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給教師的學生行為管理指南。在本書中,教師可以學習關于課堂管理的知識體系以及如何應用它的策略,教導學生行為得體。本書以來自世界各地出色教師的專業技能為基礎,指出了教師在建設孩子們所需的課堂時真正需要了解的事情,包括了實用的策略、技巧和可靠的建議,匯集了我們所知道的有效的學生行為管理知識與技能,使新老教師免于在管理課堂時花費不必要的時間、精力。這是教師們一直在等待的書。
(英)湯姆·班尼特 ·教育 ·19.7萬字
精通式學習是什么?將學生從同樣的學習時間軸中解放出來,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學生在學習進階知識之前,需要對當前所學知識達到一定的掌握水平。避免學的知識越多,學習差距越大。如何實現精通式學習?設定具體、明確、可論證的學習目標:明確我們想讓學生知道什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什么?確定每個學習目標的精通程度:確切地知道“精通”意味著什么,以及我們如何知道學生什么時候準備好進入下一個學習目標。掌握教師評估精通程度的流程:確保評估對學生來說是積極、有意義的學習體驗。計劃課程內容:深入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將分時直接教學和課堂協作應用活動結合起來。關注反饋與糾正教學:及時分辨學生學習困難,確保學生根據個人學習需求獲得及時的、個性化的支持。
(美)喬納森·伯格曼 ·教育 ·6.9萬字
本書分為四冊《西方的起源》《帝國的興衰》《自由的黎明》《現代的誕生》,為讀者提供西方人文經典閱讀的必要知識,挑選在社會文化變革之際顯示思想力量的文本,進行深入淺出的導讀,引導出更為廣闊深入的思考。所涉經典貫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變史,從影響西方世界最為深遠的古希臘,一路走過羅馬帝國的興衰、早期基督教的興起,穿過并不完全黑暗的中世紀、璀璨豐富的文藝復興,最終抵達我們生活的現代。通過本書,可以與柏拉圖、但丁、莎士比亞、盧梭等七十余位人類歷史上的智者,《奧德賽》《理想國》《堂吉訶德》等九十余部西方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展開對話。作者認為,人文經典閱讀貴在自己獨立的思考,閱讀是必須的準備,思考才是真正目標。
徐賁 ·作品集 ·154萬字
這本書是段先生的經典之作,深度探索了恐懼的空間以及這些景觀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以及歷史的長河中發生變化。在一系列跨越地域、時間和文化的文章中,段義孚探討了恐懼在個人和社會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和成因:他描述了流行病以及超自然幻象所造成的恐懼,鄉村和城市中的暴力和恐懼,對干旱、洪水、饑荒和疾病的恐懼,以及恐懼景觀形成后灌輸給民眾的方式。在這本開創性的著作中,段義孚回顧歷史,以發現我們刻在基因中的恐懼哪些是普遍的,哪些是特殊的。他強調,人類的恐懼是一種常態,它促使我們劃出所謂“安全區”,但恐懼同時也是好奇心、成長和冒險背后的基本動力。本書指導讀者了解恐懼的形成機制,探索恐懼的發展歷程;并借此引導讀者正視焦慮、讀懂人性、理解世界。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周尚意為本書傾情撰寫中文版導言。
(美)段義孚 ·社會學 ·19.5萬字
《以文學為業》挖掘出了長久以來我們已經遺忘的、曾經創造了我們現在正在閱讀的文學體系的理念與爭論。杰拉爾德·格拉夫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近代文化體系的激烈碰撞,以及在一個世紀以前我們是如何進行文學教育的。文學研究者的觀點分歧往往不為本科生所知,沒有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人們假定,學生應該知道他們的老師通過爭論得出的結論,卻不需要知道產生這些結論的爭論。文本不會告訴我們它們要說什么,而為了有效地針對文學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生需要批判性的對話以及批判論證的語言。
(美)杰拉爾德·格拉夫 ·教育 ·22.7萬字
1994—2000年,詹姆斯·福曼任職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公設辯護人服務處,代理被指控犯罪的成人和青少年。福曼發現,美國社會長久以來針對毒品泛濫、槍支暴力所采取的措施,最終創造出嚴酷的大規模監禁制度,而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以非裔美國人為代表的美國少數族裔。在毒品與暴力泛濫的街區長大的孩子,整日如臨深淵。為什么刑事司法體系沒能保護他們,反而將他們推落懸崖?掙扎于窮困社區的年輕人,無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什么一次被捕記錄就將影響他們終身?為什么在大規模監禁時代的美國,每個人承擔的風險并不均等?圍繞這些問題,福曼講述了關于非裔美國人及其領導者的故事。種族主義曾經掠奪了他們祖輩的生命和財富,如今依然鉗制著他們的生活。《當代美國的罪與罰》以深刻的洞察力檢視了美國當代司法的歷史淵源,通過縝密詳盡的調查研究追溯了美國種族不平等的根源。
(美)詹姆斯·福曼 ·社會學 ·17萬字
本書為備受歡迎的翻轉課堂提供了一種新穎的實踐方法——一套創新的課內翻轉教學法,即將翻轉學習從課外移至課內。通過運用書中的教學策略,教師能夠更好地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理解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為每節課創造差異化的學習和教學機會,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差異化教學。本書的內容包括:多種課內翻轉策略及教學決策流程圖;15個教學方法與技巧、20個技術工具;全球教師實踐課內翻轉教學的案例、經驗與見解。本書還探討了在課堂節奏、學習偏好、課堂活動分組等方面改善課堂教學及學習的方法,教師將獲得大量可以運用在課堂上的創意。課內翻轉解決了傳統翻轉課堂的系統性問題,提高了教學成效,使學生能更加自主高效地學習。
(哥倫比亞)瑪莎·A.拉米雷斯等 ·教育 ·7.2萬字
