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項目為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前后歷時十五年之久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記錄整理的搶救性檔案成果。全書共計8卷本,首次收錄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的調查文本,共計200多萬字,近萬幅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多樣性。本書為第一卷,介紹了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的剪紙。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9.1萬字
隴東南地區地處陜甘川交界地帶,是秦隴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匯之地,境內民間文藝形式繁多,特色鮮明。本書首先對隴東南地區源遠流長的伏羲、女媧神話及其流變進行研究。其次,立足隴東南地區遠古物質文明與技術進步的成果,就遠古玉器、石器、骨器、陶器制造與中國文論早期形態進行研究。再次,立足隴東南地區豐富的民間文藝形式,重點論述了隴東南民間講唱藝術、隴東南古代文學、民間文學、隴東南地區藝術考古等的文化內涵、詩美積淀及藝術價值。本書著力考察隴東南地區異常豐富的民間智慧與文人探索、書面文學與民間文藝相激相蕩所產生的獨一的文學內容,彌補了當前隴東南民間文藝研究的結構性缺陷,取得了整體創新的原創性學術成果。
霍志軍 ·民間藝術 ·19.1萬字
青海民族民間石刻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豐富的形成環境。它們或從屬于墓葬,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墓室裝飾、地面的碑刻和動物造型等;或從屬于宗教,主要為摩崖石窟造像、題記、石經等;或從屬于建筑,主要有碑刻、建筑構件和室內外裝飾石刻等。本研究是對青海各民族民間石刻的發展、題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刻、佛塔雕刻、民居雕刻等進行較全面的考述,對造型藝術中的雕(摩崖、石窟造像、石雕、玉雕、磚雕)、刻(巖畫、碑刻、石刻)等進行較為詳細探究。同時,它們也從屬于歷史藝術遺產的領域,為“青海石刻藝術學”研究提供了雕刻與裝飾的相關文獻素材。
宋衛哲 ·民間藝術 ·15.8萬字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項目為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前后歷時十五年之久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記錄整理的搶救性檔案成果。全書共計8卷本,首次收錄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的調查文本,共計200多萬字,近萬幅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多樣性。本書為第七卷,介紹了滿族、鄂溫克族的剪紙。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5.4萬字
本書作者將從事明式家具交易數十年間過手的數千件家具進行整理,這些家具基本涵蓋了江南明式家具的大部分種類,從中挑選出家具120件,小件57件,書中對每一件家具的產地,制作工藝、年份及皮殼、包漿做出分析與論述,家具的材質基本上是櫸木、柏木、楠木、也有少量幾件杉木、竹制與黃花梨家具,所呈現的家具基本保留了原始皮殼,原始狀態。這些家具大多出自江南,材質不限,年代以明清為主,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書內對每件家具都附有細節描述和心得體會,對于明式家具的愛好者來說,這是一本學習研究江南明式家具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陳乃明 ·民間藝術 ·7.3萬字
《江湖叢談》可謂一本不可多得的奇書。它是我國現存僅有的一部全面介紹江湖行當、行話和內幕的書。作者是已故評書大家連闊如。20世紀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筆名,在北平《時言報》發表長篇連載《江湖叢談》。1938年由時言報社結集出版,共三集。這本書除了介紹北平天橋、天津三不管等地的變遷以及藝人小傳、藝人生活狀況外,還以大量的篇幅著重記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紀30年代這一時期江湖行當的內幕以及危害社會的種種騙術,勸誡人們不要貪便宜上當受騙。
連闊如著 賈建國著 連麗如整理 ·民間藝術 ·37萬字
本書通過漢畫像藝術,來探討漢代民俗生活的世俗畫卷,看看二千年前的中國人是如何生活、生產、交往、娛樂、飲食的,以此來探討漢代人對宇宙、時空、生死、神鬼、仙妖等的民俗觀念。
朱存明等 ·民間藝術 ·31.2萬字
宛華編著的這本《唐卡藝術全書》分別從雪域高原的珍寶、唐卡的制作方法、唐卡的收藏與鑒賞、唐卡中的佛教基本觀、唐卡中的歷史傳說、藏傳佛教中的祖師、唐卡中的諸尊、唐卡中的曼荼羅、唐卡中的建筑物、唐卡中的藏醫藥等lO個方面介紹唐卡藝術及其承載的文化。本書首先介紹唐卡的基礎知識、制作方法及鑒賞知識,讓讀者對唐卡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后按照唐卡的不同題材內容,分列唐卡中所描繪的佛教基本觀、歷史傳說、各派祖師、神佛諸尊、曼荼羅、建筑物和藏醫藥等內容,精選數百幅精美的唐卡作品,逐一詳細分析和解說,讓讀者對唐卡有一個全面而理性的認識。
宛華 ·民間藝術 ·14萬字
“非遺-中國剪紙經典系列”共12本,每本書按照各自的主題收錄了經典的剪紙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攝】,5萬字左右的藝人介紹、剪紙的制作技藝、剪紙背后的文化及相關說明。本叢書的很大亮點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證優勢,用實物資料說話,所有圖片都是從民間剪紙藝術大師真跡中精選。
沈泓 舒惠芳 ·民間藝術 ·2.9萬字
箋紙是古代文人用于書寫的小幅花色紙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歷經唐宋之發展,至明代,箋紙追求精致意趣的特點表現到了極致,小小花箋之上,隱含著造紙、繪畫、雕版、印刷等各方面的匠心與曲折,可謂融詩書畫印于一紙,匯自然人文于一箋。今天,隨著通信手段的更迭,箋紙已基本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其所傳遞的人文情懷和承載的精神意蘊,仍值得我們尋味。邵文菁的《錦箋記》是專門介紹此的專著。她通過潛心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部較為系統的箋紙專著,從造紙的溯源、箋紙的興盛流傳,一直到箋紙的工藝制作、歷代箋譜,都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特別是對傳世箋譜的前世今生的介紹,讓我們再次看到收藏與保護歷史文化的價值。
