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律知識讀本(以案釋法版)
最新章節:
35.傳染病監測的對象和內容是什么?
本書以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為主線,從傳染病預防、突發應急事件處理、醫療救治與管理、保障措施與評估重建和監督管理與責任落實五個方面展開,精選實踐中常見的法律問題,闡明領導干部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過程中應知必知的法律知識,助力推進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領導干部的應急處突能力,進而推動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建設。
最新章節
- 35.傳染病監測的對象和內容是什么?
- 34.對黃熱病的染疫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進行衛生處理?
- 33.什么情況下航空器應認定為染有黃熱病?
- 32.霍亂染疫及有染疫嫌疑的船只,應當如何實施衛生處理?
- 31.對于可能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處理?
- 30.如何判定船舶上是否發生了鼠疫?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2-08-01 18:58:37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35.傳染病監測的對象和內容是什么? 更新時間:2022-08-01 19:23:39
- 34.對黃熱病的染疫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進行衛生處理?
- 33.什么情況下航空器應認定為染有黃熱病?
- 32.霍亂染疫及有染疫嫌疑的船只,應當如何實施衛生處理?
- 31.對于可能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處理?
- 30.如何判定船舶上是否發生了鼠疫?
- 四 檢疫傳染病管理
- 29.國際航行的船舶免予除鼠證書的時效是多久?
- 28.在入境的交通工具上發現反常死亡的嚙齒動物的,該如何處理?
- 27.已經實施過衛生處理的交通工具,什么情況下會被再次實施衛生處理?
- 26.出境船舶上有因病而亡的尸體,該如何處理?
- 25.出境的航班上發現有疑似沾染傳染病病毒的物品應當怎么辦?
- 24.衛生檢疫部門實施衛生處理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 三 衛生處理
- 23.徒步入境的人員,未經入境查驗可以離開指定的場所嗎?
- 22.入境列車中發現傳染病人,在衛生檢疫機關處理完畢前,列車中的人員可以下車嗎?
- 21.國際列車上的乘客在沒有經過入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時,可以下車嗎?
- 20.入境旅客未經入境查驗可以離開查驗場所嗎?
- 19.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現傳染病人,機長應該怎么做?
- 18.船上人員沒有經過許可便下船卸行李,應如何處理該船?
- 17.對來自疫區的船舶可以進行夜間檢疫嗎?
- 16.懸掛檢疫信號的船舶停靠港口后,船上人員可以隨意離船嗎?
- 15.船舶在入境前發現有傳染病人,在入境檢疫前應當如何設置檢疫信號?
- 14.航行中的船舶發現染疫人,船長應當向衛生檢疫部門報告嗎?
- 二 海港、航空、陸地邊境檢疫
- 13.國境口岸衛生監督員的職責有哪些?
- 12.衛生檢疫機關在檢查時,對于國境口岸、停留的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衛生要求和標準有哪些?
- 11.衛生檢疫機關的職責是什么?
- 10.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例后,相關部門應該在多長時間內報告?
- 9.對于來自疫區的食品,檢疫部門應如何處理?
- 8.對于出入境的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需要經過衛生檢疫嗎?
- 7.對于來自疫區的貨物,應如何處理?
- 6.在疫情暴發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采取哪些檢疫措施?
- 5.在國內航行中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例的,應該怎么辦?
- 4.在國際通航的輪船上發現死因不明的尸體的,工作人員應該怎么辦?
- 3.對于患有傳染病的人,衛生檢疫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阻止其出境嗎?
- 2.衛生檢疫機關工作人員發現有入境人員感染傳染病時,應該怎么辦?
- 1.國境衛生檢疫范圍和對象有哪些?
- 一 國境衛生檢疫與監督
- 第六章 國境衛生檢疫管理
- 30.疫情期間,企業可以停發員工的工資嗎?
- 29.用人單位能以生產經營困難為由解除與因疫情不能返崗的員工的勞動合同嗎?
- 28.飯店在疫情期間不遵守國家暫停營業的規定,繼續營業的,應受到何種處罰?
