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重慶移民史
會員

本書是目前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重慶地區移民問題的具有開拓意義的學術專著。重慶處于我國南北部和中西部的交界區,“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是串接長江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渠道和物流通衢,亦為我國古代居民遷徙、混居的主要地區。重慶的歷史就是一部典型的人口向內向外遷徙的歷史。本書采取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民族學、經濟學等理論方法,以大量翔實史實為基礎,從重慶地區舊石器時代開始,歷經夏商周三代,直到明清時期和近當代的人口移動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其中包括了重慶城市建設和移民的關系;秦漢在對于西南夷的開發中重慶的移民浪潮;明清兩次“湖廣填四川”的考辨;近代開埠后西方文化進入時的重慶移民;抗日戰爭時期重慶作為戰時首都所形成的移民高潮;新中國建立時期西南服務團的遷徙、扎根;中國“大三線”建設中軍工、科技向重慶地區的遷徙;“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大規模的向邊疆、農村的轉移;改革開放中的民工潮;三峽工程的百萬大移民等等。正是歷史上的這種頻繁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才促進了重慶城市的發展。本書將學術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有助于我們對近當代重慶城市的認識,對區域移民歷史的了解,尤其對我們現在面臨的城市人口、經濟、文化及民族問題,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禹階主編 ·地域文化 ·65.1萬字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

有人說,孤獨是21世紀的流行病。我們想方設法擺脫孤獨,它卻依然如影隨形。孤獨從何而來?人類注定與孤獨相伴嗎?歷史學家費伊·邦德·艾伯蒂認為,孤獨是一種現代情感。從宗教的衰落到工業革命,再到數字革命以來社交媒體與線上社區的蓬勃興起,孤獨觀念的演變史,也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理解孤獨如何“被發明”,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何如今孤獨盛行。《孤獨傳》融合了文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力圖還原孤獨的隱秘歷史與復雜意涵。本書的每一章聚焦孤獨的某種形態,探究孤獨與個人和社會、情感和身體之間的關聯。在書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19世紀至今的信件與日記、哲學文本、政治論述、醫學文獻等,研究了包括西爾維婭·普拉斯、維多利亞女王與弗吉尼亞·伍爾夫等人的經歷,并分別探尋青少年、獨居者、老年人、無家可歸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獨體驗。孤獨不僅是一種個體感受,它還與婚戀、醫療、教育、養老、社會福利等議題息息相關。從更宏觀的角度,《孤獨傳》審視現代社會如何被孤獨改變,幫助人們學會與孤獨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對自我與世界。

(英)費伊·邦德·艾伯蒂 ·隨筆 ·16.3萬字

最新章節 第19章 主題索引 2025-03-04 18:07:07
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歷史、理論與現實邏輯

金融文化深刻影響金融理論與實踐。從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國的經濟社會變遷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本書以五千年文明根系為錨,以“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為根本途徑,從文化基因層面探究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歷史邏輯,從國際比較視野把握中國金融發展的基本特色,從中總結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內涵要義、理論意蘊和實踐要求。全書圍繞“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將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等文化精髓,融入金融強國建設的實踐方法論中。發展道路植根于文化屬性,西方經濟金融理論無法破譯中國金融發展的成功之道;唯有立足國情,把握中華文脈,方能理解金融發展道路中蘊含的中國特色。書中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核心特質的剖析,體現了歷史縱深與時代張力:從北宋交子的貨幣信用到抗戰時期的貨幣主權;從“法至精密”的山西票號到“以義立本”的亞投行;從40余年經濟快速發展到金融體系長期穩定,既凸顯文化傳承脈絡,又刻畫金融治理智慧,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金融打開了一扇文化視窗。本書詳述中國金融文化知常達變、守正創新的辯證體系,對政策制定者和學術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兼具深度與銳度的適時之作。

董昀 ·理論 ·14.6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章 后記 2025-05-12 16:04:0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松桃| 务川| 余干县| 南投市| 军事| 化德县| 南汇区| 东阿县| 深泽县| 孟州市| 铜梁县| 嘉峪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遵化市| 巴楚县| 棋牌| 探索| 紫金县| 大邑县| 合肥市| 天镇县| 建水县| 南召县| 绥德县| 灌云县| 延长县| 井陉县| 山阴县| 梅州市| 庐江县| 双流县| 岚皋县| 南雄市| 扎鲁特旗| 隆子县| 中阳县| 沁阳市| 江达县| 巢湖市|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