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任何東西賣給任何人
最新章節(jié)
- 第27章 永遠不要停止向對手學習
- 第26章 借勢生長
- 第25章 同臺競技,理性應對
- 第24章 建立人脈打通財脈,需要老客戶的人情
- 第23章 后續(xù)服務要有一以貫之的熱情
- 第22章 解決投訴,要考慮客戶的心情
第1章 前言
會創(chuàng)造需求的銷售員,會賣!
對于銷售員來說,賣出產品是最主要的目標。不管是電話推銷還是上門推薦,是實體店鋪還是網絡微商,目標都是如何贏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如何賣出更多的產品。那么,該怎樣架起這座由現實通往理想的大橋呢?或者說,你如何才能游刃有余地把任何東西賣給任何人呢?我會告訴你答案是:會創(chuàng)造消費者的需求。
有三家水果店開在一條街上。有一天,有位老太太來到第一家店里,問:“有山楂賣嗎?”伙計馬上招呼:“老太太,買山楂啊?您看我這山楂又大又甜,很新鮮呢!”沒想到老太太一聽,竟扭頭走了。
老太太接著來到第二家水果店,同樣問:“有山楂賣嗎?”店里的伙計馬上回答:“老太太,您要買山楂啊?”“啊。”老太太應道。“我這里山楂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伙計回答。“我想買一斤酸山楂。”老太太說。于是,老太太買了一斤酸山楂就回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來到第三家水果店,同樣問:“有山楂賣嗎?”店里的伙計馬上迎上前去說:“我這里山楂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給我稱一斤酸的。”在稱的時候,伙計借機與老太太聊天:“一般人都愛吃甜的,可您老為什么要買酸的呢?”“哦,最近我兒媳婦懷上孩子了,特別想吃酸的。”“哎呀!那要特別恭喜您老人家快要抱孫子了!有您這樣會照顧人的婆婆可真是您兒媳婦天大的福氣啊!”“哪里哪里,懷孕期間當然要吃好點啊!”“是啊,懷孕期間的營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不僅要多補充些高蛋白的食物,聽說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的獼猴桃,生下的寶寶會更聰明!”“那你這里有獼猴桃賣嗎?”“有啊,您看我這進口的獼猴桃個大汁多,含維生素多,您要不先買一斤回去給您兒媳婦嘗嘗?”這樣,老太太不僅買了一斤山楂,還買了一斤進口的獼猴桃,而且以后經常光顧這家水果店。
這三個伙計分別代表了三種銷售人員,第一個伙計的表現不合格,他根本不了解客戶需要什么,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瞎賣。第二個伙計是一個合格的營銷人員,他懂得通過簡單的提問滿足客戶最初的購買需求,不過照此下去也只能是個不起眼的小店員,最多熬成店長。而第三個伙計可以說是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他不僅能滿足客戶的一般需求,而且還創(chuàng)造了客戶的需求,讓客戶心甘情愿地進行額外消費。這樣的銷售員早晚能摘得“金牌銷售”的桂冠。
創(chuàng)造需求可以說是銷售的最高境界。在推銷的過程中,銷售員經常會聽到客戶說“不需要”“沒興趣”等拒絕推銷的理由,但通常情況下,客戶并不是真的沒有這方面的需要,只是出于本能的防范心理,不愿意被銷售員纏住。這時候,銷售員如果能洞悉客戶的心理,以退為進,從側面尋找切入點,首先獲取客戶的好感,然后逐步引導客戶發(fā)現自己的這一潛在需求,并且在你前面的精心鋪墊下,客戶很愿意滿足這項需求,那么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創(chuàng)造需求不是脫離實際,而是要求銷售員活躍思維,發(fā)掘、提煉、延伸、深化客戶內在的未被發(fā)現的需求,然后積極地去引導客戶實現這一需求。如果銷售員懂得引導消費者購買,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會接受你的建議購買產品;不引導、不創(chuàng)造,就想要把產品賣給陌生的客戶,只能是癡人說夢。所以說,會創(chuàng)造需求的銷售員,會賣。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銷售,有人銷售有形的物品,有人銷售無形的觀念,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銷售活動。銷售其實沒有那么恐怖,說到底都一樣,無非是把貨賣出去,把錢拿回來。只要善于運用一些小技巧發(fā)掘出客戶的潛在需求,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推介,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這一連串的工作做到位了,你就能成為可以把任何東西賣給任何人的天才銷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