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實物數碼照片,系統地介紹歌舞廳音像及調音、調光技術,并闡述有關設備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等,包括聲學基礎、音響技術、音頻處理、音/視頻技術、KTV歌舞廳及家庭影院、舞臺、舞廳燈光技術。為了幫助讀者有的放矢地學習相關內容,書后附錄中還收集了《音響調音員國家職業標準》和《舞臺燈光師職業標準》,以供參考。
周立云 胡月芬編著 ·戲劇藝術 ·16萬字
舊京民俗文化豐富而廣博,韻味無窮的京劇文化正是其中尤其燦爛的一筆。本書通過大量切實可信的資料,輔之以流暢的筆觸,幫我們補上了舊京伶人的生活與藝術這有趣的一課。
張文瑞 ·戲劇藝術 ·20.9萬字
《電影藝術觀念》是一部全面闡述世界電影藝術觀念的著作,其顯著特色在于將權威的電影學術理論與生動的電影藝術創作結合在一起,將清晰的電影歷史脈絡與鮮明的電影藝術家個性結合在一起,將獨特的電影藝術表達與多元的國際社會文化及哲學美學背景結合在一起,打通學術性與實踐性之間的壁壘,形成一種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寫作風格,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之中汲取電影藝術素養。《電影藝術觀念》是一部電影藝術理論著作(涉及好萊塢經典敘事體系、蒙太奇、長鏡頭、現代及后現代電影觀念),又不乏對電影藝術家進行的創作個案研究(涉及格里菲斯、愛森斯坦、奧森·威爾斯、戈達爾、伯格曼和科波拉等電影藝術大師),它還可以被當作一本風格獨特的世界電影史(涉及類型電影、先鋒派、紀錄電影、新現實主義、“新浪潮”、新好萊塢和獨立電影等重要流派)。
游飛 ·戲劇藝術 ·31.5萬字
影視產業是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產業的活力與競爭力是塑造中國文化形象與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外影視媒介市場領域,“品牌”已經從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營銷概念迅速成為包括影視業在內的所有內容產業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核心要素。本書以中國影視業的客觀發展態勢為基本研究對象,以媒介品牌建設與傳播的觀念和途徑為基本研究思路,試圖對當前中國影視產業的品牌經營現狀與品牌競爭力前景做出初步的梳理、分析與研判。
沈魯 ·戲劇藝術 ·17.2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討論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內涵,考察象征主義戲劇的思想淵源及其在理論建構和文本創作層面的探索,帶領讀者走進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藝術世界。下編論述俄羅斯象征主義戲劇的外延,即影響和當代價值,旨在引導讀者跳出象征主義戲劇的世界,重新審視20世紀這一戲劇流派在藝術領域內外所體現的價值。
姜訓祿 ·戲劇藝術 ·23.2萬字
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沈昳麗的第一本演劇隨筆。她把演劇過成了日子,把昆曲視作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從傳統劇目《紫釵記》《牡丹亭》《長生殿》表演上的“舊中求新”,到新編劇目《紅樓別夢》《椅子》的“新中守舊”“新中創新”,從傳統戲劇舞臺走到實驗劇場、音樂劇創,賦予昆曲更多的表現力,實現昆曲和現代音樂的結合。創辦“昳麗道場”,臺上臺下,戲里戲外,以傳播和弘揚昆曲文化為使命。本書記錄了沈昳麗從藝35年來對舞臺對戲劇持之以恒的思考與探索,讀者即觀眾,字里行間,動靜張弛,是場上做戲,但愿亦是心有靈犀。
沈昳麗 ·戲劇藝術 ·9.3萬字
本書以作品類型為橫軸,以時間節點為縱軸,將莎士比亞的39部作品分為“喜劇”“英格蘭歷史劇”“羅馬歷史劇”“悲劇”“傳奇劇”五大部分進行講讀評議。陌生的戲,聊聊有趣的情節;熟悉的戲,分析精妙的設計;題材近似的戲,比較對照中見異同;膾炙人口的戲,另類品讀中解深意。
張沖 ·戲劇藝術 ·11.2萬字
本書介紹演示近景魔術的表演方法。
謝志凱 ·戲劇藝術 ·6008字
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本書主要圍繞近代宮廷演劇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傾向宮廷演劇史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來進行探討與研究。本書所用史料,大部分是作者近年考證挖掘的最新文獻,部分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文獻資料。時間上,本書上限為道光朝,下限至光緒三十四年,以近代宮廷不同時期所出現的重要活動與重要事件始末為章節進行展開。內容涉及清代帝后關于戲曲演出的諭旨、演出后賞賜物品錢糧數額、戲臺修繕、昇平署內外節令、宴戲、大戲等等。
楊連啟 ·戲劇藝術 ·19.2萬字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原著。講述華美的巴黎歌劇院,神秘的黑衣幽靈頻頻出現。財物失竊,員工突亡,大牌女歌星在演唱拿手曲目時竟然發出癩蛤蟆般的鼓噪……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人心惶惶的歌劇院。天生畸形的埃里克被父母和社會所遺棄,只能戴著面具深深藏于歌劇院的地下。駭人的丑陋幽靈,卻有著音樂天使般的天籟之聲。他戀慕著純真的克里斯蒂娜,暗暗助她一夜走紅,無奈她卻早已心有所屬。當整個劇院沉醉于她天籟般的歌聲時,舞臺忽然一片黑暗,克里斯蒂娜神秘蒸發……在魔王的禁宮里,淪為囚徒的姑娘必須在婚禮和葬禮之間做出選擇。
(法)加斯通·勒魯 ·戲劇藝術 ·13.6萬字
