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年輕就是資本,就是為夢想拼搏和奮斗的年紀,就是失敗了也能從頭再來的年紀。任何一個年輕人,都要趁著現在的大好時光,去拼搏、去奮斗,去為自己搏一個燦爛的未來。本書立足現實,告訴剛剛離開學校、步入職場和社會的年輕人,一定要鼓足勇氣、離開安樂窩,要為夢想拼搏,并指導我們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實現從青澀到成熟的轉變,實現人生目標,收獲幸福的人生。
何小敏 ·人格心理 ·8.4萬字
醫患關系緊張,應試教育扼殺才能…人們擔心金融、教育、醫療、刑事司法等機構所提供的統統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因此,人們通常認為兌付體制缺陷的辦法就是制定更多的規則,或提供“更管用”的物質激勵。而《遺失的智慧》卻之處,不管是規則還是極力,都無法給予我們所需要的“實踐智慧”——做正確之事。實踐智慧教我們如何才能學會做好父母、好醫生、好士兵、好公民或是好的政治家。正如本書作者所說的,實踐智慧就是讓我們逐漸明白“在特定的情況下,針對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之事”。書中展示了智慧之人不斷沖擊著僵化的習慣和體制,在課堂、法庭、醫院以及日常生活中取得令人振奮的結果。《遺失的智慧》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發現和培養實踐智慧的書。
(美)巴里·施瓦茨 肯尼思·夏普 ·人格心理 ·15.9萬字
這是一本能有效地幫助讀者擺脫抑郁困擾、重新奪回生活主權的心理學書籍。全書通過分享40個簡單可行的生活建議,包括“保證充分的休息”“和抑郁癥唱反調”“逮著機會就休息”“列希望清單”等,教給讀者在陷入抑郁時如何有意識地進行自省和自控,從而一步步地從抑郁的泥淖中掙脫,終重獲新生。
(英)詹姆斯·威西 ·心靈療愈 ·5.7萬字
掌控了自己的情緒,就拿到了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反之,成了情緒的奴隸,沉浸在抑郁、憤怒、焦慮、恐懼、自卑、嫉妒、悲傷、沮喪這些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也就被卷入了痛苦的黑洞。還有一種情緒值得我們警惕,那就是自我膨脹后的得意忘形,它會將我們置于人生的懸崖邊上,向前一步不是黃昏,而是危險的萬丈深淵;向后一步雖然不能得到人生的全部,卻可以讓我們走得更加安穩。
李娟娟 ·應用心理 ·11.4萬字
我們的一切行為和人際模式,都與自尊的穩定性有關。不自信、自我否定和懷疑必然造成對未來充滿負面預期—事情搞砸—負面預期實現—否定懷疑自己”;而盲目自信,會忽略風險,沖動壞事。即不穩定的自尊,會讓你遠離一切好的東西。你的自尊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自尊即他人眼中的你:是睿智的、靠譜的,還是膽小的、脆弱的……擁有穩定的自尊,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必要條件,也是你是否能被機遇眷顧重要的隱形條件。階梯式地建立穩定的自尊:認知行為療法理性行為情緒療法場景實踐。科學準確評估自己的自尊水平,制訂合適的改善計劃。徹底破除低自尊的負面信念:通過訓練,找到負向思維的根源,重塑認知。在關系中完成轉變:對挫折、自己、他人、世界有靈活的態度,從容應對每一段關系。
王亞南 ·入門 ·7.9萬字
一個年輕的女孩,青春靚麗的容顏固然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真正給人帶來審美愉悅感的是她的修養。一個修養好的女孩無論是舉手還是投足,都會從禮儀出發,讓人賞心悅目。本書正是針對初入社會的女孩這一群體,總結了需要提升的修養細節,內容涉及形象打造、品格塑造、心態修養、內涵培養、文藝修養、語言鍛造等各個方面,以幫助廣大的年輕女孩提高修養,調節人際關系,以其成為有品位、美麗、幸福的現代女人。
程普 ·百科 ·13.1萬字
我們都心懷夢想,但如果你畏首畏尾,只是幻想而不付諸實踐,那么,你只能在一片幻想的迷途中越陷越深。因為成功與膽量有著莫大的關系,有膽量的人才有資格擁有成功。這是一本寫給那些在人生之路上感到迷茫和畏懼的人們的書,鼓勵人們突破安穩的現狀,敢于破釜沉舟,并且告訴人們,唯有敢想敢闖,并且努力再努力,才能成就人生,體會收獲的快樂。
王介威 ·人格心理 ·9.2萬字
