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5評論

第1章 自序

這是一本讓你輕松讀懂《孫子兵法》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的書。

本書每一條兵法后面,都有戰例。其中一些戰例,在兵法的不同篇章反復出現,也就幫助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去看同一場戰役,真正把仗是怎么打的看懂了,也就把兵法的思想理念、戰略戰術看懂了。就好像我們坐著直升飛機,飛到古代戰場上空,而孫子坐在旁邊給你做解說員,講這戰斗雙方,一步一步是怎么打的。

在其中一些篇章,由于作者的工作背景,也夾雜一些關于企業管理和商業競爭的感悟議論,但那只是隨想而至的議論而已,本書并不是一本“從孫子兵法看企業管理或商戰”的書,而是一本真正講透《孫子兵法》原意的書。

歷代為孫子繼絕學,注解孫子,被后世承認的,有十一人,就是宋本《十一家注孫子》,本書在《十一家注孫子》基礎上,首先繼承這十一位注家的研究成果,再做深入的講解。

哪十一位呢?曹操、孟氏、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皞(hào)、王皙、梅堯臣、何氏、張預。

曹操是第一個注孫子的,他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我看了那么多兵書戰策,孫子是最深刻的,但世人并不掌握他的思想本質,所以我寫了注解。”

曹操一生征戰,文治武功都是千古英杰,所以他的注解是最準確、最受重視的,本書也大量遵從他的注解。可惜的是,他注得太簡略了。因為他是專業人士嘛,不是為普通人寫的注解,他還說孫子太煩富呢。我們希望他多寫點,但他寫得比孫子還少。

孟氏名字及籍貫身世均不詳,甚至朝代也不確定,可能是南朝梁人。他的注解傳下來不多,但畢竟傳下來了,也有可取之處。

李筌是唐朝人,大概在唐玄宗時期,曾經在少林寺旁邊那個少室山隱居修道,后來由“少室布衣”升任荊南節度判官,最后官至刺史。他口氣很大,說曹操注的錯誤太多,所以他重注一遍。曹操注的,我真沒發現有什么錯的地方,不過李筌注得也挺好。

賈林,唐德宗時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的幕僚,曾為李抱真游說王武俊而破朱泚(cǐ),封武威郡王,拜神策統軍。所以他本身也是一個軍事家。他的注,也很簡略,看來是忙著打仗,抽空注幾筆。

杜佑,這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唐朝中葉的宰相,他經歷了安史之亂,痛定思痛,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為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史稱《杜佑通典》。《通典》收錄了《孫子兵法》,也對之有“訓解”。十一家注中的杜佑注,就是從《通典》中來。

杜佑的注,當然是高屋建瓴,相當權威了。

杜牧,杜牧是杜佑的孫子,是曹操之后成就最大,影響也最大的注家。他的注最豐富,而且引用了很多的戰史戰例,本書選譯最多的,也是他的注。

杜牧是唐代大詩人,咱們從小就會背誦他的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還有: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還有一首,一般人不太熟悉,寫他自己家世的:

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

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

這“家集二百編”,就是指他祖父杜佑編撰的《通典》二百卷。

他家世豪富,又才華橫溢,再好談兵,難免恃才狂傲。他的注,往往上來就是四個字:“曹說非也!”曹操說得不對!然后他上來說一通。

咱們兩相比較,當然都愿意信曹操,而不是信杜牧,畢竟人家曹操才是帶兵的。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杜牧說曹操不對,他又寫一通的,也不是杜牧寫的不對。他跟人家曹操說的不是一個事兒。杜牧詩比曹操寫得好,打仗他沒打過,才情有余,學力不足,又無實戰經驗,所以他理解不了曹操說的話。

孔子說:“恭則不侮”,你態度恭敬,就沒有人來侮辱你。你態度不恭敬,就要被人侮辱了。《大學》說:“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說別人難聽,就有人拿難聽話說你。杜牧老說曹操不對,后面就有人專門說他不對。

這個人就是陳皞,杜牧到處說曹操不對,陳皞就覺得他流毒甚廣,有必要正本清源,他的注解里,就大量出現“杜說非也,曹說是”,要“撥亂反正”了。

陳皞是晚唐人,史書說,“陳皞以曹公注隱微,杜牧注疏闊,更為之注。”他也是要為往圣繼絕學,孫子留下這么了不起一本書,曹操注了,但曹注比較簡略,而且太專業,普通人看不懂,看不懂孫子的,也看不懂曹注。杜牧注得倒是詳細,也豐富也通俗,但有的地方又不準確,不嚴謹。所以他在前面兩人基礎上,再注解一遍。

曹操、杜牧、陳皞,這三個人的注合起來,史稱《三家注》,三家注結合起來學習,收獲就比較可觀了。

以上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皞五人,都是唐朝人。十一家注孫子里,唐朝的就占了五家。因為安史之亂之后,天下大亂,年年征戰,所以大家都研究兵法。杜牧出生在宰相之家,又是大詩人,他也要談兵,這就是時代特色了。

第二個重視兵法的朝代,是宋朝,開國后是休養生息,天下承平日久之后,從面臨西夏李元昊叛亂開始,之后又面臨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事壓力,朝中卻已經沒有能征之將,國內無慣戰之兵。

怎么辦,找書看。

于是大家都研究兵法,最后政府編輯成《武經七書》,作為軍事教科書。

《孫子兵法》成為武經之首,也是在宋朝由政府確立的。

王皙注孫子兵法,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不過王皙的具體籍貫生平,已不可考據了。

再一個是梅堯臣,這也是個大詩人,跟歐陽修是好朋友。他的注簡切嚴整,質量很高,本書也選譯了不少。

何氏,具體名字,什么時代人,都不清楚,留下的注文也不多,但至少有資格留下來。

最后一位是張預,南宋時人,他不僅注了孫子兵法,還寫了一本《百將傳》,他的功夫下得深,注解質量很高,本書也選用不少。

以上是《十一家注孫子》的十一位往圣先賢。但畢竟都是古人古文,有個別的地方,反復研究各家注解,還是不能準確辨析,我就找現代人的注本。

各種注解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著作很多,但大多是當“學術研究”,不是真正的“軍事研究”,就是說他研究是為了做學問,為了講說,不是為了打仗。這出發點不同,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有時候甚至南轅北轍。

后來終于找到一本,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郭化若《孫子兵法譯注》。

郭化若,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黃埔軍校畢業,參加過北伐戰爭,做過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他的孫子兵法譯注,非常精確,所以若古人說法不一,我也拿不準的地方,就參照他的解讀。

中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宋儒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本小書,希望能幫助讀者,繼孫子之絕學。

是為序。

華杉

2014年12月28日于上海

華與華書房

上架時間:2015-04-10 13:41:17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沅江市| 武胜县| 光泽县| 蒙阴县| 崇州市| 侯马市| 绍兴市| 昭觉县| 开平市| 江门市| 桦川县| 绍兴县| 霍林郭勒市| 小金县| 墨竹工卡县| 台北市| 贵德县| 福泉市| 洞头县| 象州县| 龙川县| 泰来县| 大理市| 鄱阳县| 石河子市| 眉山市| 湖州市| 雅江县| 丹阳市| 科技| 西平县| 云林县| 鄱阳县| 宁远县| 丰都县| 石泉县| 鄯善县| 东至县| 奉新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