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易經白話全譯正鑒于此,我們擇取古本、兼采眾本,精校精審,薈萃眾家之長,采用文、白對照的形式編成。《易經》的六十四卦詳解,是全書主體。按經上、經下分為兩章,每卦獨成一節,各節皆有原文、譯文、解讀,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或可先窺其門戶,后登其堂奧,由淺入深,從而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本書在保持了傳統《易經》的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努力為讀者提供可以深入閱讀的平臺,以期讓每個讀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讀出屬于自己的一本《易經》。
文史哲 ·中國文化 ·19.3萬字
本書講述的,是六個深藏于故紙堆中的明代基層政治事件。作者從明代的一系列罕見民間檔案文書里,挖掘出這些塵封已久的故事。這些檔案是中國歷史中絕無僅有的奇跡,它們著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記錄極為詳盡。在這里,我們能看到樸實的百姓訴求、狡黠的民間智慧、骯臟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場均衡之術,從無數個真實的細節里,展現出一幅極其鮮活的政治生態圖景。這六個事件聚焦于一府一縣乃至一村之內,記錄的是最底層平民的真實政治生活:當遭遇稅收不公時,他們如何憤起抗爭;當家族權益受到損害時,他們如何興起訴訟;當政治利益與商業利益發生矛盾,他們如何與官府周旋博弈;當朝廷要求整頓戶籍,他們又是如何從中造假牟利……《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萬歷年間,一項不公正的稅收政策在徽州府引發了曠日持久的混亂。亂民、縣官、州府、戶部、首輔、皇帝等諸多利益集團的博弈之局。《筆與灰的抉擇——婺源龍脈保衛戰》:婺源縣一場持續了六十四年的經濟爭端,反映了一個縣級官員,是如何在重大議題上平衡一縣之利害的。《誰動了我的祖廟——楊干院律政風云》:歙縣一樁民間廟產爭奪案。訴訟雙方在這場綿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長,用盡心思,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嘉靖法律大戲。《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檔案庫的前世今生》:一個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門機構——大明黃冊庫從建立到衰敗的全過程。了解明代的基層統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胥吏的盛宴——彭縣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卻引來了無數貪婪蚊蟲的叮咬。胥吏之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正統年間的四條冤魂》:四個無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挾入朝廷斗爭的。作者力圖以冷靜克制的零度敘事,替那些生于塵埃、死于無聞的螻蟻之輩作傳,轉述他們湮沒于宏達歷史中的聲音。想要讀懂大明,想要讀懂中國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聽到最底層的吶喊。在一個個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蘊藏著最真實的規律。
馬伯庸 ·文化史 ·22.9萬字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先秦時期老子的作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故后人合而稱之為《道德經》。全文約五千字,文字簡練,晦澀難懂。近代古文家葉玉麟先生為《道德經》作注,出版《白話譯解老子道德經》,通俗易懂、可讀性強,是釋讀國學經典的典范,當時受到歡迎,可惜后來湮沒無聞。本書對該書重新出版,對內容做了一些校正,以適合當下普通讀者的閱讀需要。
老子 ·中國文化 ·3.5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為春秋時期老子所撰,僅五千余言,但博大精深,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不僅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經》做為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新解(全譯本)》以獨到的視野和樸素的筆調,對《道德經》中的文化精華加以深入的解讀,以此來指導人們在具體生活中所遇到的為人處世、生活情趣、工作態度、人際交往、婚姻家庭、企業管理、養生之道等方面的問題,是一部幫助人們走出生活與情感的困惑的力作。
老子 ·中國文化 ·12.8萬字
《周易尚氏學》是對《易經》、《易傳》全文的注釋。尚秉和繼承了象數學的傳統,故重在以象釋《易經》。其在“說例”節寫到:“故讀《易經》者,須先知卦爻辭之從何象而生,然后象與辭方相屬。”全書二十卷,均在詮釋《易經》之卦爻辭由何象而來之經過,是近代易經學的經典著作。
楊天才譯注 ·中國文化 ·20.6萬字
本書是一部從社會學和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性學的學術專著。作者通過大量史料和文獻,結合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性文化做了全景式的展示和研究,且與當代西方性學作比對,在充分反映中國古代性學原貌的基礎上,提出了諸多新觀點。本書對更全面地推進挖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塊瑰寶,具有不可多得的獨特價值。
馮國超 ·中國文化 ·46.2萬字