本書收錄了弗洛伊德后期的兩篇成熟作品——《超級快樂原則》及《自我與本我》,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本書是弗洛伊德于1920年出版的一本承上啟下的著作。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提出在本我所遵從的快樂原則以及自我所遵從的現實原則之外,還有一個強迫性重復原則,即快樂原則。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在這本書中也得到了完整的體現。《自我與本我》是弗洛伊德在1923年出版的有關自我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理論的一部重要著作,代表弗洛伊德晚年轉向社會、文化、道德和宗教問題研究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其思想比較成熟的一本力作。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百科 ·7.8萬字
《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內容簡介: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每每和別人介紹自己的職業時,迎來的大多是好奇的眼神,我們深知,這是他們對心理學的期待,也是對心理學這門學科的關注。
崔麗娟 ·入門 ·7.2萬字
本書是一部社科類圖書。心理策略是一門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實用技術,人際關系中的強者可以借助各種情緒、言行等心理策略和技巧來影響對方,以達到預設的目的。高超的心理策略能讓人贏得成功的人生。洞察人性的心理弱點,利用人性的心理弱點,在人際交往中會說話、會辦事,用小策略解決大問題,正是心理策略的意義所在。本書從三大方面入手,使讀者可以“巧用心理策略,贏得認同和支持”“洞悉人性,掌握人際關系”“見微知著,掌握心里密碼”。本書從現實出發,最終又回到現實,讀者能夠從本書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策略,將人生的主動權握在手中,使人生之路越走越通暢。
宿文淵編著 ·社會心理 ·13.1萬字
我們的生命歷程是一個持續經營不同人際關系的過程,這些人際關系包括婚姻、原生家庭、親子、事業和工作、友情等。很多時候,我們內心渴望在這些關系中創造更多的親密感,卻往往無奈地看到自己在親密關系中越來越孤立、封閉,失去連接。本書作者于2015年開始從事個人和組織的心智成長與關系發展教育培訓,在課程中能聽到很多學員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課程訓練通過對自我的探索學習,支持學員們去發現自我的盲點,從而讓他們的關系花園重新變得更加健康、和諧。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論述對當下的覺察與覺知、承認與接納、呈現內在的脆弱、自我負責,讓讀者覺察和完善自己的關系花園,幫助讀者構建一個關系和諧的世界。
王勇剛 ·社會心理 ·11.3萬字
任何一種動作都可以是人們了解他人內心世界的途徑。語言可以偽裝,但人類的行為和眼睛動作卻很容易在不經意間泄露一個人的內心秘密。無論他隱藏得多深,都能透過肢體語言發現其中的端倪。因此,想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他人,擁有更順利的人際交往,就要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能夠掌握識人的本領。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從中學習到一些識人的技能,從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金圣榮 ·百科 ·10.2萬字
心理學家柏燕誼發現:除了那些抑郁癥、強迫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患者來求助之外,更多的是家庭關系、親子關系、職場關系中有困惑。大家無一例外是被自己內心中的恐懼逼進生命墜落的黑洞——焦慮、惶恐、迷茫、無助,永無止境地不知所措以及由此帶來的憤怒,向內蠶食吞噬掉了我們感受幸福和快樂的巨大力量,在外則是表現出了各種擰巴和病態的關系。在本書中,作者以充滿哲思的文字取代心理咨詢室里的問詢和引導,帶領每一位為焦慮所侵襲,于喧囂中倍感孤獨、茫然無助的人們,一點一點滴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去看見、看懂曾經是孩子的自己、復制父母行為模式的無意識與抗拒的憤怒撕扯,洞徹我們深受伴生而來的對“死”的恐懼,以及深受關系困擾和折磨的真相。她讓我們恍然明悟:我們與生俱來的智慧和力量,足夠創建滋養生命的關系,唯一的前提只需要我們去看見——曾經不被看見的內在小孩。
柏燕誼 ·心理咨詢 ·10萬字
超有趣心理學知識,全部使用真實案例,讓你欲罷不能的閱讀體驗,教你如何一眼洞穿別人,如果真正了解自己!揭開16種“現代心理病”的終極奧秘!
