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藝術哲學》是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名著。本書最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和希臘雕塑。對于我們欣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歐洲哲學起源之一希臘雕塑非常具有指導性。
(法)丹納 ·藝術理論 ·24.7萬字
具有700年歷史的古典戲劇——日本能樂于2001年與昆曲同時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高度融合詩歌、音樂和舞蹈的古典歌舞劇,表演使用能面。能面造型具有超越雕刻藝術品和舞臺道具的實物性,凝聚俳優心志與藝道,代表專演逝者往事的能樂戲劇精神。其不僅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亦在世界面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面師及其匠心是日本傳統手工藝及其文化傳承的縮影。
李玲 ·藝術理論 ·4.3萬字
《文化與書法》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書學思想的總結。在書法理論上,歐陽中石先生認為中國書法是一門關于漢字書寫的學問,并對書法與文化的關系、書法的歷史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論述。在書法教育上,提出了“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采,切時如需”的書學理念。在書法學習上,主張不能“重復錯誤”式地死練,要去“有效地”學習;創作上主張內容與形式統一,融諸家而匯一格。附錄部分是歐陽中石先生學習書法的訪談對話錄。本書是了解書法史、書法理論、書法文化的極佳入門讀本,也對書法臨摹、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歐陽中石 ·藝術理論 ·4.1萬字
“巫鴻美術史文集”計劃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余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作者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范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本書為文集的第一卷,收錄作者1979年至1987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2篇論文和講稿。由于有在故宮業務部工作的經歷,他早年的幾篇文章涉及玉器、青銅器、度量衡器等研究,顯示出對古代器物強烈的興趣。對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出土器物的形式分析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由博物館藏品研究發展到對于考古材料的關注?!对缙谥袊囆g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一文,對有關母題進行了定性定量的細密分析,成為后來學者們研究這個課題必讀的一篇文章;他對于四川漢代石棺空間結構與題材關系的分析,可以看作《武梁祠》的預演;《漢代藝術中的“白猿傳”畫像》表現出他對文學與圖像關系的興趣。在對馬王堆漢墓的解讀中,“原境”已不僅意味著一種物質性的結構關系,還包括喪葬禮儀以及觀念的語境,而“禮儀中的美術”(artinritualcontext)這個概念也從中產生了。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3.5萬字
本書從8個關鍵的傳統藝術觀念入手,揭示中國藝術史上核心的藝術理論概念如何產生?這些概念具有哪些層次的涵義?它們如何被內化到藝術創作和鑒賞等實踐環節?以及隨著歷史語境的變化和藝術的演變,這些觀念主要經歷了什么樣的變遷和演繹。中國的藝術實踐一直是多彩多姿的,藝術思想也是復雜多樣的,我們本著不強求定于一尊的態度,在悠久的中國藝術發展歷史中采擷藝術理論的精華,將它們匯集和梳理出來,這樣的工作也可以從多個角度給予中國當代藝術以啟示,從而有助于呼喚傳統藝術精神的復歸,有利于當代國人借助藝術這一廣闊的平臺,在民族藝術的熏陶下,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摒棄沉湎娛樂的態度,安頓我們的精神生活。
郭必恒 ·藝術理論 ·16.7萬字