《易經》自古即稱作“天人之學”,探討的是天道演化及人事興革的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關系。上經三十卦,始于乾、坤,終于坎、離,內容從開天辟地談到人類文明昌盛,顯示自然演化的歷程中,生命的蘊養成長遍歷艱險;下經三十四卦,始于咸、恒,終于既濟、未濟,內容從戀愛婚姻談到人生的終極成敗,細數離合悲歡與愛恨情仇。關于《易經》的書,深入淺出是必然的要求。然而《易經》太難,要講得讓一般人能懂,實在不易。《易經的第一堂課》(全新修訂版)共六十四篇,介紹《易經》中一些深沉雋永的智慧,其中六十四卦大部分談到,再附加些通貫性的論述,雖非《易經》全貌,但用心的讀者已能管窺。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1.1萬字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會發現處處豁然開朗、字字明明白白。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孫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書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流暢,精彩紛呈;背水一戰、圍魏救趙等經典戰例,更是講解得令人身臨其境,猶如置身戰場上空,看交戰雙方兵馬調動,浴血奮戰,在震天的廝殺聲中演繹著兵法的深邃思想。
華杉 ·中國文化 ·23.3萬字
本書編著者于浩如煙海的史籍中尋找蛛絲馬跡,苦心孤詣,搜集鉤沉了千百年來具有不傳之秘的數百種絕技,例如贗古、識寶、煉金、養生、美容、測字、武功、修煉等種種絕術奇技。大至俯仰天地、神機妙算,小至安神祛病、除虱滅疥,處處深埋玄秘,個個藏匿機巧,其內容在今天仍有寶貴的借鑒意義。《中國古代奇技淫巧》是一本中國傳統文化介紹。
楊鈞編著 ·中國文化 ·19.5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是王陽明與弟子的語錄,其中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另有部分內容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傳習錄》著重發揚陽明心學,直到今天仍在當代儒家中仍有著深刻的影響。
(明)王陽明 ·中國文化 ·22.5萬字
《鹽鐵論》是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后相連的。桓寬的思想和“賢良文學”相同,所以書中不免有對桑弘羊的批評之詞。書中語言很精練,對各方的記述也很生動,為現代人再現了當時的情況。
陳桐生譯注 ·中國文化 ·32.1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8.1萬字
德國著名古典學學者保羅·赫爾曼以其博大宏深的研究,采擷冰島、挪威、瑞典的民間傳說習俗,深入探討《詩體埃達》、《伊林格傳奇》、冰島的《史前傳說》等傳統文獻,加上考古學和字源學的佐證與推敲,構筑成一部翔實完備的北歐神話總論。斯堪的納維亞傳奇里的諸神一一躍然紙上:阿薩神族、女武神、沃坦和奧丁、弗蕾亞和弗麗嘉、天空之神提烏斯和提爾、巴德爾、索爾和洛基。北歐神話屬于泛靈論信仰,除了諸神之外,大自然森羅萬象當中也莫不充滿神靈:山川水澤里的精靈、妖精、侏儒、巨人。北歐民族也盛行祖先崇拜以及靈魂不滅的信仰,于是也有種種守護神和家神、亡魂和夢魔的傳說。關于他們的種種民間傳說和故事,是童話、戲劇、奇幻文學、歌劇源泉不竭的靈感原型。
(德)保羅·赫爾曼(PaulHerrmann) ·文化研究 ·42.1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在在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173萬字
本書寫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數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經這本小書提綱挈領,娓娓道來。本書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戰國策》、《史記》、《漢書》、“三禮”“春秋三傳”“四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歷史脈絡。全書對經典的梳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讀者對古文更為親近、熟悉,從而啟發讀者的興趣,是讀者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不二之選。
朱自清 ·中國文化 ·6.4萬字
本書一直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于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深影響今人,享譽海內外。
李奎編著 ·理論 ·12.5萬字
孫隆基先生把中國上下三千年當做一個“長時段”,用結構觀念——針對特定范圍的一種共時性設定——來研究中國歷史和這種歷史延續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創造性地運用“良知系統”“身體化”“和合性”等概念來總結中國文化中對“人”的設計和“二人”關系,并進一步延伸至對個體與社會關系、國家與社會關系,國家對世界態度的分析與概括。其匠心獨運之處在于,不是泛泛地羅列出這個民族的國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萬剮的切割,給人以深處其間而欲全力掙脫的濃烈感覺,從而達到文化批判的深遠訴求。
孫隆基 ·文化評述 ·34.5萬字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司馬懿與他多次交兵,贊嘆他是“天下奇才”。本書包括將苑、便宜十六策、兵要十則、諸葛亮傳四大部分。為了便于讀者輕松閱讀,本書開設了注釋、譯文、故事鏈接等版塊,力求成為生動、通俗、無障礙的版本,使讀者更好地領略一代軍事奇才的智慧。
(三國)諸葛亮著 東籬字解譯 ·中國文化 ·15.5萬字
本書是中國古代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本書提供了生活篇、情愛篇、文化篇、身體篇、神鬼篇、動物篇、植物篇、建筑篇等12類與現代人息息相關的夢境解述,內容豐富、詳盡,為您解開心中的迷惑!
靳瑩編著 ·中國文化 ·6.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中國歷代錢幣,包括貝幣、布幣、刀幣、蟻鼻錢、方孔錢,以及古代金銀鑄幣、銀元、銅元,以及民國錢幣和新中國錢幣,從中感受到中國錢幣之美的魅力。錢幣是一種特殊的既是貨幣又具文化內涵的符號。錢幣的實用價值不言而喻,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錢幣也有相當的藝術價值,無論金屬幣還是紙幣,上面都凝聚著錢幣鑄造者的工藝,凝聚著錢幣設計者的藝術才華和巧思。錢幣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匯流交織,勾勒出中國錢幣的文化和歷史之美,可以欣賞,值得收藏。
沈泓 ·文化研究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