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夢的解析》的出版,像火炬一樣照亮了人類深層的心理活動,揭示了許多隱藏于心理深層的奧秘。該書不但為人類潛意識的學說奠定了牢固的基礎,而且也建立了人類認識自己的新里程碑。該書包含了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具有啟示性的觀點,引導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它第一次科學地告訴人們:人為什么會做夢?人為什么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著什么,訴說著什么?夢將我們引向何方?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29.2萬字
本書通過精心的編排,用妙趣橫生的故事向讀者講述了變態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變態心理學又被稱為異常心理學,是以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分支。本書介紹了妄想癥、精神分裂癥、躁狂癥等幾十種常見的心理問題,在內容上有別于市面上同類圖書,除介紹癥狀名稱、癥狀表現外,還增加了相關的心理測試,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自己。
齊志斌 咸魚波 ·變態心理 ·8.5萬字
本書站在心理學的視角,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的受眾在對待不同物品和處于特定環境下的心理和身體機能等各方面的反應。全書內容包括:設計認識、人的感知架構、人的認知層次與模型、人的審美心理、產品設計中色彩的設計心理認知、設計心理學研究、情感化設計、交互設計、案例集錦等。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產品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市場營銷、心理學等多專業師生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供營銷咨詢公司、推廣策劃公司等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參考。
陳根 ·百科 ·10.6萬字
《精神分析引論》由弗洛伊德于1915—1917年在維也納大學講授精神分析理論的課程講稿組成,分為“過失心理學”“夢”“神經癥通論”三部分,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弗洛伊德假定他的聽眾絕沒有任何關于精神分析的基礎知識,因此《精神分析引論》的內容非常淺顯易懂,可以把精神分析理論傳播給每一位普通人。1917年《精神分析引論》出版,被認為是標準的精神分析學教科書和入門讀物,后陸續被譯成17國文字,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讀者。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百科 ·23.1萬字
本書以心理喚醒為出發點,為教育孩子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指導,可以視為教育孩子的成長說明書。本書每一部分都有簡便、詳細的指南和具體的實例,完整呈現了原因分析、現象解說、方法指導和愛的實踐,解決了教育孩子中的許多重點、難點和焦點的問題。適合老師和家長閱讀,對今后產生重大影響,讓孩子更加優秀。本書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這一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技巧和實踐,點燃了人們思維的火花。渴望好的教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現今社會人們的共同愿望。本書讀來發人深省或給人感動或給人警示或催人奮進,無論什么人什么時候讀來都有所感有所悟。
尚宗奎 羅云 ·教育心理 ·14.2萬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煩惱,都是“反芻”造成的。反芻是一種持久的、循環的抑郁思維,表現是使人們以自我為中心、以過去為主導、集中于負面內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每次想到過去做的蠢事,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凡事總是先想到消極的一面,每天負能量滿滿?一遇到大場面,就習慣性焦慮、失眠、不安?思慮過重,想太多,愁太甚,永遠處在焦慮狀態?以上都是反芻的表現。在本書中,兩位心理學博士基于30多年的執業經驗,為我們提供了8種焦慮自救良方,從理解自身的狀態到學會如何進入心流狀態,這些方法層層遞進,為我們破解反芻帶來的焦慮,幫助我們重獲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美)卡羅爾·克肖等 ·心靈療愈 ·9.9萬字
大衛·芬奇執導高分美劇《心靈獵人》原著作者、FBI傳奇特工約翰·道格拉斯親口講述歷史奇案。他是FBI最具傳奇色彩的特工、最頂尖的罪犯人格畫像專家,現代犯罪調查分析的開創者,被譽為“現代歇洛克·福爾摩斯”。他是《沉默的羔羊》中的特工杰克·克勞福德的原型,并且是《沉默的羔羊》《漢尼拔》等犯罪電影的專家顧問。自文明開創以來,每一件駭人聽聞的犯罪案件無不牽涉到這樣一個冷酷的基本問題。把自己擺在這些家伙的位置,抑或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根本不好玩。不過,這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們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我們在犯罪現場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使我們對那個作案者有所了解,通過盡可能廣泛地研究各類案件并與兇手本人交談,我們學會了破譯那些線索,就像醫生評估不同的癥狀以診斷病情。在聯邦調查局的調查支援科,我們所從事的這些側寫和犯罪現場分析,就是要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美)約翰·道格拉斯 ·應用心理 ·25.4萬字