- 27.發生疫情后,合同無法履行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 26.因疫情造成兒童缺失監護人的,應該怎么辦?
- 25.疫情期間,公民還可以到民政局辦理相關業務嗎?
- 24.疫情期間,企業如何申領進出口許可證?
- 五 其他相關問題
- 23.利用疫情在網上散播謠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涉嫌構成何種犯罪?
- 22.疫情期間,社交平臺對網友發布的謠言處置不力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 21.疫情發生期間,利用網絡推銷“防疫藥品”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20.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站騙取捐款的,應承擔何種責任?
- 1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在網上發布自己編造的虛假信息,可能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 四 網絡管理
- 18.突發事件發生后,仍滯留外地或國外的旅游者怎么辦?
- 17.在發生重大疫情時,對于國家采取的限制措施,旅游者應該怎么辦?
- 16.簽訂旅游合同后,因疫情無法出游的,旅游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嗎?
- 15.因疫情發生,提前購買的機票可以免費退票嗎?
- 14.重大傳染病防治期間,工作人員實施交通衛生檢疫時,必須攜帶證件、佩戴標志嗎?
- 13.疫情防疫期間,有些村挖路斷交的做法,違法嗎?
- 12.對拒絕交通衛生檢疫的人或交通工具,工作人員可以怎么辦?
- 11.在交通工具上發現傳染病病人應該怎么辦?
- 10.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后,旅客接受衛生檢疫檢查是法定義務嗎?
- 9.對于出入疫區的交通工具,有關部門可以采取哪些檢疫措施?
- 三 交通、旅游管理
- 8.網絡銷售虛假偽劣防疫產品的,將會受到何種懲罰?
- 7.突發傳染病疫情,小區被封閉管理,有業主在家做飯賣給小區居民,違法嗎?
- 6.疫情管控期間,飯店偷偷開展外賣業務,應如何處罰?
- 5.人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賣口罩等防疫物資嗎?
- 4.疫情防控期間,經營者囤積物資,高價售出的,構成犯罪嗎?
- 二 市場監管
- 3.衛生行政部門未依法履行職責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2.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享有哪些權力?
- 1.疫情發生時,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履行哪些監督職責?
- 一 行政組織監督與責任
- 第五章 監督管理與責任落實
- 21.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有失職行為的人員,通常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 20.在恢復與重建過程中需要上一級政府支持的,應該怎么辦?
- 19.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恢復?
- 18.在疫情中作出貢獻的人員,應給予怎樣的肯定?
- 四 獎懲與恢復
- 17.疫情防控期間,法律援助工作如何開展?
- 16.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時效怎么算?
- 15.疫情防控期間,法院的訴訟服務如何開展?
- 三 司法工作保障
- 14.疫情發生期間,債券發行是否可以正常申請?
- 13.疫情發生時,政府可以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進行采購嗎?
- 12.企業對疫區人民的捐贈支出,能減免稅或抵稅嗎?
- 11.對于國外人士捐贈的物資,在進入海關后,是否需要繳納關稅?
- 10.在疫情發生后,小微企業可以得到哪些稅收和政策優惠?
- 二 稅收、財政金融保障
- 9.在疫情發生期間,如何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 8.疫情發生期間,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國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7.沒有運輸經營資格的個人,好心給疫區運送物資,也會被處罰嗎?
- 6.承擔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理緊急運輸任務的單位或個人應該遵守哪些規定?
- 5.為應對疫情,被調用的車輛運輸物資時,是否需要《緊急運輸通行證》?
- 4.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在保障緊急物資運輸方面有怎樣的義務?
- 3.公益組織工作人員將防疫物資挪作他用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2.如何做好技術資源儲備?
- 1.在疫情發生時,如何保障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
- 一 技術與物資保障
- 第四章 保障措施與評估重建
- 15.疫情期間,藥廠提高藥品的出廠價格,應給予怎樣的處罰?
- 14.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緊急調用藥品?
- 13.對于急需的藥品,應實行何種審批制度?
