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暢銷書《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讀一頁就上癮!比《唐書》有趣,比《資治通鑒》通俗,比《隋唐演義》靠譜,一部令人上癮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讀書節目《羅輯思維》推薦書目!了解唐朝歷史,讀這套就夠了!《血腥的盛唐》《王陽明心學》暢銷歷史作家王覺仁唐史經典之作,中國斷代史暢銷讀本!翻開本書,領略讓你全程上癮的301年大唐全史。
王覺仁 ·中國史 ·17萬字
全書以時間為經,以人物故事為緯,在廣博的史料基礎上,從細節入手,以人性角度厘清了晚清群星璀璨歷史中的諸多誤讀,再次展現譚伯牛對歷史的精通和對人性的了然,精細打磨一個與你印象中不一樣的晚清軍政界。這里的事,知者或鮮,值得一記;這里的人,百年后思之,仍使今人感佩萬分。這里既有愛吐槽的中興名臣曾國藩,絮絮叨叨的左宗棠,一身痞氣的李鴻章;也有靠個人力挽狂瀾的名將鮑超,有著高明的權術、卻看不清時勢走向的“海翁”錢阿穆……在譚伯牛筆下,晚清群雄跳出你我刻板的印象框架,或莊或諧,或悲或喜,盡顯鮮活人性。
譚伯牛 ·中國史 ·14.5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中國史前信仰發展史的學術著作。作者李智先生在半坡博物館長期從事原始社會文化史的研究,有扎實的功底,豐富的田野實踐經驗和較廣泛的涉獵面,此書是在考古發掘和民族民俗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考古學、社會學、歷史學、民俗學、人類學的角度,引用大量實物資料,以舊石器時代起到新石器時代各遺址出土文物為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探索我國信仰文化的來龍去脈,正確認識信仰文化的歷史發展及其演化情況。對史前人類的風俗、信仰等方面進行的一次嘗試性的探索。
李智 ·中國史 ·13萬字
在最鼎盛時期,唐朝經濟GDP高達世界總量的六成,領土面積是當今中國的兩倍,300多個國家的人們懷著崇敬之心,涌入長安朝圣,2300多名詩人創造了無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實上,如此繁榮的景象只持續了不到整個朝代一半的時間,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間,連年內戰,四處硝煙,黃河流域尸橫遍野,千里無雞鳴,萬里無狗吠,落日的余輝下,是一望無際的地獄之國。翻開本書,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主角們:李淵、李世民、武則天、楊貴妃、唐明皇、李白、安祿山、黃巢……帝王將相,輪番上陣,詩人草寇,粉墨登場,緊鑼密鼓,不容喘息,連演數場好戲:一場比一場令人血脈賁張!一場比一場起伏跌宕!一場比一場充滿血腥和陰謀!
王覺仁 ·中國史 ·17.1萬字
王覺仁 ·中國史 ·19.6萬字
一本小書帶您縱覽中國歷史發展軌跡,體會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與輝煌燦爛,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歷久彌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中國史 ·14.3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一本,從夏朝一直講到西漢,前后兩千多年。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7.5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二本,從新朝一直講到南北朝,前后五百多年,涉及王莽、劉秀、梁冀、曹操、孫權、司馬炎、王猛、元宏、賈思勰等諸多在中華文明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篇章的歷史人物。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7.1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四本,從北宋一直講到元朝,前后四百余年。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7.2萬字
史書記載:“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宣太后就是羋月。羋月的一生波瀾壯闊、縱情恣意,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36年。她以一介女流之身,縱橫于列國之中,左右整個戰國的時局。她是一個卓爾不群的女性,一曲奇瑰壯麗的樂章。《只隨我心:正說大秦羋月》從歷史出發,在再現羋月傳奇經歷的同時,也著重突出了她身上可供女性借鑒和學習之處。
李雪 ·中國史 ·11.4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三本,從隋朝一直講到五代十國,前后近四百年。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7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五本,從明朝一直講到清朝,前后五百多年,涉及朱元璋、朱棣、于謙、張居正、徐光啟、于成龍、愛新覺羅·玄燁、年羹堯、和珅等諸多在中華文明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篇章的歷史人物。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9.4萬字
蔣廷黻著的《中國近代史》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線索,認為“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系國家興亡”,主要闡述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進而提出“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