姚堯 ·百科 ·10.4萬字
長大后的世界充滿著機遇,也有很多問題和挑戰,雖然年輕時會憧憬著更好的未來,但也免不了摻雜著焦慮和恐懼。如何讓自己持續進步?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和集體,擁有高質量的關系與環境?如何看待關系中的付出和索取?如何在問題來臨時,打消退縮逃避的念頭,有方法地應對?如何為自己人生的每段經歷都賦予更高的價值和意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的命運絕不是由自己不能選擇的家庭環境、遺傳因素決定的,人是有意識的個體,可以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參與創造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幸福人生。人始終可以通過主動認識并完善自身,修正自己的人格程序,用成長型思維思考問題,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本書生動細膩地闡述了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各種形態、特質、行為習慣,引導我們學會在社會中適應與自處的方法,讓心靈與世界和諧相處,摒棄自卑、自我否定、封閉等消極生活態度,重新明晰自己所向往的事業、情感與人際關系,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社會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心靈療愈 ·10.8萬字
每個人都有或隱或顯的心理情結,不同的心理和情結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比重。著名作家柯云路從人格和情結的角度解析經典童話,觀照人類的成長與人性的秘密,讓你洞見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情結,洞察那些情結的由來,提升對自我、他人及社會的認識,更好地感知和掌握自己的命運。
柯云路 ·人格心理 ·12.7萬字
本書是為那些與父母或成年子女產生隔閡、關系疏遠的人提供的一份親子關系修復指南。書中不僅揭示了疏遠的隱藏邏輯,還為因疏遠而備受煎熬的人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作者約書亞·科爾曼博士的女兒與他斷絕聯系好幾年,但他們最終還是走向了和解。他作為心理治療師,還為100多名受疏遠問題困擾的患者提供了診療與指導,發現這個過程實際上被許多人認為是“個人成長的引擎”。通過將疏遠置于現實與社會背景中,科爾曼博士幫助父母與成年子女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心態,探尋疏遠的根源,并讓雙方找到與彼此、與自己的和解之道。本書為讀者提供語言和情感工具,讓父母與子女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以“理解”為核心,幫助人們理解親人、理解自己,重塑健康的關系。
(美)約書亞·科爾曼 ·心靈療愈 ·13.9萬字
德米安是個焦慮而迷茫的年輕人,對自己和世界充滿了好奇,又時常無法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學業、愛情、人際關系等。他不斷質疑自己,也迫切地希望了解自己。于是,他找到了完形學派的心理治療師豪爾赫。豪爾赫的治療風格十分獨特:每次見面,他都會給德米安講一個故事。從古代到現代,從宮廷到民間,這些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豐富哲理的故事,解答了年輕人的各種疑惑,減輕了他的焦躁和恐懼,讓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又重新開始了。
(阿根廷)豪爾赫·布卡伊 ·心靈療愈 ·9.3萬字
《微動作心理學》一個不經意的模仿動作就能瞬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一個簡單的握手動作就能決定銷售談判的勝負。其實很多時候,小動作背后隱藏的內心秘密才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所在。腳踝相扣是因為內心緊張;抓摸下巴是在作決定;頻繁點頭表示不耐煩……所有的秘密都在小動作上!一旦你能捕捉到對方小動作中隱藏的“潛臺詞”,你就能練就一雙看穿人心的“火眼金睛”!如果你在準確解讀他人肢體動作的前提下,又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本能反應,不做或盡量少做負面的表情與動作,你就能瞬間秒殺社交對手,掌控人際交往的主動權。
趙一 ·百科 ·12萬字
本書是卡耐基關于人際交往的精辟論述。在書中,大師從人性的根本需要出發,深度剖析了在人際交往中人的內心對交往、交流的期許和渴求,同時在此基礎上,對交流雙方提出一定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和可以運用的一些技巧,引導人們如何去和諧交往、高效交往、長久交往,最終獲得成功圓滿的交際。
李楠主編 ·社會心理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