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經濟制裁:有效與人道的權衡
最新章節:
附錄 1914年—2011年經濟制裁的效用評估
在國際經濟制裁中不斷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就是既要追求制裁有效又要確保制裁人道。然而,魚和熊掌不可兼道理常常使得制裁政策的制定者陷入了兩難困境。傳統理論認為,制裁損失是決定經濟制裁成敗的關鍵因素,當制裁損失足以讓目標國無法承受時,制裁的政策目標才能得以實現。然而制裁實踐表明,通過讓目標國承受巨大的代價來提高制裁的效果,其結果常常事與愿違。尤其是對于國際組織這類多邊經濟制裁而言,不僅制裁沒能獲得成功,而且還會給目標國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本書的研究重點聚焦于經濟制裁有效與人道的二者權衡。無論是在追求制裁的有效性,還是在給予相應的人道主義考慮,觀眾成本為制裁雙方的決策者提供了更多對抗博弈的機會。筆者認為經濟制裁中的人道主義措施并不制約制裁有效性的發揮,將人道主義考慮納入到制裁的過程中將有助于降低觀眾成本的壓力,有助于維系多邊經濟制裁合作。如果制裁政策已經使得目標國爆發了人道主義危機,那么向目標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要遠好于采取人道主義的例外措施。此外,人道的權衡不應只停留在文字的表述上,例如當前所謂的“針對性制裁”和“聰明制裁”,而應該在實際制裁領域的選擇上給予更為人道的關切,在一些關乎目標國“生計”的領域和商品上應盡量避免“一刀切”式的貿易禁令,在制裁之初就應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以防止“政治獲益、民眾受苦”的悲劇一再加重。
目錄(8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自序 PREFACE
- 前言 PREFACE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
- 一、研究的理論意義
- 二、研究的現實意義
- 第三節 現有理論的評述
- 一、人道主義考慮的必要性
- 二、人道主義考慮對制裁效果的影響
-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及經濟制裁的效用分析
- 第一節 經濟制裁的認識
- 一、經濟制裁的概念認識
- 二、經濟制裁的實踐認識
- 第二節 經濟制裁的功能與目的
- 第三節 經濟制裁的有效性
- 第四節 經濟制裁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 一、經濟層面的因素
- 二、政治層面的因素
- 三、國際合作層面的因素
- 第三章 經濟制裁的價值判斷
- 第一節 經濟制裁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 第二節 經濟制裁與國際倫理
- 第三節 經濟制裁的正義性問題
- 第四章 經濟制裁有效與人道權衡的理論解釋
- 第一節 經濟制裁中人道主義議題的由來
- 第二節 經濟制裁的人道主義措施
- 一、制裁對象的轉變與制裁方式的調整
- 二、制裁政策上的人道主義例外措施
- 三、制裁過程中的人道主義援助
- 第三節 人道主義考慮的作用和價值
- 一、降低制裁的負面傷害
- 二、使制裁合法性得到承認
- 第五章 有效與人道的權衡:基于觀眾成本的理論分析
- 第一節 觀眾成本的理論認識
- 第二節 經濟制裁的觀眾成本
- 第三節 追求制裁有效博弈中的觀眾成本
- 第六章 聯合國制裁實踐的評估:全面制裁伊拉克的人道主義權衡
- 第一節 “全面制裁”措施的內容及伊拉克所承受的代價
- 一、制裁的緣起及制裁的目標
- 二、全面制裁的內容及伊拉克所承受的代價
- 第二節 國際社會的反應及對聯合國經濟制裁的呼吁
- 一、國際社會對伊拉克人道主義危機的反應
- 二、對聯合國減輕制裁伊拉克的呼吁
- 第三節 人道主義的緊急補救措施:著名的“石油換食品計劃”
- 一、“石油換食品計劃”的內容
- 二、“石油換食品計劃”的實際效果
- 第四節 “石油換食品計劃”對制裁效果的影響評估
- 一、基于經濟層面的評估
- 二、基于政治層面的評估
- 三、基于國際合作層面的評估
- 第七章 歐盟制裁時間片評估:裁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權衡
- 第一節 歐盟制裁敘利亞的目標及內容
- 一、制裁的原因及其目標
- 二、歐盟“針對性制裁”的內容
- 第二節 歐盟“針對性制裁”措施的實際效果
- 一、“針對性制裁”的效果
- 二、各方對經濟制裁敘利亞的態度
- 三、敘利亞人道主義危機的持續惡化
- 第三節 對敘利亞“石油禁運”例外措施的實際考慮及其爭議
- 一、以人道主義為由解除“石油禁運”的真實意圖及負面影響
- 二、各方對歐盟解禁石油措施的反應
- 第四節 歐盟在敘利亞難民危機中的應對
- 一、難民危機對歐盟的沖擊
- 二、歐盟應對難民危機的內部分歧
- 三、難民危機下歐盟的人道主義應對措施
- 第五節 人道主義權衡對敘利亞制裁效果的影響評估
- 一、基于經濟層面的評估
- 二、基于政治層面的評估
- 三、基于國際合作層面的評估
- 第八章 結論
-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第二節 研究創新及理論價值
- 第三節 政策啟示
- 第四節 研究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參考文獻
- 后記
- 附錄 1914年—2011年經濟制裁的效用評估 更新時間:2022-07-26 19:16:40
推薦閱讀
- “一帶一路”與亞洲一體化模式的重構
- 森林保險投保行為研究
- 歐洲和“一帶一路”倡議:回應與風險
- 從西潮到東風
- 最底層的十億人:貧窮國家為何失???
- 近代以來上海城市規模的變遷(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北歐模式:迎接全球化與共擔風險
- 偉大的貿易:貿易如何塑造世界
- 世界各國減貧概要(第1輯)
- 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
- 東盟五國匯率制度研究
- 稽查政策機制設計:一個實驗經濟學視角
- 美國人的致富經
- 繁榮的真相
- 新加坡外向型經濟全球化進程:1965-2010
- 世界經濟入門
- 隱藏的行為:塑造未來的7種無形力量
- “金磚+”合作模式研究
- 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跡的啟示
- 金磚國家經貿合作
- 國際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
- 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
- 繁榮的求索:發展中經濟如何崛起
- 亞太地區發展與合作:中外聯合研究報告(No.4)
- 中美經貿摩擦和國際經濟秩序轉型(全二冊)
- 國家干預經濟與中日近代化:輪船招商局與三菱·日本郵船會社的比較研究(修訂本)
- 基于國際比較視角的中國農業競爭力研究
- 博弈:全球價值鏈變革下的中國機遇與挑戰
- 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發展與區域合作
- 理解經濟變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