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什么一個平時總是能侃侃而談的人在遇到某個話題時突然開始變得吞吞吐吐?為什么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喜歡說“對啊”、“絕對”、“但是”之類的口頭禪?撫摸下巴、交叉雙臂、蹺起二郎腿,這些小動作又代表什么含義?……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不是困擾了您很久?不用再絞盡腦汁,本書全面為你解答這些“為什么”的真相!并將為你深入解讀微表情與微行為背后的隱情與真相,讓你快速學會如何從里到外洞悉他人心理,輕松地攻破人際交往的壁壘,游刃有余地玩轉社交圈。
匯智書源 ·百科 ·15.8萬字
現實中,一個沒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女人,即使有知識、有技能,恐怕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無數的事實一再證明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勝于專業本領。所以聰明的女人會知道,從一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起人際關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夏沫 ·百科 ·8.8萬字
《療愈原生家庭創傷》關注于家庭關系和親子親密關系溝通,兩位作者透過兒童來窺探家庭的窗,走入他們的家庭,分析原生家庭問題的癥結,引導讀者經由思考來反轉認知,以同理家人的感覺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并重新建立關系;帶領我們從原點出發,探究家庭與個人的真理。書中還拋出一些家庭中的重要議題,如如何陪伴小孩、自我檢視、性別角色、情緒和關系修復等,以認知行為學派為基礎,提供精致設計的練習作業,步驟清楚且明確有效,其中蘊藏著兒童心理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的影子。家庭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閱讀產生洞察、進行思考,并運用新行為與家人和諧相處。
洪仲清 李郁琳 ·心靈療愈 ·8.6萬字
《FBI微表情》通過收集和分析FBI特工破案的過程,詳細介紹了FBI特工的特殊本領——通過他人面部細微的表情洞察人心的技能。從這些生動的案例和作者深入的分析中,我們能夠迅速掌握如何識別犯罪分子、識破犯罪分子的謊言、防范犯罪分子的侵害,讓我們提高對自己的保護能力,瞬間掌握他人表情背后的復雜內心活動。
趙舜 ·百科 ·11.5萬字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習慣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建立在讓他人滿意的基礎上。他們的腦海里,總有這樣一群聲音:“我這樣說,他不會多想吧?”“不是我,不是我,別怪我。”“被嫌棄、嘲笑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拋棄就可以了。”交往中,他們很想安頓下來,可面對沖突,他們就像赤腳踩在發燙的鐵皮上一樣,無法扎根,不得安穩。這,就是討好型人格。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僅會感到疲憊與委屈,還很難吸引真正欣賞自己的人。不如,試著對自己說一次:“停下來吧。”本書從5組情感反應入手,精準深刻地描述了討好型人格會經歷的各種感受,由此,從5組維度探討了討好型人格的關系模式,由內而外,帶你學會找回自己的“個性”。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本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讀完本書,你將學會什么是正確的愛,什么是愛所愛的人,而不是討好他們。祝大家最終不再討好,迎來安穩強大的自己。
黃玉玲 ·心靈療愈 ·9.7萬字
本書是個體心理學奠基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晚期的重要作品。全書從自卑這一基礎情感出發,深入剖析其對個人家庭、教育、職業、婚姻、交際等多個領域的影響,以及對童年、青春期、成年等不同人生階段的阻礙。作者詳細分析了影響人格形成的內外因素,為個體的自我認知、興趣發展、未來規劃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指導性方法。幫助個人發掘潛在能力,擺脫自卑情結與自我局限,成就更有價值的人生。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心靈療愈 ·15萬字
《通往幸福的路上并不孤單》主要基于DISC行為風格理論,從個人成長、親密關系、職場技能和個人精進等方面,論述女性如何創造幸福長久的人生。書中傳遞了追求幸福的一系列觀點: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選擇幸福,成為自己人生的設計師;和生命中重要的人的關系決定了我們的幸福程度,要有能力把親人變成有血緣關系的朋友,把朋友變成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職場是開啟幸福的另一扇門,通過影響他人,提升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幸福可以有多個維度,要拓寬視野,不斷精進,成就更幸福的自己。《通往幸福的路上并不孤單》適合一直在追求個人和家庭幸福,追求財務獨立,并期待在職場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的女性閱讀。但這僅僅是一本寫給女性的書嗎?并非如此。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每個人都應該提升創造幸福的能力。幸福長久的人生,只靠女性的努力經營是不夠的,還需要男性的支持、鼓勵。如果你是男性,你愿意了解她們、成就她們嗎?
