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呂思勉
作品粉絲 5408 人
全部作品
《呂著中國近代史》分為五個部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和《日俄戰爭》。前三個部分內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內容作者在不同時期的講義集結而成。后兩部分則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詳解。本書寫作范圍廣博,取精用弘,多有獨到之處,敘述簡明精當,脈絡流貫,議論風發,對一般讀者熟悉中國近代史能起到非常積極的效果。
呂思勉 ·史家名著 ·31.5萬字
《中國近代史》分為五個部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和日俄戰爭。前三個部分內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內容作者在不同時期的講義集結而成;后兩部分則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詳解。多角度闡釋了近代中國的百年歷史,意義深遠。
呂思勉 ·中國史 ·28.6萬字
《呂思勉白話中國史》分為《呂思勉白話中國史·上古卷·華夏初興》《呂思勉白話中國史·中古卷·漢唐初音》《呂思勉白話中國史·近古卷·宋元興亡》《呂思勉白話中國史·近世卷·明清流變》《呂思勉白話中國史·現代卷·民國何為》系列5本,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具有完全意義的通史,分別講述了各個階段的政治史事、社會經濟、文化現象,還敘述了各國與中國的關系。該版本以19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為底稿,為了更方便理解和閱讀,將民國紀元改為公元紀年,對有變化的地名也做了詳細標注,并對文字做了全新精校。
呂思勉 ·中國史 ·7.7萬字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24.6萬字
《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本書從中華民族起源開始,敘述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在理亂興亡的同時更系統地梳理歷史知識,濃縮中國五千年歷史于一書。無論是史學觀點還是編纂方法,都有很大的創新,突出體現了呂思勉的大歷史觀。
呂思勉 ·中國史 ·11.4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思勉 ·史學理論 ·11.2萬字
《文字學四種》是對呂思勉先生文字學研究的集中展示,包括《章句論》、《中國文字變遷考》、《字例略說》、《說文解字考》四種。這四種文字學著作曾被多家出版社刊行,但均非全本。本版則根據呂思勉先生生前修訂稿,補上了有關文字。呂思勉先生文字學思想的全貌庶幾可以得見。
呂思勉 ·文集 ·17.3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目標受眾群:敬慕呂思勉先生嚴謹治學精神的讀者,史學愛好者,《三國演義》的愛好者和資深研究者。
呂思勉 ·普及讀物 ·7.3萬字
呂思勉 ·史家名著 ·11.1萬字
《中國文化史六講》是呂先生在常州中學授課時的講稿,六講之中,包括婚姻族制、戶籍階級、財產制度、農工商業、衣食居處、交通通信等,涵蓋甚廣;在每一講中,又能貫穿古今;加之寫作對象本為中學生,故而言簡意賅,意涵深遠。《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是呂先生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稿,依據當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實,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分時段進行論述,自上古而至近代,時間跨度廣而論證極見精妙。
呂思勉 ·中國史 ·9.8萬字
《史學與史籍七種》包括《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史通評》、《文史通義評》、《古史家傳記文選》、《史籍選文》等。其內容大都是呂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史籍、開示史學研究門徑而作,對于年輕一代的史學愛好者與研究者仍然具備很高的指導意義與參考價值。
呂思勉 ·文集 ·43.6萬字
理學興于北宋,盛行于南宋與元明清時代,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可以說是唐代以來儒學思想的主流,其影響覆蓋整個東亞。理學與國人之思想關系甚深,故呂思勉在其上海滬江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講義的基礎上,綜合著名理學家重要學說,兼及其對社會風俗之影響,寫作了這本書。迄今為止,中外學界關于理學的簡史似乎還沒有超過他的。本書作為剪裁得宜的入門書,對宋明理學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是廣大國學愛好者了解程朱理學到陽明心學思想發展的極佳讀本。
呂思勉 ·中國哲學 ·12.9萬字
《中國社會史》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等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
呂思勉 ·史學理論 ·53.1萬字
《呂思勉詩文叢稿》作為“呂思勉文集”的最后一部,收錄了呂思勉先生的部分舊作遺稿,全書分“蒿廬文稿”、“蒿廬詩稿”、“小說三種”和“蒿廬叢稿”四部分。文稿部分收錄了呂先生所作的舊體文章,詩稿部分收錄了詩、詞及聯語若干,小說部分收錄了《女俠客》、《中國女偵探》三種,叢稿部分收錄的則是呂先生學術、游記類的文章共八十余篇。
呂思勉 ·文集 ·56.1萬字
《中國文化常識》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入門讀物,一部中國古代文化的說明書。呂思勉先生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包括:衣食、住行、婚姻、族制、階級、政體、選舉、官制、兵制、文字、語言、學術、宗教等,旨在說明文化的變遷,“而推求現狀之所由來”。作為呂思勉先生的經典之作,經典性無需贅言,每讀一遍,都能帶給你新的收獲,助你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呂思勉 ·中國文化 ·22.7萬字
中華民族究竟可追溯到何時何地?秦始皇施行的是暴政還是政治理想?大唐盛世如何在安史之亂后一蹶不振?宋儒的思想為何救不了宋朝?本書作為從民國傳承至今的中國史入門讀物,將中華五千年歷史濃縮于一作。呂思勉先生用曉暢淺顯的語言,講述中華文明進程中人人必知的典故,以文史大家的獨特視角,追索史實背后的深層動因與邏輯,理清文化變遷脈絡。一本書輕松讀懂從上古到民國的五千年歷史變遷,以史為基,知古今、通天下、望未來。
呂思勉 ·中國史 ·12.6萬字
《國學基礎知識》是呂思勉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開示門徑之作,寫就于先生的學術盛年期,在民國時期一經出版,即受到當時的國學愛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時有“洛陽紙貴”之譽。全書整理匯集了《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等著作,是一部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著作,也是可以讓讀者快速掌握國學常識的讀本,亦是切合今人實際的傳統文化百科全書。作者觀點論述嚴謹,考證精詳,旨在給讀者帶來更深刻、更純粹的閱讀體驗,為不可多得的國學入門佳作。
呂思勉 ·中國文化 ·29.1萬字
《呂著中小學教科書五種》是呂思勉先生在教學過程中編著的五種教科書的匯編,即《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高中復習叢書本國史》、《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這些教科書雖說是為當時中小學生(主要是高中生)寫就的,如今即使用作大學歷史專業的教材,恐怕也不嫌其淺。
呂思勉 ·文集 ·81.9萬字
《中國近代史八種》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論》、《中國近百年史補編》、《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等。該書對中國的近代史事作了介紹。
呂思勉 ·中國史 ·34.9萬字
本書匯集了呂思勉先生《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史學與史籍》、《國學概論》、《呂思勉文史四講》等著作中關于國學的全部內容,是民國時期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開示門徑之作,寫就于先生的學術盛年期。其作品曾受到當時國學愛好者的大力追捧,一時有洛陽紙貴之譽。世易時移,呂先生作品的價值卻歷久彌新,仍對當代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呂思勉 ·中國文化 ·3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