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作者從事多年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的匯集,主要內容包括社會情境與個體行為、職業適應與就業觀念、勞動保障與經驗借鑒、下崗職工與社會保障、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考察了社會變革中人們對制度的適應和制度對人們行為的建構,探究了社會保障的改革與發展,可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制定、調整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提供依據。
吳中宇 ·社會學 ·21.7萬字
本書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礎性、根本性、前沿性問題的探討,著力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根源、實踐根源和價值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本質的塑造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尤其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互動關系及其本質,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結構及其優化問題,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新形態和學科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對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和實踐前沿的探索具有創新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化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駱郁廷 ·教育 ·24.1萬字
本集刊為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刊物,作者為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古代歷史、古代哲學的教師、博士研究生等相關研究人員,主要內容包括版本、目錄、校勘、訓詁、古代史、中國哲學等。此第十七期內容涉及對于“河出圖洛出書”中洛到底所指為何的辨析,“衽”在中國古代服制中的確切意義,春秋時期名、字、氏族、謚之間的聯系,朝鮮朝如何學習規范化漢語,黃侃序《聯綿字典》背后的真相,《宣和博古圖》的作者究竟為誰,《全宋詩》輯佚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清代內府本《古文淵鑒》中的套印技術等方面。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 ·圖書檔案 ·35.2萬字
本書在系統梳理國內外有關家庭抗逆力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不同罕見病兒童家庭的風險因素和保護要素,總結出影響中國家庭抗逆力的三大系統和多個因子,歸納出五種不同的家庭類型。中國家庭抗逆力的主要動力來自家庭內部精英人物和家庭本身的組織結構、行為方式等的調整;主要阻礙除了個體人格特質、家庭結構與關系之外,還有資源和制度的制約。本書建構了罕見病家庭抗逆力模型,提出了增強中國家庭抗逆力的政策選擇和社會工作服務模式。
紀文曉 ·社會學 ·22.4萬字
《北大人文課》借助一流學府的智慧,深入探尋社會各個領域,幫助讀者沐浴人文氣息,修養人生智慧。或許你無法抵達最崇高的思想境界,但是你卻能從中尋找一盞指引你前行的明燈,抵達人生的豁然之境。閱讀《北大人文課》,聆聽諄諄教誨,汲取人生經驗和智慧,學會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敗,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張卉研 ·教育 ·47.2萬字
通過收集和篩選學術界與鄭杭生社會學思想有關的評述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以鄭杭生為團隊核心的社會運行學派的逐步發展與成長壯大,說明了這一學派扎根中國、立足現實、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的社會學理論和實踐中國化的種種努力,是一本系統詳細介紹社會運行學派的集大成之作。作為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的重要團隊和領軍學派,社會運行學派在充分研究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中成長壯大,提出了自己的主導觀點、核心理念以及體現這些主導觀點、核心理念的論著,并且學術團隊能夠自覺地、創造性地貫徹、運用這些主導觀點、核心理念,并反過來在實踐檢驗基礎上進一步在理論上深化、拓展、推進它們。
鄭杭生 ·社會學 ·43萬字
經典格萊斯意義理論是語用學理論的兩大理論支柱之一,是語言學學習的必修理論。自問世以來,面臨諸多爭議與挑戰。學界對其多有誤解,對其研究旨趣,理性觀與合作的普適性指責有加。本書以文獻細讀的方式重讀經典,梳理格萊斯語用思想的緣起、合作原則背后的理性觀照,及其語言使用背后對人的關注及其價值論思想。旨在探尋合作原則、理性觀與價值論之間的關聯,在整體圖景中探究格萊斯意義分析模式,重新為合作原則定位,闡釋語言合作背后的深層關懷,解讀格萊斯的理性內涵,以期澄清誤解,進而重新解讀合作原則,合作不僅僅是對話語的描寫,也不是強制規定,在其背后更多的是一種希求和對人類整體繁榮的關注,與理性主體的身份、自我定位相關,是主體的內在訴求自覺行動。格萊斯的理性概念不只是追求高效低耗的工具理性,更多的是論證理性與評價理性,而工具理性觀和對合作的描寫定性不足以承擔格萊斯的深層關懷。
姚曉東 ·語言文字 ·20.4萬字
本書分14個章節編寫,集中論述我國的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制度,重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的轉型與改革,全面概括我國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和社會福利制度體系。在總結中外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發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探討建立與完善我國的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途徑與方法,并對改革發展趨勢做出展望。本書具有較強的教學適用性,可以作為高等學校本科與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人員和實踐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劉華平 ·社科總論 ·26萬字