好的教學是設計出來的——當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時,學生就能學到更多。很多教師知道什么方法有效,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實施,就不能對學生學習產生可見的影響。“可見的學習”引領者約翰·哈蒂基于高影響力教學實踐的最新成果,為教師帶來一套詳細、先進、實用的卓越課堂設計和實施方案,包括:卓越課堂的具體設計步驟、設計元素;如何評估學生學習現狀,優選教學措施,成功實施最有效的教學策略,評估教學成效;來自世界各地的最佳實踐故事和課堂案例。無論你是新教師還是渴望讓教學從優秀到卓越,本書都可以幫助你擁有自己精心設計的卓越課堂,為所有學生帶來量身定制的潛能激發、出類拔萃的課堂體驗、超越預期的學習成果,顯著提升教學影響力。
(新)約翰·哈蒂等 ·教育 ·6.1萬字
本書是《憑什么讓學生服你》姊妹篇。教育專家陳一筠、孫云曉、宗春山傾情推薦。教師和師范生的學習讀物,班主任培訓用書。提供師生關系、班級管理、問題學生、心理咨詢等班主任兵法。《30年班主任,我沒干夠》極具影響力的教育策略,教師成功與幸福的秘訣。本書用平實的語言,豐富的案例,感人的故事,講述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學生的心,改進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問題,進而收獲學生滿滿的愛。本書是一線教師和師范生的學習教材,班主任培訓用書。相信教師在不知不覺的閱讀中,被觸動,被感染,被激勵,深刻領悟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真諦,激發出更高的教育熱情和事業追求。
關承華 ·教育 ·12.8萬字
教學是一門科學,同樣是一門藝術。《泰晤士教育副刊》專欄作家蘇·考麗認為,藝術力并不像我們普遍認為的,是只有藝術家才具備的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本書從藝術的態度及具有藝術力的教師兩個方面,講述了教授不同學科的教師都應注重培養、訓練藝術力,從而有機會以多元的身份(如畫家、雕塑家、演員、舞蹈家、音樂家、劇作家、詩人、導演等)更富實驗性、創新性、趣味性地闡釋、傳遞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設計元素,為學生提供接收信息、理解知識的多元角度,擴展思考的邊界,嘗試藝術的學習態度與方式,從而獲得沉浸式的深度學習體驗。
(英)蘇·考麗 ·教育 ·5.4萬字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調研報告是反映調查研究成果的文本,寫好調研報告至關重要。本書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具體講述了調查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六種調研報告的寫法。本書共八章,分別為認識調查研究、如何寫好調研報告、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報告、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報告、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報告、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報告、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報告和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報告。本書立足于調研報告編寫,精選具有代表性的調研報告,讓讀者體會到高質量調研報告的風格特點,提升調研報告的寫作技能。本書語言通俗、精練,適合從事調查研究和學習撰寫調研報告的相關人員閱讀。
余錦河 蔡茂 馬博翔編著 ·語言文字 ·11.6萬字
“我是人,不是算法!”比“狗屁工作”更可怕的,是“工作”本身的分崩離析。揭穿勞動場域自動化未來的殘酷真相。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技術奇跡的時代,電腦打敗了人類國際象棋大師,AI寫出了流行歌曲,機器正在學習閱讀我們的思想……然而,這些閃閃發光的表象,卻是由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最原始的人工勞動和低廉薪水所支撐。而這些來自大量低薪勞工處理的數據被應用在各種方面,從無人駕駛汽車,到Google圖像搜索等各種數據處理,盡管這已經是新數字經濟中越來越強大的一部分,但卻很少人知道隱蔽在這背后的真相——處理大量數據的都不是AI,而是通過網絡遠程接單的貧困人口。當大公司發現原始人工的成本低于AI,且識別精確度遠高于AI,奇特又諷刺的新工作模式誕生了:一方面系統不再創造有發展前景的新工作機會,也不再推動生產力進步,另一方面,廉價的人類勞工變成人工智能的末端,從事最枯燥重復的外包工作。作者融合了政治經濟學、當代勞動研究最新理論,針對這種通常不為人知、隱蔽的勞動形式,考察其對全球資本主義和現代社會的影響。
(英)菲爾·瓊斯 ·社會學 ·7.1萬字
面對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井噴式發展,教育界將面對何種挑戰,又該如何應對?“教師會被ChatGPT取代嗎?”“ChatGPT會導致學校里作弊盛行嗎?”本書合乎時宜,提供了30種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比如ChatGPT等人工智能助手軟件)靈活教學的實用技巧,討論了教師正確看待學生使用ChatGPT完成個性化學習的可能性,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傳統的作業設計,還討論了如何幫助學生以負責任、合乎倫理的方式適應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如何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媒體素養的合格的數字公民,教師如何借助新技術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美)馬特·米勒 ·教育 ·4.3萬字