DISC雙證班社群 ·人格心理 ·10.7萬字
這本書里有很多人想要了解的問題:心理咨詢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咨詢師有什么傾聽與引導的技巧?咨詢師與來訪者看待問題的角度有何不同?咨詢師如何發現來訪者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又是如何用簡單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供創造性的思路,讓人豁然開朗、與自己和解的?好起來的標準是什么,被治愈的感覺又是怎樣的?作者凝練超過50年的臨床經驗,把心理咨詢和精神分析之所以發揮作用的精髓,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個過程就好像分析師潛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又重新浮出水面,告訴來訪者他在水下發現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幫助來訪者理解自己的底層邏輯,內隱的動機、愿望與創傷、恐懼,無意識的內心沖突等他意識不到的因素,以及告訴來訪者他該如何幫助自己。這是一本精彩得有點過分的書。無論你是正在陷入困境的人,還是心理咨詢師,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啟發。
(法)簡-大衛·納索 ·心理咨詢 ·3.9萬字
這是一本打造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演講的指導手冊和案頭工具書,書中提出的高效演講的方案是制作“故事板”:類似電影中的“可視化劇本”,運用一幀幀鏡頭畫面,以視覺化的形式整理、排序演講內容,通過串聯故事的方式來傳遞和表達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這一方法可以幫助你探索創意、厘清思路、組織語言、視覺化表達和創作引人入勝的演講。書中不僅融合了腦神經科學的知識,還提出了故事板方法的4個步驟和10個簡單實用工具,手把手教你如何自信從容地向聽眾傳達想法,重塑和提升你的表達力。故事板方法可廣泛運用于會議報告、產品發布會、融資路演、課程工作坊、新媒體視頻制作、采訪、研討會、直播、TED演講等應用場景。
(法)瑪麗昂·沙羅 (美)珍妮弗·約翰遜 ·應用心理 ·6.7萬字
其實,心理學是一門生動有趣的學科。可是,當人們翻開心理學那厚重的課本時,可能就會感到困惑:涉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如此之多,要從何讀起?為什么感覺如此枯燥難懂?為了使更多的人輕松了解心理學,本書以漫畫的方式,生動地講解了心理學的系統理論知識,解釋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心理學現象,希望人們可以在愉悅的心情下,快樂閱讀,快樂收獲。
王絮 ·應用心理 ·3.3萬字
拖延是生命的竊賊,它會在不知不覺中盜走我們的熱情、機會,消磨我們的斗志,讓我們的生活在原地打轉兒。《拖延癥的自我療法——七周掃除拖延癥》針對拖延癥這一問題,通過選取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素材,以質樸、活潑的方式來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從而幫助讀者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工作中的拖延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對策,以利于讀者自我治療拖延癥,合理規劃和利用時間,成為時間的管理者,最終掃除拖延癥。《拖延癥的自我療法——七周掃除拖延癥》適合希望擺脫拖延習慣、改變自身現狀、提高時間利用率、提高行動力的各年齡段的讀者閱讀。
牧彤編著 ·百科 ·9.7萬字
本書闡述了心理學的一個新分支,即“網絡心理學”,它顯示了人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如何發生變化,分析了新的發展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其心理健康狀況。所有這些結論都有該領域最新研究的大量參考文獻作為支撐。社交網絡、互聯網和近年來的所有技術進步已經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行為方式,許多情況是一種根本性的改變,這對心理學專業來說不容忽視,因為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工具的發明和使用,比如最先的斧頭或針,然后是諸如汽車或計算機之類的機器,徹底改變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 ·應用心理 ·2.9萬字
本書是迅速改善和提高記憶力的實用指南,囊括了古今中外應用廣泛、記憶高效的超級記憶術。書中對記憶的復雜機制、影響記憶力的因素、提高記憶力的方法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且介紹了多種有利于提高記憶效率的“絕招秘技”,不僅告訴你如何記憶名字、數字、日期、公式、文章、演講詞等,并告訴你如何學習新語言,能快速開發你的記憶潛能,讓你的學習更輕松,成功更容易。這里有理論,更有大量的研究案例;有歷史性的回顧,更有前瞻性的展望;有實用的方法,更有哲人的啟示,期望你能夠在閱讀中不斷挖掘,擁有用之不竭的記憶資本。
朱建國 ·理論研究 ·22.6萬字
