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人際關系心理學》是一本教讀者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全面梳理了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言行特征,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人際關系心理學》從十個方面循序漸進地指導讀者怎樣理解和處理人際關系。讀者能從中掌握更能打動人心的溝通方式,克服社交上的心理障礙,學會常用的社交禮儀,對如何經營人際關系、如何管理人脈等問題形成較為成熟的認識,成為一位社交高手。
元心語 ·社會心理 ·7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門解讀生活中怪異現象的魔法心理書,這里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只有鮮活豐富的生活案例,用簡潔淺顯的語言闡述心理學知識,用科學的方法探測復雜的人心,用心理學工具探索意識的秘密,打開它你的命運就會因此而改變。生活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我們很難對它們作出準確、恰當的解釋。如果我們能從這些現象中找到心理學密碼,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鄭淑寧 ·社會心理 ·10.3萬字
分“人的行為”和“性格科學”兩大部分。作者運用個體心理學的原理,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著重強調人的社會性和社會感,強調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形成性格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社會心理 ·14.4萬字
與他人建立深度關系的能力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至關重要。當身處一段深度關系中時,我們會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支持。然而,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難與他人建立深度關系,或者無法應對與他人更親密時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挑戰。事實上,所有的關系各不相同,但多數都會按照相似的模式發展。建立和維持深度關系的過程是可以描述、學習和應用的。本書內容源自斯坦福商學院50余年經典課程“人際互動”,兩位作者將人際心理學的重要核心知識點應用在5種典型的人物關系——父女、夫妻、閨蜜、兄弟、同事中,探討了關系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指明了深度關系的6個特征,讓抽象的關系變化看得見,幫助讀者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關系。
(美)大衛·布拉德福德等 ·社會心理 ·16.7萬字
生活總是讓我們面臨道德上的艱難抉擇,它要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在對與錯、善與惡、利他與利己之間做出抉擇。到底是什么在阻止人們做好事?人們做決策究竟受制于哪些因素?擴而大之,為什么世界會變得充滿痛苦、折磨和謊言,我們如何建造一個親社會環境,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在這些問題的帶動下,作者開始尋找根源。自私與善良作為在我們內心相互較量,它既會平衡成本與收益,也會追求良好的社會形象,還會受制于情緒和情感做出不同決策,甚至在同伴行為或者群體責任擴散的情況下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作者對人類的決策需求做出細致剖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弱點、局限,更深入地理解人們為什么采取或拒絕親社會行為,進而提供改變策略,幫助人們構建一個更能激發個體親社會行為的社會環境。
(德)阿明·福爾克 ·社會心理 ·15.3萬字
本書對父子關系進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描述。作者邁克爾·J.戴蒙德對父子關系進行了長達30余年的研究。他堅定地認為,父親身份對兒子和父親彼此的發展都至關重要。父親會深刻地影響兒子,兒子也會影響父親。父子關系的發展會跨越某些特定的發展里程碑。他提出了“足夠好的父親”這一概念——一個能夠培養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促進孩子成長的人。他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幫助男性好好撫育自己的兒子。在本書中,他分析了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父子關系,描繪了父親的成長階段(從妻子懷孕開始);追溯了父子關系,從兒子幼年時期的“監護人”階段,到父親允許兒子獨立和成熟,引導兒子進入成年。而隨著父親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為必須接受的現實。本書將為讀者理解父子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美)邁克爾·J.戴蒙德 ·社會心理 ·14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為:闖社會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歲后認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學常識,戰勝世界的你,先從內心強大起來——18歲后要審視你的心理問題等。
云中軒 ·社會心理 ·18.7萬字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不可能離開社會獨自一人生活,這使得我們少不了與他人交往。所以說,人際交往能力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軟技能,但它絕不等同于“善于交往”“成功”“招人喜歡”這么簡單。可以這么說,人際交往能力是情商高的一個重要部分。《交際心理學》無疑是一本社交問題應急必備手冊,內容涉及社交所需技能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看待你的社會關系,從交朋友到找伴侶,從發表個人觀點到說服他人,從學會怎樣適時說話到解決日常社交沖突問題……可以說,《交際心理學》能教會你如何帶著自信和勇氣、充滿魅力、坦然無懼地應對每一個你身處的情形,并輕松地獲得任何你想要獲得的新工作、新朋友、新客戶或新戀情。
馬甲 ·社會心理 ·11.6萬字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煩惱:領導分派的工作,拖到ZUI后一刻才勉強完成;每天睡前都想著要睡了、要睡了,卻刷手機到凌晨三點;鍛煉計劃表貼在墻上,不到三天就已經視而不見……更令你難過的是,你知道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缺乏自控力,卻只能得過且過地羨慕別人的生活!什么是自控?它是面對外界誘惑和自身欲望時的一種自我控制。自控力強的人不僅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還能主動地去實現甚至優化目標。本書以清晰的框架,從六大維度為讀者解讀自控力的本質、自控力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提高自控力的有效方法。作者通過人們在生活中普遍遇到的問題,分析情緒、壓力、動力與情感等因素對個人自控力的影響,讓讀者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理想的人生。
周宇 ·社會心理 ·9.1萬字
武志紅老師這樣評價:“如果你想了解親密關系的奧秘,想化解親密關系中的難題,想懂得自己和伴侶是怎么回事,也想擁有莎蘭老師時刻處于理性和感性的整合狀態,莎蘭老師這本由課程而來的書非常值得學習。”本書是莎蘭老師10多年中國工作坊的經驗精華,不僅是對親密關系中困境的透析解讀,更是幫助你找到自身隱藏的不安、憤怒、恐懼和創傷,理解、接納、展示真實的自己,讓你在反依賴中看見自己、看見對方,從而獲得圓滿的親密關系。