- 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在藥品研制與生產中應遵守哪些規范?
- 三 藥品研發與生產
- 1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而治病救人且成功的,應該網開一面嗎?
- 10.感染科室的醫務人員應具備哪些特別條件?
- 9.在公共衛生事件中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 8.疫情發生后,醫療衛生人員不服從政府調遣的,需要承擔責任嗎?
- 7.疫情期間,有人對一線醫務人員躲避不及,指指點點,違法了嗎?
- 6.從事傳染病防治的醫療衛生人員在待遇上有何特殊之處?
- 二 醫療衛生人員工作管理
- 5.醫院發生怎樣的傳染結果后,應該依法上報?
- 4.醫療機構應如何保障和改進醫療質量?
- 3.醫療機構對醫療質量實行何種責任制?
- 2.醫療機構在不具備診治能力時,應該怎么辦?
- 1.疫情發生后,醫療機構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 一 醫療機構管理
- 第三章 醫療救治與管理
- 17.“封城”由哪個部門來決定?
- 16.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哪些緊急措施?
- 15.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是政府的義務嗎?
- 14.因疫情應當隔離的人員拒絕隔離的,政府部門應該如何處理?
- 1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傳染病報告時,應當采取哪些措施呢?
- 12.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 三 疫情控制
- 11.在對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的選擇上,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 10.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單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9.在疫情發生后,各街道、基層社區應采取什么措施?
- 8.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應急處置措施?
- 二 應急處置與救援
- 7.預警分為哪些級別,應分別由哪些部門發布,發布預警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6.各部門應如何對疫情進行監測?
- 5.誰有權對疫情信息進行公布?
- 4.誰有權向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
- 3.瞞報、謊報、緩報疫情的,后果如何?
- 2.突發事件應急報告制度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 1.相關人員和單位發現疫情時,遵循何種報告原則?
- 一 報告、通報、公布、監測與預警
- 第二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
- 39.企業違法排放污染物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38.在保護環境方面,企業有著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 37.對因衛生質量不合格被處罰的決定不服,拒不履行也不起訴的,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怎么做?
- 36.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就擅自營業的,該如何處罰?
- 35.衛生監督員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應受到怎樣的處罰?
- 34.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的職責和義務有哪些?
- 33.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由誰負責?其職責有哪些?
- 32.在哪些場所工作的人員需要持有健康證?
- 四 環境保護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
- 31.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30.因疫源疫病監測需要獵捕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的,需要履行怎樣的手續?
- 29.食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 三 野生動物保護
- 28.偽造動物疫病監測、檢測結果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27.明知不符合條件但仍頒發動物診療許可證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26.作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官方獸醫,能否開辦私人動物診所?
- 25.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24.運輸動物的車輛裝卸前后拒不清洗消毒的,如何處罰?
- 23.動物檢疫人員在監督檢查中重復檢疫收費的,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 22.是否必須經現場檢疫后才可出具檢疫證明、加施檢疫標志?
- 21.上報動物疫情有困難的,怎么辦?
- 20.不得屠宰、經營、運輸哪些動物和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哪些動物產品?
- 19.飼養員患了禽流感后還能繼續工作嗎?
- 18.動物飼養場所必須具備哪些防疫條件?
- 二 動物疫病防疫
- 17.在狂犬病的防治管理方面,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是什么?
- 16.個人倒賣疫苗的,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15.水、物品被傷寒和副傷寒、細菌性痢疾、脊髓灰質炎、病毒性肝炎病原體污染后應怎么處理?
- 14.被鼠疫和霍亂污染后,應如何進行消毒處理?
- 13.用工單位招工多少時,需要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 12.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物品與場所進行消毒,是衛健部門的法定義務嗎?
- 11.自制或販賣血液制品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 10.自然疫源地項目建設時,應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 9.病毒、病原微生物研究實驗室應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 8.在傳染病預防方面,醫療機構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7.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 6.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哪些職責?
- 5.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有失職行為的人員,應承擔什么責任?
