 ·百科 ·9.8萬字
如何用最快的方式開竅,理解人性中的必然,過通透人生?你是否會常常疑惑,為什么有時候記憶會出現差錯?為什么總是拖延,不想執行計劃?為什么對社交感到恐懼?為什么對別人的言語和行為如此在意?為什么那個人會這樣做?以上這些問題,這本《100個心理基本》可以為你解答。它從認知、情緒、性格、關系等方面帶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讀懂他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探索心理學的奧秘,了解人們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為你解答人生困惑。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但不知道從何處入門;如果你想利用心理學為生活、工作、社交提供指導;如果你想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快速獲得成長,那么請你翻開這本心理學的“答案之書”。從懵懂到精通,從焦慮到安心,從困惑到通透,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無壓力提高認知層次,實現心靈躍遷。
聶晉 ·百科 ·6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指出,由于社會文化所塑造的人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我們做了很多不是出于本心的選擇和決策,于是產生了這些主宰我們人生的基本沖突。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但虛構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還基于不同的性格傾向發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但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償與逃避,不但沒有消除沖突,反而使我們深感恐懼、焦慮和絕望,以致在神經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對病人和自身的心理分析的經驗總結,對致力于提高精神分析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很有幫助。
(美)卡倫·霍妮 ·百科 ·11.6萬字
全世界有上百萬的人不敢跟姑娘搭話,即使是那些平時自信滿滿,在社交場合游刃有余的家伙,一想到要跟自己心儀的女孩子說話也會心有余悸。“別人會怎么看我?”諸如此類的社交壓力,會讓任何人躑躅不前。即使是你最終鼓起勇氣走上前去,但怕被拒絕的恐懼心理也會讓你在女孩子面前落荒而逃。還有些人因為這樣的恐懼完全放棄了追求心儀女生的希望,而事實是,你完全可以不必這樣。
莫特 ·百科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