(英)莎蘭·漢考克 ·社會心理 ·7.6萬字
《幽微的人心》取材自李玫瑾在電視談話節目中的訪談內容,她在書中以通俗的語言介紹了犯罪心理畫像理論,并通過近年來國內外轟動一時的惡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闡釋了犯罪心理學在預防和懲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會關愛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重視他們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加強心理教育。作為一本心理及教育方面的書籍,李玫瑾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告訴為人父母者,孩子早期教育中家庭影響之重要。
李玫瑾 ·社會心理 ·18.8萬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本書讓你在看清他人微行為的同時了解自己的行為習慣,輕輕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際交往的主動權,少走彎路,邁向成功和幸福。
張卉妍 ·社會心理 ·13.8萬字
本書是卡耐基關于人際交往的精辟論述。在書中,大師從人性的根本需要出發,深度剖析了在人際交往中人的內心對交往、交流的期許和渴求,同時在此基礎上,對交流雙方提出一定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和可以運用的一些技巧,引導人們如何去和諧交往、高效交往、長久交往,最終獲得成功圓滿的交際。
李楠主編 ·社會心理 ·14.6萬字
閱讀本書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時間的?你的時間觀是怎樣的?如何擁有平衡的時間觀,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我們知道,財富有價,但時間無價。人生是短暫且有限的,而時間是我們度過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時間,那么我們將付出沉重的機會成本。我們對時間的態度形成了時間觀。世界知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約翰·博伊德對時間觀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結論:在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重大選擇都取決于內在的時間觀。有關時間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我們的時間觀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自己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此外,擁有平衡的時間觀預示著我們也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過于偏差的時間觀則會導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時間的悖論無所不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洞察時間的本質,然后通過塑造全新的時間觀,來重塑我們的人生。
(美)菲利普·津巴多 約翰· 博伊德 ·社會心理 ·18.4萬字
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信息革命則改變著人類的內心。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家庭”在經歷城市化、工業化和核心家庭化后,即將迎來崩潰。信息革命極大程度地改變了社會系統,但重要的變化是改變了人類的大腦神經回路和情感系統。通常以數萬年、數十萬年的規模發生的生物學變化,正在這短短幾十年內發生著。急劇增長的“回避型人類”有如下特征:獨自生活,恐婚恐娃;重視規則,淡漠人情;難以融入集體;缺少情緒波動與共情;比起人更喜歡物品,比起物品更喜歡信息;找不到自我的意義,只能不斷追求刺激;……信息革命孕育了不尋求心靈羈絆的新人類。前線臨床醫生岡田尊司以進化論思想和30年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數據,揭示了一個令人驚愕的未來。
(日)岡田尊司 ·社會心理 ·10萬字
《最妙趣橫生的社會心理學》從一個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討論社會心理學的基本道理,打造最有趣的社會心理學趣味讀本,通過對社會心理學問題的趣味解讀,帶你走進妙趣橫生、別出心裁的社會心理學世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能夠體會到社會心理學的趣味以及魅力,如果再能夠將其運用到認識世界的過程當中,便可以從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令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自己眼前展開。一本書,引領你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之門。
趙芳 ·社會心理 ·19.1萬字
本書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雖然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烏合之眾》一經問世,已被譯成十幾種語言。本書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讓人先是驚異,后是佩服。作者層層分析,逐步推進,明確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總而言之,《烏合之眾》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頗具影響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體行為并意欲有所作為的人們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法)勒龐 ·社會心理 ·11.1萬字
語言是不可靠的,人們可以操縱自己的語言,說出謊話欺騙他人。行為卻不會作假,它能真實地反映出人們內心的想法。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每個行為所代表的含義,就能在了解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行為的同時,看穿他人行為的動機,洞悉其行為背后的真相,消除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許大鵬 ·社會心理 ·11萬字
本書是一部社科類圖書。心理策略是一門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實用技術,人際關系中的強者可以借助各種情緒、言行等心理策略和技巧來影響對方,以達到預設的目的。高超的心理策略能讓人贏得成功的人生。洞察人性的心理弱點,利用人性的心理弱點,在人際交往中會說話、會辦事,用小策略解決大問題,正是心理策略的意義所在。本書從三大方面入手,使讀者可以“巧用心理策略,贏得認同和支持”“洞悉人性,掌握人際關系”“見微知著,掌握心里密碼”。本書從現實出發,最終又回到現實,讀者能夠從本書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策略,將人生的主動權握在手中,使人生之路越走越通暢。
宿文淵編著 ·社會心理 ·13.1萬字
本書巧妙地將心理學和社交學融為一體,面面俱到地講解了洞察內心、贏得喜愛、結交朋友、收獲支持、消除敵意、說服他人等多方面的技巧策略,對生活中有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博弈做了具體闡述,并提供了實戰效用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它會幫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們外在行為背后的心理奧秘。
李靖編著 ·社會心理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