本書是孟君教授多年來圍繞電影、技術與社會等三個領域進行思考的學術成果,收錄了她自2005-2021年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曾在《文藝研究》《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現代傳播》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其中多篇被轉載。論文在電影史論和電影批評上有獨特見解,現結集出版,以饗讀者。
孟君 ·藝術理論 ·22.2萬字
繼《小顧聊繪畫1》、《小顧聊繪畫2》后,超人氣藝術普及作家顧爺最新力作!當你在美術館看到人們對著一幅畫沉思良久,而你卻根本看不懂時,千萬不要灰心。其實看不懂很正常,因為很多西方經典藝術品都是根據神話故事創作的,如果不知道作品背后的故事,那也只能看看裸體了。于是顧爺這次決定,跟大家聊聊這些藝術作品背后的神話故事。只有讀懂神話,才能看懂藝術。而且作品背后的故事,遠比它們的構圖、筆觸什么的更有意思。
顧爺 ·藝術理論 ·4.9萬字
《現象》繼《直到長出青苔》與《藝術的起源》之后,杉本博司在大陸推出的新一部評論著作,這本評論小品所討論的藝術范疇更加開闊與多樣,在書中,作者探討藝術、造物工藝、電影、民間傳說、歌謠?!巴V拱桑瑫r間”是一部追溯攝影誕生的考據小史;“本歌取”又是對杜尚式觀念的東方回響;“臨刑者小曲”中,他接過蘇珊·桑塔格未盡之工作,饒有興致地選出自己心目中的七部日本電影;而“鬼畜的言說”一文儼然是他寫作的“現成品”:從舊書攤收集的時代雜志直接翻譯出當時西方媒體對日本天皇的專題報道……從《現象》讀來,杉本博司仍是少有的一位站在攝影家的視角,以觀看統攝作為現象的藝術背后的歷史與哲思的大師。
(日)杉本博司 ·藝術理論 ·10.3萬字
這是一本全新的設計專業教材!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整合為一本,她們彼此既相互聯系又可自成體系,方便使用,且經濟實用。在編寫方法上,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將構成技巧、制作方法貫穿其中,重點突出,結構清晰。不僅可供美術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亦是對立體構成感興趣的讀者自學參考的好材料。
朱星雨主編 ·藝術理論 ·5.8萬字
除了在古代遺址中被發掘了一些寶石鑲嵌畫和小型壁畫以外,古代繪畫巨制基本都已毀滅,希臘的雕塑是希臘這個人類歷史中最悠久的古國為我們保留并展示的古代人類淳樸的藝術。希臘雕塑是一種全民性的藝術體現,也是一種風俗習慣與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作者從“種族、時代、制度”三個角度,講解了這一遠古的藝術瑰寶。
(法)丹納 ·藝術理論 ·7.7萬字
作者將36個藝術意象歸納為三個單元:情懷、趣味、法則?!兑桓鹕奶J葦》,說藝術的理想;《花間一壺酒》,說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開了》,說人內在創造力的引發;《鐘起寒山寺》,說歷史的縱深感對藝術創造的重要性;《萬壑松風》,說與世界融為一體的生命態度;《山靜自有日月長》,說歸根曰靜的道理;《那個雪溪中的夜晚》,說真實的生命感動;《到臺上玩月》,說與世界做游戲的闊達胸襟;《一期一會》,說珍視當下此在的生命體驗;《氣韻不可學》,說境界提升的重要性;《嘔血十斗,不如嚙雪一團》,說“品”的培植;《萬古長空,一朝風月》,說瞬間永恒的道理。
朱良志 ·藝術理論 ·9.1萬字
本書是陳青楓關于香港書畫界的文章的結集。大體分成兩部份。一是關于香港一些書畫家的文章,述人,敘事,評藝。二是作者對中國晝畫藝術的一些認知和評論。此結集的文風,一仍他“清”的風格。不故作高深,不丟書包,平實而雅淡,只言片語,金針度人,甚有禪味。——陳萬雄青楓兄介紹的畫家大多數是有堅持的人,反映畫壇的一個面向,讀他們的作品總可以窺探畫壇平靜無波的表面下,他們還孳孳不倦的努力創作,這是畫道不衰的所在?!熳有?/p>
陳青楓 ·藝術理論 ·5.2萬字
本書由對比色展開,通過理解和運用色彩的對比關系,加強對色彩的認識,并掌握色彩在設計中的靈活應用。本書主要分為4章,分別是色彩的基礎知識、傳遞意象的色調配色、增強畫面魅力的色彩對比法則和對比色的配色技巧。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藝術理論 ·3.6萬字
本書采用由淺入深的方式介紹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表現印象、囊括面極廣的配色技巧及色彩在各個不同領域中的實際運用等,逐條講解了絕對不可背離的配色理論,并對例舉設計作品的概念、策略、配色鑒賞等進行深度剖析,從而達到預期的溝通目的。書中觀點明確,圖文并茂,通過列舉大量的商業案例,以及結合設計案例的特點,對案例進行專業的配色分析,可大大提高讀者的色彩審美眼光及掌握色彩的實際應用法則,有助于所有想要涉入配色領域但經驗略顯不足的人群。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藝術理論 ·7.2萬字