《兒童逆反心理學》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熟悉的、生動的案例故事和通俗易懂心理學知識,揭示了關于兒童逆反心理中的奧秘,破解孩子健康成長中的密碼,幫助父母們正確處理孩子逆反心理中所反應的種種問題行為,使父母不再為孩子的說謊、撒潑、厭學、對抗、懶床、不睡覺、不吃飯、拖拉等而苦惱。希望父母們掌握了本書中的不打不罵的溫暖教養方法,就能在家庭教育中如魚得水,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自信、有同情心、有安全感和創造力的優秀兒童。
珊瑚海 ·兒童心理 ·7.7萬字
本書通過分析常見的生活現象,為讀者揭示墨菲定律等諸多心理定律、心理效應的本質,讓讀者可以熟知并且掌握這些心理學知識,幫助讀者在人生的博弈過程中過關斬將、讓工作和生活更加輕松自如。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學緊密聯系,一些生活狀況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心理效應的影響,或者不例外地符合某些心理定律。墨菲定律就是這樣一種讓人逃不開的心理學定律。《墨菲定律:每天學點心理學》通過分析常見的生活現象,為讀者揭示墨菲定律等諸多心理定律、心理效應的本質,讓讀者可以熟知并且掌握這些心理學知識,幫助讀者在人生的博弈過程中過關斬將、讓工作和生活更加輕松自如。
夏林 ·入門 ·9.3萬字
醫患關系緊張,應試教育扼殺才能…人們擔心金融、教育、醫療、刑事司法等機構所提供的統統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因此,人們通常認為兌付體制缺陷的辦法就是制定更多的規則,或提供“更管用”的物質激勵。而《遺失的智慧》卻之處,不管是規則還是極力,都無法給予我們所需要的“實踐智慧”——做正確之事。實踐智慧教我們如何才能學會做好父母、好醫生、好士兵、好公民或是好的政治家。正如本書作者所說的,實踐智慧就是讓我們逐漸明白“在特定的情況下,針對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之事”。書中展示了智慧之人不斷沖擊著僵化的習慣和體制,在課堂、法庭、醫院以及日常生活中取得令人振奮的結果。《遺失的智慧》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發現和培養實踐智慧的書。
(美)巴里·施瓦茨 肯尼思·夏普 ·人格心理 ·15.9萬字
本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古今中國人的文化動力、行為模式和防御機制,進而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的人格,促進我們更好地掌握現在。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中庸之道、面子觀、自我觀、思維方式、尚“和”文化等中國文化心理學內容。第二部分總結14類社會常見問題行為,探索行為背后的文化觀念和心理因素,令人們增進相互理解,以愛和善意面對生活,活出豁達通透的人生。
韋志中 ·應用心理 ·9.9萬字
本書從心理學專業知識出發,從抗爭挫折、戰勝恐懼、澆滅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慮、緩解壓力、治療抑郁、矯正孤獨、遠離抱怨、創造快樂等10個角度分析,為讀者分析和破解內心的“大魔咒”,讓我們能夠自己清除掉焦慮、自卑、憤怒、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并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如何重塑自我、安頓身心,走出內心深處的心理陰影。所以,你還在等什么呢?與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書來一場自我治愈之旅吧。
王利利 ·百科 ·12.8萬字
你朝夕相處的同事,你意氣相投的朋友,你海誓山盟的伴侶,他們的一言一行看起來彬彬有禮、風趣幽默、善解人意,讓你對他們的愛盲目而包容,你打心眼兒里不愿意承認他們的不正常,但總有那么幾個瞬間,讓你覺得事情不大對勁兒。每個“正常人”的身體里都隱藏著“不正常”的一面,本書講述了十種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包括:偏執型、分裂型、強迫型、依賴型、反社會型等,以貼近生活的鮮活故事講解這些不正常因素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從心理理論、癥狀表現、研究現狀、治療方法等進行全面介紹。幫助讀者看人看到骨子里,學會與人格障礙者更好地相處。
隋巖 ·百科 ·12.6萬字
本書是一本從美國引進版權的心理自助類圖書。本書是為高度敏感者而寫。高度敏感這一特質長期以來不被認識,或被誤解,而且往往被混同為內向、羞怯、拘謹等帶著負面含義的性格標簽。作者伊萊恩·阿倫作為一個高度敏感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深入研究,讓讀者認識到敏感特質是客觀存在的,有天生的遺傳傾向;最重要的是,敏感特質并不是一種缺陷,高度敏感的人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創造力!
