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何在半小時內掌握“萬世師表”陶行知的教育精髓?《半小時掌握陶行知教育思想精華》為您點亮智慧之路。本書以飽含敬意與教育熱忱的筆觸,系統解讀其“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核心主張,闡釋“六大解放”與“創造的教育”的深遠意義,彰顯其“愛滿天下”、“捧著一顆心來”的赤誠教育魂。助您快速、全面地領悟這位人民教育家的不朽思想與當代啟示。
蘇青云編著 ·教育 ·1萬字
這是一本全面的關于語音寫作的學習與應用指南。全書聚焦解碼語音寫作的底層邏輯,從認知、工具、誤區、能力適配等方面入手,引導初學者入門;闡述了語音寫作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涵蓋效率、認知、目標、學習及場景利用等關鍵要素;還針對高價值文本生產,講解去掉口頭禪、書面化改造、符號運用、流程設計及模式選擇等實用技巧,全方位助力讀者掌握并高效運用語音寫作,開啟創作與成長新征程。無論是寫作新手還是進階作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取實用且極具價值的指導,實現寫作能力與創作效能的飛躍。
粥左羅 ·語言文字 ·4萬字
本書不僅是一本重塑認知的學習力進化手冊,更是一套直通世界名校的行動方案,也是當代求知者的全方位成長指南。作者姜方洲以自身名校求學和多年指導學生的經歷,完整呈現從中國陜南小城到哈佛,斯坦福、清華等世界頂級學府的躍遷軌跡,解密創辦估值逾40億元跨國教育集團的實戰智慧通過十余年耕耘的成功經驗,加之成千上萬名校學子的成長數據庫,為每一位進取者打造專屬的學習力飛輪。本書直擊動力缺失、價值迷茫、創新不足等成長痛點,圍繞學術增強、課外活動規劃、時間與壓力管理、專業選擇、項目創新、文書寫作等話題,幫助學子們鍛造未來競爭力,一站式解鎖名校錄取通關秘籍。
姜方洲 ·教育 ·13萬字
什么樣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這是《城市的覺醒》一書開篇提出的重要命題,也是我們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的邏輯起點。亞里士多德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由此可見,生活是城市的本質,生活質量是檢驗城市價值的唯一標準。為了生活,也為了生活得更好,我們必須反思,城市必須覺醒。回歸初心,方顯城市本色。
連玉明 ·社會學 ·21.3萬字
本書文章是作者多年在中國的直接經驗觀察,和美國的學習工作生活經驗基礎上寫成的。全書所收文章涉及經濟、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個領域的主題。多數文章已經在國內的《讀書》、《書屋》、《新京報》、《二十一世紀》、《南方都市報》《新聞晨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發表。全書以中美對照作為思考的緯度,以閱讀為基礎。從多學科的視角對中國的諸多社會現象、歷史現象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
陳心想 ·社會學 ·13.8萬字
本書選取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近百個與廣州文化有關的流行詞作為敘寫源頭,通過對這些流行詞的發端背景及文化內涵的發掘,折射出中國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中的變化,乃至呈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所發生的深刻的、歷史性的變革。從詞語釋義入手,以小見大,深度解讀廣州學獨特的文化密碼,反映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時代大背景,可謂別具風格的“中國故事”讀本。
饒原生 ·語言文字 ·12萬字
對于祭祀的人類學考察,傳統上以經驗研究為主——深入不同文明區域采集他者的生活經驗;王銘銘此書則采取了一種不同的進路:從文本細讀的角度進入與祭祀相關的人類學理論。選取19世紀中期以來重要的英法人類學家,對于他們和祭祀相關的理論展開細致的梳理,并擇要評點,對于人類學專業研究者是一部難得的具有專題性質和導讀作用的作品。當然,作者并不局限于概括和重復十余位人類學家的祭祀理論,而是在此過程中通過對他們的分析和審視,提出自己對于祭祀的進一步理解,這種理解來自作者關于人類學(或“廣義人文關系”)更宏觀的理論抱負,也是其多年來理論思考積淀的結晶。