- 4.飯店服務員在排除罹患傳染病之前,能到崗工作嗎?
- 3.其他乘客不讓已做好防護的疑似傳染病病人上飛機,是違法行為嗎?
- 2.因害怕泄露隱私拒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檢驗的,違法嗎?
- 1.兒童一定要接種疫苗嗎?接種疫苗有什么意義?
- 一 傳染病防治
- 第一章 傳染病的預防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傳染病的預防
- 一 傳染病防治
- 1.兒童一定要接種疫苗嗎?接種疫苗有什么意義?
- 2.因害怕泄露隱私拒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檢驗的,違法嗎?
- 3.其他乘客不讓已做好防護的疑似傳染病病人上飛機,是違法行為嗎?
- 4.飯店服務員在排除罹患傳染病之前,能到崗工作嗎?
- 5.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有失職行為的人員,應承擔什么責任?
- 6.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哪些職責?
- 7.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 8.在傳染病預防方面,醫療機構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9.病毒、病原微生物研究實驗室應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 10.自然疫源地項目建設時,應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 11.自制或販賣血液制品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 12.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物品與場所進行消毒,是衛健部門的法定義務嗎?
- 13.用工單位招工多少時,需要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 14.被鼠疫和霍亂污染后,應如何進行消毒處理?
- 15.水、物品被傷寒和副傷寒、細菌性痢疾、脊髓灰質炎、病毒性肝炎病原體污染后應怎么處理?
- 16.個人倒賣疫苗的,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17.在狂犬病的防治管理方面,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是什么?
- 二 動物疫病防疫
- 18.動物飼養場所必須具備哪些防疫條件?
- 19.飼養員患了禽流感后還能繼續工作嗎?
- 20.不得屠宰、經營、運輸哪些動物和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哪些動物產品?
- 21.上報動物疫情有困難的,怎么辦?
- 22.是否必須經現場檢疫后才可出具檢疫證明、加施檢疫標志?
- 23.動物檢疫人員在監督檢查中重復檢疫收費的,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 24.運輸動物的車輛裝卸前后拒不清洗消毒的,如何處罰?
- 25.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26.作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官方獸醫,能否開辦私人動物診所?
- 27.明知不符合條件但仍頒發動物診療許可證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28.偽造動物疫病監測、檢測結果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 三 野生動物保護
- 29.食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 30.因疫源疫病監測需要獵捕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的,需要履行怎樣的手續?
- 31.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四 環境保護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
- 32.在哪些場所工作的人員需要持有健康證?
- 33.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由誰負責?其職責有哪些?
- 34.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的職責和義務有哪些?
- 35.衛生監督員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應受到怎樣的處罰?
- 36.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就擅自營業的,該如何處罰?
- 37.對因衛生質量不合格被處罰的決定不服,拒不履行也不起訴的,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怎么做?
- 38.在保護環境方面,企業有著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 39.企業違法排放污染物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第二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
- 一 報告、通報、公布、監測與預警
- 1.相關人員和單位發現疫情時,遵循何種報告原則?
- 2.突發事件應急報告制度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 3.瞞報、謊報、緩報疫情的,后果如何?
- 4.誰有權向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
- 5.誰有權對疫情信息進行公布?
- 6.各部門應如何對疫情進行監測?
- 7.預警分為哪些級別,應分別由哪些部門發布,發布預警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二 應急處置與救援
- 8.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應急處置措施?
- 9.在疫情發生后,各街道、基層社區應采取什么措施?
- 10.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單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11.在對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的選擇上,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 三 疫情控制
- 12.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 1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傳染病報告時,應當采取哪些措施呢?
- 14.因疫情應當隔離的人員拒絕隔離的,政府部門應該如何處理?
- 15.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是政府的義務嗎?
- 16.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哪些緊急措施?
- 17.“封城”由哪個部門來決定?
- 第三章 醫療救治與管理
- 一 醫療機構管理
- 1.疫情發生后,醫療機構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 2.醫療機構在不具備診治能力時,應該怎么辦?