動機非常重要,在學校里格外重要。當學生動機十足,他們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會付出更多努力,會更有毅力,并且能夠更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作者圍繞“學習動機”,提出了一套驅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學法,包含5個驅動要素:確保成功、管理慣例、保證規范、建立歸屬感和增強認同。動機教學法極具科學性,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支持依據,掌握動機教學法的教師會在培養學生學習動機方面游刃有余。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3.1萬字
本書并非提供記憶技巧,而是圍繞“記憶教學法”的教學設計框架提出9個原則,為教師提供了能夠切實用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模型,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工作記憶和認知思考方式有更全面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出強大的長期記憶。本書主要討論了教師如何管理學生的學習信息,如何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如何調節學生的記憶負荷,如何促進學生的記憶精加工等多個方面。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2.4萬字
教師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深入閱讀詳盡的教學理論,基于這個棘手現實,本書圍繞精益提出一套實用的精益備課法,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進備課、實現職業成長。精益備課講究的是事半功倍,把高影響力的教學活動置于優先位置,幫助教師挖掘出教學影響力的高光部分,并循序漸進地改善自己的備課習慣。閱讀本書,收獲4個好用的精益思維模型,養成9個相輔相成的備課習慣,為自己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發揮教學創意。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2.2萬字
我們每個人都有體驗沉浸式學習的潛力,在這種學習中,我們的激情和能力匯聚在一起,將我們的表現提升到遠超預期的水平。這就是桑尼·馬加納博士所說的“在Best狀態下學習”。“元學習”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幫助人們學習如何學習,學習如何深入淺出地學習,學習如何再學習。馬加納博士用清晰、引人入勝的文字闡述了元學習者的七個具體習慣,他分享了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得的鼓舞人心的見解,以及數字工具和認知科學的基礎知識,為元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案例,幫助培養21世紀成功的學習者和釋放其無限學習潛力,讓人人都能享受到“最佳狀態下的學習”。
(美)桑尼·馬加納 ·教育 ·6.8萬字
本書介紹了教師如何使用提問邏輯來強化學生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成績。在本書中,教師可以了解到使用提問序列來支持學生學習的好處,以及發現創建這些序列的方法,以有效地在課堂上實施它們。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實施一種新的提問邏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掌握提問序列的四個階段,并了解它們對學生成功的有效性。了解在單節課和多個課時中使用提問序列的策略。思考書中的閱讀反思問題及答案,深入理解提問序列過程。
(美)羅伯特·J.馬扎諾等 ·教育 ·8.2萬字
無論是在地鐵上,超市排隊結賬時,還是上班的空當,我們都能用手指以驚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機觸摸屏幕上完成滑、點、拖、發送等一系列操作。鍵盤輸入法已經與搜索引擎、手機游戲和購物軟件密切捆綁,從北京發出的中文信息也會即刻顯示在上海、紐約或倫敦的電子屏幕上。然而,從設計官話字母方案,在打字機上加裝漢字,到圖書館分類、國語羅馬字、漢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鍵盤輸入法,中國人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輾轉、奮斗、忍辱負重。一系列大規模技術變革險些讓漢字被世界拋棄,是冒著死刑風險重新“發明漢語”的流亡者,倡導普及普通話的大膽革新者,在茶杯蓋上設計漢字輸入碼的工程師……讓漢字為全球貿易和數字技術所用,讓今天的中國成為世界的重要力量。如今,中國正在成為人工智能、自動化、量子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等各領域的標準制定者。與現代化抗衡的古老文明早已從追趕中蛻變,中國人將用漢字設計屬于自己的未來。
(美)石靜遠 ·語言文字 ·17萬字
就像閱讀困難的孩子難以掌握精通閱讀所需的技能一樣,有挑戰行為的孩子也難以掌握應對生活中的社交、情感和行為所需的技能。打破課堂紀律的學生往往被認為是無禮、失控、想要引人注意且缺乏學習動力的,這些需要我們幫助的學生有時卻收到了無效且最具懲罰性的“幫助”。學生以及父母、老師和校園管理者都很沮喪,渴望得到答案。格林博士走進了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世界,闡釋了舊式學校紀律規范和零容忍政策失敗的原因。他提供了獨創的、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解和引導有行為問題的學生的新策略,為這群經常被誤解的孩子發聲,幫助教育者真正弄清導致學生問題行為的真實因素并解決這些因素,并與他們建立有益的關系。
(美)羅斯·W.格林 ·教育 ·1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