邵文菁 ·民間藝術 ·6.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以老北京風情為表現對象的泥塑作品,本書語言流暢,京腔京韻,所收錄的泥塑作品描繪了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涉及出行、娛樂、商業、文化等方方面面。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使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和風俗習慣。
吳德寅 吳一凡 ·民間藝術 ·5.6萬字
在機器生產大行其道的今天,為何我們仍需要手工藝?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堅信手工制品承載了人的心智,有機械制品難以模仿的美學。本書是柳宗悅歷時二十載,踏遍日本國土考察各地手工藝后留下的一份珍貴手稿,以平實的語言,佐以手繪插圖,詳實地介紹了日本豐富的手工藝,堪稱一部全景式的二十世紀日本手工藝百科全書。
(日)柳宗悅 ·民間藝術 ·7.7萬字
高玉琮主編的《搭檔》匯聚了相聲藝術誕生以來在觀眾群眾知名度高、口碑好的二十三對相聲搭檔,從演員自身、相聲研究者以及名家后代等多種視角,一一講述和審視這些成功的相聲搭檔之間的關系。對對口相聲這一藝術門類來說,二人搭檔是必要的演出形式,更是互相合作、相得益彰的基石。由于相聲藝術相對自由的表演形式,成功的相聲搭檔之間的關系可謂多種多樣,書中對每位搭檔的藝術特色進行了細致分析與總結。同時書中還展現了相聲演員們為維系合作關系所付出的努力,講述了許多或有趣或動人的故事,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互相合作的一面,也是任何時候、任何行業都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品格。
高玉琮主編 ·民間藝術 ·10.3萬字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唐山抗震40周年,唐山中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畫院、井岡山畫院,組織河北美協副主席、唐山畫院院長劉亞安等25位美術藝術家赴韶山和井岡山老區寫生采風活動。活動以歌頌黨的英明領導、祖國建設成就、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為主題,以韶山、井岡山風景寫生和健在的紅軍人物寫生為主要內容。本書收入了唐山18名畫家90幅畫作,作品以中國畫、油畫和版畫形式,很好地反映了在黨的領導下,老區革命斗爭的歷史、建設成就、風土人情、精神風貌等。
王素女 ·民間藝術 ·1.1萬字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項目為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前后歷時十五年之久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記錄整理的搶救性檔案成果。全書共計8卷本,首次收錄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的調查文本,共計200多萬字,近萬幅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多樣性。本書為第五卷,介紹了毛南族、壯族、土家族、苗族、畬族的剪紙。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7.5萬字
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本書內容涉及美術學、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等多學科突破性研究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38萬字
本書是日本采寫名手鹽野米松,繼引起廣泛關注的談話錄《留住手藝》之后的同名續作。本書采訪了十九位默默無名的傳統匠人,他們的技藝人生是過去生活的剪影,對于今人來說,仿佛熟悉,又很陌生。他們的語言真摯,樸實,不經雕琢,他們心手合一,所制作出的物品都刻印上自己的人格。愿這些以一技之長走過一生的匠人,為讀者帶來鮮活的啟迪。
(日)鹽野米松 ·民間藝術 ·19.1萬字
本書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大師北大路魯山人談陶器的隨筆集。魯山人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家,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的食器而開始了陶瓷創作,堅持此道直至離世。魯山人不僅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陶器美學體系,還得到了國內外的充分贊譽。在本書中,他回溯自己的陶瓷創作之路,結合自己的制陶經歷,以尖銳的審美之眼評析陶藝史上的名家名器。每一段鑒賞都是對自己推崇的“雅美”的生動注解,都在拓寬我們的美學感悟。
(日)北大路魯山人 ·民間藝術 ·11.4萬字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項目為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前后歷時十五年之久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記錄整理的搶救性檔案成果。全書共計8卷本,首次收錄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的調查文本,共計200多萬字,近萬幅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多樣性。本書為第六卷,介紹了藏族、土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的剪紙。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7.6萬字
日本近代工藝大師的傳世之作,洞悉美物之道,感受生活之美。汪涵、安妮寶貝傾情推薦!
(日)北大路魯山人 柳宗悅 河井寬次郎 ·民間藝術 ·4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