- 3.醫療機構對醫療質量實行何種責任制?
- 4.醫療機構應如何保障和改進醫療質量?
- 5.醫院發生怎樣的傳染結果后,應該依法上報?
- 二 醫療衛生人員工作管理
- 6.從事傳染病防治的醫療衛生人員在待遇上有何特殊之處?
- 7.疫情期間,有人對一線醫務人員躲避不及,指指點點,違法了嗎?
- 8.疫情發生后,醫療衛生人員不服從政府調遣的,需要承擔責任嗎?
- 9.在公共衛生事件中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 10.感染科室的醫務人員應具備哪些特別條件?
- 1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而治病救人且成功的,應該網開一面嗎?
- 三 藥品研發與生產
- 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在藥品研制與生產中應遵守哪些規范?
- 13.對于急需的藥品,應實行何種審批制度?
- 14.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緊急調用藥品?
- 15.疫情期間,藥廠提高藥品的出廠價格,應給予怎樣的處罰?
- 第四章 保障措施與評估重建
- 一 技術與物資保障
- 1.在疫情發生時,如何保障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
- 2.如何做好技術資源儲備?
- 3.公益組織工作人員將防疫物資挪作他用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4.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在保障緊急物資運輸方面有怎樣的義務?
- 5.為應對疫情,被調用的車輛運輸物資時,是否需要《緊急運輸通行證》?
- 6.承擔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理緊急運輸任務的單位或個人應該遵守哪些規定?
- 7.沒有運輸經營資格的個人,好心給疫區運送物資,也會被處罰嗎?
- 8.疫情發生期間,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國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9.在疫情發生期間,如何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 二 稅收、財政金融保障
- 10.在疫情發生后,小微企業可以得到哪些稅收和政策優惠?
- 11.對于國外人士捐贈的物資,在進入海關后,是否需要繳納關稅?
- 12.企業對疫區人民的捐贈支出,能減免稅或抵稅嗎?
- 13.疫情發生時,政府可以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進行采購嗎?
- 14.疫情發生期間,債券發行是否可以正常申請?
- 三 司法工作保障
- 15.疫情防控期間,法院的訴訟服務如何開展?
- 16.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時效怎么算?
- 17.疫情防控期間,法律援助工作如何開展?
- 四 獎懲與恢復
- 18.在疫情中作出貢獻的人員,應給予怎樣的肯定?
- 19.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恢復?
- 20.在恢復與重建過程中需要上一級政府支持的,應該怎么辦?
- 21.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有失職行為的人員,通常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 第五章 監督管理與責任落實
- 一 行政組織監督與責任
- 1.疫情發生時,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履行哪些監督職責?
- 2.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享有哪些權力?
- 3.衛生行政部門未依法履行職責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二 市場監管
- 4.疫情防控期間,經營者囤積物資,高價售出的,構成犯罪嗎?
- 5.人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賣口罩等防疫物資嗎?
- 6.疫情管控期間,飯店偷偷開展外賣業務,應如何處罰?
- 7.突發傳染病疫情,小區被封閉管理,有業主在家做飯賣給小區居民,違法嗎?
- 8.網絡銷售虛假偽劣防疫產品的,將會受到何種懲罰?
- 三 交通、旅游管理
- 9.對于出入疫區的交通工具,有關部門可以采取哪些檢疫措施?
- 10.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后,旅客接受衛生檢疫檢查是法定義務嗎?
- 11.在交通工具上發現傳染病病人應該怎么辦?
- 12.對拒絕交通衛生檢疫的人或交通工具,工作人員可以怎么辦?
- 13.疫情防疫期間,有些村挖路斷交的做法,違法嗎?
- 14.重大傳染病防治期間,工作人員實施交通衛生檢疫時,必須攜帶證件、佩戴標志嗎?
- 15.因疫情發生,提前購買的機票可以免費退票嗎?
- 16.簽訂旅游合同后,因疫情無法出游的,旅游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嗎?
- 17.在發生重大疫情時,對于國家采取的限制措施,旅游者應該怎么辦?
