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3章 幸福力的四項修煉——幸福團隊構建細節(5)
- 第32章 幸福力的四項修煉——幸福團隊構建細節(4)
- 第31章 幸福力的四項修煉——幸福團隊構建細節(3)
- 第30章 幸福力的四項修煉——幸福團隊構建細節(2)
- 第29章 幸福力的四項修煉——幸福團隊構建細節(1)
- 第28章 團隊就是幸福船——滋養幸福團隊的企業文化(4)
第1章 前言
金錢=快樂?
成功=幸福?
在變動急劇、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身處職場的每一個人都承受著遠遠高于以往數十年的心理壓力。據2004年全國首份“職業倦怠指數”調查顯示,70%的白領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
如果你去問身邊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職場幸福感在哪里”的問題,回答者十有八九會當場語失。
我們常以為,有了財富的積累、社會聲望的提高,就能理所當然地得到幸福感。
但據權威調查顯示,在那些被認為是最應該“幸福”的企業家和高管們,經常感到“煩躁易怒”的人占總人數的70.5%,“疲憊不堪”的占62.7%,“心情沮喪”的占37.6%,“疑慮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強”的占28.6%……
縱觀職場,不僅那些承受高壓的企業家和高管們,就連每一個職場小白領也都需要尋找一種保持內心幸福的積極力量。
也就是說,幸福,不再只是一個哲學問題。
經濟學界開創的幸福經濟學說,扭轉了以GDP衡量發展的傳統經濟理論,讓眾多企業以幸福經濟為核心對實踐加以創新和發展,這在為客戶提供幸福生活規劃的同時,也為企業贏得了發展和豐厚的利潤。
要提升幸福感,企業不能當看客。對于幸福工程的建設,普通民眾可以期待政府,但企業卻不能。作為社會體系中最核心的經濟載體,企業要打開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關注社會和社區的需要,注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成為幸福的制造者。
著名企業家嚴介和先生曾這樣論及自己的企業幸福觀:“企業最大的慈善就是厚待員工。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就是讓更多的人就業,讓更多的員工有歸屬感、幸福感。企業家應該讓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讓更多的人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在2011年初麾下幾大集團的董事局擴大會議上,嚴介和正式提出了“對內厚待員工,對外博奉品牌”這一理念。在這個有“內地最大包工頭”之稱的企業家心里,厚博源于侍奉,有如此心態的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厚待員工、富民強國”,才能讓員工幸福起來。
簡言之,幸福企業是能夠創造幸福的企業,這是一個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小境界到大境界的不斷發展和升華的過程。
那么,企業在幸福指數提高的過程中應該什么樣的擔當?
團隊管理者在“幸福”過程中應該充當什么樣的角色?
什么樣的團隊才“幸福”?
團隊管理者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如何讓所有員工幸福?
幸福企業源于“幸福員工”,而幸福員工的幸福指數來源于什么……
對于這些問題,很多管理者和企業領軍人物都感到困惑。
本書從幸福學和幸福管理學的全新視角,以開發員工的心理資本和提升工作幸福指數為切入點,對幸福管理問題進行探討,從而讓管理者理性、科學地提升員工的幸福度,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