本書記述了作者因聲帶受損導致夢想破滅并在整個青春期被抑郁癥陰云籠罩并成功走出抑郁癥的故事。作者在與抑郁癥抗爭的過程中沉沉浮浮五年,久病成醫,他希望把成功走出抑郁癥的經歷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走出陰霾的速度可以快一點、受苦的時間少一點、擁有的快樂時光多一點,希望社會多一些關愛分享給情緒出現問題的人群,幫助他們早日痊愈。
周思成 ·心靈療愈 ·6.2萬字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把鎖,但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卻不小心丟掉了鑰匙。緊鎖的心門讓我們臉上失去了笑容,生活失去了色彩。只有正確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才能更好地與自己和他人相處。因此,我們需要擁有心理診斷的能力,通過自我診斷,找到決定我們大腦認知加工過程、心理思維活動以及行為情緒變化的那把鑰匙。本書是一本關于心理診斷的心理自助讀物,它用最科學的方法詮釋復雜難測的人心,用最生動的語言由淺入深地剖析了各種心理異常現象的表現形式及其產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簡單易行、卓有實效的解決方法。當我們學會了維持心理狀態的平衡與健康,就能掌管身心健康的重要命脈,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活出理想的自己。
胡文婷 ·應用心理 ·26.1萬字
本書是心理與文學的整合,因而更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書中內容互相補充,可以說文學是高度心理案例是底線,既有生活的美感又有現實生活的調整,是生活新價值觀的體現,符合時代精神。
馬修霞 ·心理咨詢 ·19.9萬字
《社交行為和自我管理:給青少年和成人的5級量表》基于5級量表,充分利用孤獨癥人士的邏輯和條理優勢,針對15種青少年和成人經常遇到的社交情境,如交朋友、赴約等,示范如何指導他們面對這些情境,以及解決出現的問題。對于每一種社交情境,作者都會解釋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孤獨癥人士的想法等,并列舉1~2個量表示例指導讀者如何使用5級量表。該書適用于有社交情緒困難的青少年和成人。
(美)卡麗·鄧恩·比龍等 ·百科 ·2.3萬字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覺得自己正在親身經歷痛苦呢?你是否被現實生活的壓力、焦慮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出現了抑郁和焦慮情緒?你是否覺得身陷生活痛苦的泥潭,無法輕松前行?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吳艷茹副主任醫師會告訴你:沒關系,這很正常,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與真相——你我皆凡人,俗世生活多煩擾。基于23年的臨床經驗,吳艷茹醫師為我們找到了穿越人生苦海的解藥——正念。本書基于當今世界上正念領域科學權威的“正念減壓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的理論框架和核心理念,融合了吳醫師對與1000多名來訪者和學員一起工作的智慧總結,旨在解決當下讀者們面臨的具體困境。為了讓你學習和掌握正念療愈的核心能力,吳醫師親自錄制了配合本書使用的15個正念練習音頻和3個正念練習視頻,這18個配套練習涵蓋了目前經典有效全面的正念核心練習——我們邀請你一起踏上正念療愈之旅:按下暫停鍵,重回身體的“五感”,提高覺察力和專注力。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細微而具體的小確幸,發現生命之美。
吳艷茹 ·心靈療愈 ·17.3萬字
《唇角的幸福》分為三個部分:理論篇、實操篇、成果篇。《唇角的幸福》的理論篇將重點探討三個問題:一是唇腭裂兒童的心理特點;二是如何幫助唇腭裂兒童提升其幸福感;三是唇腭裂兒童的創傷。希望這些理論能夠幫助更多曾經有過創傷的唇腭裂兒童,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救助有所助益。在實操篇中,展現了十年來作者以及作者所在的“幸福微笑團隊”所做的工作,并將這些工作一一總結出來,將之前的理論結合進去,為人們幫助唇腭裂兒童提供了模板。在成果篇中,列了兩篇論文和十年來唇腭裂兒童心理輔導后發生的改變與新貌。
張海音 ·青少年 ·9.9萬字
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我們往往會譴責和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責和痛苦里。我們會覺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為自己開脫,是逃避現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其實,每個人需要“自我同情”。《與真實的自己和解》一書告訴我們,自我同情是一種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的態度,以溫和的心態理解自己的失敗,平靜地接納當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緒。這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美)蒂姆·德斯蒙德 ·認知心理 ·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