本書是一本有關中國古代戲曲知識的普及讀物。全書從古代戲曲的起源、形成、繁榮、輝煌及新生入手,講述了中國古代戲曲從遠古萌芽到參軍戲再到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的整個發展歷程。全書內容深入淺出、語言生動流暢,并配有大量富于藝術表現力的舞臺劇照和藝術圖片,對于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戲曲,提升傳統文化修養,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柳緒為 ·戲劇藝術 ·5.7萬字
本書稿記錄了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二級教授王延松在該校導演話劇《彌留之際》的舞臺創作和排練教學的全過程,其全方位戲劇教學理念、排練全景和教學反饋貫穿全書。本書稿重點在于闡述這次排演與傳統課堂教學的不同,即,整個排演帶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實驗性;王延松導演有計劃地針對當下戲劇教育與教學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探索和實驗;并通過實現劇組的功能,使劇組的每位師生都在激活的狀態中,釋放能量,完成了全方位立體化教學實驗。同時,該劇以中國戲劇家曹禺彌留之際的靈魂獨白探問了現代中國人的靈魂,同時與當下時代與人心深度對話。
張荔 ·戲劇藝術 ·17.7萬字
《莎士比亞悲劇》收錄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等經典戲劇。這些作品揭露了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與人性的悲劇,其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其心理分析、性格描寫的精細與深刻而言,都代表了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杰出的成就,它們都是世界文學中當之無愧的經典作品。
(英)莎士比亞 ·戲劇藝術 ·26.9萬字
中國動畫產業、動漫產業乃至文化產業的一線從業者、研究者與觀察者;在文化、廣電、出版等領域的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中工作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服務者;在大中專院校從事有關動畫、動漫教學、科研的老師,以及有關專業的學生;以及關心與熱愛中國動畫事業的所有朋友。
周雯 何威 ·戲劇藝術 ·21.1萬字
《地方戲曲》是一本有關中國地方各種戲曲藝術的知識普及讀物,書中并無涉及重大選題備案內容,也不存在民族宗教及政治問題。全書詳細介紹了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河北梆子、秦腔、川劇、晉劇、粵劇等9種在全國范圍內影響較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從歷史、劇目、演員、院團等多方面盡可能地為讀者展現這九種地方戲曲劇種異彩紛呈的表演藝術。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大量相關歷史資料、精彩劇照,使讀者最直觀地感受中國豐富多彩地方戲曲藝術的魅力。
欒波 ·戲劇藝術 ·7萬字
本套系列讀物圖文并茂、通俗易讀,非常適合廣大讀者和有關單位機構用以指導現代家庭、社區以及新農村建設。同時,亦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張建成主編 ·戲劇藝術 ·5萬字
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韓國電影憑借自身較高的完成度、豐富多樣的類型、富有魅力的演員以及能夠引起東方觀眾共鳴的題材為人們所稱道。這與20世紀90年代韓國電影政策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書嘗試突破傳統文化政策研究的二分法,多角度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電影政策的轉變與演進、各階段主要特征及其產生的經濟效應與文化效應進行系統性研究與分析,以探究韓國電影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異軍突起的過程中電影政策發揮的重要作用。
孫晴 ·戲劇藝術 ·14萬字
本書論述了中國戲曲的形成過程,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征引歷代有關資料﹐說明其源流演變。書中介紹了古代巫者的裝神和娛神,春秋戰國時代倡優的戲謔和諷諫,漢代的角觝戲,唐代的歌舞戲﹑滑稽戲﹑參軍戲等。《宋元戲曲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材料相當豐富﹐治學態度謹嚴﹐頗有影響。其中有些見解(如關于雜劇的歷史分期)更為學界長期沿用。葉長海先生的《導讀》著重論述《宋元戲曲史》體制及研究方法上的開創意義。書后附梁啟超、郭沫若等人有關王國維的文章。
王國維 ·戲劇藝術 ·8.1萬字
《影視民俗學》基于民俗學視角來探究影視劇的內涵和形式,也可視作對影視劇的民俗學讀解,從中揭示出影視劇創作和審美欣賞的一些獨特規律。我認為,民俗生活既是根深蒂固的,又是不斷發展演進的(例如當代中國人共同營造的“春晚”新民俗),兩者構成影視劇取之不盡的創作資源,也是全球化時代立足本土文化的“根基”所在。盡管這門新學科目前尚未構成一門顯學,但發展空間很大。海波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開墾者之一,任重而道遠,假以時日勤奮耕耘,必將迎來山花爛漫叢中笑的境地。
廖海波 ·戲劇藝術 ·17.8萬字
播音主持是基于實踐的一種創作性的傳播活動。本教材力圖密切結合一線實際,對電視播音主持的一般創作理念及創作規律進行理論梳理,針對不同類別的電視播音主持創作總結其不同的創作特征及創作手段及方式方法,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訓練策略。
王秋碩 ·戲劇藝術 ·2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