- 18.突發事件發生后,仍滯留外地或國外的旅游者怎么辦?
- 四 網絡管理
- 1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在網上發布自己編造的虛假信息,可能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 20.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站騙取捐款的,應承擔何種責任?
- 21.疫情發生期間,利用網絡推銷“防疫藥品”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 22.疫情期間,社交平臺對網友發布的謠言處置不力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 23.利用疫情在網上散播謠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涉嫌構成何種犯罪?
- 五 其他相關問題
- 24.疫情期間,企業如何申領進出口許可證?
- 25.疫情期間,公民還可以到民政局辦理相關業務嗎?
- 26.因疫情造成兒童缺失監護人的,應該怎么辦?
- 27.發生疫情后,合同無法履行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 28.飯店在疫情期間不遵守國家暫停營業的規定,繼續營業的,應受到何種處罰?
- 29.用人單位能以生產經營困難為由解除與因疫情不能返崗的員工的勞動合同嗎?
- 30.疫情期間,企業可以停發員工的工資嗎?
- 第六章 國境衛生檢疫管理
- 一 國境衛生檢疫與監督
- 1.國境衛生檢疫范圍和對象有哪些?
- 2.衛生檢疫機關工作人員發現有入境人員感染傳染病時,應該怎么辦?
- 3.對于患有傳染病的人,衛生檢疫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阻止其出境嗎?
- 4.在國際通航的輪船上發現死因不明的尸體的,工作人員應該怎么辦?
- 5.在國內航行中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例的,應該怎么辦?
- 6.在疫情暴發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采取哪些檢疫措施?
- 7.對于來自疫區的貨物,應如何處理?
- 8.對于出入境的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需要經過衛生檢疫嗎?
- 9.對于來自疫區的食品,檢疫部門應如何處理?
- 10.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例后,相關部門應該在多長時間內報告?
- 11.衛生檢疫機關的職責是什么?
- 12.衛生檢疫機關在檢查時,對于國境口岸、停留的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衛生要求和標準有哪些?
- 13.國境口岸衛生監督員的職責有哪些?
- 二 海港、航空、陸地邊境檢疫
- 14.航行中的船舶發現染疫人,船長應當向衛生檢疫部門報告嗎?
- 15.船舶在入境前發現有傳染病人,在入境檢疫前應當如何設置檢疫信號?
- 16.懸掛檢疫信號的船舶停靠港口后,船上人員可以隨意離船嗎?
- 17.對來自疫區的船舶可以進行夜間檢疫嗎?
- 18.船上人員沒有經過許可便下船卸行李,應如何處理該船?
- 19.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現傳染病人,機長應該怎么做?
- 20.入境旅客未經入境查驗可以離開查驗場所嗎?
- 21.國際列車上的乘客在沒有經過入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時,可以下車嗎?
- 22.入境列車中發現傳染病人,在衛生檢疫機關處理完畢前,列車中的人員可以下車嗎?
- 23.徒步入境的人員,未經入境查驗可以離開指定的場所嗎?
- 三 衛生處理
- 24.衛生檢疫部門實施衛生處理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 25.出境的航班上發現有疑似沾染傳染病病毒的物品應當怎么辦?
- 26.出境船舶上有因病而亡的尸體,該如何處理?
- 27.已經實施過衛生處理的交通工具,什么情況下會被再次實施衛生處理?
- 28.在入境的交通工具上發現反常死亡的嚙齒動物的,該如何處理?
- 29.國際航行的船舶免予除鼠證書的時效是多久?
- 四 檢疫傳染病管理
- 30.如何判定船舶上是否發生了鼠疫?
- 31.對于可能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處理?
- 32.霍亂染疫及有染疫嫌疑的船只,應當如何實施衛生處理?
- 33.什么情況下航空器應認定為染有黃熱病?
- 34.對黃熱病的染疫船舶、航空器,應當如何進行衛生處理?
- 35.傳染病監測的對象和內容是什么? 更新時間:2022-08-01 19: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