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律知識讀本(以案釋法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編著
- 13字
- 2022-08-01 19:23:04
第二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
一 報告、通報、公布、監測與預警
1.相關人員和單位發現疫情時,遵循何種報告原則?
案情回放
D省發生流感疫情后,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該省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并按照相關要求,全面部署并建立了嚴格的疫情報告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疫情實時情況。近日,D省E市中醫院一天內確診了十例流感病例,對于其收集到的相關病人信息,院方應當在遵循何種原則的前提下,向有關部門報告?
案例評析
總體上來說,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其中,特別強調屬地管理原則,是因為突發事件發生地政府機構的迅速靈活反應和及時處理,是有效遏制突發事件發展的關鍵,而疫情防控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在于流動人口,因此更加需要遵循屬地管理原則,就地控制傳染源,防止擴散。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條明確指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第三十一條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據此,本案中的D省E市中醫院應當依循屬地報告原則,履行疫情報告義務,嚴格按照D省所規定的具體要求,將其收集的信息以最快的方式報告給E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