(美)伊萊恩·阿倫 ·入門 ·14萬字
我們為什么會感到快樂?為什么戒酒、戒毒、戒賭這么難?為什么有些人抵抗不了性的誘惑?為什么慈善也上癮,運動會叫人欲罷不能?人們沉溺于罪惡,也追尋美德。腦神經科學家為你解析,愉悅回路如何重塑人生。從可卡因到大麻、從冥想到自慰、從紅酒到牛排,林登博士以超有趣的方式科學地解讀善與惡,以及人類如何從日常的飲食、學習、娛樂、運動中尋求快樂。2020年,穿入大腦的納米機器人能帶給我們虛擬現實體驗嗎?高科技的指數增長能幫助人更快地研制出戒斷成癮的藥物嗎?
(美)大衛·林登 ·理論研究 ·12.1萬字
當我們身邊的人感到痛苦時,我們會非常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們,卻很容易有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好對方的無力感。本書作者從心理學家與個人生活經歷的雙重視角,告訴我們,當我們需要安慰他人時,應從他人的參照系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并能夠充分地尊重對方的邊界,讓對方振作起來、變得強大,重拾體驗快樂的能力與對未來的希望,而不是讓對方產生“我就是個需要被拯救的弱者”“你不相信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喝熱水式的安慰跟沒說一樣”“你以為的幽默讓我感覺你在嘲諷我”之類適得其反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創傷后成長”的能力。安慰一是門可以同頻地陪伴他人的藝術,也是我們每個人能接受的來自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百科 ·9.2萬字
男人表達愛時笨拙、扭曲的方式,堅強外表下的壓抑和苦悶,以及他們到底在如何處置自己不安分的身體,并與之進行了怎樣漫長的較量,才在心理上完成了從玩世不恭的男孩到成熟穩重的男人的轉變……這本書對現代人在親密關系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觀念——這些都來自真實世界中赤裸裸的真相,來自那些真正受過相應的磨難、經歷過相應的痛苦的真實的人。
(美)布蘭迪·恩格勒 戴維·蘭森 ·百科 ·12.4萬字
本書分為“人的行為”和“性格科學”兩大部分。作者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介紹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運用這些心理學的原理,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著重強調了人的社會性和社會感,強調了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形成性格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幫助普通人正確理解人性,更好地處理日常關系,減少生活行為中的錯誤,共同致力于社會和社區生活的和諧發展。本書傾注了作者對人的愛心與關注,其基本觀點建立在作者多年從事心理治療、社會教育所積累的大量實際觀測與調查的基礎之上,因此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4.2萬字
為什么許多成功的人依然深受空虛和孤獨的折磨?為什么我們當中有太多的人,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熟練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記憶?《與原生家庭和解》作為一部經典的心理學著作,探討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即童年有傷痛記憶的人,靠著麻木自己,適應了年幼時的殘酷經歷,而這種童年的殘酷經歷對于成人人格心理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一本因洞察事實的真相而深刻的書。其目的在于幫助成人發現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校正他們與兒童相處的態度和方法,指導他們重新找回應有的健全生活。
(瑞士)愛麗絲·米勒 ·百科 ·6.5萬字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丟人現眼的酸爽時刻,可你知道人類為什么會產生尷尬這種感受嗎?所謂的尷尬時刻,又為什么會讓我們感到……呃,尷尬?除了找條地縫鉆進去,我們能用什么有效方法化解這種感受,或者讓自己直視這種感受?大眾科普網站“我們的科學”聯合創始人、《紐約》雜志前心理與健康高級編輯,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從“社死”到“復活”的妙趣旅程。看完本書,或許你以后就能輕松笑對你所遭遇的每一個尷尬時刻。說到底,一旦能放聲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
(美)梅麗莎·達爾 ·心靈療愈 ·1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