《終結與開端》一書收錄了司徒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涉及當代藝術危機、具象表現繪畫的基礎方法與理論以及中西藝術、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等話題,是作者近三十年思考藝術創作的思想與方法的重要文集。不僅是司徒立對當代藝術危機的應對、現象學在藝術理論書寫中的運用以及中、西藝術哲學的比較研究等話題數十年探索的精華,也是作者直面自己的創作及與教育相關話題的經驗談。在“我的繪畫姿態”“具象表現繪畫基礎方法”“談教學的一封信”等文章中,作者主張在面對藝術真理性問題已然發生轉換的新情況,要以“境域構成”替代“形式構成”,并以“實際經驗作為方法論”,對從事美術實踐及美術教育的讀者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司徒立 ·藝術理論 ·10.6萬字
德國當代藝術家馬爾庫斯·呂佩茨是與基弗、伊門多夫、巴塞利茲等同等重要的“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本書是他與德國著名藝術批評家海因里?!ず栔g的訪談錄,集中地傳達了這位性格狂放的藝術家的藝術見解和經驗,特別是他對藝術與天才、藝術與哲學、藝術與神話等重要主題的闡釋,不僅讓讀者深入了解一位深受哲學家尼采影響的當代藝術家的思想境界和藝術探索之路,更是研究德國新表現主義和當代藝術的重要文獻。
(德)馬爾庫斯·呂佩茨 海因里?!ず?/a> ·藝術理論 ·7.9萬字
《藝術哲學》是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名著。本書最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全書包括《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尼德蘭的繪畫》《希臘的雕塑》和《藝術中的理想》等五個部分,洋洋灑灑近四十萬字,實則是一部生動的西方藝術史。閱讀之后,讀者一定會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精辟的見解所折服。而且,你會發現,原來藝術的本源是這樣的。你會發現,阻礙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重重迷霧在漸漸散開。
(法)丹納 ·藝術理論 ·28.9萬字
本書是專門為設計初學者和愛好者打造的設計入門教程,共包含3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從無到有的設計構思,其中第1章通過3個典型案例的對比和解析,講解設計前的信息分析方法;第2章介紹了好設計的6個創作步驟。第二部分為第3章到第8章,介紹了開闊思路和提升作品表現力的6種常用設計工具及使用方法,分別是“蹺蹺板”“對焦器”“變形器”“燈泡”“翻譯蛋”“放大鏡”。第三部分為第9章到第12章,解析了文字的基礎知識與表現方法、配色技巧、構圖方式,以及圖表的實際設計應用。
紅糖美學 ·藝術理論 ·0字
本書以考古資料為支撐,從藝術學視角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制、紋飾、工藝等要素,探討典型紋飾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解讀玉器所承載的良渚人的信仰與精神。玉器典型紋飾中蘊藏著豐富的良渚元素,浸潤著一個民族的審美記憶和情感共鳴,將玉器紋飾古為今用,通過創意設計將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審美的認同點進行合理轉化,推動地域特色城市文化IP、文創產品開發和良渚玉器紋飾藝術的美學傳播,讓更多的民眾重新認識、理解和發現良渚文化之美,具有現實意義,亦是本書編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黃璐 ·藝術理論 ·11.8萬字
中國傳統的“五色觀”并非獨立靜觀的事物,而是一個有廣度的整體思維系統。本書是一本為藝術、設計、攝影類相關從業人士、學者以及中國傳統色的愛好者準備的配色速查手冊。中國傳統顏色關乎歷史、文化、民俗等,本書精選最具代表的傳統色彩,包括紅、黃、綠、藍、紫、黑白六大色系中的47種中國傳統色,以及24節氣的代表顏色,其中還包括280余種相關色,470余種搭配色系,560余種配色方案,160余種色彩應用方案。同時本書還言簡意賅的講解了顏色的特征、色彩意象和色彩搭配,每種顏色都附有CMYK、RGB值,從而方便讀者查找與使用。
矯永志等編著 ·藝術理論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