蔣廷黻 ·中國史 ·9.9萬字
清朝是風云變幻的朝代,是巨大變革的朝代。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它從改朝換代的血腥征討,空前絕后的開疆拓土,太平繁榮的“康乾盛世”,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凌辱,農民起義的此起彼伏,晚清政權的腐朽沒落,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將近三百年的清朝歷史會給如今快速發展的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書以真實史料為基礎,對清代從開國到國運由盛轉衰的過程和重要史實進行了有力的論證,剖析了清朝各個時期的諸多核心問題,對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述評,內容充實、輪廓清晰、考證翔實,探尋了中華民族興與衰的緣由。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
孟森 ·中國史 ·15.4萬字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致使三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豐富的史實,流暢的文筆,深入評析三國時期的關鍵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還原被人忽視的歷史真相,探尋百年亂世興與衰的緣由。
呂思勉 ·中國史 ·7.4萬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講述了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明清時代近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中華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曾經孕育出多少豪杰:他們當中有政治家、軍事家、恩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還有婦女的杰出代表?!吨袊舷挛迩辍分绣噙x對中國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以典型人物的事跡為中心加以介紹。根據史實,以講故事的形式,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我們重溫歷史并不是要沉浸其中,而是要“以史為鏡”去思考、去借鑒、去開拓創新,在這個屬于我們的時代中留下屬于我們的歷史印記。
章祺 ·中國史 ·10.5萬字
本書將以厚重的筆墨為讀者還原楚國興衰的八百年歷史,在每個歷史階段中,聚焦重要人物命運和楚國歷史發展的走向,讓燦爛的楚國歷史文化,在文字的里復蘇,重現壯闊華美的歷史圖騰……
王偉 ·中國史 ·15萬字
五代十國時期,在政治上,權位之爭超乎尋常,父子相殘,兄弟相殺;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國時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幾乎處于停滯或倒退。十多個政權互相攻訐,又互為從屬,還有時不時南下攪局的遼國。各方勢力為了搶地盤、爭名頭,打著各種旗號相互角逐、廝殺、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罷我登場,后人重溫這段歷史,可謂精彩紛呈,但生逢其時的百姓卻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國是一部短暫的分裂史、混亂史;細看,它卻又是一部部創業史、奮斗史……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背后,展露的卻是雄韜偉略,留下的是一段段傳奇佳話,印證的歷史變遷與局限。
墨竹 ·中國史 ·17.8萬字
老清華和西南聯大最受歡迎的國史公開課,被巴金夫人蕭珊譽為“好像說故事一樣”,堪稱民國大學通識教育無法逾越的高度!上與錢穆《國史大綱》分庭抗禮,下啟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是一部改變我們審視歷史方式的史學巨著?!秶肪V要》原為20世紀30年代清華大學的中國通史教材,描述了中國歷史變遷的關節之處,范圍兼涉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思想等諸多領域,尤注重列舉疆域內外、社會上下、經濟文化重心等各種有形、無形勢力之變化,對于中國歷史分期的描述,更顯出作者對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獨特理解。因原書重在表達觀點,語言極其精煉,對于非史學專業的普通讀者來說有些艱深,且字數較少,獨立成書稍顯單薄。因此,編者從雷海宗先生的史學著作中輯出相關思想,將原書加以增補而成《國史綱要》。
雷海宗 ·中國史 ·8.3萬字
楊奎松教授首部專欄結集,直面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恐惑”。為何許多人不愛國?在不同的語境中,“民族主義”有什么高低優劣之分?“民族國家”和“國民國家”又有何差別?中國近代的發展究竟應該以誰為師,而老師為何總是欺負學生?為什么說抗日戰爭是民族復興的樞紐?“中學”和“西學”到底誰“化”誰?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幸福終點站?中國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條,那就是中國的現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從躋身現代國家之林的角度看,“鬼子來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楊奎松 ·中國史 ·1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