王銘銘 ·人類學 ·23.8萬字
奧特弗里德·赫費看到了世界上許多不同文化所蘊含的生活智慧,認為和“保持年輕”一樣,“變老”也是需要學習的,學習如何步入收獲的歲月,如何最終揮別人生。赫費糾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老齡化社會的表述不見得總是準確的;人不是因高齡而死,而是死在高齡時,因而以治愈為目標來要求老年醫學是不合適的……他反對在老年問題中任由經濟因素主導一切,反對老年人和變老普遍的負面形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人們對抗高齡時的衰弱,獲得安寧,積累身體、精神、社會和情感資本的實用建議。
(德)奧特弗里德·赫費 ·社會學 ·7.1萬字
本書分析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媒介技術對農村生活的深刻影響。作者和研究團隊橫跨十余省,訪談了200余名在農村生活的人,他們的年齡從18歲到80歲,包括農民企業家、農民工、農村教師、農村大學生、農村干部等。本書通過三種媒介使用:信息傳播媒介,交通媒介,廣泛意義上使雙方發生關系的人和事物,揭示了媒介技術對農村經濟生產、社會交往、文化習俗、權利意識和價值觀念的重塑,記錄了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農村社會的變遷。
張世海 ·社會學 ·17.8萬字
在開創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著作《閣樓上的瘋女人》出版40年后,吉爾伯特和古芭再度合作,聚焦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女性寫作者,講述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的故事。與19世紀的“閣樓上的瘋女人”不同,她們的寫作狀態更為自由,她們的表達更為直接犀利。書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美國現代女權運動之母貝蒂·弗里丹,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阿德里安·里奇,美國的文化偶像蘇珊·桑塔格、瓊·狄迪恩,作家勒古恩、阿特伍德、托尼·莫里森,等等。通過梳理這一時期的女性主義文學史,作者考察了相關的歷史、政治與文化,全面展示了70年來女性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歷程,以及與抗爭一同延續至今的厭女文化。
(美)桑德拉·吉爾伯特 蘇珊·古芭 ·社會學 ·21.7萬字
這是一本實用且有效的個性化學習手冊,借助由“喜歡”“不喜歡”“擅長”“不擅長”組成的自我分析四象限這一工具,讀者可以客觀把握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厘清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終解鎖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發展策略,走出迷茫和內耗。書中詳細介紹了運用四象限學習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許多易上手的學習技巧,通過“喜不喜歡”“擅不擅長”兩個維度的分析精準診斷偏科根源,結合“讓大腦變聰明的方法”與“持續努力的方法”兩大基石,破解學不會、堅持不住的努力困局,極具實操性和可行性。本書適合有升學考試需求的學生、尋求進階突破的職場人,也適合處于迷茫焦慮期的終身成長者,旨在幫助讀者用科學方法論終結內耗,找到屬于自己的高效成長路徑。
日本龍櫻團隊 ·教育 ·4.3萬字
本書是20世紀百科全書式大師諾貝特·埃利亞斯與他的學生埃里克·鄧寧合著的作品。全書以“體育”和“休閑”為線索,以論述體育與休閑在歷史進程中的起源、發展、變化,重新審視人類文明化過程,以及人與社會、歷史、具體歷史事件發展之間的關系。書中各篇圍繞體育運動的興奮來源、業余時間光譜、足球運動的發展演變、體育運動中的暴力與社會紐帶、體育運動與男性氣質等角度展開,從社會學角度對體育這一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進行了理論提煉,并將體育運動的發展視為人類文明化過程的一部分,為理解體育運動的諸多細節及其與人、與社會的關系開創了新見。
(德)諾貝特·埃利亞斯 (英)埃里克·鄧寧 ·社會學 ·25.2萬字
本書為作者主講物理化學課程近三十年的教學備課筆記手稿,將物理化學內容上課思路進行了歸納和提煉,有助于青年教師備課和授課參考,也有助于化學、應用化學、化工和化學師范專業等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化學。
