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關于青春
在我20歲這一年,當我像往常一樣穿梭在世界各處而覺得與以往并無異常的時候,很突然的,一些事情發生了,似乎一夜間意識到,眼下的這個人已經不再是多年前那個初步具有“我”這個概念的存在。現在,這個人脫胎換骨,變成了另一個存在,回憶往昔,竟有一絲陌生和疏離。這種狀況比較類似一個人在完成某件事情之后,再回過頭去突然懷疑起曾經的所作所為。20歲的我,更多的就是這樣的狀態。
耳朵,在我看來,它不只是身體感官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媒介,它無時無刻不在接納和包容來自外界的各種聲音。在人們的慣常印象中,耳朵必得是用來聽的,聽什么呢,在腦神經的支配下,這一器官有選擇性地為人們篩選、提取外界的聲音元素,悅耳的、嘈雜的、完整的、瑣屑的,在神經的作用下通過耳朵這個媒介最終為人所知曉。一個健全的耳朵,它是被聲音籠罩著的,這樣的分析,或許有些被動,但在人體奇妙的構成中,通過與其他身體器官的優美協作,耳朵成功地突破了這一孤立的存在,成為我們通向外部世界的橋梁,在與其他靈魂的互動中,充當著傳感器的作用。
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透過個人感覺感知生活,全力以赴投入其中。在更早的史前時期,從挺起脊骨并直立身體開始勞動,學會思考起,人便成為自己的主宰,開啟了自我雕琢的歷史。可是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社會人的屬性與自然人身份二者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突破自我的狹隘,從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與碰撞中完成自我的升華,是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青春是一段怎樣的時光?成長的道路上遍布迷茫、孤獨、無助和凄惶……經歷過這些繁雜的情緒,見證一場場悲歡離合的人間劇幕,青春像極一場戲劇。劇中有主角,有配角,不同的角色大放異彩,共同參演熱鬧、悲涼的離散劇場。當愁腸百結的少年們逐漸挺直了脊梁;當某個人在一覺醒來之后斯啞了嗓音;當某個人在一場聚會結束后獨自在小路上漫步;當女孩的臉色變得紅潤細膩;當一個人百無聊賴時伏在桌邊托腮想心事;當某個人酣暢淋漓地痛哭后,仍激情滿懷地豪言壯語永不放棄;當男孩第一次壯著膽小心翼翼地告白;當女孩紅著臉接過第一封帶著香味的漂亮信封;當教室里面的每個人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為之奮斗的理想;當兩個朋友相互扶持度過難關露出欣慰的微笑……時光,永遠飛奔向前。
有一天,站在某個位置,回首千里之外,天空一片澄明。仿佛曾經莽撞而青澀的少年,已然含笑站在云端,俯瞰今時今日平和沉穩的自己,才突然明白:青春,是一段總要流逝的時光。
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朋友們
莫揚塵
201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