本書是重慶招生考試研究會確定的科研項目“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研究”的研究成果。本書分三大板塊,共九章。第一板塊是“緒論”,即第一章,是全書立論依據和后續各章的鋪墊;第二板塊是“分論”,即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全書主體部分,分別從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高中教育、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展開,具體研究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問題;第三板塊是“引申”,研究國家教育考試機構和拔尖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問題。全書力求做到政治性、時代性、創新性、整體性、簡潔性的統一。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和從事教育及其研究的人員參考。
鄭朝卿 ·社科總論 ·25.8萬字
報紙版權問題叢生,與報紙被版權(著作權)法邊緣化有關,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在于現行的版權法沒有給予新聞作品以應有的版權地位。本書從報紙版權的哲學理論入手,探求了報紙版權的合理性。分別對報紙的轉載與摘編、圖片的版權問題、報紙作者的版權問題、報社的版權意識以及報紙版權的集體管理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該書既注重學理的剖析,也兼顧實務的討論,填補了報紙版權專門研究的空白。
劉海明 ·新聞傳播 ·20.8萬字
本書基于教育學基本框架以及刑法學視角,力求通過批評性的反思,對罪錯少年教育矯正價值取向的基本原理與現實困境進行研究,結合其復雜特性及歷史嬗變規律,探討教育矯正價值取向的重構及實現。全書綜合運用文獻法、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罪錯少年教育矯正進行觀念與價值層面的反思,為教育矯正尋找教育學基本理論的根基和哲學前提,豐富及深化了理論研究。內容充實,條理清晰,所提對策切實可行,對教育界開展青少年犯罪預防、矯正實踐以及公檢法相關實務工作,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楊嶺 ·教育 ·29萬字
本書所收論文主要涉及三個議題:地方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討論地方環境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討論地方生物資源多樣性的開發和可持續利用),以及環境、生態與地方性知識(討論具有地方性特點的環境保護知識)。所收文章的研究范圍以國內民族地區的相關案例研究為主,包括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實地研究,少量涉及國外地區的實證研究。
祁進玉主編 ·社科總論 ·20.4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本刊發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各二級學科包括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還設有學術名家、京津冀文學研究等欄目。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崔志遠 吳繼章主編 ·語言文字 ·29萬字
本書共分3篇。第一篇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介紹該院17個研究單位在建院40年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科研成果、治院經驗,以及該部門的成立、發展和變化;第二篇智庫平臺與交流合作,介紹了該院智庫建設與創新工程、期刊信息平臺、國際國內合作交流;第三篇為保障與服務,對辦公、科研、人事、共青團以及民主黨派的工作加以介紹;最后是附錄及后記,介紹了歷任院長、直屬機構歷任負責人、獲各類稱號的專家、創新團隊、各種獲獎等。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 ·作品集 ·27.6萬字
本書基于大規模語料庫,利用本土和域外文獻,系統地比較晚清民國時期南北京官話,考察南北官話在語法方面存在的差異,分析南北官話在轉換、交融時期的語言接觸及區別特征的滲透情況,進而觀照現代漢語普通話對晚清南北官話的傳承。通過本書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揭示南北官話差異,展示漢語語法在南北官話的歷史傳承中分化與融合的歷史分布面貌,還有利于深化對現代漢語的認識,更好地解釋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并存的語言現象。此外,區分南北官話的歷史層次,也為學界解決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翟赟 ·語言文字 ·21萬字
《學園拾零》收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論文31篇。分為四個專題。第一個專題:學科方法研究約83千字;第二個專題:道德教育述論約67千字;第三個專題:社會發展縱議約44千字;第四個專題:社會性別視角約36千字。作者通過上述四個專題,探討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闡述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問題,可供相關學科的2老師學習、借鑒,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祖嘉合 ·教育 ·21.1萬字
本書以“雙一流”背景下的高等財經教育為主題,將三十余篇參會論文進行編排,從高等財經教育的各個視角出發,以政策導向、實踐導向、問題導向的高等財經教育研究為基本依據,呈現給讀者一個全方位,多層面的高等財經教育系列研究成果。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財經教育分會 西南財經大學高等財經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 ·20.8萬字
書中筆者結合自己長期在地方大學擔任主要領導和從事專業教學的豐富經驗,從“目標定位與科學發展”“人文洞庭與地方大學以文化人”“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質量工程與課程基礎”“干部修養與從嚴治黨”五個方面,對大學辦學的定位和目標、教學中心、人才培養以及黨的建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科學獨到、發人深省的論述。
魏飴 ·教育 ·26.6萬字
大量現代漢語虛詞入詩是中國詩歌由古代向現代轉型的一個重要特征,帶來了新詩形式的變化,打破了傳統詩歌外在固有的格律,促進了文言合一的自由體詩體建構和新詩現代詩意的有效生成,對推動中國新詩的傳播與接受具有重要意義。該著以胡適《嘗試集》、郭沫若《女神》和馮至《十四行集》等為例,具體闡釋了中國新詩史上經典詩人詩作中現代漢語虛詞的使用現象與特征,考察了新詩史上西方科學主義思潮影響下大量虛詞入詩的歷史語境,闡釋了現代漢語虛詞入詩與現代漢語詩歌的產生,以及與詩體、詩歌功能、詩歌思維、詩歌美學趣味現代變革的關系等問題。
錢韌韌 ·語言文字 ·20.1萬字
《中國職工狀況研究報告(2020)》發布了中國職工狀況最新指數,反映了中國職工在就業、收入分配、養老保險、安全生產、職業衛生、集體勞動爭議、新聞話語等領域的最新狀況,并對新冠肺炎疫情下職工工作與生活狀況、非公企業職工狀況與工會工作、農民工勞動權益的工會效應、京津冀地區農民工群體就業質量現狀、建立職工勞動安全權益定期協商制度、數字經濟背景下新就業形態的主要特征與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專門研究。
燕曉飛主編 ·社會學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