張來發編著 ·教育 ·4298字
本書由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朝鮮語系資深教師和優秀畢業編寫而成。全書共包括13篇論文,其中韓國語論文11篇,漢語論文2篇。主題分別為“韓國語教材中文化詞匯的翻譯”“韓國文學類圖書的普及情況”“中國大學使用的韓國語翻譯教材”“《駱駝祥子》韓譯本中文化要素的翻譯”“韓國語‘??’對應的漢語譯文”“散文《思考的角度》韓漢翻譯”“短篇小說《金星女》韓漢翻譯”“《金班長的誕生》韓漢翻譯”等。
高紅姬編 ·語言文字 ·20.2萬字
這是由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路斯·哈里斯博士傾力打造的一本親密關系修復指南。本書基于科學高效的方法,幫助你跳出那些消耗感情的常見陷阱,重燃親密關系中的愛與活力。你是否曾在親密關系中感到疲憊不堪,甚至懷疑自己選錯了人?是否陷入過“伴侶應該懂我”“愛一個人不應該這么累”等理想化陷阱?本書將帶你直面這些阻礙幸福的迷思,教你停止無效的內耗,接納關系中真實的差異,并用實際行動重建信任與聯結。
(澳)路斯·哈里斯 ·社會學 ·13.4萬字
這本書能給當班主任的老師很多幫助,它從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積極心態出發,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書里有七個部分,包括培養興趣、養成好習慣、調節情緒、適應生活、學習方法、表達能力和合作技巧,這些都是班級管理的重點和學生成長的關鍵點。每一堂班會課都是班主任為了讓學生學會生存、努力學習、健康成長而精心設計的,每個教學案例都體現了老師的辛勤工作和聰明才智,對班主任工作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謝輝 ·教育 ·7.6萬字
為什么一條內褲,能讓女性如此糾結?當你在試衣間擔心“三角褲會不會勒出痕跡”,當媽媽堅持“純棉內褲才健康”,當伴侶說“不穿內褲更性感”……你是否想過一這些選擇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權力游戲?上野千鶴子以“內褲”為切口,揭開一部女性被規訓與反抗的覺醒史:從“月經羞恥”到“性感符號”,內褲的進化真的是解放嗎?男性的“內褲失語癥”:為何丈夫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內褲?“內褲管理”實則是性別剝削?“每天換內褲”的神話:洗衣機普及后,誰在承擔隱形的清潔勞動?“姐妹經濟”的抵抗:女性如何通過共享資源,打破被物化的宿命?內褲不只是包裹女性身體的親密物品,更是性別權力博弈的微型戰場。上野千鶴子用超前的洞見,帶你看穿“文明”包裝下的真相:你的身體,到底被誰定義?
(日)上野千鶴子 ·社會學 ·6.2萬字
你是否渴望突破階層限制?是否希望下一代活得比你更自由、更有成就?德國社會觀察家多麗絲·馬丁以親身經歷揭開“慣習”的奧秘——“慣習”(Habitus)是一種由出身、教育、環境共同塑造的隱形力量,深刻影響我們的判斷方式、人際表現與社會階層走向。本書從社會學理論出發,首創“七種資本躍升模型”,幫助你全面升級思維與行動,掌握上流社會的成功法則,為自己與下一代創造更富裕的未來!
(德)多麗絲·馬丁 ·社會學 ·15.3萬字
本書是在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電視節目影響力評價體系研究》成果基礎上的延展和深化研究。課題組較早地提出了吸引力、品牌力、引導力、融合力和市場力的電視節目影響力結構模型,該評價體系旨在引導受眾的收視意向與行為,引導電視從業者的創作與生產活動,促進電視媒體由傳統媒體轉型為全媒體,搭建起電視從業者與受眾之間溝通的橋梁。
李嶺濤 王艷 李冬梅 ·新聞傳播 ·14.7萬字
本書分為四章,主要內容包括:影視音樂傳播現狀研究、影視音樂傳播的功能體現、影視音樂傳播經典案例分析、影視音樂傳播影響及意義。作者基于音樂的情感性、連貫性與節奏性,以音樂本體為出發點,進行以視聽語言、傳播學為理論基礎的影視音樂傳播研究,并結合影視藝術發展歷程中的經典案例,對音樂在影視作品傳播過程中的具體作用進行分析,探尋音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所進行的視聽化二度創作是如何選擇合適的方式、合適的段落以及合適的手法參與其中,完成影視藝術作品的終極傳播鏈條的。
伊麗媛 ·新聞傳播 ·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